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布倫機槍
布倫機槍
技術數據
布倫機槍英國
布倫式輕機槍也稱布朗式輕機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聯邦國家軍隊的支柱。1935年英國正式將該槍列裝為制式裝備,並從捷克斯洛伐克購買了該槍的生產權,由恩菲爾德兵工廠製造,1938年投產,命名為「MKI 7.7毫米布倫式輕機槍」,布倫式輕機槍良好的適應能力使得它的使用範圍十分廣泛,在進攻和防禦中都被使用,被戰爭證明的最好的輕機槍之一。它和美國的勃朗寧自動步槍一樣,能夠提供攻擊和支援火力。該槍後來改造成了7.62毫米北約口徑,現在仍在印度使用。該槍有幾種型號,它們的區別在於瞄具、槍管長度、兩腳架和製造工藝的細膩程度,但操作原理都相同。
結構特點槍身右側標有「BREN Mk」和型號;保險/快慢機位於扳機左上方:向前為連發射擊,中間為保險,向後為單發射擊;彈匣扣位於彈匣後面。
研製歷程1935年英國正式將該槍列裝為制式裝備,並從捷克斯洛伐克購買了該槍的生產權,由恩菲爾德兵工廠製造,1938年投產MK I,命名為「布倫輕機槍」(Bren LMG),英國軍方習慣簡稱「布倫槍」(Bren Gun),「布倫」(Bren)的命名源於捷克斯洛伐克生產商布爾諾公司(Brno)和英國生產商恩菲爾德兵工廠(Enfield)的前兩個字母組成。
布倫輕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量裝備英聯邦國家軍隊 ,1941年生產MK II,1944年則生產MK II及MK IV,主要提供軍方作為班支援武器來使用。口徑改為7.92毫米的布倫輕機槍曾裝備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由於這些改為德式口徑的布倫機槍由加拿大製造而當時被翻為勃然機槍,因此在槍身刻上"七九勃然加拿大造"。
由於性能可靠及相當出色,二戰結束後眾多英聯邦國家軍隊繼續裝備布倫輕機槍,後期英軍更改為北約7.62×51毫米 NATO制式口徑服役,並命名為「L4」,於1957年開始提供軍方使用,改造後包括L4A1-L4A7等七種類型。
使用情況布倫式輕機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量裝備英聯邦國家軍隊。也曾援助過中國軍隊(當時將其翻譯為「勃然輕機槍」),但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軍事體系是襲自德國英制7.7毫米口徑的布倫輕機槍(稱之為「77勃然」)給後勤帶來了一定壓力,所以從1944年起,加拿大通過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大約40,000挺7.92毫米口徑的布倫式輕機槍(這種型號被稱之為「79勃然」)。這種7.92毫米口徑的布倫除了提供給中國之外還大量向德佔區的地下抵抗組織提供,只不過顯然英國的特工系統並不如007電影中形容的那樣完美,不少地下抵抗組織被德國人查出,相當數量的7.92毫米布倫德國人繳獲使用。
由於性能相當出色,二戰結束後眾多英聯邦國家軍隊繼續裝備布倫式輕機槍。
到1953年北約歐洲各國統一步槍制式口徑,英國將布倫式輕機槍重新設計改進成L4系列輕機槍,以適應北約制式7.62×51毫米NATO無底緣步槍彈。
參與戰役:二戰、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馬島戰爭、波斯灣戰爭等。
型號演變主要用戶
阿富汗
澳大利亞
孟加拉國
巴貝多
比利時
貝里斯
波札那
保加利亞
加拿大
中國
塞普勒斯
捷克
斯洛伐克
丹麥
剛果(金)
埃及
法國
甘比亞
迦納
希臘
蓋亞那
印度
印度尼西亞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日本
牙買加
肯亞
賴索托
盧森堡
馬來西亞
模里西斯
緬甸
德國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挪威
朝鮮
巴基斯坦
菲律賓
波蘭
塞席爾
新加坡
南非
韓國
斯里蘭卡
蘇利南
史瓦濟蘭
湯加
泰國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烏干達
美國
委內瑞拉
越南
辛巴威
推薦閱讀:
※英國大學 VS 美國大學! 錄取能相差這麼大!
※地瓜熊老六:英國恐襲事件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位英國女士談她眼裡的英國女人·杭州日報
※英國表態支持香港政改方案稱「好過沒有」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你去中國當然要三跪九叩
TAG: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