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美元!超過建國整個航空工業的總投資!!!--殲11戰鬥機
殲-11(中國編號:J-11,北約代號:Shen yang J-11或F-11)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單座雙發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中國購買的蘇聯/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的蘇-27SK戰鬥機的國產組裝飛機,是中國第三代戰鬥機之一。
殲-11戰鬥機繼承了蘇-27的優異特性,憑藉著代化的空氣動力學外形、發動機性能、較高的載油量、寬廣的飛行高度和速度範圍,可非常高效地攔截空中目標,不但可利用導彈實施遠距離攻擊,還可在近距離空戰中佔得上風,也是中國空軍未來執行遠程空優作戰的主力之一。
Su27
殲-11戰鬥機原型蘇-27SK自20世紀90年代由中國與蘇聯/俄羅斯開始談判引進,1992年6月27日首批交付,1996年12月開始引進生產線,1998年12月16日,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自行組裝成功試飛,之後逐步掌握生產與組裝能力,2003年之後,新型號殲-11B、殲-11BH和殲-11BS試飛成功,主要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
1998年12月16日,中國沈飛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由首席試飛員空軍第一試飛大隊大隊長付國祥執行,中國軍委領導親自觀摩了首飛過程,這標誌著仿製蘇-27工作的第一個勝利。
1998年年底至2002年9月,沈飛公司獲得殲-11的主導權。根據協議,俄方分3年提供120套散件,由沈飛公司組裝,並且按照20%的年進度將殲-11國產化。由俄方提供技術支援與人員培訓,並且與中方合作改建瀋陽飛機工業公司。沈飛公司先後打通了總裝、試飛、預總裝、部裝及零件製造生產線,用近4年時間,建立了一整套第三代重型殲擊機的研製生產線,並且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委員會的總驗收。在完成了早期的樣機組裝和試飛後,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的沈飛開始批量生產殲-11。
2000年,殲-11開始交付空軍部隊使用,雖然其發動機和航電設備等仍然由俄羅斯提供,但殲-11的生產和交付證明沈飛公司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生產體系。此外,隨著空軍航空武器裝備科技含量的提高,特別是三代機等新型裝備服役時間的延長,客觀上要求自主修理、持續保障能力與之相匹配。
2003年4月,經過100小時安全飛行驗證之後,完全依靠中國自身力量對進口蘇-27進行的大修順利通過質量檢驗。這標誌著空軍航空修理系統已經初步具備了對蘇-27自主修理、持續保障的能力,開始了由主修第二代機向修理第三代機的歷史性跨越。
2003年12月6日,殲-11新型號由畢紅軍駕駛完成試飛,標誌著該型號的研製工作進入了全新階段。
2006年末,殲-11基礎上繼續深入發展的殲-11B開始公開出現,原型機共製造了6架。
2012年至2013年,沈飛在殲-11B基礎上發展改進的若干新型作戰飛機相繼亮相,這包括殲-11BS和殲-11BH。
中國引進蘇-27的關鍵目標是建立獨立的生產、改進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不能僅限於獲得組裝生產能力,而是要從最基礎的製造到成品供應的整體配套綜合,真正建立起與整機相配套的完整順暢的生產系統。在中國軍方與航空製造部門之間就是否仿製蘇-27的爭論結束之後,作出了「兩條腿走路」的決心,既要獨立研製新一代戰鬥機,又要儘快將蘇-27國產化。之後殲-11飛行模擬器由中國瀋陽某學院研製成功,以進口的SGI圖形工作站為系統核心,據稱採用了「空間立體三維成像」技術。
2001年底中航一集團614所的殲-11發動機AL-31F的大修線竣工,該配套建設項目於1998年3月啟動,2001年5月竣工,三年內達到了設計要求。
殲-11的中國國產化分為多個途徑發展,最初通過散件組裝的形式先進行進口組裝,之後不斷提高國產率,逐步加入自己的產品和改進,比如先是更換比俄羅斯相應產品更為優秀的電子設備等,最後仿製雷達及發動機,最終徹底地提高殲-11的技術水平。
新的殲-11改型海採用了大量新技術及複合材料,航電系統與蘇-27相比有了較大提高,雷達火控武器系統均採用了更為優秀的產品。
殲-11主要有四個型號,分別是殲-11A、殲-11B、殲-11BS和殲-11BH。其中殲-11A是直接從蘇聯/俄羅斯購買的蘇-27SK,以及引進蘇-27SK成品零部件和生產線組裝成的戰鬥機,沒有或只有少量的中國國產化零部件。
殲-11B在蘇-27SK的設計基礎上,換裝了中國產綜合航電武器系統、雷達、全玻璃化座艙、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等核心部件,還裝備了用於破解隱身戰機的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和光電瞄準系統(美國稱之為EOTS)。最初的6架原型機除了第一批次殲-11B繼續裝備AL-31以外,其他批次都換裝了渦扇-10「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發動機推力比AL-31系列更大 。
殲-11B機體壽命比較蘇-27提高了1萬個飛行小時,與殲-11A最大的區別是雷達罩從蘇-27的向上開啟,改為向側面開啟,因此雷達罩外形及連接方式有明顯變化。殲-11BS是殲-11B的雙座教練型,殲-11BH是中國海軍使用的海航陸基飛機。
殲-11B戰鬥機外型與蘇-27和最初的殲-11A基本相同,機頭的挑鼻內是雷達艙,座艙及風擋內可以看到360度全向視野,另外還有一個後設備艙;前起落架被安裝在座艙下、紅外感測瞄準系統安裝在座艙正前方的機身下沿中軸線上;兩台發動機被安裝在機身下沿中軸線對稱布置的發動機艙內,發動機艙之間的空間可以用來掛載空對空導彈;為了能讓發動機在各種速度和高度上都能在最好的狀態下工作,進氣道被裝在機翼邊條翼下,並安有進氣導流板,以控制在各種角度上的進氣量。
殲-11B採用了全玻璃化座艙,包括一個衍射平顯和多個座艙顯示器,其中生動衍射平顯具備廣角、寬視的優點,並且可以支持光電瞄準吊艙的使用,是飛行員的基本顯示系統,可以顯示導航、飛行和火控等相關信息,平顯下方還有戰術輸入控制面板,用於通信、導航等信息的輸入。
殲-11B座艙顯示器採用彩色多功能液晶顯示器,周圍有輸入控制鍵用模式的控制和參數的選擇,功能分別包括;飛行/作戰信息、雷達/電子戰、疊加了戰術信息的數字地圖等,顯示器的功能可以互換,由於具備良好的座艙界面,大大降低了飛行員的負擔,提高其掌握戰場態勢的能力,即戰機可以通過數據鏈獲得外部探測系統如預警機的信息來對戰場形勢地圖進行實時的更新,這樣飛行員可以迅速從顯示器讀取相關信息,不過再先進的探測系統也不能保證對戰機所有目標的全部掌握,因此總有少數敵機會靠近,利用紅外製導導彈或者航炮發動「靜默」突襲,因此需要飛行員在作戰時盡量保持頭向座艙之外,來維持對戰機周圍的狀況的感知,因此飛行員從座艙讀取信息的時間越短,其能夠向外警戒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對方的可趁機之機就越少,這在複雜戰場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
殲-11B戰鬥機的一個突破在於其配備了中國產的渦扇-10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中國於1986年利用獲得的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開始研製渦扇-10,由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衍生出來的發動機就是美國F-16C/D戰鬥機的F-110發動機,因此渦扇-10相近於美國F-110-GE-129,另外由於中國也大量引進了AL-31F發動機,其在某些方面也參考AL-31F的相關技術。
渦扇-10發動機於2006年設計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公開展出,最大推力超過130千牛,推重比為7.5,涵道比為0.8,大於AL-31F的0.57,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要低,其採用帶進氣可變彎度導向葉片的三級風扇,多級靜子可調的壓氣機,帶有複合冷卻技術葉片的高壓渦輪,彎-扭組合氣動設計的低壓渦輪,平行進氣、分區分壓供油的加力燃燒室,全程無級可調收斂,擴散式噴口,以及高、低壓轉子轉向相反的設計等。
渦扇-10發動機從設計上注重維修性品質,採用單元體結構設計,設置齊全的狀態監控手段,提供方便的保障設施等等,這些先進技術填補了中國空白。渦扇-10發動機採用的複合材料外涵機匣是中國在航空發動機上第一次應用複合材料技術,複合材料外涵機匣比鈦板焊接結構的外涵機匣重量減輕30%,而且比強度、比剛度更高,疲勞壽命更長,更耐腐蝕。渦扇-10發動機儘管存在某些不足,如加速性、空中啟動包線和地面啟動時間都要低於AL-31F,另外在量產初期質量和可靠性也不穩定,但其代表中國已經掌握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製與製造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對於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的重要性堪比載機本身。
操縱系統
殲-11B採用中國自行研製的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與蘇-27SK的操縱系統相比,有著控制精度高、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易於複雜邏輯和控制律設計實現、軟體易於修改、便於與其他機載系統介面通訊等不可比擬的優點,特別是可以減小系統重量、占空體積、加工周期及製造成本。同時由於取消橫航向機械桿系,採用全電傳系統增穩,可擴大飛機的大攻角工作範圍。提高戰機的機動性能,為進一步發展為飛控/火控及推力一體化綜合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航電系統
殲-11B戰鬥級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中國自行研製的綜合火控系統替代原來蘇-27SK的簡單的攻擊/導航系統,其著眼於作戰要求的提高和機載武器的增加,圍繞著作戰任務的相關係統,可以提供更快、更准、更多的目標信息,具有多機協同和多目標攻擊能力,整個系統以1553B數據匯流排為骨幹,以任務計算機為核心,將火控雷達、光電探測系統、外掛管理系統、綜合顯示系統、慣導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有機相連,並且綜合了通信/導航/識別系統和電子戰系統,由於航空電子系統的綜合化程度提高,實現了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可以幫助飛行員順利的執行戰術操作,並賦予戰機良好的操作特性,由於使用了模塊化結構也助於系統方便的進行功能的擴展、升級和維修。
殲-11B配備了中國國產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採用了平板縫陣天線,其具備遠程探測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可在高、中、低三種脈衝重複率多種波形條件下工作,可完成自適應的脈衝壓縮和自動波形管理,敵我識別器與雷達交聯,辨別目標敵我屬性。另外殲-11B可以通過數據鏈與預警機形成聯合網路作戰系統,可以在遠離國土防空雷達網的戰區執行作戰任務,對戰區敵機進行掃蕩,這在中國空軍預定戰場遠離大陸的情況是極其寶貴的。
殲-11B戰鬥機具備多種打擊能力,即近似於多用途戰鬥機。殲-11B空中格鬥具有多目標同時打擊/掃描能力,將混合裝備俄制R-77空空導彈、霹靂-8空空導彈和新型的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這樣可以增加導彈攻擊的變化,給對手攔截行動創造最大難度。殲-11B採用引進的俄羅斯主動雷達導引頭,其對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可以提供超20公里的探測距離,其採用的信號/數據處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較強,另並且配備了俄羅斯研製的光纖陀螺,它可使導引頭立即入準備狀態,並能精確地控制和穩定天線,導彈可在慣性飛行狀態下預熱,提高了導彈的攻擊能力,因此霹靂-12與機載雷達相結合,讓殲-11B實現了發射後不用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空戰能力。
殲-11B在對地打擊能力方面,加入了地形匹配系統,可以攜帶2-4枚中國產雷霆-2型激光制導炸彈或其改進型雷石-6精確激光制導滑翔炸彈,同時還可以攜帶2-4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製造的飛騰-1或飛騰-2型反輻射導彈,也能攜帶長劍-10巡航導彈。在對海打擊能力上,可攜帶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C-704反艦導彈、C-802KD遠程空地導彈以及C-803C空射型反艦導彈。此外,殲-11B還進一步修改了機載火炮。
殲-11B戰鬥機升級後可以對抗世界四代戰機如F/A-18E/F和陣風這樣戰機帶來的威脅,因此可以這樣說,如果能解決相關問題,殲-11B將堪稱中國空軍作戰能力的中堅和首戰用我的鐵拳 。
中國為引進、掌握蘇-27重型戰鬥機,前後花費了將近200億美元,超過建國以來對整個航空工業的總投資。通過不懈努力,中國終於有能力將蘇-27國產化,並改進出性能更加出色的殲-11B。引進蘇-27的生產權使國內航空界受到極大的震動,促使中國在機械製造技術、焊接技術、空空導彈改進以及現代工業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獲得了極大的進步,為國產動力和航電武器系統的研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沈飛公司還依託殲-11B已有技術,參考購自烏克蘭的一架蘇-33原型機T-10K-3的氣動設計研製出的中國海軍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殲-15。
回顧中國國防工業60年的發展,限於基礎工業、基礎研究環節薄弱,更多的是選擇仿製,眾多武器或多或少都有「拿來」的部分。但論到整個蘇-27/殲-11項目花費之昂貴、對解放軍作戰能力提升之巨大,可謂是「前無古人」,估計也是「後無來者」。隨著中國國家的作戰方向開始轉向海洋,殲-11B無疑在未來將擔負起維護中國在遠海地區利益的重任,同時這對於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型也具有重大意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