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謚號最長的人,在事實上卻是位「酋長」!

謚號是給與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種稱謂,是對其生前功績與品行的蓋棺定論。根據《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所以早期的謚號通常都比較客觀公正。有美謚,如文、武、庄、明等等;也有平謚,如懷、悼、哀、閔等等;有惡謚,如靈、厲、煬、幽等等。謚號通常也只有一、兩字,如鄭莊公、齊桓公、秦昭襄王、趙武靈王等等。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認為由臣子給先王評定謚號,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大不敬。於是,廢除了謚號,而自號始皇帝,其以後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然而秦祚不長,自漢建立後,又恢復了謚號制度。自漢至隋,謚號都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唐朝建立後,科舉制漸已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了一套服務於中央皇權的「近代公務員體制」,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權力的過度集中,就是使得圍繞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種種無底線奉承之詞也就應運而生。

所以,在唐朝出現了加謚,其始作俑者乃一代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給自己的老公李治,捏定的謚號為天皇大帝。至李隆基又開始給先祖追加謚號,如李世民的謚號起初為「文」,按過去對帝王稱謂,應該稱謂唐文帝。不過李隆基認為「文」不足以表示李世民的功德,於是最終其謚號定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不但謚號在唐朝發生了重大變化,廟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唐以前,只有那些有功德的帝王才配享有廟號。而到了唐朝,卻開始「無帝不廟」。而謚號太長,廟號較短,故對唐朝以後的帝王多稱以廟號而再稱謚號,即從稱某某帝到稱某某祖、某某宗。

唐以後帝王的謚號,更是越來越長,而惡謚更是早已銷聲匿跡了。明朝帝王的謚號通常有17字,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謚號為21字。而清朝的皇帝謚號自然比明朝的皇帝要長,通常有23字,其中光緒的謚號為21字,畢竟是過繼過來的,而謚號最長的要屬努爾哈赤了,其謚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達25字。按唐以前對帝王的稱呼,得稱呼其為「清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帝」。儘管其清朝的基業有開創之功,但究其平生,在事實上卻仍為一酋長。

有些史籍及影視作品,鼓吹努爾哈赤有取代大明的遠大志向,其實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即便有也當不過是痴心妄想,偶爾拿來意淫一下而已,不可當真。一個王朝的太祖太宗時期往往都是其軍隊戰鬥力最強的時候,終後金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三十餘年也沒有能完全佔領遼東,按這個蠶食速度,即便其戰鬥力能夠一直保持,但要侵佔整個大明起碼也需要三百年時間。事實上八旗的戰鬥力也就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這兩代有戰鬥力,在滿清入關後,多爾袞、多鐸死後,八旗戰鬥力就嚴重下降了,所以跟滿清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的吳三桂才敢在晚年公然反清,平定三藩就基本靠綠營軍了。

在當時看來,其人口的不足,各方面管理制度、技術又極為落後,所以其抵制風險的力量就很薄弱,其部落很容易分裂消亡,歷史上好多強盛的游牧民族都是這樣,風一般地來,迷一般地消失。滿清在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多爾袞與豪格爭立時就差點分裂。所以滿清對自己的未來一直都不是很自信,皇太極時期,儘管佔有軍事主動,但打不開局面,仍頻頻主動向大明示好求和,以求被承認。在其入關後也是如此,將東北列為禁地,就是懼怕其在中原待不住還可以像當年蒙古一樣退回到東北。事實上,若不是農民軍攪局,大明再能支撐二三十年,滿清也將隨著其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而將不足為患。

推薦閱讀:

60句經典勵志語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
聽起來是傳聞,看起來是事實——與港片有關的故事
經典語錄愛情: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
雙魚女的23個事實
孟靜嫻的這句話,表明了她早知道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的事實

TAG:歷史 | 謚號 | 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