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看世界》之第一回???世界大國(聯盟)地緣分析

《地緣看世界》之第一回 世界大國(聯盟)地緣分析

如果仔細研究會發現,前面三位地緣學大師的研究無一例外是將視線投向北半球,或者說是更側重於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這不能怪他們厚此薄彼,實在是在過往5000多年的人類文明史確是其中在北半球,或說是發源於麥金德所說的「世界島」。而北半球低緯度國家由於環境原因,很容易創造文明,但在與高緯度國家的對抗中卻從來無法佔據上峰(北非、印度、中南半島莫不如此)。在古典時期高緯度民族依靠武力一次次的從低緯度地區所創造的文明中吸收養分最終成為了世界的政治中心。

隨著技術的發展,高緯度地區與低緯度地區之間的體質差別所能起的做用越來越小。而人類已經能夠至少改變自己所處的小空間里的環境了(比如空調)。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緯度地區將有可能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並登上世界的政治舞台。  另外隨著北半球發展空間的飽和和過度的開發,人類向南半球拓展生存空間和索取資源的行為,必將提升南半球地區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不過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目前南部非洲——澳洲——南美也只能處在配角的地位。  就目前來說最起碼可以修正對低緯度地區的看法,既然麥金德的「歐亞大陸地理中心」已經擴充到青藏高原了,我們也沒有理由忽視青藏高原南側的南亞次大陸。

如果斯皮克曼能夠了解中國人的「華夷五方」論,那他在歐亞大陸東西各劃定一個邊緣地區後,也許會將視線上下再看看。當然即使他現在看也只能在北面看到北冰洋,不過南面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裡不能確定斯皮克曼為什麼沒有將印度劃入邊緣地區,也許還是那該死的緯度偏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印度(或說南亞次大陸)都應該升級為歐亞大陸邊緣地區,儘管由於歷史原因他有可能是最弱的一環,但反過來也可以說他的提升空間最大。

做為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區(也是最有潛力的地區),應該具有以下的共同點:

一是都應該處在大陸的邊緣,一面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或說心臟地帶)相連。這一條三個地區都符合,所不同的是中國在古典時期結束將自己的版圖擴充到了歐亞大陸中心地帶,使自己額外獲得了比其他兩地區更多的戰略空間;  二是在另一面都應當面對海洋,有足夠的海岸線。中國面對的是太平洋,歐盟面對的是大西洋,而印度面對的是印度洋。在這一點上印度體現出了一定優勢,最起碼在視線所及範圍內,並沒有鄰國能直接挑戰它的海權。而中國和歐盟則要面對日本和英國有可能的挑戰(這一點在下一篇會細說)。  三是在歷史上都不斷的受到「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游牧民族的壓迫。這一點很重要,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說是一場災難,但也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無論是古代和現代,交流都是發展的第一要素,看看地理大發生之前的美洲你就會知道封閉的惡果了。有人可能會問中南半島為什麼不能成為另一個邊緣地帶。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處在中國和印度兩個邊緣地帶中間,不用承受來自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壓力。反過來也就無法介入歐亞大陸的中心事務。對於承受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入侵,從歷史上來看西歐做的最好,歷史上沒有被游牧民族完全得手過;中國稍次之,曾短暫的失守過(蒙古),後迅速的實施了反擊;印度做的最差,只能被動的將這些高緯度民族融入,這也是它一直被地緣政治家們輕視的一個原因。好在他在古典時期結束前完成了統一(在英國的幫助下),因此才有登上大國的舞台。  四是要有相對獨立統一的主體文化。要想成為一個重量級大國,作為精神力量象徵的主體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地理分割,三個邊緣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主體文化。如果從宗教上劃分則是基督教(廣義),印度教,儒教。從主體文化(宗教)的滲透力來看,歐洲佔優,中國次之,印度最差。

通過以上分析不可否認,在現有的國際環境下,印度已經有能力成為歐亞大陸的另一個邊緣地區了,換句話說就是它有資格登上大國的舞台了。

以歐亞大陸為中心分析過後,就會發現中國最起碼有成為地區大國的潛質,或者說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個副極。不過做為中國人,很多人關心的是中國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目前尚無法挑戰美國的戰略地位,地緣是一方面,經濟也是一方面。當前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發展經濟,用經濟手段來拓展中國的地緣空間。

目前地球的權力中心已經從〈歐亞大陸中心地帶〉轉向〈以美國為中心的海洋國家〉了。換句話說獲取權力的力量已經從陸權轉向海權了。因此麥金德的「世界島」理論需要從本質上得到修正。這裡可以忽略海洋和陸地的差別(就是把海洋也定位成國土),這樣就會發現誰才是這個世界的心臟地帶。

第一,陸權大國——俄國;  做為麥金德所推崇的世界政治樞紐地區的統治者,我們不能說俄國人做的不夠好,在它的極盛時期(蘇聯)他已經基本將麥金德所指認的歐亞大陸中心地帶全部佔有了。如果沒有地理大發現,如果沒有美國。那俄將當之無愧的是世界唯一的霸主。即使有了美國,俄國也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事實上彼得大帝清楚的知道,即使他在歐亞大陸東西兩端極度的擴張,也無法獲得足夠長和開放的海岸線。西歐和中國這兩個邊緣國家你可以戰勝,但無法真正征服(這也是在游牧民族無數次的碰壁後得出的經驗)。因此向南征服另一個邊緣地區,獲得印度洋的海岸線就變成了對抗海洋國家的最佳出路。  以下為1725年彼得大帝臨終前在遺囑中向後繼者所明確了他關於世界地緣政治的思想及爭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連續的戰爭。在黑海邊上建立船塢,在黑海邊和波羅的海沿岸攫取小塊土地,這對實現我們的計劃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敗之際,突進到波斯灣,如有可能應重振古代與黎凡特(今中東和巴爾幹南部)的貿易,推進到印度,它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

俄國為什麼和土耳其打了這麼久?這一切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印度,俄國需要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海洋。包括俄國和印度的結盟,也決不僅僅是為了遏制中國那麼簡單。合縱邊橫有很多種組合,俄國只是選擇了對他來說最好的組合。  當然最終的結果是俄國人並沒有完成彼得大帝的遺願,而退而求其次的與印度結盟也並不如意,印度自甘地以來一貫的政治思想是遊離於國際政治中心之外(現在的想法又不同了),並不會明確的站隊。無法和印度(南邊緣地區)結成象美——歐(西邊緣地區)那樣的真正同盟,俄國人已經無法在和美國的爭鬥中取得勝利了。而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出於自身的利益倒向了美國之後,蘇聯失去了最後一個有可能結盟的「邊緣地區」。俄國的失敗變得只是時間問題。最終在「海洋國家」和「邊緣地區」的強大壓力下,蘇聯最終解體,這也標誌著陸權國家最終完全退出了爭霸的行列。儘管俄羅斯仍保有大部分的「歐亞大陸中心地帶」,但在這個舞台上他註定只能成為配角了。

第二,歐亞大陸的「西邊緣地區」——西歐(歐盟);  目前用歐盟這個概念來定位這一地區似乎還有些早,如果用地理概念上的西歐有可能更準備一些。不管怎麼說,這只是一個符號,如何分析他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現代世界主流文化及價值觀的發源地,一部歐洲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歐洲人寫史時也的確是以他們自己為中心的,其他地區只是附帶提一下)。由於地中海在「世界島」西側的中心地位,歐洲文明的開始就是由海權的爭奪開始的,當然這個海權最初指的是地中海的海權(羅馬人和腓基尼人的戰爭就是標誌)。後來隨著西歐大陸文明的覺醒,歐洲大陸本身也開始了陸權的爭奪。  與中國不同的是,因為歐洲文明是從海洋起家的,因此作為羅馬海權思想的繼承者——英國,並不願意看到歐洲大陸成為一個強大的整體(中國相對應的日本不存在這種力量)。  於是在歷史上,我們看不到這塊歐亞大陸的「西邊緣地區」形成一個完成的帝國。法德兩國都希望自己成為這片地區的統制者。如果他們只面對東面佔據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俄國,我相信還是有機會整合成一股力量的。可惜英國不會坐視這種情況發生,所以你會看到英國時而直接登陸(英法百年戰爭),時而挑動西歐洲內戰(西班牙王位戰爭),時而又聯合俄國剿滅德國人統一東西歐洲的企圖(一、二戰)。  在美國因為地緣上的優勢成為新的海洋霸主後,迫於東面來自心臟地帶(俄國)的壓力,西歐選擇了與美——英結盟,並最終取得的勝利。但這場勝利的主角是美國,做為配角的歐洲並不甘於一輩子做配角,畢竟歐洲人自認為才是當代世界文明的發祥地。於是統一歐洲的計劃被提上了議程表,歐洲共同體——歐盟——「歐洲帝國」,歐洲人正在艱難的前行。  因此,「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戰略定位,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說是提升了國際地位。但對於歐洲來說,從心底里可能卻並不滿意,誰叫他們曾經是世界的中心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服從美國的領導的前提下,將「西邊緣地帶」整合成一個整體是一個務實的目標。

第三,南邊緣地區——印度; 

印度自古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也可以理解成逆來順受的國家),特別是甘地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幫印度獲得了獨立之後,印度更加迷信了這種平和的力量,這使得印度試圖超然於國際事務之外。不過地緣所顯示出來的優勢有時會改變人的觀點。正有如美國在一戰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孤立主義」試圖超然於歐洲事務之外,直到有一天,美國發現自己的地緣優勢竟然可以改變世界的格局時,他還是出手了。最終的結果也很令人滿意,美國成為了這個星球上規則的制定者和秩序的維護者。  印度也發現了自己的地緣優勢,當然目前他不會有美國那樣的野心,如果能在印度洋上成為區域霸主是更現實的目標。  跟歐洲一樣,在陸地方面要承受來自歐亞中心地帶的壓力,所不同的是這次的壓力來自於另一個邊緣地區國家——中國。當初超然於國際之外的態度讓印度沒有選擇依附於美俄,而是選擇了自己對抗。這一步印度倒是走對了,起碼他現在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基於兩個發展中的「邊緣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合作也許才是解決陸地壓力的最佳方法。

第四,東邊緣地區——中國;  

不可否認,相比於其他兩個邊緣地區,中國有明顯的優勢。  一是佔據了很大一塊「歐亞大陸中心地帶」,這使得中國的核心區所承受的來自陸地的壓力達到了歷史最輕。歐洲也在儘力把烏克蘭等幾個東歐平原上的國家拉進陣營,只不過他們要面對的是俄國的強力反彈。  二是集權政治。這一點是最為「民主國家」所詬病的,但事實上在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爭奪中,集權政治能夠比分權政治更加有效率。  三是戰略布局。中國很早就在世界各地布局了,當然這種戰略眼光是被逼出來的,當年的國際環境如此惡劣,逼著中國在世界各地尋找一切可以合作的盟友。以至於在歐美早已將勢力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今天,仍能建立自己的利益區。  相比之下,歐洲是在吃老本。而印度一開始則根本沒有這個想法,現在再發力,就要面對歐美和中國的雙重壓力。

第五,北美大陸主體――美國;

如果說麥金德將視線局限在歐、亞、北非,找到了心臟地帶。那當我們放眼全球,將藍色的海洋和黃色的土地結合起來看會發現,北美大陸(主要是美國)才是世界的心臟,大西洋和太平洋就象兩片肺一樣拱衛在心臟兩邊。而原先的「世界島」地區就象腹腔里的那些臟器那樣擁擠在一起。雖然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但心臟地區的領導地位卻天然形成了。

從《新世界島地緣結構圖》中可以看到,美國的位置固然是處在中心位置,但也遠離其他幾個大陸。要控制整個海洋進而壓制住歐亞大陸邊緣地區,他必須在東西個尋找一個堅定的盟友。這樣的國家必須是完全的海洋國家,換句話說必須是島嶼,半島都不行(否則基於地理上的聯繫,很有可能變成「邊緣地區」的一部分)。另外這樣的島嶼必須與大陸保持合適的距離,即不能太近,隨時處於大陸的威協之下(如海南島之於大陸);又不能太遠,使得他對大陸事務毫無興趣(如印尼之類的)。最後他們必須是海洋強國,並不是所有的島國都有能力成為海上的強者。  很幸運,版塊的運動為美國造就了這兩個天然盟友,英國——日本。如果說北美中心地區是新世界島的中心地區的話,那麼英國和日本就是世界島的外圍地區。依美國為參照物,英國屬於「世界島東外圍地區」,用以控制「歐亞大陸西邊緣地區」;日本屬於「世界島西外圍地區」用以壓制「歐亞大陸東邊緣地區」。  有了這兩個橋頭堡,美國餘下所要做的就是防止「歐亞大陸中心地帶」與兩個邊緣地中的任何一個結盟,如果成功歐亞大陸就不可能積聚起足夠的力量挑戰美國的地位。應該說美國做得很好,運氣也不錯,西邊緣地區被邀請來共同統制世界;而東邊緣地區又是一個不甘於做小弟的角色,只是在他還很虛弱的時候短暫的與「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結盟,然後迅速成為一個孤立的地區。在這一地區出於自身的戰略需要,開始向「新世界心臟地帶」靠攏後,美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俄國迅速的衰落了,兩極世界變成了單極世界。

美國的中心位置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對歐亞大陸的4個有威協地區進行「合縱」之策。但當主要的對手消失之後,防止他們之間的「連橫」形成更強大的對手又成為主要的問題。

對於新世界的格局來說,最值得注意的當然還是上一個千年留下來的傳統優勢地區。但正如前面所說的,時代在不斷的變化,在新千年中,低緯度地區和南半球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作為歐亞大陸最弱的一個邊緣地區——印度率先浮出水面。

在上一個千年世界強國的爭奪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這並非是說印度洋沒有足夠的利益(相反印度洋的利益區相當集中),之所以重視度不夠,主要是印度洋地區以往並沒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強國。海洋的霸主們在大英帝國將印度變成「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顆寶石」之後就當然的把他納入了自己的利益區。  因此在當印度越來越羽翼豐滿,成為「歐亞大陸南邊緣地區」以後,如何保持在印度洋找到一個「世界島南外圍」地區被提上了議程。很不幸,這一次美國沒能在邊緣地區的對面找到一個合適的盟友(所以印度的海洋地緣優勢是最好的)。斯里蘭卡是一個可能的選擇,但他離大際太近,實力又太弱,根本不可能成為「新世界島」俱樂部的一份子。  既然在印度洋的核心地區美國無法找到合適的盟友,那就不妨視線往南到印度洋的邊緣地區去碰碰運氣。運氣還不錯,澳大利亞似乎能夠擔當這個角色。

地理學家們當初肯定在給澳大利亞定位為洲還是島耗費了一番心思。如果從面積上來看,澳大利亞還是勉強夠得上成為一個洲的,於是將周圍一些島嶼配給它後還是給了他一個洲的稱號。  但從他的地理位置(孤懸在南半球)和人口(2000多萬人)來看,他更像是一個島。不過對於美國來說,這些都剛剛好,這樣的地緣情況正是一個天然的海洋盟友,基於人文的原因(都是英國的前領地,不過原來在美國的是嚴於律己的清教徒,到澳大利亞的是損人利己的重刑犯),澳大利亞早就是美—英聯盟的一份子,只不過地理位置一直不太重要,因此基本屬於龍套角色。  美國發現,在新千年里有必要將澳大利亞提升到配角的地位,基於它的位置,它不僅能夠對牽制印度在印度洋的勢力向擴張過度,更可以用來抵消中國向南太平洋地區的滲透。如此重要的作用,給予澳大利亞一個「世界島南外圍地區」的角色是理所應當的了。

印度由於地緣優勢已經可以躋身大國俱樂部了,而其他北半球低緯度地區和南半球目前還只能安心處於配角狀態。  正如每個大哥都要有自己的地盤一樣,美、俄、歐、中、印都需要有自己的地緣利益區,各大國首先要先在自己的門口拉一群小弟才有能力將視野投向全球。下面對各大國的地緣利益區作一個分析:  俄羅斯:基於地緣的原因,俄國的地緣利益區都集中在歐亞大陸兩頭,目前的狀況是俄國處於衰弱狀態,非但沒有保住自己的地緣利益區,反而喪失了部分「歐亞大陸中心區」(如中亞、烏克蘭、白俄);  歐洲:歐洲曾經是世界的中心,可以說全球都有他們的利益區。但既然現在甘為配角,那麼把利益區放在傳統的北非(政治標籤為阿拉伯聯盟,簡稱阿盟,從古羅馬時期這一地區就是歐洲爭奪的對象。這一區域包括阿拉伯半島,事實上從地緣的角度看,阿拉伯半島更象非洲的一部分)。不過可惜的是,歐洲這個小弟實在做的太徹底了,以至於他門口的地緣利益區也交給美國來打理了。(註:此處所說的歐洲泛指俄國以外的歐洲,俄國在地緣上的定位為「亞歐洲」)  美國:美國現的是世界的統制者,利益區遍布全球。但他在最初起家時仍然很務實的將利益區定在了拉丁美洲。1823年的美國定位還是一個地區大國,門羅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就是對美國的地緣利益區最好好的解釋。美國在將目光投向世界之前首要的是保證自己的後院的安全。

印度:印度在全球的布局是最晚的,基於他的地理位置,東南亞、北非、南部非洲似乎都有可能成為他的地緣利益區。但事實上對他的定位必須考慮其他大國的的因素。另外最起碼對可能的地緣利益區在各方面都應該有足夠的優勢。因此南部非洲是印度最有可能的「地緣利益區」。不過這一地區老的殖民勢力固然是一個問題,另一個邊緣地區——中國也早在50年前就開始布局了(當時不是出於地緣方面的原因,而是出於國際地位的考慮)。以至於美國都不得不正視在中國在非洲的力量(設立「非洲司令部」就是為了防止中國力量做大)。  不過出於地緣方面的原因,印度在非洲也並非沒有作為,如果關注新聞就可以看到《英報: 印度在非「新殖民」 圖挑戰中國》之類的報道。

中國:中國的地緣利益區很明顯是在中南半島和環南海地區,這一地區的政治標籤為東盟。基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南海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中國必須先解決與小弟們的利益衝突,才能擁有穩固的後花園。  對於遠在印度洋西側的北部阿拉伯非洲和南部黑非洲由於幾十年的出於自保目的的苦心政治經營,現在讓中國的利益區提早開始了擴張。當然這些遠在印度洋西邊的利益區因為地緣的原因並不穩固,比如要面對的就是印度的挑戰。


推薦閱讀:

【詩者聯盟.2111期】軲轆體精選
陳氏太極拳練習概要淺解(頁 1) - 〖陳式太極拳〗 - 廈門武術聯盟論壇 |武術論壇|廈...
【詩者聯盟2188期】軲轆體【七律~炎涼絮語】詩友唱和
【詩者聯盟.1505期】滄浪精品
【詩者聯盟.2076期】千千晚星【臨江仙一組】

TAG:世界 | 緣分 | 地緣 | 聯盟 | 第一回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