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價值 世界意義
近幾個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文明向世界各地的擴張和傳播,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觀念逐漸為不同文化圈的人們所接受。其實,世界各大文明系統,不管是西方文明,還是其他文明,都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和壯大的,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深厚的底蘊,都在不同文化領域揭示了人類價值,西方價值只是憑藉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優勢率先進入全球視野而已。因而,和其他文明一樣,在全球化和現代化過程中,中華文明也一定會為世界貢獻具有世界意義的價值觀。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具有世界意義的價值觀不勝枚舉,從最能反映中國人價值觀的思想文化體系提煉最有代表性的中華價值,是一條穩妥的途徑。
儒道釋三足鼎立是近兩千年來的情況,在這之前的三千年中,《周易》傳統則是中國人思想意識的代表。不僅如此,它還深刻影響著近兩千年來中國人的思想世界。毫不誇張地說,對於中國人來說,《周易》實乃大道之源、文明之本。這樣,最能反映中華價值的思想文化體系有四個,即易、道、儒、釋。無疑,其中任何一個思想體系都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價值理念,這就需要我們從中提煉出各自的核心價值。我個人的意見是,這四個思想文化體系的核心價值分別為:太和、自然、仁義、慈悲。這只是就四家的宗旨而言的,事實上這四種價值觀也不同程度上為各家所共同擁有。
一、太和
「和」的本義是唱和之和。和者呼應唱者,已經包含著二者思想感情相協調一致的意味,很容易引申出應允和協作的意思,而由應允和協作,則自然可以引申為和諧。「太和」則將和提升為宇宙法則,語出《周易》乾卦《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威寧。」朱子《周易本義》曰:「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陰陽為宇宙的兩種基本性質和力量,因而太和是就宇宙法則而言的。從朱子的解釋看,太和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陰陽二氣的會合、合一,二是陰陽二氣的和諧、調和。因而,作為《周易》的核心價值,太和也相應地擁有兩個基本內容,一是萬物合一,包括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物我合一、主客合一等等;二是萬物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內心的和諧等等。
眾所周知,對立統一規律是西方辯證法的根本規律,認為任何事物以及不同事物之間都包含矛盾性,而矛盾雙方既對立鬥爭又統一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但從《周易》陰陽八卦觀念所反映的中國辯證法看,任何事物以及不同事物之間都包含陰陽兩種性質和力量,陰陽二氣既和諧又統一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所以這種辯證法可以稱為「和諧統一規律」。
作為一種價值觀,太和又承載著「和」字本身的內涵。首先是適中、恰到好處。這個意義上的「和」後來被儒家稱為「中節」,如今本《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其次是不同事物相調適、協調,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同」。「和」、「同」之辨是春秋時期的熱門話題,為學者廣泛注意的是史伯和晏嬰的說法。史伯之語見於《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晏嬰以烹調喻君臣關係:「和如羹焉,……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他們都認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的簡單積累。後來,孔子進而將「和」、「同」引申為道德範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二、自然
老子的最高概念是道,但道是以「自然」為法則的。他說:「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郭店楚簡本《老子》,以下所引《老子》皆見此本)這意味著自然代表道家的核心價值觀。
「自然」一詞,早已融入日常語言,但人們未必了解老子本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云:「自,鼻也。……自之通訓當為始,即本義之轉注。」這就是說,「自」字由本義轉注為本始、本初。「然」,王引之《經傳釋詞》曰「狀事之詞也」,相當於今語「……的樣子」。因此「自然」的本義為初始的樣子、本來的樣子、本然。老子之所以用「赤子」、「朴」、「素」等來形容「自然」,那是因為「赤子」乃人之初,「朴」為未加工成器的木材,「素」為尚未染色的白布。
老子主張,世間萬物,包括人、地、天、道,都應「法自然」,即依其本性而存在。就人的精神狀態而言,要保持虛靜質樸。如《老子》說:「致虛,恆也;守中,篤也」;「視素保朴。」就社會道德而言,要棄絕人為、謀慮等背離道、背離自然的因素,這樣人民才能復歸孝慈等傳統道德:「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慮,民復孝慈。」就政治而言,要無為而治:「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如此,「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由此可見,不管君主,還是百姓,皆一如其本來的樣子,這便是老子的政治理想。
後來,莊子在老子「自然」的基礎上,特別突出精神的「自然」狀態。這是一種比西方的個體自由更加根本的自由形式,即超絕的精神自由、生命自由。莊子有時稱之為「無待」,有時稱之為「彷徨」和「逍遙」,而更多的時候稱之為「游」,這也是《莊子》首篇被命名為「逍遙遊」的緣由之所在。
總之,作為一種價值觀,自然表現為精神上的虛靜、自由,道德上的純真、純樸,政治上的無為而治。
三、仁義
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早在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已經歸結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但如若從中再加提煉的話,非仁義二字莫屬。
孔孟都將「仁」解釋為「愛人」。所謂「愛人」,即是對生命的熱愛、珍惜與尊重。無疑,這是一種內心體驗,所以孟子又說:「仁,人心也」(《告子上》)。儒家強調愛有差等、推己及人。具體地說,仁包括三個由內及外的層面。一是對自我生命的珍惜與尊重:「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生命的本質不在於軀體,而在於生命的精神價值。二是對父母兄弟的熱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三是對芸芸眾生的熱愛。
如何才能為仁呢?在孔子看來,為仁之方就在於以己度人、將心比心的心理過程。從積極的方面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從消極的方面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
仁政思想是儒家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認為,推行孝悌教化也是為政的一種方式。有子曾經說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據此,將孝悌用於政治,可謂之仁政。不過,這種萌芽狀態的仁政只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一個側面,其政治主張的基本傾向,可以用德治二字來表達。孔子雖然不否定刑法,但他認為,德治更加根本。後來,孟子明確地提出仁政思想,這是對孔子德治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孟子對仁政的解釋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公孫丑上》)這就完全將政治直接建築在仁的基礎上了。
仁政的實質是重民、以民為本。在中國,民本主義有悠久的歷史,《尚書》、《左傳》等典籍即多有體現,孔孟只不過是以其德治、仁政思想對民本主義做進一步論證而已。
義是儒家的另一個核心價值。《中庸》說:「義者,宜也。」義就是適宜、應當、正當。由這種含義,可引申出正義、公平的意思。這個意義上的義,與西方的正義概念相當,但更加豐富、靈活、親切。什麼是判斷事情是否適宜、應當、正當、正義和公平的標準呢?是道,所以儒家經常將道義並稱。如果說仁是一種內心欲求的話,那麼義則更多地出自外在因素,因為作為其標準的道是外在的。
總之,作為一種價值觀,仁義含有仁愛、仁政、民本、正義、公正等豐富的含義。
四、慈悲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是主張不通過外在的神靈,而依靠自身的智慧來得到解脫。人們常說的「般若波羅密多」,意思就是以內心廣大無邊的智慧,來超脫世俗困苦,到達彼岸,所以這個過程,被稱為智慧度或智度。按照佛教教義,不但要自度,還要度人,讓眾生得到解脫,頗有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的情懷。在佛教的話語中,這就是慈悲。
《觀無量壽佛經》中說:「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論》則明確指出:「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據此,如果我們把慈悲作為佛教的核心價值,大概是可靠的。
具體言之,慈和悲的含義是不同的,慈是慈愛眾生並給予他們快樂,悲是悲憫眾生並拔除其苦難。看來,就像儒家的仁、義一樣,佛教的慈、悲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價值理念。
慈悲有三種,即眾生緣、法緣、無緣。對此,《大智度論》、《佛持論》、《涅槃經》等佛經多有詮釋。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是這樣總結的:「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緣之而常思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學人之未斷煩惱者而起。二法緣慈悲心,既斷煩惱之三乘聖人達於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滅一異之相之人,但憐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名法緣慈悲心。三無緣慈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無緣慈悲心。」看來,三種慈悲是三種境界,所以《往生論注》卷上說:「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
佛教的慈悲精神,不限於人類,也遍及花草樹木在內的一切生命,乃至無生命的山水土石。這和儒家的民胞物與觀念,相得益彰,對於我們今天生態和環境保護來說,很有意義。
五、中華價值的世界意義
作為中華核心價值的太和、自然、仁義、慈悲是否具有世界意義呢?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太和與自然為一類,如上所述,二者所體現的是宇宙法則,其普遍性自不待言。仁義與慈悲為另一類,所反映的是人性,其普遍價值當然也毋庸置疑。人類感情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是人性的核心內容,而這正是仁義和慈悲的基礎。
值得強調的是,這些來自中華文明的世界價值,正好可以補充和糾正那些來自西方文明的世界價值的不足。首先,二者屬於不同的價值類型。價值可以籠統地分為終極價值和一般價值兩大類型。簡而言之,終極價值為終極關懷或終極信仰所蘊含的價值,而那些並非直接關涉終極關懷的價值,可統統歸之於一般價值。顯而易見,太和、自然、仁義、慈悲等中華價值分別來自不同的信仰體系(道、儒為人文信仰,佛為宗教信仰,易兼人文、宗教兩種信仰),屬於終極價值,而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等西方價值則大致可以歸為社會價值、政治價值等一般價值。其次,從文化優勢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精神文化,而西方現代文化的優勢在於物質文化,至於制度文化領域,則中西文明或可分庭抗禮。人們或許會問:現代西方制度文化難道不是其優勢之所在嗎?在目前忽略中國傳統制度文化的情況下,當然可以這麼說。但如果拋棄偏見,深入挖掘中國傳統制度文化的寶藏,就會發現,中西文明在這個方面不但並駕齊驅,而且存在優勢互補的關係。如果說現代西方的政治的性質為民主政治的話,那麼,中國傳統政治可以稱為賢能政治或精英政治。
民主制度是現存最好的制度,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區所接受,但這絕不意味著民主制度是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那麼,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能不能創構出一種比民主更好的政治制度呢?筆者的設想是:在制度框架方面,要在綜合西方的民主政治和中國傳統的賢能政治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建構一種新的政治體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傳統的陽儒陰法的制度建構和德本刑末的觀念尤其值得重視。在從政者修養方面,要更多地採用儒家內聖外王的政治理念。在政治技巧方面,要重視取法道家思想,特別是其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
推薦閱讀:
※甘薯的活性成分及其藥用價值
※再論「以人為本、民主公正」的核心價值觀
※使用價值、價值、價格的人類因果關聯關係
※[1-2]中國文人畫的價值(25P)
※世界上10大最貴的手錶,第一價值2億元,製作時間長達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