標籤:

淺談陽虛發熱的證治

淺談陽虛發熱的證治

陽虛發熱是內傷發熱中的一種證型,其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亦得到公認,但在臨床上並不多見,其證候也不易辨認。故見發熱,治以清熱瀉火、滋陰涼血者多;以溫補陽氣,引火歸原者少。筆者於此對陽虛發熱的發生機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進行探討,現介紹如下:

1、病因病機

《景岳全書.火證》言:「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原也。」認為陽虛發熱的根本在元陽衰竭。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五臟之陰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非此不能發」,若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或久病耗傷,腎臟藏精不足,「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疊生」。

平素陽氣不足,或寒證日久傷陽,或誤用、過用寒涼,以致腎陽虛衰,陰寒內盛,或為戴陽,或為格陽,虛陽浮於外而見發熱。脾為後天之本,脾與腎相互滋養,相互為用,脾虛化源衰少,則五臟精少而腎失所藏,脾腎氣虛,發熱日久亦可導致脾腎陽虛成為陽虛發熱。

清朝鄭欽安在《醫理真傳.卷一》中言:「若虛火上沖等證,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云:陰盛者,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歷代注家,俱未將一陽潛於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後學冒然無據,滋陰降火,殺人無算……」。

正常情況下元陽真氣,即是龍火,應潛在下焦,源源不斷以溫煦人體。然而陽虛則陰盛,陰盛逼陽,龍火不潛;陽愈虛,陰愈盛,龍則騰空,游於外則為虛火,治應補火助陽,引火歸原。今人有不識此虛火,妄投滋陰,而害人不淺。

2、臨床表現

發熱,熱勢可高可低,但病程日久,惡寒倦怠,口不渴或渴喜熱飲,飲而不多,兼有四肢不溫,甚者厥逆,頭暈嗜卧,腰膝酸痛,少氣懶言,舌淡胖有齒印,苔白滑,甚者舌青,脈沉細無力等便可辨證為陽虛發熱。

脾、腎陽虛,失於溫煦為其本,陽虛陰盛,格陽於外,陽氣不得潛藏,陽浮於外,而致發熱;陰盛於內而惡寒、口不渴飲或渴喜熱飲,飲而不多;脾腎陽虛,陽氣不能達於四末則形寒怯冷,四肢不溫,腰膝酸痛;陽為陰困則頭暈嗜卧;舌淡胖、脈沉細無力為陽氣衰弱之象,脈浮大無力則為虛陽外越之徵。故辨之亦不難,從神志、口味、舌脈著手,陰陽之形必現。

3、治療方法

現今有醫者,雖然懂得陽虛亦可發熱,但治之卻用補中益氣湯之類。陽與氣雖本為一體,但程度不同。氣虛發熱,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但少有舌淡多津,四肢逆冷等陰寒內盛的癥狀,當甘溫除熱,補氣可以。陽虛發熱乃陰盛陽虛,火不歸原,治之宜補火助陽,引火歸原,白通湯、潛陽丸之類可也。《醫理真傳》言:「身雖大熱,無頭疼,身痛之外感可據,元陽外越之候矣,兩尺浮大而空……此際當以回陽祛陰,收納真氣為要,若不細心斟酌,直以清涼解散投之,旦夕即死。方宜白通湯主之,或潛陽丹亦可」。白通湯為仲景《傷寒論》方,「方中附子、乾薑回陽散寒,蔥白宣通上下陽氣」,附子、乾薑用量較大,增強回陽散寒之力,附子啟下焦之陽上承於心。乾薑溫中土之陽以通上下,蔥白通上焦之陽下交於腎,使姜附辛熱之性易於建功。共奏溫陽散寒、交通心腎,使全身陽氣通達,陰寒散盡,故熱退病癒。潛陽丹一方,由附子、砂仁、龜板、炙甘草四味組成。砂仁辛溫,化中焦陰邪,又納氣歸腎;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得補才不虛亢;龜板有通陰助陽,引火歸原之力;佐炙甘草補中,有伏火之妙。四葯共奏補火助陽,納氣歸腎之功。

4、典型案例

李某,女,22歲,發熱六天,體溫波動在38.5℃~39.0℃。扁桃體Ⅱ度腫大化膿。血常規提示:白細胞:10.2×109/L,中性粒細胞:6.9×109/L,余項正常。喜飲熱水,神疲畏寒,口淡,舌淡胖邊有齒印,脈沉細。自訴平時多惡風怕冷,易感冒,自小飲涼茶多。在某中醫診所就診,醫生以為扁桃體化膿,有火,以清熱解毒排膿治之,無效,反有加重之勢。仔細分析其證,本為真寒假火,陰盛陽虛,虛陽外浮,不可見「火」清火,主潛陽丹兩劑予之,服1劑,膿點減少,體溫降至38℃,再服兩劑膿點消失,體溫恢復正常,但身體仍困重,脈仍沉細,囑其多休息,米粥養胃氣,平素多服腎氣丸緩補腎陽。

5、體會

今時之人,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改變,陽虛者於日見多。臨床上見發熱病人,定要先辨識陰陽,認清真假,才不會犯虛虛實實之錯。陽虛發熱是內傷發熱中的一種證型,其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亦得到公認,但在臨床上並不多見,其證候也不易辨認。故見發熱,治以清熱瀉火、滋陰涼血者多;以溫補陽氣,引火歸原者少。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寶寶長牙時候就會發燒?來,教你一招搞定這個問題
4.蘆 根1——◎三根湯與小兒發熱
《被解救的姜戈》突遭停映引發熱議
發燒後,捂一身汗就能好嗎?
你的智能手機過熱?可能正是這9個原因造成的

TAG:陽虛 | 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