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城:台灣如何消弭來自大陸的戰爭危機?

  三、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蔡英文在提出其文化政策時曾經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的力量是促進國家進步的關鍵動力,並宣示將善用文化軟實力重返國際社會,讓全世界重新認識台灣;相較於過去傾向將文化置於政治改革或社會經濟政策之後的順位,在認識文化作為軟實力上已經邁出重要的一步;但即使如此,若將文化當成是「文創產業」,將之視為一枚產業的齒輪,仍是著眼其工具價值而不見其戰略價值,則有見樹不見林之憾。

  要了解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何在,需要先對台灣的文化位置加以定位。由於學界眾說紛紜,暫且先擱置百家爭鳴的文化理論,從最貼近每一個人生活的日常經驗切入:在我們的捷運站,旅客總是井然有序,不見大陸地鐵站的爭先恐後;走進路邊一間尋常的商店,很容易聽見親切的招呼「歡迎光臨」,店員會微笑著找零錢給顧客,而不是綳著撲克臉把錢扔在櫃檯桌面上……這些都是台灣每一天日常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光景,卻在許多來台灣造訪的大陸朋友們心中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諸如「台灣人的文明程度比大陸高多了」、「台灣社會的道德水平比大陸高」、「台灣人比大陸人具有更高的公民意識」等讚美之詞屢見不鮮,也隨著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獲得廣大的迴響與贊同。

  兩岸人民日常生活行為舉止差異性,不僅是來自於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其實更是歷經漫長時光累積、辯證而生成的產物。台灣的發展起源複雜,造就今日台灣社會豐富多元、兼容並蓄的風貌:從原住民部落的開創,到17世紀西班牙、荷蘭的佔領,明代鄭成功、閩南人、客家人大量移入,乃至1895年被清廷割讓給日本,於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直到經過政黨輪替而深化民主的今日台灣。這些都是台灣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就像是故宮細心保存著無數的中華古文明寶物,而透過故宮南院展現中華與亞洲文化交流的軌跡,也像是台灣人既隨手就能寫出現代大陸人已不熟識的繁體中文字,同樣能輕鬆流暢地駕馭簡體中文,往往讓大陸朋友羨慕不已。

  相較於台灣,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激烈鬥爭、繼之在實施改革開放後急速追求大躍進的精神迷惘,徘徊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矛盾,擠壓在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間的掙扎。近年來中共當局力圖重拾中國傳統文化,銳意強化文化建制與管理,藉以作為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的資源,例如設置「孔子學院」作為推廣中國文化的據點,以及在2008年北京奧運強力置入中國文化元素,藉以向世界展現出一個和諧、文明的大國形象,然而這些歷史的傷口要能夠平復,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當前的中國其實仍有許多迷惘與內在衝突,尚未能拿出足夠精練、精緻的成果來面對世界。相形之下,台灣在這條文化發展之路上已走得更遠、創造更多成果、培育更多人才,這就是何以在實際可以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當中,大陸朋友無法不承認台灣比大陸把中華文明保存得還更好。他們看到台灣人的從容與安定,他們看到中華文明與儒釋道傳統深化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他們不僅讚歎台灣人保留了中華民族的原型風貌,甚至將大陸大江南北各省分的隔閡融為一體,更將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融合的毫無間隙,這不正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台灣立意強化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政治正確的本土化撲天蓋地,卻也使得文創淪為政治操作的工具,反倒成了許多創作者說不出口的焦慮,實際上這些僵持不利於文化紮根,反而使得台灣優勢喪失。隨著2016政黨再度輪替,民主化運動過程中的意識形態操作也將結束其階段性任務,未來需要的是更多的寬容、更大的空間。從歷史的眼光觀之,台灣雖然在地圖僅是一方小小的島嶼,卻承繼了文化多樣性的DNA,先天具有成為文化重鎮、甚至文化大國的本錢;假使台灣僅僅局限在文創的工具面來談文化,無異是浪費了台灣所擁有的先天寶藏。台灣不但不應刻意斷裂中華文化的連續性,而是應該確認自己是廣義中華文明的承續者與開創者,吸收與融合後開創出屬於自身的獨特價值,在文化面取得領導地位,作為台灣的特殊優勢。台灣主體文化不是一個自發性文明,但種種不同的文化元素在歷史的偶然性下先後在台灣匯聚,長出嫩綠的新芽,將能促發這塊土地綻放出更美麗、更有活力的花朵。

  四、一族架構下的兩岸文化交流

  從2013年起,「台灣競爭力論壇」針對台灣人的國族認同,持續進行了十一次的追蹤調查。根據2015第三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跌破五成,目前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者有47.7%,否定者佔46.9%。由連續三年的調查趨勢發現,這是該調查第二次中國人認同的比例不到五成;上一次中國人認同低於五成的時期,發生在太陽花學運期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調查顯示認同中華民族者仍有八成以上,有83.6%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比第2季減少3.3%,與太陽花學運期的83.8%接近。不承認者,佔10.7%,較上季增加1.9%,與太陽花學運期的10.2%接近。至於不接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原因,有88.4%的人認為自己生在台灣,就是台灣人。

  關於如何解讀調查數據,與會學者有不同看法,不過大部分學者皆同意此調查結果顯示了「政治的台灣人,文化的中國人」此一複雜認同現象。在具有共同血緣、語言歷史文化的前提下,有八成三左右的民眾具有中華民族認同,同意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此一共通認同或可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特別是當2016政黨再度輪替,兩岸之間更需要累積互信,化解政治敵意。若是在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架構下進行兩岸文化交流,大陸以「民族大義」侵台的理由自然不復存在。

  綜上所述,以文化保台為出發點,從中尋覓兩岸和平、台海穩定的契機,似為一可行之道。基於此一共通認同的基礎,海峽兩岸可以就文化面展開和而不同的溝通交流,強化互信,從而在現實層面中落實文化保台之政策。具體建議的文化戰略作為如下:

  (一)政策面:發揮台灣文化軟實力,規劃兩岸文化交流藍圖。首先可以台灣社會現況為基礎,規划具有整體性、延續性的方案與計劃,讓全體民眾了解台灣的文化戰略定位、以及未來的文化願景與展望。由下而上的方式雖然立意良善,但是政府應主動負起規劃政策的責任,勾勒出長遠的文化政策與清晰的整體圖像,以此為核心來凝聚台灣豐沛的文化能量,並作為兩岸在文化面互動的基礎。

  (二)產業面:強化台灣文化優勢,以歷史底蘊帶動產業創新。在過去因政治操作而形成意識形態之爭,造成文化價值錯亂,應隨著選舉激情過後告一段落。台灣先天擁有豐沛的文化礦產與寶藏,大師雲集,人才輩出,可以透過縝密與實際的各類短、中、長期計劃與方案,必要時可結合公部門與私部門之間的力量,善用歷史累積的文化寶藏,活化文化發展的動能。

  (三)戰略面:提升文化戰略層級,以故宮博物院為戰略核心。故宮象徵著台灣對廣義中華文明的繼承、轉化與開創,加上台灣移民社會擁有豐富的文化創作資產,不僅是中華民族文物守護者,更是詮釋中華文化的新原點,足以發展為世界級的中華文化重鎮。從故宮文物典藏的研究,觀賞;到中國傳統的文學,哲學教育推廣;到電影,藝術的製作傳播;甚至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運用層面,全方位層層開展,讓世界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士,都以台灣為首選,再以文化傾銷中國,導引大陸現代化的精神文明,爭取大陸民心的認同。

  (四)溝通面:辦理兩岸文化交流論壇,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溝通機制。由政府單方面推動的政策、綱領等往往容易淪於制式教條,在趨向成熟的台灣民主社會,已經很難受到年輕世代的認同,若是施政無法獲得人民肯定,不僅讓公務人員的心力白白耗損,更招來文化界與社會大眾強烈反感。要讓兩岸文化交流不流於口號,政府需要設計出溝通平台,讓文化政策能夠受到全體公民的檢證,並讓這些意見能夠成為改善政策的後盾。

  (五)合作面:積極對外尋求區域間的雙邊與多邊文化合作,使兩岸文化交流內涵更為豐富,例如:文物交流、文化教育建構、相互文化營銷與合作交流機制之建立。一方面透過本土文化的保存、維護與倡導教育,對內建構國人對台灣文化之認同,另一方面對外增進他國對台灣文化之認識,在文化留存與教育進程逐漸成熟後,促進與他國間的文化交流,展現台灣文化之軟實力。在台灣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下,以台灣成功繼承並開創中華文化的經驗,並透過兩岸的相互文化合作,台灣可以協助中國找出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體現的方式,成為中國的文化導師。

推薦閱讀:

歐洲移民危機有多嚴重?看完這六條你就明白了
關於八零後人群婚姻危機的思考與對策
伊朗核危機:美伊摩拳擦掌箭在弦上,中國怎麼辦?
? 什麼是中年人的危機?
為什麼「網紅氣球」背後暗藏危機?

TAG:台灣 | 戰爭 | 危機 | 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