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虛雲大師講 《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太虛法師講)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49afa0100olmr.html本講義由北京佛教居士林於一九九四年重印 本人手打 錯漏之處望方家指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太虛法師講(二十年五月)

今天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經中之一種,佛經以般若為最巨,總共有七百二十卷。其最簡括切要,提綱挈領者,即現在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字數不多,不過二百六十字;中國無論研究佛學,信仰佛法之人,及不大研究不甚信仰之人,莫不知之。故此經在中國流通甚廣。此經梵文原只一種;譯成中文,共有七種。因有七種所譯各有不同,亦如近人譯西書,各人譯本不同。現所講者乃唐朝三藏法師玄奘法師譯本。其餘六種譯本,專為研究佛學及考證之用,概未以之流通。此本流通最廣,誦之者獨多;故今以之為講本。誦此經者得到精神安寧,心理愉快,及殊勝之靈感者甚多。當時玄奘法師遠適印度,歷種種苦,遇梵僧賜以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誦之,在途得免一切艱難危險;故得周曆印度以求法,復回中國以弘法,以成就其大學問,建立其大事業。經云: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無上菩提。此經之力量乃具有「能除一切苦」一語,故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但義理無窮,如能信受誦讀,亦功德無量。

茲將本文,略分為二:一經題;二經文。

一經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字,乃此一卷經之題。

般若及波羅密多乃梵語音譯之名詞,心及經乃約義已譯成中文之名詞。此題聯綴四名而成,今一一釋之。

「般若」古讀波那,今讀般若,義雖可翻,但難恰當,故存其梵語,而用音譯,如近譯哲學為菲洛索菲,論理為邏輯之類。般若之義,雖可翻為智慧,但未極正確;因中文智慧,文有美有惡,如古書里絕聖棄智之智,好行小慧之慧,皆含有非美善之意,不能恰好與般若相當;故不如存般若之原音,而以智慧為解釋,且須加以界限;蓋般若者,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真如之智慧也。以一切萬有之法性,本來真實如此,一切有情不了真如,遠於法性,故起顛倒迷謬之分別,必須遣除之,始得般若現前。故般若非平常之智慧,雖有時作智慧解,須知實與普通書中智慧之義不同,今為定義如下:

般若者,乃依佛所說教法,解理修行,遣除一切顛倒迷謬虛妄的分別,親證諸法實相真如的無分別智慧也。

依此定義,說明三種般若:其一實相般若,即親證諸法實相真如之智慧,亦即般若之本身。依此實相般若,故有諸佛及諸菩薩。此根本般若,離言說,絕文字,超分別。如經中謂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即親證諸法實相。此時此境,為一切文字言說所不能到。即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亦無可說。惟無分別智乃名般若。即無可說,何以復有此經耶?則以有文字般若在。

其二文字般若。其實文字本非文字;惟因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但人等眾生,未能證之,即未得實相般若。若諸佛菩薩對於一切有情,無有方便,以開導教化,則雖自證諸法實相,而不能利益眾生;依此為利益眾生的大慈大悲心,乃施設方便的言說;即從親證得的法中假設語言文字,使眾生了解起信,故有佛所說法;佛弟子中多聞而記憶力強的,如阿難陀輩,結集佛語而記錄之,故有經律論三藏,流傳於後世。故實相般若,離言說絕文字。但從實相般若而方便教化,令未知者知未解者解,乃有文字般若。

其三觀照般若。觀照者觀察覺照之義。蓋經典乃佛所說之法,使人依之而得了解其所含之理。顧理雖明,仍不離於名字,尚未達到無分別的親證;故欲從文字般若而達實相般若,其中須有功用在。即觀照般若是。學佛之人非僅於三藏佛典內,研究到透澈明白,融匯通便已;必須向當下身心世界,加以觀察,如本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即系將近而身心,遠而世界,觀察覺照,決定明了自他一切萬法,如幻如化,當體皆空。若能依於經中道理,認為思想知識之標準,起心動念,長存觀照,勤為心理之訓練,則向者之分別執著,煩惱串習,可以改變,可以伏除,終可引生實相般若,而與諸佛菩薩的般若,完全一致,是為觀照般若。

譬之渡河,實相般若為一切眾生共求渡達之處所,文字般若為諸佛菩薩方便布施之船筏,而觀照般若則為借船求渡各眾生撐篙(gao)持舵種種功力。是以依經解義,縱許博通三藏,若不身體力行,猶之空玩船筏,不思行駛,終無渡達之日。其欲由解理而獲親證實相,亦猶是矣。且諸佛菩薩乃吾人之引導者。吾人對之,亦非如迷信者流,崇拜一神多神可比。果能獲得親證實相的般若,即人人是菩薩;究竟證之,即人人是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在智慧的覺達耳。上明「般若」竟。

「波羅密多」華譯到彼岸,乃就一件事之圓滿成功言。如前渡河之喻,動身處為此岸,欲達處為彼岸,渡河事竣,為到彼岸,乃得稱為波羅密多。故內典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波羅密多,乃至無量無數波羅密多,皆以一一事圓滿成功為義。由是般若波羅蜜多一語,應有當注意之三點:(一)修行成功至於圓滿,如佛菩薩成就親證諸法實相之澈底智慧,始得謂之般若波羅蜜多;其體性唯是佛法之真實澈底智慧,所有世間一切智慧,不能親證諸法實相,故非般若,非澈底圓滿,故更非波羅密多。(二)文字如船,觀照如在船上之駕駛努力,若證實相,則文字觀照皆無所用;所謂到岸不需船,亦無須撐篙努力。是故依教解理,依理修行,皆為中流之事。故文字觀照二者雖稱般若,而未為波羅密多。但就有能達到實相般若之可能性而言,則觀照般若亦得方便稱為般若波羅蜜多。(三)諸法實相初地菩薩即能親證,而得實相般若;就自度言,可謂之般若波羅蜜多。如本經觀自在菩薩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第以菩薩普度未圓,差別智未滿,功德未熟,故須以實相般若為根本,以修萬行,而圓萬德。直至究竟,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終以成就佛果為般若波羅蜜多。

「心」吾人語言常言及心,而心理學則為心之研究,則心故為存在之一種事實。但以不見不聞,其意含混,故較其餘事物難言,難以為研究對象。依內典說明,略有四種:一肉團心,此指心中司血行之心臟,乃肉體中機關之一,屬於生理的。二緣慮心。乃感觸觀察對象而覺知或思慮者,即近人所謂心理現象之心。(三)集起心,謂積聚諸法種子,遇緣生起現行之心。如雲心田心地,喻心如田地之集聚種子,滋生草木,故凡見聞經驗之事,時無久暫,遇緣重現,吾人故常有此功用也。緣慮心與集起心雖為物質上所無,而為精神作用所有,然而昏明不定,起滅無常。四真實心,謂三界唯心萬法為識之真實性也。佛典所謂唯識唯心,原就緣慮心或集起心而言;謂可從緣慮心而知一切法,而集起心乃總攝諸法種子,而現起諸法。故諸法真實相不應從一一法以明之,但應從心以明之。把無明的心轉變為明的心,即能明見諸法的真實相性。此即實相般若,亦即謂之真實心。佛典中普通有此心之四義,乃雖語言所指,取其一義以為言說;非一言心義而四意皆具也。然則本經題內心字之意為何義耶,此有數解:一者心乃比喻之詞,不屬於前四義;以佛典中般若經甚多,而此寥寥數百字乃七百餘卷般若經中之心要(綱要)故名曰心。蓋取常言重心點中心點等言。又或取許多關係中之旨要點曰心。以此乃般若經許多文字中旨要之經;譬如人身之心臟,物體之中堅之意。二者謂此心字乃前四義中之真實心,故即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以達到實相般若,即為最真實之心。而實相般若所證即般若波羅蜜多心。又以具足功德妙用,如本經中所謂「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即實相般若相應之真實德用,本經題亦有譯般若波羅蜜多大明咒經者,則以總持為心,又亦即真實心。故心字可連屬上文為一名,而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語修讀羅,質譯華文為線。印度昔以貝葉記錄佛語,以線穿之,裝成定本,俾共遵依,垂之千古,使不散失者,名為修讀羅。中文經字之義,所謂推四海而皆準,歷萬世不渝,則經與修讀羅意義恰當,故意譯曰經。又對律論為三藏。經乃開示之教理,律乃行為之規範,論則研究解釋發揮辨明經律者也。又以其餘一切著作列為雜藏,故復有四藏之稱。本經則屬於經藏,非律非論非雜,故題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釋經題竟,下釋經文。

二經文略分三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

第一序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本段序分之文,乃結經人所敘。觀自在是別名,菩薩是通名。觀自在者,以修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親證萬法皆空,無障礙,無束縛而一切分別無不解脫,故名觀自在。菩薩乃菩提薩埵之簡稱。菩提譯覺,無上正等正覺乃大乘究竟位所成最上圓滿之覺悟。薩埵譯為有情,即人及動物乃至一切眾生。菩提及薩埵二名為一者,義即上求無上正等正覺,下度一切有情。故無論何人,或何種眾生,立此志願(即發上求下度之心)者即為菩薩。世俗誤以偶像為菩薩。有某種小學教科書,甚至以兒童之玩具亦有洋菩薩之稱,殊屬非是。須知吾人皆可為菩薩,絕對不可誤會。此段首敘觀自在菩薩修般若行甚深至於波羅密多時,即實相般若現前之時,其智慧照見五蘊皆空。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下當廣釋),乃身心世界各要素之五大聚。照見者,非研究明了之謂。乃如實覺照明見之謂。照見此身心世界要素皆虛妄非實,所謂五蘊皆空;則內而身心,外而宇宙之萬有,澈底皆空,是故度一切苦厄。良以種種痛苦厄難,眾生皆所難免。即以人類而論,略從三方面觀察之,一依內身而有生老病死,淫慾饑渴等無數苦厄。二依自然世界而有水災,火災,風災,地震及種種天災等苦厄。三依社會而有私人衝突仇殺,公法禁制拘罰,階級鬥爭,國際戰爭等種種苦厄。充滿世間,隨時皆有。度即解脫之,超出之之謂。古今聖賢費盡心思才力,無非欲解脫人類之苦痛厄難。至於今日訖無澈底有效之方法,而苦痛厄難轉有加無已。故度脫苦厄實為人類及一切眾生共同欲達未能之目的。茲則舉出觀自在菩薩達到五蘊皆空境界,超脫一切苦厄之事實,現現成成,使吾人作為標準,知所趨向,此結經人之深意也。其原理方法,後此隨文說明。序分竟。

第二正宗分

正宗分為觀自在菩薩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之道理文。自舍利子色不異空起,至故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止,乃為兩段:(甲)略說,(乙)廣說。略說廣說又各分二段。今略說一。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序中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二語,已將觀自在菩薩所證之事實真相完全表示。自此至正宗分竟,乃菩薩說明此事實者,;故佛法非先有理論而後有事實者;乃由達到此事實之人,為方便說明其事實,而後有此理論。良以見空度苦,吾人雖聞其事,而未得親切證明,故猶有待解釋之必要。此一小段即略釋照見五蘊皆空。舍利子,人名,聲聞中智慧第一,成阿羅漢果,為釋迦牟尼佛上首弟子。舍利乃印度一種鳥名,目最美,中譯鶖鷺。舍利子之母以此鳥為名,舍利子則依母為名,故名舍利子。他經有稱舍利弗者,弗乃梵語,即子也。至供養之舍利珠應與此人名者為異。正宗文首列舍利子名者,乃觀自在菩薩將說自證甚深之法,使世人了解,於當時聽眾之中,呼聲聞中智慧第一之人而發言也。色不異空以下六句正明五蘊皆空。蘊者蘊藏積聚之義。五蘊亦稱五法聚,亦稱五陰,亦即五類之義;乃將一切精神物質之法歸納為五類,即色受想行識五蘊以觀察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之一字非僅顏色女色等義,亦非僅指對眼之色,蓋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及法塵之一分而言。其義攝盡全宇宙一切物質及未發現而與物質同類者,故與物質之義相近而較廣。大而顯者恆星地球細,而微者原子電子,凡此皆常識或科學認為有實體存在者也。第何以不易於空耶?故欲研究此理,若在二十餘年前,偏執唯物論之時,但認物質為實在,頗難解釋。近二十餘年科學進步,如相對論物理學略謂:物質者必須有(一)主觀上的一種感覺,(二)對象,(三)時間,(四)空間,集合此等關係而成一概念,乃名物質。原子電子等亦一概念耳。概念非根本實在成立,乃由相對之關係湊合而成,故物質非根本存在。此說與佛學眾緣所生法之義略同。眾緣所生法者,一切法無非眾多因緣(關係)集合而成之團體耳。故凡見聞覺知之所到,無論小大顯微莫不皆然。此所謂色,義相如是。譬之杯然,視覺上有紅白,觸覺上有冷暖,數理上有方圓,復感覺其有一聚(即獨一個體)之對象,故從感念上名之為杯。故知杯者從眾緣假相以立名;若除眾緣,杯無實體。即無實體,故謂之空。空之一字即無實體之謂;乃義理上空,非謂滅無之空,或空間之空。色雖分明顯現,而無實體,故云色不異空。雖無實體,而分明顯,現故云空不異色。雖然,不異雲者,相等為義,觀念上仍有色空之見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進一步以言色空直無二致;以一切色皆假相現,非滅色而後為空,乃即存在而不實,故為空也。先言「不異」二句乃打破舊思想;後進之以「既是」二句乃改立新觀念。此於五蘊中先舉色蘊為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乃明四蘊亦如色之非實,當體即空。依前四句廣明,應言: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三蘊類推可知。受為苦樂憂喜舍等之感覺。想為彼此是非等之分別。行乃動身作事諸行為。識即了別覺知此受想行者。四者亦是眾多因緣集合而生,故無實體。譬之視覺,必須因有對象,光明,空間,眼根,及內心一切作用,始得有此一剎那之視覺現起。若此種種關係或變或缺,則此視覺不能存在。既袁而有,故謂之空。故即存在而不異空,亦即存在而既是空。故五蘊者,色為物質現象,受想行識為精神現象,非實有體,皆不異空,皆既是空,故以亦復如是總括言之。宇宙人生,有情無情,一切常識認為存在者,無非物質之現象,及心理之現象,即無非五蘊之法;故五蘊實為構成宇宙人生之基本條件,今即證明此基本條件之五蘊皆空,則所構成之人生宇宙,乃至一切一切無不空矣。譬之基於土木瓦石人工等緣而成屋,若明諸緣為空,則屋亦空。是故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既是空,空既是五蘊,乃觀自在菩薩依實相般若澈底明照親切見到之智境也。複次所謂宇宙人生一切皆空者,非創為空義,強納諸法以歸於空,以諸法本空,而諸佛菩薩乃發見此空相,亦猶科學家之發見公例耳。又或一聞空義,誤以為眼見空間之空,而起諸法消滅之見;不知空間之空,在佛學上仍屬於對眼之色,故非以消滅諸法為空,蓋以人生宇宙諸法,皆為是依諸緣所成之假相,本來是空;第吾人無實相智,知識迷妄,見解顛倒,誤認假相,以為真實,執著自我,自我而外,分疆劃界,無不一一皆實,由之物我角立,自他對待,互感自我之不足,互求自我之發展,衝突殺害,助長貪嗔,而演成充滿煩惱苦痛之世界;是皆昧於五蘊皆空之理有以致之也。

略說二。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本小段略釋度一切苦厄。菩薩重呼舍利弗之名而告之以諸法空相,是者,此也。承上文五蘊皆空言。然則此五蘊諸法之空相為何耶?乃即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之真如實相。以諸法真如實相本來如此故。以見生滅,見垢凈,見增減,既是不見五蘊皆空所顯真相故。大抵生滅就體言。垢凈就相言。增減就量言。然則復云何度一切苦厄耶?以不見空故苦。以照見空故度。何則,見生滅者,不了萬有非實,而認為有相互角立之一一物,故計何時生,何時滅。以橫計生死故,即欲苟免其死滅,而延長其生存,由是衝突爭鬥,無量苦厄,充滿世間。若了諸法空相,即知眾緣聚故,虛妄名生;眾緣散故,虛妄名滅。眾緣存於全宇宙,亦即全宇宙為眾緣。無始終,無邊際。是故本來不生,亦無有滅,乃為人生世界之實相。了達此一切不生不滅之實相,故當下皆空。更無因橫計生滅而起諸煩惱。見垢凈則有相形之美惡優劣。由是嗔惡貪善,取捨心生,即欲消垢而求凈。彼羨極樂慕天堂者非歟?下焉者貪嗔內蘊,謀奪外馳,以演成慾望橫流之世界,遂至苦厄無窮。若了達實相,則了諸法緣生:眾緣生故,法法圓滿,法法具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遍一切,一切遍一,無不遍故,無不圓故,則凈善垢惡之相不可得,取捨煩惱更無由生。見增減故計大小多寡之量,此疆彼界,自他歷然。嫉他有餘,求自增益,不顧損他;求自滿足,不惜害彼。食肉寢皮,貪殺不止。殺機所屆,人將相食,此殺彼拒,強弱以形。差等斯興,階級復起。聚族糾眾,報復鬥爭。怨結冤深,窮劫莫解。是皆眾生妄想顛倒,執著轉深,罪業所招,遂同感此濁惡世界,苦惱人生。若了諸法皆空,達真如相,互遍互圓,不可增減,一切苦厄復安所寄。是故度一切苦厄者,非謂苦厄實有,又從而消除之;乃以了達諸法緣生無性(實體),生滅垢凈增減等相皆空,迷謬顛倒免消,而煩惱自然不起,故云度而。以上正宗分略說竟。

廣說一。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廣說自此至無智亦無得,乃廣明五蘊等皆空以破除凡夫之迷,及三乘之謬。故五蘊下可加一等字,而雲照見五蘊等皆空,即等此世間所有法及下文之出世間法,一切皆空也。此一節先就上文之意以確定之。故說諸法空相之中無實在之五蘊;相類而言,亦無實在之六根六塵乃至十八界。無即空義,以皆心(精神的)物(物理的)之現象假相而已。色受想行識為五蘊,詳前略說。眼耳鼻舌身意名六根。前五根為物理現象,亦稱色法。意根為精神現象,亦稱心法,色聲香味觸法名六塵,前五及法塵之一分為色法,又法塵之一分為心所法,及不相應行法。六根六塵亦名十二處。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名十八界。前十二界分屬色心,如六根六塵所說,後六識界概屬心法。十八界為六根六塵加以六識,故云自眼界乃至意識界,諸法空相中皆無之,根塵識處界無非色心諸法開合之不同,等出五蘊,亦即皆空,然法處法界攝無為法,又較廣矣。以上為凡夫所有法即眾生共依之根本條件。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十二因緣起流轉門,為辟支緣覺所修之法;以觀察世間眾生,依次無明乃至老死等緣起之相續,而有生死流轉。故修無明盡乃至老死盡之還滅而成出世解脫。十二緣起流轉之理:(一)無明,謂能發業之煩惱,即惑。(二)行,謂善惡無計有漏行為,即業。(三)識,謂最初入胎之業識。(四)名色,謂胎中精神物質初備之相。(五)六入,謂胎中六根初全。(六)觸,謂出胎與外界之接觸。(七)受,謂領納所感觸之境。此五初由過去之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而成現在之果。 (八)愛,謂貪愛。(九)取,謂取著。由受緣愛,愛緣取,為現在之惑。(十)有,由取緣有,即由愛取之惑,引生後有之業。故愛取有三者合為現造之因。(十一)生。(十二)老死。由有緣生,生緣老死,故生與老死即持未來之果。而未來生死之中,復起現世之起惑(愛取)造業(有)。如是生死死生,輪迴不息,故名流轉門。修出世法者,欲了生死而得解脫,必須先將生死根本之無明滅盡,無明盡故行盡,行盡故識盡,如是乃至老死盡,名十二因緣還滅門。流轉門乃詳明五蘊生滅之相,還滅門為解脫出世之法;但在諸法空相中,生滅既無,解脫何用:故云無流轉之無明,亦無還滅之無明盡,乃至無流轉之老死,亦無還滅之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謂之四諦,乃聲聞所修之解脫。諦者真理之謂。蓋以觀察生老病死等而知人生根本是苦,是名苦諦。復觀此苦乃由貪嗔痴等煩惱之惑,所造殺盜淫等之業集積而來,是名集諦。集為因而苦為果。故欲解脫苦果,必先滅此集因,是謂滅諦。滅之必有其道,故廣修三十七道品,是名道諦。故從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而得羅漢四果,為聲聞所修之法,苦集所依亦不外五蘊,今依菩薩所證諸法空相之中,則苦集本空。苦集即空,滅道亦無,故云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上來十二因緣及四諦為二乘之法,智與得則通於三乘,以初心菩薩亦認有涅槃之可得,與求得涅槃之智。不知涅槃雲者即以了脫生死而立名,別無涅槃實法可得。既無可得,亦即無證得之智。故云無智亦無得。

廣說二。

以以無所得故

此承上文無得而起下文。自此至正宗分竟,為廣說度一切苦厄。一者就所得方面而言,必有實體之法,如常識所認衣食等可取而言之,名為所得;法今證諸法皆空,無有實體,故無所得。二者就能得方面而言之。必本身有所欠缺,如世間人,寒而得衣,飢而得食,乃名為得;今證實相無不圓滿故無所得.以無所得故,故無上文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亦以無所得故,而啟示下文菩薩諸佛之成就。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明菩薩因中度苦,至於凈盡,乃至圓成佛果,皆以無所得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良以畢竟無所得,始為親證實相之真實心,亦即般若波羅蜜多心。此真實心,普遍圓滿,一真絕待,無事外求。若有所得,則如以手攜物,有此攜物之相,即為對待,而非絕待。非絕待既非普遍圓滿,亦即失彼真實之相,不得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也。菩提薩埵簡稱菩薩,即發心上求正覺下度一切有情者。如何能上求下度耶?即以依於親證真如實相智慧故。否則妄想心用事,顛倒心用事,煩惱心用事,有掛礙,有恐怖,即不能上求下度。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身心皆依之而行。如行路者,眼即清明,復有日光,乃可約束自由。否則盲人瞎馬,動輒得咎。菩薩依於此心,則一切顛倒妄想空之無餘,更無一法可得。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無所住行於布施,行於持戒,行於忍辱,行於精進,行於禪定等。無住即無得之義。無住生心即般若智慧現前;依之而行,故能上求下度,一切無礙,故心無掛礙。掛礙者,心被事境所牽,則心之力用為之籠罩。如人之聞聲,心即隨之落入其中。即為有掛礙之相。是以見不超色,聽不超聲,乃至嗅香嘗味覺觸互不相通,亦即有所得故。若依般若波羅蜜多,則無對待,無分別,故心無住(無得)而無不存在,故云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恐怖因掛礙而有。如人常不解生空,認身為自,即被身掛礙。身須有住,屋需陸,舟需水,生活需賴社會國家,即為住處掛礙。如是而有死亡之恐怖,天災人禍苦痛危險等之恐怖。若能了達身心世界皆空,眾緣所成,普遍圓滿,如是心等空虛而無一定住在處。所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皆不能動,故無掛礙,即亦無有恐怖。由此大無畏精神,油然而生。是以佛學中所稱大無畏精神,非血氣用事,剛愎莽闖,無所忌憚之謂;乃由真智以明真理,親證確切。決定堅固,故非任何利害所能搖奪。到此則心地光明,坦坦蕩蕩,不復有絲毫胡亂思想,故即接說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淺言之則睡夢之時因五根依於生理睡眠之關係,知覺作用缺緣不起,五識之意識亦無充分之知覺現起,但意識等精神活動不斷,故其間責有錯覺幻覺,一切善惡有無皆與醒時之知覺不符。若細究之,則人生實一大夢。語云,大夢誰先覺,蓋有以也。比類以言,初睡之時,必經一度(短至一剎那)完全無知,而後醒覺。以視人之出生,以及臨死,其昏迷無知之狀,實無有異。自生時經過昏迷以後,漸漸能知我知人,知自知他,乃至事事物物,盡其數十寒暑所知之量,則人生心境。以視夢中景物漸生,苦樂備呈者,亦無有異。顧睡眠之夢,醒則覺知。人生大夢則以無始長夜無明,生死死生,曾無剎那之醒悟。必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佛陀既是經過大夢而得大覺者。以其經過大夢,故能將此幻夢人生種種顛倒合盤托出,使一切眾生得以警覺。至於菩薩,則自決定信心後,信此大夢非實,信有大覺可得,種種修行,即求打破長夜無明,誠能減少一分睡眠習氣,即為破除一分顛倒夢想。是故深位菩薩亦未全離大夢;以其已有醒覺之動機,可以比為清夢,且亦自知夢耳。至此境界,可比東方將白,晨鐘將動,去覺不遠之時;其間尚有可說者,亦只所謂無掛礙,無恐怖,以至於遠離顛倒夢想而已。最後無明全破,大夢全離,則為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梵語般涅槃那,簡言涅槃,乃安寧無憂之義。分釋則圓滿為涅,寂靜為槃,故亦譯為圓寂。德無不圓,患無不寂,故稱究竟涅槃。至若羅漢辟支佛以了生死(即解脫六道輪迴)為涅槃,尚非此所云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

菩薩從凡位發心,經過種種修行過程,至於究竟,即達佛果。故在佛果上更無些微度苦之相可說。故云一切諸佛皆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成就無上菩提。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第過現在非有固定的年限可計。不過假定少分時間為現在,而前與過去後與未來相望,在浮動相上,立此三名。依佛教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人人皆可成佛。但已成今成當成未定。三世諸佛,即將未來當成佛之人,亦即一切眾生,包括在內(即吾人亦當在內)。以從佛之立場觀,一切眾生佛性平等,無不是佛也。佛,梵語具雲佛陀。西文譯補達。中國古譯浮屠或浮圖,皆為譯音。有以浮圖為塔,浮屠為出家人之稱者,俱屬非是,佛即覺者義。以眾生無始時來,輾轉於生死長夜大夢之中,今得徹底醒覺,故名覺者。顧何以得澈底醒覺耶?即經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此九音皆梵音。阿無也。耨多羅上。三藐平正而普遍也。三菩提正覺也。具譯為無上正遍(亦作等)正覺。正則非邪,遍則非偏,得此無上正等正覺之人,即名為佛,即明為覺者。亦猶飽學之人名為學者。如此覺者無數無量無邊。本世界則有釋迦牟尼覺者,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一切經皆為所說。自以無所得故至此,廣說度一切苦厄,至於究竟;明菩薩之所以成菩薩,佛之所以成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稱般若波羅蜜多為佛田,為佛之本源。至此正宗分略說廣說竟。茲再總括正宗一分,就現事易明者一談,譬如國民革命,過程中必先經過一番破壞。將所有不良政法,不良勢力,不良分子,不良之風俗習慣等,一一推翻,而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佛法亦然。世以佛學為反革命,不革命,而不知佛學乃真正之革命。且為全宇宙整個的革命,無量無邊一切有心界澈底的總革命。先破壞,後建設。即如本經義明甚。自舍利子色不異空起,至究竟涅槃止,即為破壞工作。蓋將虛偽無實,無明不覺,昏夢妄想,煩惱苦厄,一切之法,依般若波羅蜜多之金剛智劍以打破之,消滅之,一掃而空,使破壞至於澈底,復即依此實相智以完成其圓滿建設,即所謂依般若波羅蜜多得無上菩提。然後眾生世界乃成圓滿清靜大覺光明之法界。此諸佛之所親歷,觀自在菩薩之所親證之法,吾人幸得聞之。時人亦有謂佛學為非人生倫理的,消極的,厭世的,逃空的,等語,皆以不明佛學之全系統及其真精神所在,無異二十年前之人多有認革命只為搗亂,而不知革命實為除惡以成善也。

第三流通分

即總結經義。復分為二段:(一)贊顯同密(二)說密加顯。

(一)贊顯同密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經典中明說道理的謂之顯教,加持功用的謂之密言。顯教即經文,密言即咒語。如下文羯諦羯諦等,本段稱讚顯說之般若波羅蜜多理,其功用同於密說之般若波羅蜜多咒,故曰是大神大明無上無等等咒,能根本除離一切苦,是真實不虛的。咒,梵語陀羅尼,為有真功實用之言。中文咒字含有精神力量,如發誓令人得福得禍之類,故以為譯。但咒語非但理論之思想力,如上文之澈底改造人生,乃至得無上正覺,亦即依般若波羅蜜多之真實功用,有解脫生死煩惱等之妙用,故為大神咒。此為三乘共咒。遠離顛倒夢想,打破無明,而成明覺,故為大明咒。此為大乘共咒。究竟涅槃最高最上,故為無上咒。此為八地以上菩薩佛咒。無等者最高最上,無與等者。而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即等於無等之究竟涅槃,故為無等等咒。此為佛不共咒。有此功用,是以除苦非虛。世間聖賢豪傑亦有種種勤求離苦得樂之方,但以苦根未除,樂非真實。若依般若波羅蜜多,則一切苦,除之永斷,故為真實不虛。此贊顯說之經義,其功用能同於密咒。亦可見持咒念經等可離苦以成德矣。

(二)說密加顯。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羯諦羯諦波羅羯諦波羅僧羯諦菩提娑婆訶

羯諦以下乃此經之密語,其內容即般若波羅蜜之功用。說此密咒以加持上說經義,使持念者獲其真實之效力。咒語如軍中之口號,不在解釋。凡出入通過,說得對則可行;否則不能。咒語亦然,其作用全在聲音。是以誦持咒語不可錯誤。誦持不對,即失效力。其義則不必解,不應解,如欲略明咒中梵字之義,亦可略釋如下:

羯諦羯諦,羯諦度義。重言羯諦,自度度他義。即般若波羅蜜多能自度度他,出生死海也。

波羅羯諦,波羅即波羅密多,度到彼岸也。

波羅僧羯諦,僧眾義。即度眾到彼岸也。

菩提娑婆訶,菩提即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娑婆訶即速疾成就義。度一切眾生速皆成佛也。究之,密咒在念不在解。誠能至心持念,近之達到身心安寧,遠之可祈世界和平。即為般若波羅蜜多現前功用。至於究竟則自他一切有情,共成正覺。 (完)


推薦閱讀:

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演奏《如歌的行板》
風水大師所傳祕錄視為至寶
星雲大師:愛一個人,就要懂得珍惜
看墳地風水大師教你怎麼看墓地風水
「明槍難躲,暗箭亦難防」大師教你如何防範明槍暗箭助你橫財滾滾

TAG:心經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