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家語錄:心齋語錄之一

心齋語錄(一)

夫六經者,吾心之註腳也。心即道,道明則經不必用,經明則傳復何益?經傳,印證吾心而已矣。

撫公問:「讀何書?」曰:「讀《大學》。」「更讀何乎?」曰:「《中庸》。」「此外復何書?」曰:「尚多一部《中庸》耳。」曰:「何謂也?」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理已備於《大學》。」

「百姓日用處,不假安排,俱是順帝之則。至無而有,至近而神。惟其不悟,所以愈求愈遠,愈作愈難。謂之有志於學則可,謂之聞道則未也。」

道州周良相,涇縣吳標、王汝貞,南昌程伊、程俸來學。汝貞進學太苦,先生覺之曰:「學不是累人的。」因指旁斫木匠云:「彼卻不曾用功,然亦何嘗廢事?」

天下之學,惟有聖人之學好學:不費些子氣力,有無邊快樂。若費些子氣力,便不是聖人之學,便不樂。

「不亦悅乎」,「說」是心之本體。

「志於道」,立志於聖人之道也。「據於德」,據仁義禮智信,五者,心之德也。「依於仁」,仁者善之長,義禮智信皆仁也,此學之主腦也。「游於藝」,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故立吾身以為天下國家之本,則位育有不襲時位者。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不論有位無位,孔子學不厭而教不倦,便是位育之功。

學是愚夫愚婦能知能行者。聖人之道,不過欲人皆知皆行,即是位天地育萬物把柄。不知此,縱說得真,卻不過一節之善。愚夫愚婦與知能行便是道,與鳶飛魚躍同一活潑潑地,則知性矣。

戒慎恐懼莫離卻不睹不聞,不然便入於有所戒慎、有所恐懼矣。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論道理若只得一邊,雖不可不謂之道,然非全體也。譬之一樹,有見根未見枝葉者,有見枝葉未見花實者,有見枝葉花實卻未見根者,須是見得一株全樹始得。

不執意見,方可入道。

學講而後明,明則誠矣。若不誠,只是不明。

孔子雖天生聖人,亦必學詩、學禮、學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徹之至。

知得身是天下國家之本,則以天地萬物依於己,不以己依於天地萬物。

「若能握其要,何必窺陳編」,白沙之意有在,學者須善觀之。《六經》正好印證吾心,孔子之時中,全在韋編三絕。

人之天分有不同,論學則不必論天分。

體用不一,只是功夫生。

天行健,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知行合一。

學者有求為聖人之志,始可與言學。先師常云:「學者立得定,便是堯舜文王孔子根基。」

學者初得頭腦,不可便討聞見支撐,正須養微致盛,則天德生道在此矣。六經四書,所以印證者也。若功夫得力,然後看書,所謂溫故而知新也。不然,放下書本,便沒功夫做。


推薦閱讀:

哲理經典語錄:生活就像熱水澡
經典語錄:等得很苦,卻從不辜負
值得收藏一生的經典語錄
60則男人幫經典語錄
女性智慧語錄

TAG:語錄 | 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