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信祝賀林肯連任總統:肯定人類普世價值

[轉貼]馬克思致信祝賀林肯連任總統:肯定人類普世價值 200年前林肯和達爾文於1809年2月12日同日來到這世上。半個世紀之後,兩人都給人類做出了偉大貢獻。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引起人類認識領域的一場大革命。1861年林肯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為廢除美國的奴隸制和維護國家的統一進行一場艱苦卓絕的國內南北戰爭。 關於達爾文對現代歷史的一些影響,筆者寫了《悅人惱人的二百歲進化論之父----達爾文》一文。林肯廢除了美國的奴隸制,維護了美國聯邦的統一這些貢獻都為世人所知。不過,一位含有非洲裔血統的美國人在林肯誕辰200周年之際就任為美國第44任總統,不能不說是歷史一種巧妙的安排,而且這位新總統又是一位非常欽佩林肯的為人、智慧、胸懷和領導才能的「一生難得一遇」的政治家。林肯的復現便成為一種可能。今天重讀馬克思寫給林肯總統的賀信以及美國公使的回復,令人感到當時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資產革命領導人之間其實存在著不少相互尊重和相同的價值觀念,並不像我們所熟知的上世紀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水火不相容。林肯總統遇刺離世後,馬克思對這位出身於工人階級家庭但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總統的評價是:「這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這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的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至只有在他成為殉難者倒下去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在馬克思寫給林肯的賀信中,讀者將看到馬克思讚揚美國是最先成立了民主共和國、最先頒布了人權宣言的國家。道德、民主、人權等這些普世價值在林肯和馬克思眼裡都是最高的價值,他們兩人沒有由於意識形態的分歧而否定或扭曲這些普世價值。今天中美兩國關係遇到新的歷史突破機遇。美國有可能出現第二個林肯,中國也正在接受扮演國際政治經濟大國的角色。目前出現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能源問題和氣候異常等問題呼喚著這兩大國承擔起應盡的義務,共同為人類尋找出解決的辦法。以下兩封信譯自網上刊載的原文:www.marxists.org/history/international/iwma/documents/1864/lincoln-letter.htm國際工人協會致美國總統阿伯拉罕·林肯的信送呈美國公使查爾斯·法拉西斯·阿當斯1865年1月28日閣下:您以一個很大的多數票獲得連任,請讓我們向美國人民表示祝賀。如果說「抗拒奴隸主權力」是您第一次獲選專用的口號,那「去死吧,奴隸制!」是您獲選再任的戰鬥凱旋聲。從美國這場轟轟烈烈的決鬥一開始,歐洲的工人就本能地預感到星條旗幟的命運也就是他們的命運。爭奪領地是美國悲壯史詩的開端,它所定奪的難道不正是廣袤的處女地到底應歸移民的勞動所享有還是任由奴隸監工們去蹂躪?當30萬奴隸主的寡頭統治膽敢在世界史上首次將「保護奴隸制」寫在武裝叛亂的旗幟上的時候,當在大約一個世紀之前在同樣的地方一個偉大的民主共和國的構想最先產生出來時----其頒布了人類的第一個人權宣言並最先推動了歐洲18世紀的革命,當在同樣的地方反革命勢力為系統且徹底地取消「建立老憲法時期所持有的思想主張」而歡欣雀躍並堅持認為奴隸制是一個「仁愛的制度」(不錯,是一個解決「資本與勞動關係」這個重大問題的老辦法),還荒謬地宣稱人身所有制是「新社會大廈的基石」時,這時候,歐洲的工人階級當下就理解----甚至在狂熱地站在南部聯盟豪紳那邊的上層階級發出他們可怕的警告之前就已理解。奴隸主的暴動拉響的將是一場財產對抗勞動的聖戰的警鐘,而且對勞動者來說,不要說對未來的展望,就是以前獲得的鬥爭成果也將在大西洋彼岸的那場波瀾壯闊的搏鬥中受到衝擊。因此,工人到處耐心地忍受著棉花危機所帶給他們的種種生活困難,他們積極地反對他們的有產當權者採取有利於奴隸主的干預行動;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工人都為美國的正義事業捐獻了他們應獻出的鮮血。只要美國北部真正擁有政治力量的工人容許奴隸制玷污他們的共和國,只要他們在那些被佔有和隨意被買賣的黑人面前誇稱白皮膚的勞動者享有自己出售自己和選擇主人的最高特權,他們就無法爭取到真正的勞動自由,也無法支援他們歐洲兄弟的解放鬥爭;不過,這走向進步的障礙現在已被內戰的紅色血海給清除了。【轉貼】看林肯一步步走向神壇:林肯的變化與神化來源:《新歷史》2008年第2期供稿 文/鄭忠明[導讀]「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既不是保全奴隸制,也不是摧毀奴隸制。如果我能拯救聯邦而不解放任何一個奴隸,我願意這樣做;如果為了拯救聯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隸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願意這樣做。」——亞伯拉罕·林肯 近一個半世紀前,美國發生了一場內戰--南北戰爭,被歷史學家描述為解放奴隸戰爭,主角之一林肯,被稱為解放奴隸的偉大領導者。一場白人的內戰,國民死亡六十萬人,大片國土近成焦土,戰爭卻是為了與白人毫不相干的黑人而打,有誰思考過其中的情理邏輯?林肯打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林肯對奴隸制的態度經歷了怎麼的轉變?他為什麼要簽署《解放黑奴宣言》?歷史不僅僅是幾百字的教科書結語,而是由難以窮盡的無數細節構成,歷史細節越細微鮮活,教科書的結論就越蒼白難支。 疾惡如仇的憤怒青年1809年2月12日凌晨,美國肯塔基州哈丁縣霍詹維爾附近的一幢小木屋裡,一個嬰兒降生了,他就是林肯,52年後的美國總統。如果沒有那一次偶然的南方之旅,生活在北方的林肯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和奴隸制有什麼瓜葛。那是1831年2月,青年林肯離開了父親和繼母,第一次隻身闖天涯。他同堂舅約翰·漢克斯前往新奧爾良。林肯登上新奧爾良的碼頭,面對這個大都市的花花世界,他無動於衷,唯一使他驚心動魄的,是那些撲入眼帘的買賣奴隸的廣告,其中兩則寫道:「願出高價購買各種黑人,並即付現金;也可以代客銷售,收取傭金。備有專存黑人的圈欄和囚籠。」「出售10至18歲小妞數名,24歲青年婦女一名,25歲的能幹女人一名,外帶三個壯實小孩。」看見那些被鐵鏈鎖住,挨皮鞭抽打的奴隸,林肯坐立不安,激動得一言不發,內心極其痛苦,臉色十分難看,目光獃滯,彷彿在思索什麼。他常對堂舅漢克斯說,這次所看到的一切刺痛了他的心,他的心裡埋下了對奴隸制仇恨的種子。曾在「林肯-貝里」小店中做過夥計的年輕人比爾·格林回憶林肯時說:「在他駕駛平底船去了一趟新奧爾良後,只要有人提起黑人的事,他表情就變得十分嚴肅。一談起這次旅行,他就噁心,像要嘔吐似的,一個勁兒地厲聲詛咒,深惡痛絕。我還從未聽過他詛咒罵人哩!」 初入政壇的堅決反奴派帶著對奴隸制的仇恨,林肯步入了政壇。這時他已經是輝格黨的議會領袖了。1836年12月5日,伊利諾伊州第十屆州議會開幕。在本屆議會中,州議會以77票對5票的絕對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案,決議案稱「極不贊成組織廢奴協會……按照聯邦憲法、各蓄奴州對奴隸的所有權是不容侵犯的……未經他們的同意,不能剝奪他們的這種權利。」很明顯,這次決議認可了蓄奴州繼續擁有奴隸的權利。不過,在這次投反對票的五名議員中,就有林肯。林肯還與另一名叫丹·斯通的議員聯名提出了一份書面抗議。稱「奴隸制度是建立在非正義的錯誤政策之上的」。林肯還激烈地反對為奴隸制謀利的墨西哥戰爭。他洞察到民主黨總統發動墨西哥戰爭是為了擴展領土,使南方種植園主能擴展棉花種植業和奴隸勞動。所以,在擔任國會眾議員期間,他對凡是譴責墨西哥戰爭的議案都投了贊成票,林肯曾說:「總統發動對墨西哥的戰爭是沒有必要和違反憲法的。」因為對戰爭直言不諱地指責,他失去了伊利諾伊州選民的支持。輝格黨領袖們也就決定不再提名他為國會議員的候選人了。初入政壇的林肯,鮮明地反對奴隸制,甚至為此不惜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 圓滑保守的廢奴主義者然而,當林肯重返政壇後,他似乎汲取了先前的教訓。一個昔日的憤怒青年,變得圓滑保守起來。在1848年12月份的第十三屆國會期間,林肯對在哥倫比亞特區立即無條件禁止奴隸制的提案投了反對票。這次國會期間,林肯建議採取另外兩項措施解決哥倫比亞特區的奴隸制問題。一是不準帶新的黑奴到哥倫比亞特區定居,只允許從蓄奴州來的政府官員帶來暫住的「必須黑奴」;二是從1850年1月1日起,凡奴隸生下的所有孩子都將成為自由人,這樣,通過該特區內現有奴隸的自然死亡,就可預測奴隸制將在哥倫比亞特區最終消亡的時間表。很顯然,已近不惑之年林肯已經不再堅持激進的反奴隸制立場,而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態度,希望這一制度能通過漸進方式解決。甚至在1854年10月5日,一批激進的廢奴主義者在斯普林菲爾德籌備創建伊利諾伊州共和黨時,林肯都不得不躲避風頭。作為一名想在美國政壇發揮影響力的政治家,他不得不在複雜的利益格局面前對自己的理念做一些修正。他迫切希望得到南方人的理解。林肯的好友,種植園主斯皮德曾在信中向林肯表示,自己寧肯看到聯邦解體,也不願意放棄對奴隸的合法權利,尤其是那些毫無切身利害關係的廢奴主義者,他們沒有資格剝奪我們的財產。而林肯在回信中則勸慰斯皮德道:「我不知道有誰主使過你放棄這一權利,可以十分肯定地說,我從來都沒有要你這樣做。這個問題全由你個人定奪。」林肯苦口婆心的解釋,就是為了讓南方人消除誤解,淡化早年那個激進廢奴主義者的形象。他試圖向南方人表明:他只是反對奴隸制再擴張,但不會支持一下子解放所有奴隸的激進策略。因為這會使國家陷入混亂。不過,儘管林肯在公開場合變得溫和了,但私下裡他卻承受著巨大痛苦,在給斯皮德的另一封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矛盾處境,「極不願意看到那些可憐的人被追捕,被捉住,被抓回去,再過那終日橫遭鞭打、被迫做無償苦役的悲慘生活。不過,我還是要一直緊閉嘴巴,保持緘默的。」 愈加保守的林肯總統1860年11月6日,林肯在內心巨大的矛盾中就任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此時,南北雙方圍繞奴隸制廢除與否的爭議幾近白熱化,隨時都有爆發更大衝突的可能。當就職儀式落下帷幕後,人們馬上逐字逐句地研究就職演說全文,尤其是南方各州,這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其實,這篇演講稿在原稿基礎上做了重大修改,林肯原稿末尾有兩句話寫得充滿火藥味:「你們能容忍對政府的攻擊,我卻不能從捍衛它的立場上後退。"和平還是戰爭"--這個嚴肅的問題得由你們而不是由我來回答。」在聽取了政府行政班子的建議後,這兩句話最後刪掉了,加上了一些親切的語言。此時的林肯,變得更加保守起來。林肯在任職總統後,繼續反對激進廢奴行為,撤消了一些將軍私自解放奴隸的命令。他還希望把黑人遷移到世界其它地方去居住,這也是當時很多廢奴主義者的觀點。從人道上他們反對奴隸制,但他們又不願意與黑人生活在一起,林肯亦如此。有人認為:林肯打算將黑人趕出美國的做法是他一生的污點。不管評價如何,林肯此時就是希望能挽留住那些吵著要脫離聯邦的蓄奴州。林肯還主張通過補償南方奴隸主財產的方式來解放奴隸。即使在內戰爆發後都還沒有放棄這種妥協的立場。1862年7月,林肯再次把邊界各蓄奴州的國會議員們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如果現在還不答應他的財政補償方案,一旦戰爭持續下去,勝利肯定屬於北方,到時蓄奴州連補償都撈不到了」。可是,這樣的討好政策還是被蓄奴州拒絕了。南方是死心塌地要脫離聯邦了。 被誤讀的內戰動因林肯曾在接見《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時,稱她為「寫了一本書,釀成了一場戰爭的小婦人」。其實,內戰爆發的催化劑是「斯科特案」。《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只是增加了北方人對奴隸制的反感。黑人斯科特曾隨著主人在兩個自由州生活了四年,1854年,斯科特突然向州法院遞訴狀,要求自由身份,理由是他們一家曾經是自由州的州民。案子幾經周折,鬧到了最高法院。本來,這個案子的焦點是一個技術性的法律問題:曾在自由州生活的奴隸,是否應該得到自由。然而斯科特的主人桑福德卻繞開這個問題,指出黑人根本不具備公民資格擁有訴訟權利。最高法院1854年的判決認可了這一說法。最高大法官坦尼的理由是:美國原本是由各州組成的聯合體,在聯邦誕生前,只有州公民一說。憲法通過後,美國成為了一個聯邦國家,州公民才自動上升為美國公民。然而在美國憲法誕生時,黑人連州公民都不是,自然就不是美國公民了。這個在法理上能說通的判決,卻缺乏對現實政治的周密權衡和對歷史的高瞻遠矚,它將南北雙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反奴主義者在案件敗訴後,已經容忍不了這樣的狀況繼續存在,最高法院的判決意味著歷史的倒退,黑人現在連公民都不是了!而南方也容忍不了這樣的爭論繼續下去,既然當初建國是自願加入美國大家庭,既然北方看不慣奴隸制,大不了南方主動退出這一大家庭,省得整天吵鬧,各過各的生活,互不干涉,豈不更好?北方人顯然不能接受南方人的邏輯,一場對於奴隸制廢除與否的爭論,上升為對聯邦統一的論戰。1861年3月4日,亞伯拉罕·林肯正式就任總統時,美國已陷入四分五裂之中。聯邦不能統一是林肯無法容忍的,他不能眼見國家在自己的手中分裂。這場內戰之所以爆發,首要因素就是因為南方蓄奴州要分離出去,而作為合眾國總統的林肯必須站在絕對維護聯邦統一的立場上,並不惜一戰。我們看看1862年8月22日時林肯給《紐約論壇報》編輯的一封信,就更清楚事實真相了。林肯說:「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既不是保全奴隸制,也不是摧毀奴隸制。如果我能拯救聯邦而不解放任何一個奴隸,我願意這樣做;如果為了拯救聯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隸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願意這樣做。」 看林肯如何切換戰爭主題從1861年4月14日薩姆特堡陷落,內戰爆發時起,經過七大戰役,南北雙方雖在軍事上互有得失,但北方損失較大。戰爭的慘烈,遠遠超出林肯的想像。北方人開始質疑林肯打這場戰爭的正義性。美國是一個憲政國家,什麼都得按憲法說的辦。而在憲法里,並沒有明確地表明各州不得脫離。當時的很多美國人就認為,既然「結婚」是自由的,「離婚」自然也是自由合法的,林肯以統一的名義打這場戰爭,沒有合法性。當越來越多的同胞被聯邦政府以一個尚站不住腳的理由殺害時,民眾的質疑浪潮越來越大,政府的危機來了。於是,林肯決定切換戰爭主題,發表《解放黑奴宣言》。做出這個決定是痛苦的。1862年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里,林肯老是在辦公室里踱步,眉峰緊蹙。他對來訪的國會眾議員約翰·科沃德說:「發表宣言這件事我已醞釀成熟。我已下定決心,這事非做不可。我是迫不得已才這麼做的。此外,別無他法能擺脫我們的困境,……我這樣做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而是希望爭取更大的利益。」林肯委婉地表達了發布宣言的目的,是為了更大利益。當初,他打的是統一牌,當這個目標遭到廣泛質疑時,他不得不另出新招,這就是解放黑奴。這面旗幟很美麗,因為舉著它的人可以站在人類道德制高點,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尤其對於美國人來說,沒有什麼價值理念能高於人權理念,在人類自由的名義下,諸如聯邦統一這樣的口號都顯得黯淡無光。那些崇尚自由與平等的北方人,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為這樣一個堅守正義的政府效力,誰會去斥責這樣一個為了「人類自由平等」的林肯總統呢?戰爭形勢由此迅速轉變。在某種程度上,高喊人權口號並非根本目的,而只是手段,《解放黑奴宣言》就是這樣一種戰時手段,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它不是軍事手段,而是一種精神手段。有很多人認為,林肯發布宣言是出於軍事考慮。但據戰後統計,黑人在軍隊中的比例很小。和獨立戰爭一樣,這基本上是一場白人的戰爭。在內戰初期,聯邦軍隊是不吸收黑人蔘軍的,在後期,黑人雖然也參與了這場戰爭,但他們仍然是少數。黑人士兵自己組隊,不和白人士兵混編,武器、軍事技能都遠遜於受過訓練的白人。據黑人史權威約翰·富蘭克林在《美國黑人史》一書中記載,《解放黑奴宣言》發表後,在南北交界各州還有八十多萬奴隸根本不知道宣言發布的消息,更不用說南方腹地里的奴隸了。聰明、務實的林肯,完成了戰爭主題切換,也蒙蔽了許許多多歷史學家,最大的誤讀,莫過於「是林肯解放了美國黑奴」。而1865年4月15日林肯被刺,更是將他戲劇化的人生演繹到了巔峰,當北方人正沉浸在總統遇刺的巨大悲痛中,並由此懷念他的種種好處時,一個完美的神由此誕生。
推薦閱讀:

梔子花有哪些價值呢?
相親應該相什麼才最有價值
明四家排名是怎麼樣的 明四家畫集的價值
這些黑色美食營養價值更高?抗癌、抗氧化更能增強免疫力!
小三真正價值

TAG:人類 | 價值 | 普世價值 | 總統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