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姓氏遷徙摘錄

廣西賀州富川縣瑤族姓氏遷徙 富川境內瑤族從何時何地遷入,說法不一。清乾隆、光緒版《富川縣誌》載,瑤族來自黔中五溪,散居富川;縣內瑤族後裔流傳自述是米自灌陽、道州「千家洞」。現據縣內瑤族主要姓氏始祖源流、族譜記載簡述如下: 李姓 來富川分兩支,一支葛坡關源李姓,其鼻祖玉牒歷代留記,言其中祖李肇基於宋咸平五年壬寅歲(1002),由楚南再擇仁里,至富川關源村立宅,五代後分兩房,其中一房遷居新華鄉茅樟扼;另一支麥嶺小田李姓,其族譜記載,始祖來自楚南,嗣後九三、九五於明初(1368—1398年),由湖南道縣楊柳塘遷居廣西富川山口源,後遷地家。 唐姓 朝東鎮塘源村唐姓族譜記載,其始祖丹成於宋建炎二年(1128年),由湖南永州府避亂至廣西富川,路經福溪村(今油沐福溪村) 留居其地。其長子智,後卜居抵源(今塘源村)。其後裔分別遷往新華鄉蓮山塘、葛坡鄉清塘等地。 廖姓 據油沐鄉長塘廖姓族譜載,其始祖上壹郎,於南宋開禧三年丙寅歲(1206年)由湖南道縣高崗山遷移富川黃沙嶺居住,後移至澗下灣(今油沐長壙澗上),至第七代分房,榮六遷移谷塘馬銨山(今城北鄉新寨馬銨山)。明洪武三年(1370年),蒙聖恩發諭告示,凡有戶籍之人,給賞由帖付照保立。另有石家鄉六丈廖姓始祖流源記述,其始祖生於元至正年間,明初遷入富川石家六丈定居。 黃姓 城北鄉紅珠灣黃姓族譜載,時值宋末(1225—1279年)蒙古勢力崛起,日益深入中原,天下騷動,舉家驚惶,勢難聯聚。其始祖念十二郎,即囑二弟念十五郎移居寧遠水字橋,獨偕三弟念十八郎避難富水。路由茗山(今麥嶺鄉茗山)經過,覺地勢甚佳,遂與弟同家焉。(編者註:其始祖念十二郎,約在宋端平年間(1234—1236)入富。後由茗山分遷於龍溪、石龍、龍灣(今紅珠灣)等地。 盤姓 縣內盤氏宗譜載,城北鄉神源盤姓始祖蒲增,葛坡鄉上洞盤姓始祖蒲茂於元大德元年(1297) ,由湖南永明源口遷入富川;新華鄉榜下村盤姓始祖八六,於元至正間(1341—1368年),由廣西恭城松木寨遷至富川榜下立宅。後分支遷移於井頭灣、木龍等地。奉姓 據縣內奉氏宗譜載,奉姓來自江西泰和縣,至寧遠、祁陽、道縣等處居住。後潛入「千家洞」隱居,不服元化。於元大德元年(1297),由湖南永明(今江永縣)來富,分居倆源和靈亭鄉七都北界里老屋地(今古城茶源老村),後分支遷居於霧溪、浮田、白竹等地。 鄧姓 柳家鄉平寨鄧姓始祖源流記載,立太祖以來,洪武年間由全州灌陽「千家洞」發跡到廣西富川。洪武二年(1369)歲次已酉,原籍瑤族壹處地坊,居住平寨。現其族內保存有從「千家洞」出走時,十二姓十二節牛角其中的一節;新華鄉關塘面鄧姓族譜(稿)載,考其房始祖系由貴洪洲(今古城桂洪洲)到八百嶺旋至白菜(福利鄉毛家白菜),自鄧領於明洪武年間由白菜支分落居此地——關塘面。 沈姓 石家鄉黃竹村沈姓始祖源流記載,恩養支系,於明弘治三年(1490)遺下給照一張,內載洪武年間蒙韓總兵官(韓觀)招撫,立宅黃竹源(今石家鄉黃竹村),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攢造黃冊入戶口。 任姓 新華鄉東灣任姓族譜載,其始祖孟九,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從湖南江華縣上伍堡分支來富川居住新華東灣,後分支居住大井、尖子樹、松樹下等地。 趙姓 據朝東鎮高宅斑竹坪趙蘇金口述,其始祖來富川,開始住富陽洋溪山,再到城北泗源,經朝東石林,才到斑竹坪定居的。趙蘇金為來富川的第九代,現年62歲,按每代25年計算,趙姓來富川約在清雍正期間(1723—1735年)。http://tieba.baidu.com/p/3998407965華江瑤族遷徙情況的田野調查http://www.xaskzx.org.cn/html/2013/skzm_0530/10.html

摘要:由於文獻資料匱乏,學界對瑤族進入廣西的時間及路線有不同的意見,筆者在田野調查中發現桂北地區華江瑤族鄉的瑤族為清代從廣東遷入,受「種樹為租」的土地租賃方式及瑤族自身農業發展水平的制約,他們的遷徙呈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區遷徙、遷徙頻繁且規模較小、從山 地到山地的遷徙等顯著特點。

關鍵詞:瑤族 遷徙 華江瑤族鄉

華江瑤族鄉位於廣西興安縣西北部,距縣城興安41公里,距桂林66公里,北與資源、龍勝各族自治縣接界,東、南、西分別與本縣溶江、嚴關等鄉鎮接壤,全鄉總面積420.28 平方公里,轄千祥、同仁、楊雀、高寨、水埠、升坪、銳煒、洞上、小河等9個村委會,179個自然屯。據1985年統計,全鄉總人口13892人,其中瑤族 3509人,佔全鄉人口的25.3%,1985年5月23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華江瑤族鄉,其前身為華江公社。華江瑤族為盤瑤,又稱過山瑤,他 們自稱「勉」。作為桂北瑤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華江瑤族在1933年的桂北瑤民起義、1934年紅軍長征過華江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長 期以來學術界對華江瑤族的調查研究不足,筆者在參與《興安縣少數民族概況》一書的編寫之際,於2010年4月到2012年5月間曾5次赴華江瑤族鄉調查, 根據調查所得對華江瑤族的遷徙情況做一考察,冀得方家學者批評指教。

一、遷入時間

由於史 料匱乏,瑤族遷入華江的最早時間尚難考證,但據明人蘇浚篡《廣西通志》載:「今古田諸瑤蠢蠢萌動,材官幾不能制其命,而若靈川之七者,興安之六,全州之西延,義寧之白面寨,亦時時嘯聚。」1可知,明代華江瑤族鄉六洞河一帶已有瑤族分布。又據清謝啟昆修《廣西通志》載:「興安瑤,居五排、七地、六垌及融江、 穿江、黃柏江,與民雜處。」2六峒河流域包括華江瑤族鄉的同仁、水埠、千祥、銳煒、升坪,穿江河(今名川江)流域包括華江瑤族鄉的洞上、小河,可見清代華 江瑤族鄉的瑤族人數增多,分布範圍廣,該鄉的同仁、水埠、千祥、銳煒等村委均有分布。

華江瑤族以趙姓為主,此外還有李、鄧、盤、馮、邵等姓氏,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占瑤族人口絕大多數趙、鄧、李等姓氏瑤族是於清代從廣東遷至華江。

趙姓瑤族的譜書記載,其先祖趙愛山於康熙元年(1662)從廣東省遷到廣西省平樂府昭平縣,後趙愛山帶子趙金左遷到興安縣華江崩江腦香草坪安居,趙愛山之孫趙成鳳死於清雍正七年(1729),死後葬在華江千祥村委的苞嶺,可見趙氏瑤族遷入華江的時間應在康雍年間。

鄧 姓瑤族的後人稱其祖先鄧雲強於道光七年(1827年)遷到華江黑洞江。又據鄧雲強之子鄧余山墓碑碑文所載:「公為鄉勇,咸豐丁已年(1857年)五月廿六 日帶人在司前打賊遇害,越五日,管帶率人收屍還鄉。3該碑文記載鄧余山於1857年帶鄉勇與太平軍在司門前交戰一事,據此可知鄧雲強遷來華江黑洞江的時間 應在1857年之前。

李姓瑤族後人自稱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從廣東遷至華江。

上述可知,明代已有部分瑤族遷入華江,清代遷居華江的瑤族人數較明代有所增多,這批於清代遷入的瑤族構成了如今華江瑤族的主體。

二、遷徙路線

華江瑤族絕大多數是從廣東樂昌縣遷來,其遷入華江的路線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三種遷徙路線:

路 線一:「廣東—昭平—資源—華江「。參見趙姓瑤族祖墳的碑文:「吾祖……由粵東韶州府羅昌縣移至廣西平樂府昭平邑,於順治年間(1638~1661),因 世賊風大亂,移居興邑西鄉黃柏江中,奉官插標管守斯地數十餘年。」4可見其遷徙路線為從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遷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又於順治年間 (1638~1661)遷到桂林市資源縣的中洞村,後來由於討山耕作,不斷遷徙,廣泛分布於華江瑤族鄉的稅煒、升坪等地。

路線二:「廣東— 昭平—臨桂—華江」。據《趙姓譜書》記載,其先祖趙坤隆於順治年間(1638年~1661年)遷到廣東省韶州府羅昌縣,趙坤隆之子趙愛山於康熙元年 (1662)遷入廣西省平樂府昭平縣,因水土不合,遷上桂林府臨桂縣長江沖安居。後又因在臨桂長江沖耕作有種無收,趙愛山帶子趙金左遷到興安縣華江崩江腦 香草坪耕種為生。5

路線三:「廣東—溶江—華江」。據該支瑤族的後人趙興梅女士(現任興安縣民族局局長)介紹,其祖先從廣東樂昌縣遷到興安 溶江居住,後從溶江鎮遷至華江瑤族鄉,2010年他們還回溶江鎮司門村去祭拜祖墳。可知該支系趙姓瑤族先是從廣東遷到溶江鎮司門村居住,後來才沿著川江溯 江而上,分布於川江流域的小河、洞上等村。

除趙姓瑤族外,鄧、李、盤、羅等姓瑤族的後人均自稱從廣東樂昌縣遷來,馮姓瑤族的後人自稱從湖南邵陽馮家沖遷來,召姓瑤族的後人自稱從全州縣紹水鎮桐油村搬來。

總的來說,華江瑤族鄉瑤族大多是於清代時從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遷到廣西賀州市昭平縣,後來遷到桂林市的興安、資源、臨桂等地刀耕火種,不斷遷徙,最終散居於黃柏江、川江、六洞河及六洞河支流的華江河、白岩江、龍塘江、集義河、黑洞江等河流域的水源深山之中。

三、遷徙特點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兩類移民:一是統治者運用官方的權力和財力加以引導、組織或者強制推行的,以及在社會的或自然的外力壓迫下大規模爆發的。一是下層民眾為了逃避天災人禍、維持生存、追求溫飽而自發進行的。6華江瑤族的遷徙多屬後者,故有如下特:

(一)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區遷徙

明 代以「川江、六洞」泛指今華江瑤族鄉一帶,據《梁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川江、六洞一帶的原住居民遭明朝軍隊屠殺罄盡,以致田地拋荒四十八年,無人耕 種。到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梁、唐、包、袁等四姓請求官府批准同意,將華江瑤族鄉的川江分為東、西、南、北四界,東邊歸梁姓所管,西、南、北歸 袁、唐、包所管,各姓所管範圍,均插標為記。成化二年(公元1467年)地方官員見六洞、川江各處仍然荒無火煙,又召集張義芙、陸彥聖、陸彥端十八戶人家 開發六洞,周朝仁、吳金太、李老里等十二戶人家開發川江。7可見明代華江一帶經兵燹之後人煙稀疏,梁、唐、包、袁及後來召集的三十戶成了這一帶田地山林的 擁有者,他們只耕種水田平地,而大量的荒山野林則以「種樹為租」的方式租讓給別人耕種,這為瑤族先民遷往川江、六洞一帶的高山密林間「討山耕種」提供了可 能,一批批瑤族先民的向人口密度低的深山老林中討山耕種,安居樂業。

(二)遷徙頻繁且規模較小

瑤 族遷來華江時,當地的荒山野林都被為早先到來的漢族所有擁有,他們只能向這些山主「討山耕種,種樹為租」。山主們要求瑤族人民在第二年春節前後挖地種植玉 米、豆類等農作物的同時為他們植下杉木、竹子作為地租,並嚴格規定樹苗的高度及株距,樹苗為1~1.5尺,株距約2.5米。三四年後,待這些竹子、杉木長 高而影響農作物種植,瑤族人民則被迫遷往別的山頭繼續「討山耕種」,將精心培育的林場還給山主,當地流傳的「正月種竹,二月種木」的順口溜正是這種「種樹 為租」的地租方式的反映。「種樹為租」的土地租賃方式決定了瑤族人民租種同一塊土地的時間較短,一般為3~4年,這導致瑤族人民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的遷徙不 斷。

(三)從山地到山地的遷徙

瑤族遷往華江時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農業階段,從事山地農業生 產。這一時期,瑤族人民尚未懂得翻耕土地,也不懂得施用肥料,土地的肥源主要靠草木灰。每年冬天,瑤族人民先上山選好可耕的坡地,砍草伐木,讓它自然曬 干,到來年的三四月份,便放火來燒,待火燒過後,趁土地尚有餘溫時及時播撒下粟子種子,然後用刀砍去剩下粗大未能燃燼的枝幹,整理土地。第二年則挖地種玉 米,兼種米豆、紅薯、木薯、旱禾、芋頭等雜糧等,中途只鋤一、二次草,不另施肥,即坐待收成。第一年因土地肥力足,農作物往往豐收,第二年平產,第三年減 產,第四年左右因土地貧瘠而不得不另行擇別的山坡,以同樣方式開墾,如此循環反覆,受這種耕種模式的制約,他們的遷徙多為從山地到山地的遷徙模式,故有 「吃敗一山過一山」之說。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華江瑤族鄉多為清朝中前期從廣東遷來,大致以「廣東—昭平—資源—華江」,「廣東—昭平—臨桂 —華江」、「廣東—溶江—華江」三條路線遷入華江,受「種樹為租」及瑤族自身農業發展水平的制約,他們的遷徙呈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區遷徙、遷徙頻繁且規模較 小、從山地到山地的遷徙等顯著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土地改革,華江瑤族分得了田地林場,部分瑤族從高山上搬到平地居住,但大部分瑤族仍居住高山 上,形成了現今華江瑤族鄉瑤族的分布格局。

注釋:

①(明)蘇浚篡,《廣西通志》卷3,引自《明代方誌選》第6冊第52頁,明萬曆二十七年刊刻,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牌。

②(清)謝啟昆修,胡虔篡,《廣西通志》卷278,第687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牌。

③該碑現存廣西興安華江瑤族鄉水埠村水埠塘岩塘面。

④該碑現存於興安縣界首鎮蘇家村委文家灣排山凹。

⑤參見趙元興、趙坤運等人整理,《趙姓譜書》1988年手抄本,複印件存於興安縣民族局。

⑥葛劍雄等著,《簡明中國移民史·導言》等9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牌。

⑦參見梁天錫撰,《梁氏族譜》,1915年1月1日手抄本,複印件存於興安縣民族局。

作者系: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韋勝輝;興安縣民族局 趙興梅

布努瑤是如何遷徙的?http://yaozu.baike.com/article-277262.html

布努瑤的「口述史」說布努瑤始母「密洛陀」從「月利月華」既西北的黃土高原遷至「洛立」,約在新石器時代中、後期發生的蚩尤和皇帝炎帝族爭奪中原的時候。布努瑤先後在「洛立城邑」、「阪泉」、「涿鹿」與黃炎族進行大戰,由於戰敗而往南遷徙。在「洛立城邑」時,蚩尤輕敵,城池被攻破,布努瑤的袁大柯、羅立儀、蒙托懷、藍托木、潘托第、韋德香、班托若七個部落,把偷來的黃帝族女人衣服穿上,男扮女裝,逃離「洛立誠邑」。皇帝見逃出成的都是婦女,不加追殺。為防止逃出「洛立誠邑」的隊伍引起皇炎帝的注意,七個部落中的潘、班、袁三個部落 分頭遷徙,只有藍、羅、蒙、韋等四個部落集體遷徙。但是如今布努瑤藍、羅、蒙、韋四姓瑤家兄弟結為一體傳說的來由。

  從「洛立誠邑」遷逃以後遷徙到瑤語稱為天無鳥飛的「沙向達甘」(今甘肅省地)「哈莫哈所」(沙漠地帶,瑤語稱哈莫漢為土丘、哈所漢為沙子)和「岜伶岜乖」的黃土高原居住。

  後來,布努瑤的首領即蚩尤的二弟耕杲的後代,遷徙到金陵9今南京市)和洞庭湖一帶。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弄旺村80歲的老歌手羅金福《布努瑤遷徙歌》就唱有「金陵」這個地名,又唱到經過千辛萬苦,約在唐初遷徙到瑤語稱為「比車」(漢稱貴州省的比節地區)和華哩漢為(貴州省荔坡縣白崖山一帶)。約在唐代中期布努瑤才逐步從貴州省的比節地區和荔坡縣進入河池市的古宜州、環州和安化州。

  布努瑤遷入古宜州、環州、安化州的時間,雖無文字記載但有些記載的一次瑤民起義時在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蒙光月領導的瑤民起義。布努瑤如果不形成人」多勢眾」是不能聚眾起義的。可以推測,布努瑤剛遷入古宜州、環州、安化州時最多不超過1000人,而蒙月光領導的瑤民起義隊伍1000多人,那麼沒有幾萬瑤民為基礎是不行的。由此可推斷,布努瑤遷入古宜州市在唐代中期,至今1200-1300年左右。到南宋時期,河池市的布努瑤進入鼎盛時期。從北宋的宋仁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至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908年),布努瑤先後舉行了15次反抗封建王朝的起義。由於戰敗又進行大遷徙。在韋姓瑤家就流傳有(宜州修鐵城,瑤民大遷徙的說法,說都安、大化的布努瑤是南宋古宜州修鐵城時候從古宜州遷徙而來的。1967年「祝著節」我到大化瑤族自治縣流水鄉韋世良家做客。他曾就讀於中南民族學院,任過區委副書記、區長。他跟我講了韋姓瑤家從古宜州遷徙到大化的歷史,並唱一首民謠:

  宜州修鐵城,防止蒙古兵;  宋皇道末期,蒙軍已壓境;  瑤民居深山,被趕來修城;  為避戰亂禍,遷入田州境。

  南宋時期,都安、大化等地屬古田州府地,故有」遷入田州府境「之說。13世紀初年,蒙古貴族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連續向鄰境發動戰爭,先後滅掉夏、金等國。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滅南宋。1254年蒙軍滅了大理國後,其動向就是進攻廣西,以掠邕、宜兩州委目標。時駐廣西宋帥李遇龍曾向宋皇帝奏稱:」西南溪蠻地區已被蒙軍佔領,其目的窺視邕,宜略荊湖「,在蒙軍節節進逼,古宜州受到嚴重的威脅的形勢下,古宜州與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3月至11月建成了」宜州鐵城「。防蒙軍的進攻,就在這時候,布努瑤由於起義失敗,無處安身,被迫從貴州的荔坡縣、古宜州、安化州、環州遷入都安、大化等地的深山老林居住,到現在已有746年的歷史。廣西瑤學學會會員、大化文物管理所所長蒙桂芳先生編寫的蒙姓瑤家家譜說他們蒙姓布努瑤從古宜州遷入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居住已有37代的歷史了;廣西瑤學學會會員、都安瑤族自治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幹部藍永洪先生編寫的布努瑤藍姓家譜說,藍姓布努瑤居住的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一有38代人的歷史;都安瑤族自治縣人大文史辦羅炳高先生說,據他們羅家家譜記載,他的家族遷到都安大化已經有43代。按每袋20年計,布努瑤遷入都安、大化早的至少有840多年的歷史。

  藍、羅、蒙、韋四姓布努瑤遷到都安下坳鄉弄炳坳居住,在那裡殺豬分支遷徙,韋姓瑤家遷徙到今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響水關下的三合、三聯等地,開發土地造成良田後被外族驅趕,又遷徙到保安鄉九曲灣居住,後再遷入今鎮西鄉盤兔村、龍齊村居住至今。

  據鎮西鄉盤兔村板多屯68歲的韋土勛60歲的韋建德回憶韋姓瑤家遷入該地,約在明洪元年(公元1425年)。韋姓布努瑤居住在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九曲灣「和藍鄉」兩屯,居住時間已購6代人。韋姓有兩位美貌趙群的姑娘,名叫理浪和理可嫁給尤齊村的阿足和阿育為妻,外族人看到這兩女才貌趙群,要佔為己有,為此引起民族械鬥。由於尤齊村的瑤民寡不敵眾,全寨160人被全部殺害,只有海民和信才兩人打獵不在家而倖存。他們兩埋完死難同胞後,就到保安鄉的「九曲灣」和「藍多」兩地去報告理浪和理可得外家。兩位媳婦的外家和海民、信才到都陽滿江鄉弄細村報告都陽土司。土司見是布努瑤人,不出來升堂辦案。海民和信才火了,就到土官的馬房去砍斷土官的馬尾巴,土官仍不升堂。他們又到河邊砍了土官過河用的竹排,土官仍不升堂辦案。他們用弓箭射進土官衙門,土官才被迫出來升堂辦案。海民和信才向土官報告被外族強人殺去160人的前因後果。土官根本不嚴辦兇手,只問葯多少錢,海民和信才說不要錢,。土官說要多少豬羊牛,他們又說都不要。那土官敲擊案台大聲吼叫他們瑤人都被殺光了,不要錢,又不要牛羊,到底想要什麼?海民說,我們被殺去160人,就要160個峒場。土官即判給海民今盤兔村、尤齊村、弄往村的160個山弄。從此,布努瑤有了自己的土地,第一次獲得土地的開發權。韋海民和韋信才隨即請保安鄉阿足和阿育的外家遷居盤兔村、尤齊村、弄往村。至今這三個村的韋姓瑤家人口已達到3000餘人。這就是韋姓布努瑤遷徙的血淚史。


推薦閱讀:

摘錄佛言禪心的微博(34)
摘錄 星度指南
摘錄佛言禪心的微博(18)
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理論研討會的發言摘錄
一路走來----文抄摘錄(3)

TAG:姓氏 | 遷徙 | 摘錄 | 瑤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