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4」提名藝術家劉小東 作品《三峽大移民》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4」共有132位藝術家入選,系統地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2014年的年度整體成果。為了讓更多的公眾更好的接觸和了解中國的當代藝術,北京文藝網特此選擇部分藝術家為您進行詳解,因受各種因素影響其中部分藝術家個人作品並不一定是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4」之作。

  劉小東,1963年生於遼寧省錦州市,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上學、畫畫、教書,劉小東的生活簡單而豐富,生活中的劉小東自認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所以他認為藝術應該是現實主義,他始終對現實抱以敬意。代表作品:《三峽大移民》、《三峽新移民》、《溫床》、《樓頂泳池》、《違章》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似乎習慣把劉小東視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寫實畫家,甚至沒有之一。而他自己,通過穩定的創作,持續的面向公眾的展覽,不斷地證明了這一點。這個雙向的過程,讓他和其他只存在於拍賣市場泡沫或上世紀末藝術神話中的同行稍顯不同,成為當代藝術明星中最「有機」的一位。

《白胖子》

《白胖子和他爸》

  劉小東感到世界上各種「主義」眾多,而「現實主義」對於他來說具有紀實性和直接性,「我依託在這個基點上,心中感到實在。」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現代藝術運動一統天下之時,劉小東仍舊堅持本分的寫實主義,將目光聚焦於日常生活與熟悉人物。在那默默無聞的十多年中,劉小東仍舊堅守自身對於繪畫的理念,著力表現普通人生存遭遇的獨立與疏離,遠離潮流與喧嘩。時過境遷,作為藝術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如今劉小東不僅成為主流熱點,他的畫作也得到收藏家熱捧。

《吃》

《電腦領袖》

  人們熱切追逐劉小東,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畫作刷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拍賣新紀錄,更多在於他對於直面現實的勇氣。艾未未評價劉小東的作品以極大的力量表現「呈現出一個國家的傷口和一個藝術家的無言的立場」。他對於時代的變遷陣痛如此敏感,拋卻形式的浮華與宏大的敘事之外,將個體的真實與時代的荒謬緊密銜接,每一個普通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對生命的深意凝視。

《海邊蜜月》

《何氏一家》

  同是畫家的陳丹青對劉小東極為推崇,陳丹青自認在繪畫里只做到了結束「文.革」,但劉小東卻用寫實的筆觸去描述當下,劉小東做了他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劉小東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藝術才華,更在於他對藝術的堅守,這是一場用藝術與孤寂歲月的賭注,正如他經常說的,「畫畫和生命過程一樣是個『熬』字。

《樓頂泳池》

《農家鏡前自畫像》

  劉小東作品中的人物,總是處在不憤然,不沉思,不爆發和不極端的狀態。它們被一種自在的滿足所控制,他們都處在瞬時狀態,被眼前的情景所抓住,從而將自身從自身的歷史狀態中解脫開來。但是,這種對自身歷史狀態的解脫,恰好構成了自身的歷史狀態。這些人物的一貫歷史,就是對瞬間的力比多投入,他們從他們此刻所處的周遭環境中,從周遭的偶發事件中,從周遭的習慣中,從周遭的命運中,來獲取自己的滿足機緣。

《三個姐妹看電視》

《燒耗子》

  劉小東用自己的目光,抓住了他們的片刻,抓住了他們的小小歡樂,小小滿足,小小意願和小小苦惱,刻意將他們從歷史長河的漫不經意的刷洗中打撈出來。他沒有將畫面上的人物置入某個激情的巔峰時刻,相反,他保留了這些人的日常狀態。這些狀態,在我們看來,只能用庸碌來表達。庸碌,在這裡完全不應該作為歷史的特例和人格的特例來對待,這些庸碌,正是歷史的常態和核心。

《田園牧歌》

《休息》

  畫中人基本上是安靜的,沒有激烈的動作(除了運動和鍛煉之外),他們目光懶散,表情倦怠,沉浸在畫面的內部,沉浸在自身之中。麗面上各種各樣的事無巨細的背景(器具、置身於其中的空間、人的條件和自然環境等)堆積起來,似乎煩瑣、不安、倦怠和快樂也在此時此地相應地堆積。它們如此之飽滿,如此之細緻,如此之沉浸在自我的內在性中,似乎在全力排擠外部世界的希望空間,也在排擠外部世界的意義的對繪畫的注入,排擠任何的詩意想像對繪畫的浪漫入侵。超越性被擋在畫框之外了。

《抓雞》

《磚頭》

  「把潛意識加到畫里去,就是覺得畫里缺點東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心裡需要它。可能突然覺得生命的不可控性,或者受當地環境的刺激,或者是對自己建立的秩序感到不滿意,把我的猶豫、對自己的不滿發泄到畫里。因為我不是現實主義畫家,我沒有必要準確地描繪現實。」與其說這是對某種主義的偏好,不如說是一種普遍的誠實,沒有人可以擺脫主觀性。「你要說我是抽象的,別人也不相信啊,我覺得比較準確的說法是『形象的繪畫』,至少我的繪畫裡面有形象,有你看得懂的東西,但絕對不是寫實。」

《樓骨》

《臭水溝》

  這或許是劉小東的秘密之一。在看似平順、柔和、穩定的性格與知識系統之外,他擁有一個更加內在和叛逆的精神世界。這不足為外人道,外人也未必真的關心。這是他的主動選擇,在這一輪逐漸固化的創作方式之後,他在等待量變產生質變,然後以新的姿態進入下一個階段。沒有人會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麼,包括他自己。

《三峽大移民》

《三峽新移民》

  「三峽大移民」展示了一個藝術家對世界的看法。這個看法如同圍繞著三峽所發生的一切不幸的歷史史實、被移走的人群、被拆遷的村落和發生在三峽的家庭、個人的故事、意識形態之爭、歷史之變一樣地確鑿和無奈、一樣地詭異和荒誕、支離破碎、無恩無怨。一草一木、一禽一獸、一磚一瓦,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最令人難忘的畫面,呈現出一個國家的傷口和一個藝術家的無言的立場。

《溫床一》

  「商店、樓房、城市,慢慢被水淹沒。」劉小東稱,變化的三峽激發自己的創作慾望,而他近年三幅較重要的作品,都以三峽為主題。「她正在消失,一切都在變化。」這次創作激發了劉小東對三峽的創作慾望,他說,自己不只是對現實的描繪和記錄,而想通過作品,表達對三峽人命運的關注和感受。2004年,他再次創作了《三峽新移民》,作品選用倒三角形構圖。第三部作品《溫床》一共有兩件作品,其中一件就是在三峽現場作畫,另一件是在泰國作畫。「我畫了三次三峽,每次,三峽都帶給我不同的東西;每次,都是一種提升。」

攝影,《在三環路上》,北京,1996年1月

《違章》

  《違章》是劉小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一個充滿衝突的場景,用「照相」式的視角展開描繪,展現了一群被現實生活中所忽略的「小人物」,記錄了一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態。畫面上,街頭一輛呼嘯而過的卡車後斗里,擠滿了四下張望的民工。他們赤裸著上身,露出黝黑的皮膚,凌亂的頭髮下面是淳樸的面容,刺眼的施工安全帽點出了這群人的身份。畫家以「照相」式的視角展開描繪,展現了一群被現實生活中所忽略的「小人物」,用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最日常的生活狀態,提示人們對關注現實的關注。著名導演賈樟柯提到還記得這幅畫時說帶給他的衝擊:「看到這一車人,你能想像它是開過了北京的三環路,在那樣的一個城市化的空間,農業社會的痕迹跟城市的發展相融合。」

油畫《兒時朋友都胖了》

攝影,《兒時的朋友在澡堂》,2004年10月

  拍照和畫畫並不是孤立的兩件事,熟悉劉小東的觀眾總會找到不少他畫作的影子。劉小東說,他的照片和繪畫,氣質都是相通的,「一看就是一個人的東西」。像照片傳達的一樣,日常的細碎生活以漫不經心的方式,落入他的畫里。

  作為畫家的劉小東和電影結緣已久。1992年,他與喻紅出演王小帥的首部電影《冬春的日子》,這部電影主要根據他的個人經歷改編而成,2000年,他的另一畫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帥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2004年他與王小帥一起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中客串兩個人物。2006年,策劃影片《三峽好人》,此片獲義大利6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電影是鮮活的,繪畫是寧靜的,兩者可以互相啟發、刺激,激發出無限的火花。」劉小東說。


推薦閱讀:

弗里達:我選擇藝術、愛情與直視驕陽
除了草間彌生,還有很多個性藝術家
陸抑非的藝術人生
讓中國藝術界更好點的十六條建議
超逼真的野生動物繪畫作品│藝術家Denis Mayer Jr.作品

TAG:中國 | 藝術 | 移民 | 當代藝術 | 藝術家 | 三峽 | 中國當代藝術 | 作品 | 當代 | 2014 | 年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