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隋煬帝是個有為之君 【文化散論】

[轉帖]歷史上的隋煬帝是個有為之君 4740 次點擊 18 個回復 xiaomgang 於 2016-3-2 19:16:44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文化散論 燭火尚明小時候家裡有一本古典小說《隋唐演義》,我反覆看過很多遍。後來又聽過單田芳先生播講的同名評書,對於隋末唐初的那段歷史有了最初的了解。在演義小說裡頭號反面人物就是隋煬帝楊廣。此人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如弒父、欺娘、屠兄、霸嫂。殺戮忠良,魚肉百姓。最終被程咬金領導的瓦崗軍推翻。不過小說歸小說,歷史歸歷史,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與小說里並不相符,可以說小說誇大的他的惡的一面,而對於他的一些政治作為卻隻字未提。楊廣在位一十四年,無論在文治還是武功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首先說文治,楊廣留下了兩件惠澤於後世的政績,一是創建科舉制度,二是開通了京杭大運河。首先說科舉。在科舉誕生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比較雜亂,有世襲制、薦舉制、察局制、九品中正制等多種方式。但這些方式都存在結黨營私、弄虛作假的弊端。在隋朝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後來淪為門閥把持的工具。「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姓寒族無過進之路。」因此科舉制度的建立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科舉制度的萌芽在隋文帝楊堅統治時期,楊堅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到隋煬帝時的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式設立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楊廣不僅看中考試者的成績,更看重人品。在大業二年(公元607年)楊廣下詔:「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剛毅正直,直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驃壯十科舉人。」科舉制度重才學不重門第,它的建立無疑是底層寒門學子的福音。徹底打破了門閥家族對選拔官員的壟斷,使得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寒門子弟有了出人頭地,參政報國的機會。而儘管隋朝在中國歷史上只存在了三十八年,但開創的這一科舉制度卻一直為歷朝歷代所沿用,直到封建王朝即將結束的1907年才廢止。存在了一千三百餘年,可以說楊廣開創了一個對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制度。楊廣另一個惠澤後世的政績就是開鑿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第一次開鑿時長度僅為170公里。而楊廣在位時期開鑿的大運河全長達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後來由於自然條件變化,一部分河段被淤積堵塞,大運河多次改道,現在的大運河比隋朝時縮短了1000多公里。在楊廣即位後的第一年便開始了開鑿運河的工程。在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楊廣發動百萬男女開鑿由江淮通向江南的紐帶工程——通濟渠。當年八月即告完工。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堪稱人間奇蹟。同年又開通了邗溝,在公元608年開通了永濟渠,公元610年開通了江南河。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2700多公里的龐大運河體系。為宋元時形成的京杭大運河奠定了基礎。因此楊廣也被視為「大運河開鑿第一人。」而大運河與長城並成為中國古代兩項最偉大的工程。但如果論及對後世的意義,大運河是遠超過長城的。因為長城更像是一個裝飾品,宏偉壯觀,但實際用處卻不大,並未阻擋住歷代入侵者的鐵蹄。而大運河的開通使得對後世經濟影響重大的漕運制度正式建立。運河溝通了南北,互通了有無。催生了古代的物流業,並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運河兩岸興起的城鎮達數十座。對古代經濟的發展貢獻不可估量,並且促進了文化繁榮。因此唐末詩人皮日休寫詩稱讚:「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可見執政僅十幾年,卻能留下科舉和開鑿運河這兩項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政績,這樣的皇帝在古代可謂獨一無二。但這也只是楊廣政績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楊廣又營建了洛陽城。楊廣繼位之後便把國都由西安遷至洛陽。同時開始修建新洛陽城。建立起一個規模宏大,布局有序的都城。到唐朝和五代時期,洛陽仍為都城。至宋代時為西京,金代時為中京。在文化方面,楊廣最大的功績就是恢復學校,發展文教事業。隋文帝時下詔「廢學」,全國只留下一所太學,置博士五人,學生72人,其餘中央和地方的學校統統廢棄。而楊廣即位後恢復了被廢棄的學校。又連續頒布了幾道關於教育的詔書,提出「軍民建國,教學為先」,「尊師重道,敦講明教」。而「尊師重道」一詞是楊廣最早提出的。楊廣對於教育十分重視,在中央設立了國子監,在地方的學校里也設立學官,獎勵辦學優異的地方官員。而楊廣本人的文化造詣極高,精通書法、繪畫、音樂,更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作傳世的有四十餘首,質量都很高。除了文治,楊廣在武功方面也很有成績。他在二十歲時便統帥部下,指揮了滅陳之戰。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就是掛名主帥,仗都是賀若弼、楊素、韓擒虎等猛將打的。雖說如此,也不能說楊廣毫無貢獻。當時隋軍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皆稱頌他的賢德。滅陳之後楊廣又擔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在江南經營十幾年,成績斐然,深得民心。他在即位後發動了很多戰爭,有勝有敗,勝利如攻滅吐谷渾,征服契丹、琉球。慘敗如雁門關遭突厥重創,三征高句麗,幾乎全軍覆沒,並引發了國內動蕩。值得一提的是楊廣多次在對外戰爭中御駕親征,顯示出他絕對不是一個只貪圖安逸享樂的皇帝。楊廣在對外戰爭中取得的最大的成果就是經營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在公元609年,楊廣在掃清了契丹和吐谷渾後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西巡。由長安至甘肅隴西,穿過祁連山,一直走到河西走廊的張掖郡。古代的皇帝抵達西北這麼遠的地方在整個封建王朝也只有楊廣一人。這次西巡也絕非遊山玩水,因為西北自然條件惡劣,隨性的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多失散,楊廣本人也吃了不少苦頭。抵達張掖後楊廣接受西域27國國君與使臣的朝見,西域各國商人也在張掖開展貿易。楊廣在古絲綢之路還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而後隋朝也與西域各國展開貿易往來。楊廣還作了首《飲馬長城窟行》,以紀念這次「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的西巡。因此一個僅僅在位14年的皇帝能夠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這麼多的成績,而且很多都是對後世有著極大影響。在中國的歷代封建帝王里極其罕見了。由此可見楊廣之為政勤勉,勵精圖治。但他的錯誤也在於過於勤勉了,總想急於求成而不顧現實條件,這與篡奪西漢政權後又「托古改制」的王莽很相似。儘管出發點是為了國家的振興,卻忽視了底層百姓的利益,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最終在隋末爆發了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楊廣最早也被部下殺死。而因為是亡國之君,在唐代編寫的《隋書》中也對他多有醜化。而後世的演義小說里更是把他黑得人人皆曰可殺。而今天我們穿越歷史的迷霧,公正客觀地看待歷史就會發現其實被歷史醜化的人物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因此楊廣雖是亡國之君,但也不失為一個有為之君。他所留下的經驗教訓也值得後世吸取和借鑒。
推薦閱讀:

細數那些改變了中國大歷史的小人物【藤枝投稿】
葉挺將軍參與了什麼重要事件?
西泠印社2010春拍成交額創歷史新高
歷史真相:雍正是否篡位?死後又緣何不入清東陵
清朝為了虜獲民心篡改歷史,將袁崇煥立為英雄,崇禎先誇後貶

TAG:歷史 | 文化 | 隋煬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