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巴大手印實修偈頌》@雪漠造頌

雪漠大手印實修偈頌

雪漠造頌

明心性品第一

一、明本元

吾有陀羅尼,亦名金剛心。欲得勝道果,當下即見聞。

此心人本具,善惡皆由心。修善身安樂,作惡苦憂生。

佛由此心修,道由此心證。德由此心積,功由此心成。

福由此心積,禍由此心生。心正成佛道,心邪成魔軍。

心為諸種子,六道由心生。凡夫名心性,聖賢稱聖性,

諸佛稱法身,皆是本元心。

本然無來去,無始亦無終。眾生無量劫,須臾未曾離。

不變亦不壞,湛然常寂空。不從緣而滅,不從因而生。

初則無來處,終亦去無影。雖現輪涅相,真體未搖動。

一物長靈明,涵蓋乾與坤。諸法皆空處,不昧靈知明。

非是無情物,本性自圓通。空寂靈知者,清凈之心體。

悟此空心體,明空大覺性。過去諸如來,見性而成佛。

別無法可修,亦別無所得。

二、察真妄

心可分真妄,真心本清凈。妄心如波浪,真心如海平。

妄心如雲翳,真心似天空。諸妄息止處,真心顯現時。

空寂而炯靈,燦然具光明。大悲周遍者,隨緣行大用。

諸境所顯現,皆是心妙用。真心與妄心,融合體顯用。

真心無垢污,空覺靈知生。萬有心性顯,自心靈不昧。

當下心之用,心性體即空。明空妙覺者,無壞無滅生。

妄心根境識,隨緣和合生。真心照萬物,萬物自清明。

不將分別意,擾亂湛然境。世上本無事,奈何自亂心?

聊將舊時妄,化為朗月明。

三、知明空

心性自然慧,本具大光明。心光照萬象,空寂而妙明。

能現染凈界,輪涅境相生。心體空無生,何能現涅輪?

體空非無物,體空性不空。空而有明分,明不滅而生。

明分屬本有,本有則非空。眾生以迷執,染凈皆由根。

明為解脫慧,痴故煩惱生。悟見光明相,迷則染諸心。

心體去垢污,染盡光明生。空分成法身,報化由光明。

光明與法性,無忘亦無著。三身具一心,妙有亦真空。

眾生因無明,使明空分離。悟者行雙運,一體顯明空。

四、觀輪涅

雖有此佛性,本來無滅生。但因迷悟故,隨緣而升沉。

眾生由心迷,顛倒迷本性。念念不思善,久戀諸塵緣。

縱容貪嗔痴,多行殺盜淫。造諸罪惡業,輪迴受諸生。

輪迴與涅槃,其體非不同。顯現妙相時,若不認知心。

遂受業風吹,迷亂於當庭。自心誤為我,心用謂他人。

能所遂對立,輪迴由此生。雖然現輪迴,心體磐如松。

當知諸所現,均為覺明空。現而不執著,能所遂圓融。

煩惱與菩提,二者亦無別。放下不執著,住此本元心。

當下明空覺,寬坦而任運。隨他妄境起,不起善噁心。

不破亦不立,覺體亮晶晶。能所雙冥日,境智合一時。

起止皆妙用,隨緣不住心。輪迴與涅槃,皆繫於明空。

悟心性品第二

一、悟體用

任心當自在,明空常保任。證得明空覺,圓滿證三身。

心用悲周遍,顯現諸化境。由體而起用,隨緣現染凈。

慧體性空寂,空而能現用。真心本空寂,無相亦無形。

妙用合妙光,妙相種種生。為天為地獄,做佛做眾生。

迷則隨染緣,現為眾生界。悟則隨凈緣,涅槃由此生。

隨緣而升沉,心體無減增。化妙用之源,覺性之明分。

明分達於外,化為心之用。

心體本無相,行者難得見。須從用上尋,才能覺照之。

現前一念起,認知心實相。一念即真性,明覺觀照之。

能現初動時,起用下工夫。昭顧於當下,返照於覺知。

了知見聞者,吾心非吾體。心性在作用,隨行無不是。

心若不用時,隱然難見體。故要生大用,大用有大機。

心之體本凈,心之相光明,其用大周遍,三者不離分。

真心本來慧,光明而清凈。所謂開悟者,即見此實相。

昭昭而不昧,了了常相知。真心即萬法,自性本元成。

心生萬法時,慧日亦顯現。如雲開日出,如靈光獨耀。

心珠獨朗然,常照諸世間。無一塵間隔,未嘗有斷續。

二、悟身空

上求佛道者,悟心有四空:空身並空心,性空法亦空。

空身父母生,九孔常不凈。四大假合者,終須歸壞空。

知此身為幻,雖生實無生。悟得此理者,即名悟身空。

三、悟心空

心空觀自心,無滅亦無生。遇境分明有,境滅歸虛空。

不隨妄想轉,不昧真常心。聖靈但空寂,是名悟心空。

若人悟自心,得定做主人,不作諸邪惡,常修諸善行。

明心達自性,佛果由心生。不明此心者,功德難滋生。

明得此心者,勝讀金剛經。諸佛菩薩法,皆由此心生。

無窮無壞滅,故名金剛心。悟心契佛心,離心無佛身。

金剛喻自性,經者喻眾生。若人明自心,見性即有經。

俱足河沙德,六根放光明。照天亦照地,照佛照眾生。

明心見性者,時時做佛功。心外別無佛,是持金剛經。

四、悟性空

性空觀自性,寂然無動容。感時遂通脫,變化亦無窮。

自覺亦自知,了了且分明。無為無不為,寂中有靈炯。

悟此心性時,即名自性空。

五、悟法空

我空法亦空,皆是因緣生;欲覓彼自性,悵然望虛空。

再觀諸佛法,皆為方便門。洗塵予大水,賜葯給病人。

而今證心空,瞭然法無生。塵凈水無用,病退葯無能。

渡河舍舟楫,是名悟法空。

以上悟心法,超凡入聖門。三世諸如來,佛道由此證。

十方大菩薩,依此而進功。無餘涅槃者,寂然不動心。

悟心開佛道,受持並讀誦。為人常演說,功德大無倫。

成佛與做祖,因緣在個人。佛性雖本具,不修果不生。

觀心性品第三

一、談十事

君若向佛道,戒律為大基。進而投明師,皈依並發心。

三者識心性,了了而分明。四者作福田,助長菩提心。

五者結善緣,增益善根本。六者明因果,趨善遠惡行。

七者離外道,驅魔正見生。八者達真理,不執有為功。

九者宜精進,無懶散逸心。十者用通達,法法皆精明。

二、說次第

若人具十善,速成無漏心。截斷諸塵累,破除執著心。

齋戒修十善,清凈三業道。親近善知識,遠離六欲塵。

學問依師授,不雜諸凡心。若能行此法,初果可證成。

若人習威儀,清凈守戒律。一心而靜坐,不昧而攝心。

調伏身口意,遠離世間心。若有此功行,可證斯陀含。

若復有眾生,三業不復生。六塵亦不見,靜久功亦深。

心性長恆一,寂然世間心。此心大自在,得果阿那含。

若復有眾生,恆久成定心。悟明自心性,本來寂而空。

心境兩相忘,澄然不動心。信心依師教,不二亂用心。

戒德大精嚴,威儀俱足身。永斷亦永了,世間之八風。

是名阿羅漢,功超六欲心。得入聖賢地,寂滅同佛身。

助佛行弘化,自度亦度人。

三、提正念

心靜非如石,定中有光明。反省並觀照,警覺且放鬆。

專註發妙慧,啟用洞察心。見諸法實相,醒悟本來空。

離執而解脫,寡慾且清心。不爭亦不執,離苦大樂生。

身心得自由,無染純凈心。層層凈化意,轉世成妙通。

戒心見凈化,度疑亦無蹤。

無念雖無欲,猶隔三重峰。提起正念時,觀照對諸境。

住於無念時,廓然如虛空。六根生妙用,五智現其身。

觀察品味時,體會和反省。洞然見本然,妙窺清凈身。

四、觀因緣

觀察諸因緣,無我無常空。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相續遷流化,滅滅又生生。如水翻泡沫,似波光盈盈。

腐化與離散,體會並反省。專註諸實相,悟緣起性空。

離一切妄執,堅定於法性。由觀諸腐散,畏懼隨之生。

三界皆會壞,恐懼生自心。由此發警覺,觀諸物危境。

四方多猛獸,紅塵如密林。醒悟隨之起,世界如火焚。

遍布諸灰燼,空洞不誘人。由失迷戀意,遂生厭離心。

衝破諸纏縛,還我自由身。掙扎復掙扎,擺脫苦惱心。

由是出離意,漸斷慾望根。軟化諸執著,消融於虛空。

時時提正念,觀照並反省。斬除欲之源,滋養正覺心。

慾望漸衰退,放棄執染心。由觀諸夢幻,以悟畢竟空。

省悟常觀照,心遂超紅塵。捨棄諸迷亂,從此成主人。

五、破諸結

靜觀空空義,漸漸對治心。以解諸鐵鏈,還吾自由身。

一為我執結,自生自利心。認假成真後,羅網罩大空。

二為疑慮結,懷疑正法行。根為痴之毒,障礙光明心。

三為迷信結,解脫靠他人。崇拜諸神祇,一顆奴才心。

四為嗔之結,火燒功德林。功德非有為,源自清凈心。

五為貪慾結,由執而生心。妄心重重障,蜂落蛛網中。

六為色貪結,貪愛諸光明。看似受禪樂,慾望昏昧中。

由欲靜止故,清晰而空明。看似得自由,其實不究竟。

七為稀薄相,專註無相空。執空生迷醉,貪戀無色境。

八為慢之結,以生分別心。貢高我慢時,心境難安寧。

九為掉舉結,雜念亂紛紛。精神難自主,水面遇大風。

十為無明結,所知障光明。仍有潛伏欲,由是習氣生。

若是生喜悅,滿足亦漸生。沾沾自喜時,反省已消融。

洞見生我慢,涅槃道不通。若是得大樂,迷醉身與心,

疑惑雖消失,其實不究竟。當速生警覺,反省且放鬆。

明察己過失,速契本元心。信心增上時,法執重感性。

偏執到極端,錯覺成幻境。正慧斬虛妄,無執亦無驚。

時時當警覺,護持身與心。避免陷邊徑,中道通聖城。

六、觀心性

無須增諸物,亦不減諸心。殊勝之目光,以觀殊勝義。

見到勝義時,便是大解脫。粗細諸念頭,如浪平靜時。

無惑亦無昏,安靜無動搖。心似平靜海,波紋已平息。

修止靜心後,當觀純凈心。了解心明光,此為心自性。

凝視心性時,便得殊勝義。是否諸懷疑,完全已停止。

無疑無猶豫,無誤之本質。非謂有改變,因觀心本質。

眾生本是佛,但因不識心。由迷而沉淪,遂墮輪迴中。

證悟於剎那,登山俯全景。只在一瞬間,一目可瞭然。

只是登山時,須花大力氣。俯瞰諸物時,物體無自性。

凝視心性時,心亦無蹤跡。存在之本質,皆歸於空性。

凝視物與心,二元無對立。

解脫心造作,便是大手印。解脫兩邊見,便是大中觀。

包容一切時,方為大圓滿。願吾能堅定,解一解全體。

修心性品第四

一、紅塵累:從大夢中醒來

羽兮如何居?飄搖亘古風。不慕天上仙,聊做採芹人。

羽兮居如何?秋水笑盈盈。願為交頸柏,不效蒲公英。

羽兮奈若何?勿使嘆流螢。歲月匆匆過,鄉關久候君。

河東獅子吼,咿呀聲隆隆。嗔嗔獠牙露,劫我入家門。

我本東海魚,誤困羅網中。叫聲依怙主,救我脫凡塵。

生命如水泡,不定何時滅。奈何懼人言,一生徒空過。

大限巍峨到,滄桑撲我心。當年鏖戰時,腥血滿池城。

而今我到此,百草遍地青。叩問地下骨,曾憐未亡人?

二、集資糧:嚮往光明

有為求功德,舍本而逐末。信心源於心,何須問他人?

白馬逐風塵,毛髮曳風中。垂首嘆大月,撩眼望虛空。

發願隨君去,相偕隴山頭。黃沙濯卿足,白水不見流。

長夜夢大明,雪裡無金秋。笑問朔風裡,可曾悔悠悠?

積得諸資糧,百折不悔心。拼將頭顱血,殉此一段情。

念佛或持咒,皈依並發心。勤行諸善事,生起次第身。

密咒四無量,有情具樂因。遠離諸痛苦,與樂永不分。

靜住平等舍,等覺愛與憎。榮辱由師尊,死亦不退心。

心極法依止,思維暇滿時。無常若現前,除法無依止。

法極窮依止,淪為乞丐時。亦不舍正法,永無退轉時。

窮極死依止,犧牲身命時。一心系正法,富貴勿貪痴。

死極依荒溝,棄屍荒野時。如狗無尊嚴,正念無顧忌。

事前無牽累,事後無愧悔。同行無執著,金剛無能摧。

出於人群日,入於狗伍時。捨棄諸塵累,聖位正晰晰。

頑石欲成佛,當歷千刀功。剝卻層層執,方現本來身。

淘砂金方純,掃雲天更清。好鋼當百鍊,化為繞指鋒。

悲心如大宇,凝眸天邊星。星光何戚然?遙望廣寒宮。

繫念九天外,玉兔搗葯聲。何時光熾然,不逐舊時塵?

三、修加行:尋找光明

1散修

春雷才嘯歇,蛙吼大如潮。不見舊時月,空餘腹內嗥。

初覺如瀑流,妄念大紛擾。尋他千百度,難見心之饒。

尋覓復尋覓,熱惱熏吾心。諸方無清涼,萬里絕佳景。

黃沙撲眼眸,八風亂鬨哄。火中干沙磧,冰里荊棘林。

此心寓何處?翩羽心渺渺。撩眼太虛近,凝眸師尊遙。

黑水白天外,關山路迢迢。但恨身無羽,魂夢空牽繞。

雖言心無事,息羽去聽經,奈何羽在側,默里發大聲。

隨風散柳絮,迎面唾紅塵。蕭索關道上,相偕玉玲瓏。

翩躚山海關,黑風正凄凄。風中無飛白,足下石咕嚕。

牽手八萬里,談笑逐飛絮。嘆醒大夢後,息羽無歸期。

2明靜

漸漸有明靜,倏忽卻無蹤。時斷時續里,不舍菩提心。

驚鴻一現後,渺茫似無蹤。踏葦涉水者,早已到江東。

默默雲水暗,滔滔波無寧。欲見達摩面,破相會明空。

夜夜棲羽眠,大夢才清幽。因無卿相伴,無計消永晝。

有卿樂陶陶,無卿涼颼颼。寂寥化樂土,相偕共綢繆。

身隨他人去,心伴卿卿行。非我纏黏你,奈何太孤零。

無夢即大夢,大夢亦非夢。夢到無夢時,方有大機用。

從心心不語,從我我在心。聊將心頭意,憐取眼前人。

明妃心頭月,師尊笑里塵。凝眸嘆太虛,相契夢中君。

3喜樂

雨去化為雪,雪來仍為雨。你我本一體,聚散兩依依。

水可潤大荒,羽則隨風逝。雙運成一體,相攜蒼穹里。

笑對紅塵累,揮手恩怨去。何不憐蒼生?漠上無歧路。

進而生喜樂,諸障碎紛紛。止於定境里,堅固無搖動。

雖為餓獅子,僅僅想息羽。息羽聽經後,諸竅生仙氣。

八法難染我,六道無佳麗。餓獅動心時,片羽飛來日。

暖法念初住,善根順緣生。聖道火現前,焚燒諸惑根。

凈定心增上,諸義皆顯生。能觀苦聖諦,我空法亦空。

滅諦靜妙離,聖因集緣生。修道如行路,慧體伴吾行。

暖根增滿時,頂法為其名。初安四念住,三摩地明增。

順諦忍法者,隨順三摩地。於無能所取,隨順忍解故。

世第一法者,能斷障礙慢。攝受增上樂,舍離加行觀。

心滅實非滅,無緣非無緣。能所似無分,寂靜不纏綿。

資糧建信心,加行修專一。二者為道基,不可舍其一。

拙火寶瓶氣,氣脈明點等。諸種方便道,止觀雙運時。

4凈光

精進見凈光,清涼由心生。雖無見實相,智慧已漸熏。

一夜奔千里,猶在系絆中。何時心無我,方見自由星。

混沌非混沌,隨心附其形。智者見天光,迷者黑沉沉。

雪白覆大漠,沙黃隱大心。若有見之者,寧不得欣慶?

此妄非彼真,枉讀金剛經。破得心頭執,才見露地身。

諸相隨緣去,光明無減增。他年凌雲日,含笑嘆春風。

明空本一體,無我亦無你。吁氣向朗月,光明正歷歷。

南華雲小熏,香巴波大熾。何方光皎潔?叩心問自己。

四、見道:見到光明

求覺何曾覺,畏迷不曾迷。非迷非覺時,方有妙消息。

一點清光凈,石子投波心,非為盪漣漪,只是試水深。

一聲嘆息後,諸相皆了了。遙望相約者,背影已杳杳。

尋卿千百度,驀然回首時。卿在天光下,粲然正回眸。

濃意似陶然,白月無戚冷。嶺南大美時,塞北風正清。

消盡胸中壘,舍卻危脆心。一決衝天後,無處不光明。

夢中才一笑,快樂無憂時。忽聞天邊月,傳來妙消息。

其聲大如雷,可惜少人知。此時見清光,無處不栩栩。

燦燦一白玉,塵風掃更新。敲之聲朗然,驚醒夢中人。

認得眼前光,吁氣嘆大空。燃得心頭脂,遍照迷時徑。

任憑風浪起,穩居光明境。笑看幻戲也,無時不春風。

風拂心頭意,喃然如靜泣。晴陽勿醉眠,告爾妙消息。

大喝一聲後,萬法頓成空。空中有妙慧,何必他方尋。

長日無倦意,黃葉落紛紛。匆匆紅塵里,不見舊時容。

何處棲大事?聊借明空境。其實知因緣,碧海天地心。

大淚悲大夢,大笑憫大生。大我融大你,大默出大聲。

大風吹白月,清光滿虛空。掃除物與悟,四海波無生。

離戲悟心物,虛幻無滅生。不執幻為實,諸相如夢影。

通達心本性,仍未離執空。貪定解覺受,下厭而上欣。

再破虛空見,見亦不見蹤。物悟皆洗凈,執著漸離心。

於所顯境相,尚起希懼心。凈覺受定解,尤有益損分。

終而明心性,能所俱已空。輪涅皆夢幻,解脫不留空。

無希無畏懼,斷除增損分。離名言戲論,證悟心體性。

心空本一體,圓滿具三身。百千妙法門,同歸吾方寸。

沙河妙功德,總在吾心源。戒定慧諸門,吾已悉俱足。

業障本空寂,因果皆夢幻。三界無可出,菩提無可求。

佛與人非人,性相皆平等。大道自虛曠,絕思亦絕慮。

如是之妙法,吾今悉已得。無餘亦無闕,與佛並無異。

五、修道:走向光明

任心當自在,觀行亦不為。勿澄心貪嗔,亦莫懷愁慮。

蕩蕩無掛礙,縱橫任吾意。不作諸歹惡,觸目皆隨緣。

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隨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妄心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

吾當心自在,快樂無憂慮。無執無對治,名常住法身。

入時莫貪執,出時不牽心。行卧皆安然,好惡不欺身。

凝神雨攪雪,湛然亂披風。動靜一如如,含笑看流螢。

翩羽何須愧?黑雲正崔巍。有身方有欲,無我即無悲。

他年波漸息,逝者笑微微。大欲大自在,羽雪片片飛。

妄念若起時,當知自心相。觀察吾自心,認知此法性。

定於念滅上,堅固而禪定。念念無連續,勿忘法身境。

妄念無計執,憂喜與貪嗔。舊境無續連,解脫之法身。

猶如水中畫,起滅相續生。解脫殊勝法,離此皆謬論。

二執皆是執,名相雖為異。破時破名相,亦掃諸覺悟。

欲說卻無言,欲聽亦無聲。無說更無聽,才能見真經。

一味入於事,諸時不迷心。行住坐卧也,能所不離分。

心物合於一,如冰融於水。體相皆一味,真妄與色空。

終而證實相,子母會光明。慧光照萬物,無處不清明。

歡喜見法性,喜樂覺明通。離垢異入同,寂滅此同性。

發光異情凈,本覺慧光明。焰慧覺明滿,破一切見情。

難勝破諸相,異見無能勝。現前真如顯,性凈大露明。

遠行於真如,分次第而證。不動證真如,凝靜無波紋。

善慧生妙用,真如朗森森。法雲濟萬物,本寂無搖動。

六、無修道:融入光明

無修當無修,無保亦無任。五毒雖已凈,猶有習氣生。

漸進除習氣,迢迢途中風。一口吞三江,萬里無行容。

證得無為時,已無分別心。獅子與兔子,瞭然成一味。

無大亦無小,無我亦無彼。無來亦無去,無迷亦無悟。

真心本一體,光明朗照時。吾心即佛意,滴水入大池。

如對大圓鏡,妙相自歷歷。瞭然融一味,無我亦無佛。

負得泰山沉,拈若鴻毛輕。聊慰卿卿意,心不染紅塵。

款款刀叢間,凈對八面風。吾心如朗月,遍照天下人。

我本無事人,不慎涉紅塵。攪得三界亂,六道鬧紛紛。

今日悟本然,無死亦無生。悠然退林下,再做無事人。

俗女即素女,揚塵在俗途。愜意三潭月,不求契如如。

吾為大素子,款款繾素女。洗凈心頭覺,西湖采桂子。

印心性品第五

一、我佛不二

心空本一體,圓滿具三身。諸音陀羅尼,諸幻皆師尊。

自心即幻化,顯現皆自心。了知法界性,印證妙明心。

行住皆安然,貪嗔苦樂融。剎那與恆常,認知本來身。

子母光明會,安住本體空。所起法身王,所現明體空。

顯現與串習,隨妄本凈空。萬法即真如,問佛非不心。

隨緣無好醜,真心遍知明。三世如來義,隨契佛子行。

坦然離妄心,無縱亦無擒。離散見本覺,離言趨明通。

無有分別計,入定與出定。下座並上座,恆住無別境。

妄念無計執,憂喜與貪嗔。舊境無續連,解脫之法身。

尤如水中畫,起滅相續生。未得堅固力,舍鬧居靜行。

閉關務修持,恆常倍精進。不離法身見,殊勝復殊勝。

二、相應師尊

若是得明師,祈師大加持。大印融諸法,普被三根人。

復請諸師尊,飛臨吾上空。光蘊罩六道,大樂融大空。

吾今發大心,身意供師尊。口持諸心咒,不舍菩提心。

祈師攝受我,不生退轉心。祈師護佑我,逆緣成順因。

祈師啟大慧,愚痴化光明。祈師開慈庫,貪嗔永無蹤。

師尊光皎潔,清光入吾身。凈吾諸有漏,賜吾大光明。

師喜化明點,入吾不壞心。空樂隨心照,父子光融融。

我即諸師尊,師即行者身。二元無對立,觸目皆凈境。

行住皆安然,起心利眾生。心如虛空海,包容宇宙星。

長空無掛礙,揮手發燦雲。諸念隨它去,無懼亦無驚。

不忌百事相,養吾平常心。心亦無掛礙,撩眼望虛空。

靜觀空空義,隨順離戲心。他我融一味,無縱亦無擒。

空性照萬物,警覺且放鬆。體會百事相,滋長菩提心。

心為法界王,我為本尊身。心光朗照時,空亦不見空。

渺渺心之浩,茫茫無染塵。諸緣隨意了,流水三昧境。

吾心無所住,如劍斬水宮。常觀吾心境,體會樂明空。

諸相心之妙,諸境心之蘊。上緣大解脫,三身證今生。

三、諸種方便

劣慧難安住,漸修控其心。憑藉方便法,以入大手印。

成熟並解脫,切斷糾結心。勿受心欺騙,如墨不染空。

守護三昧耶,察吾心明鏡。非謂觀諸法,疑惑本無影。

修鍊氣和脈,賦之以活性。清凈諸脈道,微細內在身。

坦修大樂時,守護菩提心。體悟諸菩提,大樂融諸心。

本覺慧光照,靜觀明智心。空非死寂無,朗然如水晶。

自然解脫處,大印為依歸。猶如蛇解結,自然而解脫。

至高之物質,沐浴悟暖陽。空中非虛無,明晰多活性。

在修行方面,猶如劍刺水。超越世八風,無憂亦無驚。

在相似方面,觀外相之境。遊戲本一味,超二元對立。

契心性品第六

一、入本覺

本然無造作,寬坦暖日中。明朗入夢幻,離戲更空靈。

提起警覺處,督攝吾六根。如啞嘗諸味,傾訴不由心。

聆聽大空寂,如聾聞諸聲。如盲張視物,諸相無影蹤。

如士品茶味,妙覺凈中生。不著於相時,了了卻分明。

此中有真意,如如不動心。

一聲慨嘆時,其實已明心。無惑故無語,無求更無爭。

長空無掛礙,萬里有行蹤。既已見明月,無處不春風。

解脫於當下,明朗本覺身。無生觀自在,本初大光明。

應於顯現處,無障亦無間。圓滿如實性,無二大覺尊。

本來面目者,法爾真如心。赤裸於當下,無染亦無生。

決定此正見,於諸萬境中。無二如實性,頓超二元身。

把握常契入,諸妄自解空。實性融自身,不依因緣生。

真如能自解,能所遂消融。當下瞬時解,無涉主客心。

若不了達此,自他內外生。

二、會光明

明空攝諸念,彼時空蕩蕩。無法亦無我,空寂而明朗。

無執亦無舍,如夢更如幻。於此覺受中,警覺並寬坦。

祈請且聆聽,放下諸塵緣。認知自心性,法身已絢爛。

悟道見法性,登堂漸入殿。修道保任之,憶持光明相。

光中有大愛,明裡留倩影。拋卻心頭覺,空餘剪剪風。

此刻心已醉,忽略他鄉景。更見天邊月,怡然正春風。

外境即本體,萬象非實存。欲覓彼自性,瞭然無可尋。

空性諧現象,本覺無外能。無須再對治,萬象解自身。

現象起識心,當下契自性。猶如同種者,異國亦相認。

貪嗔痴慢等,宜當自解融。當識知外境,與幻覺之心。

識心光明子,遇母大光明。幻覺依幻解,如奶溶奶中。

覺依覺而解,實性契自身。其義超言說,如空合於空。

亦如蛇解結,本覺證自心。行者了其性,證入究竟分。

外境雖紛繁,本源識覺性。自解於本體,百結解斷心。

法爾自顯故,無獲別覺性。唯解於自身,百路通大城。

當下見法爾,歷歷見實性。瞬證終極光,起現於自心。

既自了自性,故而常在定。法爾圓明覺,遠離二無明。

如人雖多名,義不出此人。究竟當下性,瞬現自體證。

解脫確無疑,修習解自身。因覺依覺解,了知法自在。

解證亦消融,他鄉遇故人。

三、超輪涅

自性具信心,心念解自身。他人及外境,皆為如意寶。

幻相於當下,如實明體生。此光現自體,非由別處生。

行者當自在,而獲大解脫。信如轉輪王,君臨四天下。

進而具本覺,轉四大潛能。行者由信心,如空合於空。

離修自解脫,融於無垢身。自解不依緣,如雲散蒼穹。

如土擦土跡,子母會光明。於此究竟體,解脫領會時。

覺性子法性,即是母本體。無他亦無實,歸空空依空。

本然即本覺,直契萬法根。圓光自心現,如鏡自照身。

已契法源故,母子別後逢。了悟此究竟,顯現當體空。

明晰當下覺,圓光解自身。即解無明相,輪迴乃鏡影。

涅槃已確證,妄念當下清。本體解脫故,無須對治心。

行者恆處定,即當下實相。無復再疑惑,如水入波中。

四事不離故,修不假功用。若自棄他尋,將再入絕境。

瞬間自解故,當下明覺清。本解故無修,自解無對治。

赤裸無見地,遍解無勤勇。自持又自在,恆契如實性。

此為關鍵要,證果亦無證。

獨行天地間,奮然無怯意。我即法身王,吁氣成太虛。

我非有大慧,俱足平常心。此心如朗月,遍照天下人。

——摘自《光明大手印:實修頓入》下卷


推薦閱讀:

恆河大手印 第五講
施食問答:施食地點、大手印、感應等問答
恆河大手印 第十三講
佛教的手印
道家手印

TAG: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