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博士:少吃為什麼不能替代運動?

頂尖名校博士,講解靠譜健康知識

健康君說

今天這篇文章摘自湛廬文化出品的健康新書《鍛煉改造大腦》,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位健康狀況不佳、人際關係貧乏、一心埋頭工作的「書獃子」,轉變為健康、自信、幸福的「人生贏家」。在她的勵志故事中間,既穿插有嚴謹的神經科學研究成果,也有極具啟發性的身心關係新認知,更有鈴木博士親自設計的「4分鐘快速健腦」法,讓你可以和她一樣,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鍛煉自己的大腦,讓思維更敏銳、記憶力更強、工作更專註、情緒更積極。今天我們也向參與文末福利活動的熱心讀者送出此書,希望大家在炎熱的夏日中,依舊能擁有敏捷的思維和健康的身體,在此感謝湛廬文化出品。

作者簡介

溫蒂·鈴木(Wendy Suzuki),世界知名的神經科學家、紐約大學終身教授,她掌管著一個交互研究實驗室,並榮獲過多項研究大獎,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的托蘭研究獎(Troland Research Award),還曾兩度登上TED舞台。

比利·菲茨帕特里克(Billie Fitzpatrick),科學作家,與許多科學家合著過多部作品,其中不乏《紐約時報》暢銷書。尤其擅長身心健康、神經科學、營養、飲食與健康等寫作領域。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感覺作為一個胖子似乎就等於宣告了沒有市場。誰都不願意變胖,但卻很難管住嘴巴和肚子。那麼,你為什麼會對吃如此上癮、如此執著呢?

科學家們為我們找到了答案,他們發現,我們的大腦中存在一種獎賞系統,而這個系統會導致我們對食物、藥物等上癮,同時,它也是我們無法控制自己食慾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對這個「獎賞系統」有所了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總管不住嘴巴。

有時,被鼓勵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愛吃這個事

麥吉爾大學的詹姆斯·奧爾茲和彼得· 米爾納發現,大腦中存在獎賞系統,這一系統會導致成癮。如果在大鼠的腹側被蓋區植入電擊,並允許它們通過按壓槓桿使電擊通電,它們會為了獲得大腦刺激著魔似地進行按壓,1小時內的按壓次數高達7000次。

正是這項實驗最早發現了對獎賞和愉悅具有重要作用的腦區——腹側被蓋區,它位於大腦中間,能夠製造出對獎賞或愉悅體驗最重要的神經遞質多巴胺。腹側被蓋區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會投射到獎賞迴路中的兩個重要區域:伏隔核與部分前額葉皮層。

一般來講,我們的飢餓感和飽腹感通常會受到下丘腦的控制,當身體需要食物攝入時,下丘腦釋放食慾素,當我們吃飽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則會發出飽腹信號。

但是,大腦還會通過另一條通路控制食慾,那就是獎賞系統。高糖和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會迷惑大腦的獎賞迴路,迅速分泌讓我們產生快樂的多巴胺,並激勵你此後不斷重複這一特定飲食習慣。

獎賞系統讓我們的生理性飢餓變成享樂性飢餓,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不餓,卻依然想吃東西的原因。

然而,獎賞系統的這種激勵作用,不僅讓你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它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對藥物以及對甜食也會上癮。

過分依賴,不管在哪,看來都不是一件好事

人們對藥物上癮的原因也依賴於大腦的獎賞系統。

例如,可卡因直接作用於產生多巴胺的腦區伏隔核,以阻擋正常的多巴胺再吸收,導致比通常情況多很多的多巴胺漂浮在大腦中。正是伏隔核中高濃度的多巴胺造成了可卡因能給人帶來興奮與快感的假象。正常的大腦不習慣這麼高劑量的多巴胺,因此你會獲得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感覺。

然而最近一項的研究十分令人不安,研究者讓大鼠在濃縮糖水和可卡因之間做選擇,大鼠竟然會更多地選擇濃縮糖水而不是高劑量的可卡因。這說明在某些情況下,糖和甜味比可卡因更有誘惑力。科學家預測,現代社會的人如果繼續接觸大量甜食,會引起獎賞系統對糖的過分敏感,從而導致「糖成癮」。

然而,一旦對糖或者甜食的喜愛過度,也就是我們說的「糖成癮」,肥胖又將成為一個問題,我們的身體會變得不健康。但與人們以往認知不同的是,讓我們變胖的並非是意志力太差,大腦中的獎賞迴路鈍化才是主要原因。

意志力差才變胖?聽就好,別當真

病態肥胖可不可以看作是某種程度上的食物成癮呢?

研究人員發現,和瘦鼠相比,胖鼠的內側前腦束迴路中多巴胺傳遞的信號變得遲鈍,所以它們才會拚命進食以獲得和其他老鼠一樣的多巴胺分泌水平。瘦鼠只吃一點食物就能獲得愉悅感,而為了獲得相同的愉悅感,胖鼠必須攝取更多的食物。

這個結果是否也適用於人類呢?

俄勒岡大學的艾瑞克·斯蒂斯教授和同事對肥胖和較瘦的女性被試進行了大腦呈現研究,測量她們在品嘗巧克力奶昔時的大腦反應。研究發現,相對於較瘦的被試,肥胖被試在品嘗巧克力奶昔時,背側紋狀體不太活躍,這一結論同樣支持了獎賞迴路鈍化的解釋。

他們進一步推測,獎賞迴路的鈍化導致了人類的補償性過量飲食,雖然大多數文化強調暴飲暴食是意志力薄弱的結果,然而攝取食物並不是我們通常所以為的自願和有意識的行為。

不論是「糖成癮」還是藥物上癮,如何有效地去應對,並讓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研究者發現,鍛煉是一種可行的方式。

除了鍛煉,你還真的別無選擇,減肥這件事也如此

由於糖成癮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究糖的成癮特性,包括它與藥物濫用有什麼關係以及如何治癒對糖成癮症。雖然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但存在一項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是:研究鍛煉在抑製藥物成癮行為方面的作用。

強有力的證據顯示,參與團體運動的青少年或經常鍛煉的青少年比不太愛運動的青少年抽煙及使用非法藥物的可能性更小。

更令人激動的實驗室研究發現,可以在跑輪和攝入興奮劑之間做出選擇的大鼠,比那些沒有機會使用跑輪的大鼠會更少使用藥物,這說明鍛煉可以作為藥物的有效替代物。

雖然嚙齒類動物的鍛煉程度或高中生的運動量顯然不會產生與藥物作用下相同的多巴胺水平,但它產生了足夠的快感以抗衡藥物的使用效果。如果鍛煉對「糖成癮」有同樣的作用,那麼我們可以推測鍛煉減肥的意義不僅限於體重和體型的改變,它還作用於我們的獎賞迴路,對成癮做出本質上的改變。

總之,要想管住嘴,你還真得下一番功夫,因為你的「對手」對你極其熟悉,而且有時它還會製造假象給你愉悅感,讓你放鬆警惕。

如果不想坐以待斃,那就好好鍛煉,這絕非天方夜譚,《鍛煉改造大腦》的作者溫蒂·鈴木博士就用親身經歷告訴了你,這到底多有效!

——————我是送書福利的分割線——————


推薦閱讀:

異形病毒載體的正確生活方式
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腸道微生物分泌蛋白可以提高胰島素水平
汽車保養之汽車空調的科學使用方法
入門系統科學?你有一份系統科學導引待收.....
傳統本原論與傳統生命科學精華

TAG:科學 | 神經科學 | 運動 | 博士 | 神經 | 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