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經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4年09月12日 第07 版)

9月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一線教師時,從展台上拿起一本課標書翻看。聽說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標是全國統一,他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據新華網)此前引發熱議的是,新學期開始,上海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減負」,舊版教材中的8首古詩全部被刪除。教育關乎國家的未來。減負,不應減掉中華民族文化之根。本版約請中華詩詞研究專家周篤文、作家蘇叔陽、中央文史館館員舒乙、詩人葉延濱、中華詩詞研究院副院長蔡世平等專家發表對課本編寫工作的看法。——編者周篤文:深耕國學原典厚植詩詞基因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範大學座談時的重要講話明睿果決,發人深思。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古典文化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並倍感責任的重大。中華文化千古一脈,震灼世界,決不能在我們手裡中斷!國學是中華民族賴以治國興邦、安身立命的一整套根本性的指導思想與理論體系,是在五千年文明發展進程中,由歷代大聖先賢所不斷創造完成的。概括講,它是以儒家四書五經以及十三經為基本體系,兼及諸子百家的學術觀念,而構建起來的治國方略與文化價值觀。正是在這套理論體系與價值觀念指導下,我們的民族才得以蓬勃發展,歷劫不衰,愈挫愈勇,挺立於時代壯潮的前頭,並且為人類的發展指示了方向。而建立在如此精深的國學基礎上的詩學,更是人類文明中的至寶奇珍。國學是指儒家的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藝,而《詩》為六藝之首。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培養學生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手段來實現士君子的全面發展。《易經》的《賁卦》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首次提出了「人文化成」的治國育人重要觀念。在《尚書·禹貢》中亦云:「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所謂聲教,即詩歌禮樂之教化也,更突出了聲詩教化之作用。如孔廟中常見的抱柱楹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所昭示的崇高理想,成了詩歌聲教服膺的目標。中國詩歌導源上古,波瀾相接,匯為汪洋之詩海,無論歷史之久遠,品質之超勝及數量之巨大,以及影響之深遠,都是舉世無雙的。《詩經》、《楚辭》以下,迄於近代,作品浩如煙海。全唐詩流傳至今的超過5萬首,全宋詩更是多達三十餘萬。乾隆皇帝一人詩作超過5萬。歷代佳作,精光萬丈,震撼世界。天才詩人將漢語言文字之聲情意象之特美,發揮到了極致,使人見字生感,聞聲動情,達到了老嫗能解,目醉心迷的程度。聞一多說:「從西周到宋兩千年,我國這大半部文學史,實質上是一部詩史。」中國詩詞的前世今生,生氣勃勃,美妙無窮。中國詩歌最早源於4000多年前的虞舜的《卿雲歌》與《南風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些禮讚光明與仁政的詩歌,如此光昌偉麗,是有文獻記載以來的第一聲雄啼。此後,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的著作,直到今天仍以其詩性的靈光啟迪著我們的心智,其「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的家國情懷,真不愧精彩絕艷,感泐肺腑。以後三曹陶謝、李杜蘇辛繼起詩壇,光照千秋。毛澤東的「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何足理。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以及「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皆振聾發聵,別開生面。習近平總書記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寄意高遠,感人至深。當代詩壇也人才輩出,佳作如林。如劉征的《八聲甘州·嫦娥工程老總們的眼淚》:「一箭嫦娥飛去,啊,繞起來了,古夢今圓。揚眉望月,熱淚灑征衫。合一滴如海卷飛瀾。流不盡,滔滔滾滾,大愛彌天。」可謂戛然獨造,妙絕古今。中年詩人蔡世平的《朝中措》詞:「山瓜摘了摘山椒,秋色上眉梢。留得葫蘆不摘,由它枝上妖嬈。農桑心事,田園物態,城市風騷,真箇泥能養肺,肝腸又綠新苗。」好個「泥能養肺」,這種泥土情結、直白語言與救贖的心境,真令人拍案叫絕。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禮樂化成天下,從來不主張武力侵略的霸道。《左傳》楚莊王強調武有七德:「夫文,止戈為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武有七德。」《禮記》主張:柔遠人,則四方歸之。這種懷柔政策,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國策。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博士說:「如果再生為人,我願意生在中國。因為我覺得,中國今後對於全人類的未來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將來生在中國,要是在那未來的時代世界還沒有融合起來,我就要致力於使它融合。假如世界已經融合,那我就努力把世界從以物質為中心轉向以精神為中心。」湯因比還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沒有征服野心的民族。」「由中國文化和佛教傳統這一共同遺產來看,他們都是連結在這一紐帶上的,並且就中國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中國在和東亞各民族合作,在被人認為所不可避免的人類統一過程中可能發揮主導作用,其理由就在這裡。」並預言:「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詩詞是中華美德的藝術體現。中華詩詞的魅力在於它是以陶冶性靈,變化氣質,培養賢德君子,實現世界大同為目標的人文化成的藝術。中華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根基,也是世界文化的至寶奇珍,如何更好地發揚和傳承,深耕與厚植國學文化,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葉延濱:傳統美德是通過詩歌傳承下來的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人生觀念、審美、倫理都是通過傳統詩歌傳承下來的。中國沒有聖經,只有詩經。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抒發的是山水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表達的是親情,「四海之內皆兄弟」表達的是兄弟情。傳統的美德是通過詩歌傳下來的。現在的教材比較講實用,多為應試的東西,常常忽略向孩子們傳授什麼是美,什麼是善良。詩歌口傳身教,可以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審美觀念、人生理想。詩歌在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位置,應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傳統詩歌教育,除了在課本中選優秀的傳統詩詞外,還可以編一些課外閱讀選集。《唐詩三百首》已成為經典,應該編唐詩100首、宋詞100首、元曲100首作為孩子們的課外書,在課外得到補充。另外,媒體也應該做推廣普及傳統詩歌的事。現在媒體有漢字大賽、成語大賽,受到廣泛關注,喚醒了被人們忘記了的東西,引起大家的興趣,詩歌方面也應該這麼做,可以搞詩詞比賽、詩詞朗誦比賽、名詩名句比賽等等,向全社會傳遞正能量。蘇叔陽:喪失古詩文教育就喪失了文化之根中華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語言最優美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喪失了古典詩詞教育就喪失了文化之根。中國是詩人群體很多的民族,是詩的大國。我們的生活如果缺乏詩意,不能進行詩意的表達,生活中的詩意就萎縮了。文言文散文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是古人精而又精挑選出來的。學習古代經典詩歌和散文是維繫民族精神、維繫民族文化的必要手段。如何進行中華民族的詩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大課題。現在的一些學生說話、寫作連語法都不講,寫文章都寫不通順。教育改革應從語文開始改革。教材中的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不應該減少,而應該適當增加,至少佔一半。舒乙:現代人應既有橫坐標,又有縱坐標「去中國化」說的是目前的狀況,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中國長期以來對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不夠,這要往前推100年,優秀的文化傳統被割裂。現在應加以糾正和彌補。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的一批文化巨人,政治方面有毛澤東等人,文學方面有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美術方面有齊白石、徐悲鴻等人,他們身上交匯了橫坐標和縱坐標,縱坐標是指中國傳統文化,橫坐標是指現代世界文化.。這些文化巨人學貫中西。他們趕上了私塾的末班車,比如魯迅古文化功底很深厚,唐詩宋詞倒背如流,自己還能做舊體詩。現在的人只有橫坐標,沒有縱坐標;古代的人只有縱坐標,沒有橫坐標。只有橫坐標就只能跟在別人後面跑,沒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繼承傳統才能全面發展。小學、中學、大學教育都應該有傳統文化這一塊,傳統文化教育不應該減少,應該增加到足以和那些文化巨人相匹配的程度。外國人對中國知道得非常少,但他們能說出李白、杜甫這兩個名字。中國古代文化在外國很有影響,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卻很陌生,這是一個缺陷。青年應該打好傳統文化的基礎,有深厚的積澱,厚積薄發。梁啟超在梁思成去美國學建築時,要求他不光要學建築知識,還應該學美術、音樂、舞蹈等知識,才能成大建築家。現在的人分工越來越細,出了自己這個專業圈子的知識都不知道,成了片面的人。現代人應該總結經驗,接觸廣泛,才能大有作為。小學課程多學一些傳統文化,對孩子成長絕對有好處。蔡世平:中華詩詞能提升民族的精神品質中華傳統詩詞是從中華文化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詩詞體現了中國語言的節奏美、音韻美,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要求,是中國人傳達情感的形式。從漢語言文字里直接生長出來的中華詩詞,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但同時作為精神文明的一種方法和工具,她又涵養了中華民族的詩性思維、人生智慧和人格操守。考察中華詩詞的生長、發育、發展過程,我們發現中華詩詞與中華民族相生相伴,一路同行。中華詩詞融進民族文化的滾燙血液,直接影響了民族性格與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華詩詞幫助人們創造和建立了一個「詩性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實現了真正的「天人合一」。這也就是我們的民族為什麼那麼熱愛腳下的土地,那麼熱愛自己的家鄉,那麼熱愛自己的祖國。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詩性因素,也是中華民族青春常在的詩性因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已成為民族的文化意識,深植在國民的溫馨記憶里。中國古代經典詩詞包含了中華民族智慧。「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的這首詩,激勵一代又一代奮發有為的華夏兒女,去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這首《廬山》,不知打開了多少人的眼界。它告訴人們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要鑽牛角尖,要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的道理。中華詩詞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格操守,提升民族的精神品質。中華詩詞從最初上古時詩的萌芽到《詩經》、《楚辭》的出現,就確定了以天地為經緯的坐標系,形成了質樸、典雅、大氣、高貴的精神品格。中華詩詞以她特殊的文學樣式,潛移默化地塑造、完美著社會良心。讓我們讀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自從王昌齡的這首詩出現後,「冰心玉壺」的意象,就成為後世人品高潔的文化符號。從這些詩里我們看到,清潔的精神是人們最高的品德追求。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那些豪邁沉鬱的詩篇,無不沸騰中華兒女的熱血,燃燒民族的愛國激情。文天祥的《七律·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寧折不彎、寧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氣節,是一把正骨尺,一顆定心丸,不知校正了多少人生航向,在國家尊嚴與個人生死考驗面前,凸顯出一個民族的精神標高。中華詩詞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已經留存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永恆的魅力,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得到當代人的尊重與珍視。「不讓美好的東西在我們這代人手裡失傳」,是中國文學的時代要求。
推薦閱讀:

醫生稱酒量基因定
人類文明進化到什麼程度才不把基因的延續作為生存的主要目的?
你的基因診斷報告是合格的嗎?
SCoAL基因是怎麼怎麼回事?
ALK基因突變和對應的靶向藥物(最全梳理)

TAG:基因 | 民族 | 文化 | 經典 | 中華 | 中華民族 | 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