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呂氏春秋》及譯文1

《呂氏春秋》及譯文

1.莊子行於山中,見木甚美,長大,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矣。」出於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豎子為殺鴈饗之。豎子請曰:「其一鴈能鳴,一鴈不能鳴,請奚殺?」主人之公曰:「殺其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將何以處?」莊子笑曰:「周將處於材、不材之間。材、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禾為量,而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此神農、黃帝之所法。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成則毀,大則衰,廉則剉,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愛則隳,多智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呂氏春秋·必己》)

  【譯文】

  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樹長得很美很高大,枝葉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樹旁卻不伐取它。莊子問他們這是什麼緣故,伐木者回答說:「這棵樹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結果得以終其天年了。」莊子出了山,來到縣邑,住在老朋友的家裡。老朋友很高興,準備酒肉,叫童僕殺一隻鵝款待他。童僕請示道:「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請問殺哪只?」主人的父親說:「殺那隻不會叫的。」第二天,弟子向莊子問道:「昨天山裡的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終其天年,現在這位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死,先生您將在成材與不成材這兩者間處於哪一邊呢?」莊子笑著說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似乎是合適的位置,其實不然,所以還是免不了遭到禍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辱,時而為龍,時而為蛇,隨時勢而變化,而不肯專為一物;時而上,時而下,以順應自然為準則,在萬物的原始狀態中漫遊,主宰萬物而不被萬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遭到災禍呢?這就是神農、黃帝所取法的處世原則。至於萬物之情,人倫相傳之道,就不是這樣了。成功了就會毀壞,強大了就會衰微,鋒利了就會缺損,尊貴了就會受到傾覆,直了就會彎曲,聚合了就會分散,受到愛惜就會被廢棄,智謀多了就會受人算計,不賢德就會受人欺辱。怎麼可以偏執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荊平王有臣曰費無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為建取妻於秦而美,無忌勸王奪。王已奪之,而疏太子。無忌說王曰:『晉之霸也,近於諸夏,而荊僻也,故不能與爭。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說,使太子居於城父。居一年,乃惡之曰:『建與連尹將以方城外反。』王曰:『已為我子矣,又尚奚求?』對曰:『以妻事怨。且自以為猶宋也,齊、晉又輔之,將以害荊,其事已宛,國人說之。無忌又欲殺之,謂令尹]集矣。』王信之,使執連尹。太子建出。左尹宛曰:『我賤人]宛曰:『令尹欲飲酒於子之家。』]宛欲飲令尹酒。』又謂]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來辱,我且何以給待之?』無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門,令尹至,必觀之,已,因以為酬。』及饗日,惟門左右而寘甲兵焉。無忌因謂令尹曰:宛,殺之。國人大]宛將殺令尹,甲在門矣。』令尹使人視之,信,遂攻]『吾幾禍令尹。怨,動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謂令尹曰:『夫無忌,荊之讒人也,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殺眾不辜,以興大謗,患幾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圖。』乃殺費無忌,盡滅其族,以說其國。動而不論其義,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滅其族,費無忌之謂乎!(《呂氏春秋·慎行》)

  【譯文】

  楚平王有個大臣叫費無忌,嫉恨太子建,還想除掉太子。平王從秦國給太子建娶了個妻子,長得很美,費無忌勸平王把她奪過來,平王就照他說的做了,從而疏遠了太子。費無忌勸平王說:「晉王之所以稱霸,是因為距各諸侯國近,而我們楚國太偏僻,不能夠與晉國爭霸。不如擴大城父城,將太子安置在那裡,以謀取北方的宋、鄭、魯、衛,大王您收取南方的吳越,這樣就可以得天下了。」平王很高興地同意了,讓太子住在城父城裡。太子在那裡才一年,費無忌就誣陷他說:「太子建與連尹①將要在方城②外發動叛亂。」楚平王說:「他已經是我的太子了,還想要怎樣?」費無忌應對說:「因為他妻子的事結了怨,而且他自以為如同宋國一樣,有齊國、晉國的幫助就可以加害於我國了,他們已經謀劃好了。」平王相信了他,派人逮捕了連尹,太子建跑掉了。左尹③郄宛,楚國人都很愛戴他,費無忌又想殺他,就對令尹④子常說:「郄宛想請令尹您喝酒。」又去對郄宛說:「令尹想來你家喝酒。」郄宛說:「我地位低賤,不足讓令尹有辱身份到我這裡喝酒,如果他一定要來,我該如何招待他呢?」費無忌說:「令尹喜歡兵甲,你將兵甲布置在門口,令尹到了,看過後一定會酬勞你的。」到了請客的那天,左尹郄宛便在門兩側布置了兵甲。費無忌就去對令尹說:「我差一點害了令尹,郄宛想要殺您,已在門口布置了兵甲。」令尹派人去察看,果然如此,於是出兵攻擊郄宛並殺了他。民眾對這事非常憤怒,沒有不說令尹的不是的。沈尹戍對令尹說:「費無忌這個人,是楚國專說別人壞話的人,他使太子建逃奔他國,殺害了連尹伍奢,堵塞了國王的視聽。現在令尹又聽了他的話,殺死了這麼多無辜,老百姓指責您的過錯的人不少,禍患險些要降到您頭上了。」於是令尹殺了費無忌,連他同族的人也都殺盡了,想用這種辦法取悅群眾。做事情不講道義,只知道害別人而不知道這也是在害自己,最終招致自己家族的毀滅,著難道說的不是費無忌嗎?

  【注釋】

  • 楚國官名,這裡指伍奢,即伍子胥的父親。
  • 楚國城名,處在要塞位置。
  • 楚國官名。
  • 楚國官名,是掌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
  •   3.倕,至巧也。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愛崑山之玉、江漢之珠,而愛己一蒼璧小璣,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達乎性命之情也。不達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師者之愛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聾者之養嬰兒也,方雷而窺之於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別也。未始有別者,其所謂是未嘗是,其所謂非未嘗非,是其所謂非,非其所謂是,此之謂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禍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國,必殘必亡。夫死殃殘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壽長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則其至不可禁矣。此論不可不熟。(《呂氏春秋·重己》)

      【譯文】

      倕是最手巧的人了。可是人們不愛護倕的手指,而是愛護自己的手指,這是因為自己的手指對自己有所幫助的緣故;人們不愛護崑山的寶玉、江漢的明珠,卻愛護自己的一塊成色不高的寶石、一顆形狀不圓的小珠子,這是因為自己的東西才對自己有用的緣故。現在,我的生命歸我所有,給我帶來的好處也很多。從貴賤方面來說,即使地位高到做天子,也不能夠和它相比;從輕重方面來說,即使富裕到擁有天下,也不能和它交換;從安危方面來說,一旦有一天失去了它,就一生再也不能得到。這三個方面,是有道行的人小心的地方。有雖然小心但反而損害了他的人,這是沒有領悟人性與生命的情理。不領悟人性、生命的情理,小心它又有什麼用?這就像盲人雖然疼愛兒子,但卻免不了讓他枕在谷糠上;這就像聾子養育嬰兒,正在打雷的時候卻讓他在堂屋裡向外觀望。這比起不知道小心的人又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道小心的人,對生死存亡、可以不可以,從來沒有辨別清楚。沒辨別清楚的人,他們所說的正確不一定是正確的,他們所謂的錯誤也未必是錯誤的。這就叫非常糊塗。像這樣的人是上天降禍的對象。用這種態度修身,必定死亡,必定遭禍;用這種態度治理國家,必定衰敗,必定滅亡。這種死亡、衰敗和滅亡不是自動找上門來的,而是糊塗招來的。長壽也常常是這樣。所以有道行的人,不察看導致的結果,而察看引起它的原因,那麼達到結果就是不可遏制的了。這個道理不能不徹底理解。

      4.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伯招,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禹師大成贄,湯師小臣,文王、武王師呂望、周公旦,齊桓公師管夷吾,晉文公師咎犯、隨會,秦穆公師百里奚、公孫枝,楚莊王師孫叔敖、沈尹巫,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句踐師範蠡、大夫種。此十聖人六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聖,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呂氏春秋·尊師》)

      【譯文】

      神農拜悉諸為師,黃帝拜大撓為師,帝顓頊拜伯夷父為師,帝嚳拜伯招為師,帝堯拜子州支父為師,帝舜拜許由為師,禹拜大成贄為師,湯拜小臣為師,文王、武王拜呂望、周公旦為師,齊桓公拜管夷吾為師,晉文公拜咎犯、隨會為師,秦穆公拜百里奚、公孫枝為師,楚莊王拜孫叔敖、沈尹巫為師,吳王闔閭拜伍子胥、文之儀為師,越王勾踐拜范蠡、大夫位種為師。這十個聖人、六個賢人,沒有不尊重老師的。現在的人,尊貴沒有達到帝的地位,智慧沒有達到聖人的水平,卻要不尊重老師,怎麼能達到帝、聖的境界呢?這正是五帝絕跡、三代不再現的原因。

      5.不能學者:從師苦而欲學之功也,從師淺而欲學之深也。草木雞狗牛馬,不可譙詬遇之,譙詬遇之,則亦譙詬報人,又況乎達師與道術之言乎?故不能學者:遇師則不中,用心則不專,好之則不深,就業則不疾,辯論則不審,教人則不精;於師慍,懷於俗,羈神於世;矜勢好尤,故湛於巧智,昏於小利,惑於嗜欲;問事則前後相悖,以章則有異心,以簡則有相反;離則不能合,合則弗能離,事至則不能受。此不能學者之患也。(《呂氏春秋·誣徒》)

      【譯文】

      不善於學習的人,跟老師學習態度不認真,卻想學得很精;跟老師學習不求甚解,卻想學得很深。草木、雞狗、牛馬不能用粗暴的行為對待它們,粗暴地對待它們,它們也會粗暴地報復人,又何況是精通教學的老師和道術的講授呢?所以,不善於學習的人,對待老師不忠實,用心不專一,愛好不深入,學習不努力,辯論起來分不清是非,教育人不精深。對老師怨恨,安於世俗,在眼前雜事上花費精力;依仗權勢為非作歹,因此沉迷於耍弄奸巧計謀,迷戀微小的利益;在嗜欲上惑亂,處理事情前後矛盾;作文章觀點雜亂不一致,即使簡單也會有相反之處。分散的東西不能綜合起來,綜合的東西不能分析,重大的事來臨卻不能承受,這是不善於學習的人的毛病。

      6.五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向而唾。五員載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祿萬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五員過於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眾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矣而無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呂氏春秋·異寶》)

      【譯文】

      伍員出逃,楚國急忙緝拿他。他登上了太行山望著鄭國說:「大概這個國家,地勢險惡而人民多有智慧;它的君主,卻是個平庸的君主,不足以謀事。」他離開鄭國到了許國,見到許公而請教該到哪裡去。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向唾了一口。伍員再拜受教,說:「我知道該去的地方了。」因此前往吳國。路過楚國,到達長江岸邊,想要過河,看見一個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漁,走近前去請求幫助,老人擺渡他,過了江。詢問他的姓名,不肯相告,伍員解下他的佩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願意把它獻給您。」老人不肯接受,說:「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人,賜予執圭的爵位,給予萬擔的俸祿,賞給千鎰的黃金。過去伍子胥過江,我尚且不捉取他領賞,現在我要您的千金寶劍做什麼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尋找老人,無法找到了。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告老人,祝辭說:「江上的老人!」天地大到了極點,萬物多到了極點,將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既已做了好事,卻無所求報。名字不可得知,身影不可看見,這隻有江上老人能做得到啊!

      7.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今之世當之矣。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之內、山谷之中、僻遠幽閑之所,若此則幸於得之矣。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太公釣於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眾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禮必知,然後其智能可盡。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呂氏春秋·謹聽》)

      【譯文】

      君主賢明,世道太平,那麼賢德之人就處在上位;君主不賢明,世道混亂,那麼賢德之人就處在下位。現在,周王室已經滅亡,天子已經斷絕。世道混亂沒有比無天子更嚴重的了。沒有天子,那麼勢力強的就會壓倒勢力弱的,人多的就會欺凌人少的,他們出動軍隊互相殘殺,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的機會。當今的社會正是這樣的情形。所以,當今之世,要尋找有道之人,就要到四海邊、山谷中和偏遠幽靜的地方,這樣或許還能找到他們。有了這樣的人,那麼想要什麼不能得到?想做什麼不能成功?姜太公在滋泉釣魚,是因為遇到了紂當天子的時代。周文王得到了他因而能稱王天下。文王是諸侯,而紂是天子。天子失去了姜太公,而諸侯卻得到了姜太公。這是因為一個知道求賢,一個不知道求賢。對於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待了解他們,就可使用他們;不用以禮相待,就可命令他們。對待有道之人,則一定要有禮貌,一定要知遇他們,然後,他們才肯盡其聰明才智來輔佐你。這個道理體現在勝書勸說周公這件事上①。周公可以說是能傾聽別人意見的人了。這個道理還體現在齊桓公去見小臣稷②、魏文侯去見段干木上③。這些君主都可以說是能禮賢下士的了。

      【注釋】

  • 勝書說周公事見《精諭》篇。
  • 齊桓公見小臣稷事見《下賢》篇。
  • 魏文侯見段干木事見《下賢》篇。
  •   8.季子曰:『燕雀爭善處於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顏色不變,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為人臣免於燕雀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姁姁焉相樂也,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也,而終不知也,其與燕雀之智不異矣。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貴賤,交相為恃,然後皆得其樂。(《呂氏春秋·諭大》)

      【譯文】

      季子說:「燕子和麻雀在房檐下爭奪好地方築巢,母鳥哺育著幼鳥,都歡樂自得,以為平安無事了。灶上的煙囪裂了,火苗竄了出來,向上燒著了屋樑,可是燕子和麻雀卻安然自若,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不知道災禍將要降到自己身上啊。」做臣子的能夠避免燕子麻雀那樣見識的人太少了。做臣子的,只顧增加自己的爵祿富貴,父子兄弟在一個國家裡結黨營私,歡樂自得,從而危害自己的國家。他們離灶上的煙囪很近,可是卻始終不知道,他們與燕子麻雀的見識有什麼不同呢?所以說:「天下大亂,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國家;整個國家都亂了,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家;全家都亂了,就不會有一個安定的個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小的要獲得安定必須依賴大的,大的要獲得安定必須依賴小的。大和小,貴和賤,彼此互相依賴,然後才能都得到安樂。

     9.墨者有田鳩欲見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見。客有言之於楚王者,往見楚王,楚王說之,與將軍之節以如秦,至,因見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遠,遠之而近者。時亦然。有湯武之賢而無桀紂之時不成,有桀紂之時而無湯武之賢亦不成。聖人之見時,若步之與影不可離。故有道之士未遇時,隱匿分竄,勤以待時。時至,有從布衣而為天子者,有從千乘而得天下者,有從卑賤而佐三王者,有從匹夫而報萬乘者,故聖人之所貴唯時也。水凍方固,后稷不種,后稷之種必待春,故人雖智而不遇時無功。方葉之茂美,終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眾林皆羸。事之難易,不在小大,務在知時。(《呂氏春秋·首時》)

      【譯文】

      墨家有個叫田鳩的,想進見秦惠王,在秦國呆了三年都沒能夠見到。有個門客把這情況告訴了楚王,他就去見楚王。楚王很喜歡他,給了他將軍的符節讓他到秦國去。他到了秦國,才以此見到了惠王。他告訴別人說:「到秦國來見惠王的途徑,竟然是要先到楚國去啊!」事情本來就有想走近路,結果反而遠了,走了遠路,結果反而近了的情況。時機也是這樣。有商湯、武王那樣的賢德而沒有夏桀、商紂無道那樣的時機,就不可能成就王業;有夏桀、商紂無道那樣的時機,而沒有商湯、武王那樣的賢德,也不可能成就王業。在聖人看來,人事和時機的關係,就好像步行時身與影不可分離一樣。所以,有道之士在沒有遇到時機的時候,之所以到處隱匿藏伏,只不過是為了等待時機。時機一到,有的人從平民一躍而成為天子,有的人從千乘的諸侯起家而取得天下,有的人從地位卑賤的身份一躍而成為輔佐三王的大臣,有的人身為一名普通百姓卻可對擁有萬乘軍車的君主進行報復。所以聖人所重視的,只是時機。水凍得正堅固時,后稷不會去耕種;后稷耕種,一定要等待春暖花開的時候。所以一個人即使擁有聰明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時機,就不可能建功立業。當樹葉正長得繁茂的時節,一天到晚採摘它,也採摘不光;等到秋霜一落,林中的樹葉就都凋零了。做事情的難易,不在於事情的大小,而在於必須掌握好時機。

      10.昔荊龔王與晉厲公戰於鄢陵,荊師敗,龔王傷。臨戰,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陽谷操黍酒而進之。子反叱曰:『訾!退!酒也。』豎陽谷對曰:『非酒也。』子反曰:『亟退,卻也。』豎陽谷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子反之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絕於口,以醉。戰既罷,龔王欲復戰而謀,使召司馬子反。子反辭以心疾。龔王駕而往視之,入幄中,聞酒臭而還,曰:『今日之戰,不穀親傷,所恃者司馬也。而司馬又若此,是忘荊國之社稷、而不恤吾眾也。不穀無與復戰矣。』於是罷師去之,斬司馬子反以為戮。故豎陽谷之進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適足以殺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賊也。(《呂氏春秋·權勛》)

      【譯文】

      從前,楚龔王和晉厲公在鄢陵交戰,楚軍戰敗,龔王負傷。臨戰時,司馬子反渴了,要找水和。童僕陽谷拿一碗酒給他。子反叱責道:「嘿!拿下去!這是酒。」童僕陽谷回答說:「這不是酒。」子反說:「趕快拿下去!」童僕陽谷又說:「這不是酒。」子反就接過來喝了。子反這個人嗜好喝酒,他覺得酒味甘美而不能自制,因此喝醉了。戰鬥停下來後,楚龔王想重新組織戰鬥,要商討作戰計劃,派人去叫司馬子反,司馬子反借口心痛沒有去。楚龔王乘車來看他,一進入軍帳,聞到酒氣就回去了。楚龔王說:「今天的戰鬥,我自己受了傷,現在所能依靠的就是司馬了,而司馬又醉成了這個樣子。他這是忘記了楚國的社稷,而不顧恤我的部屬。我沒有人相與作戰了。」於是收兵離去,將司馬子反斬首,並陳屍示眾。可見,童僕陽谷給司馬子反進酒,並不是要把子反灌醉,他心裡認為這是忠愛子反,卻恰好因此而害了他。所以說,小忠是大忠的禍害《呂氏春秋》及譯文2《呂氏春秋》及譯文3《呂氏春秋》及譯文4《呂氏春秋》及譯文5 《呂氏春秋》及譯文6
    推薦閱讀:

    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譯文及注釋
    《楚辭》原文及譯文
    《千字文》原文、譯文
    改變世界【譯文】
    呂氏春秋·覽·審應覽譯文

    TAG: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