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功德這個竅訣,可以輕而易舉獲得無量的善根
隨喜之功德: 聞聽他人行善時,若舍嫉妒不喜心, 誠心歡悅作隨喜,佛說同獲彼福德。
耳聞目睹他人在做聞思修行、塑佛像、印佛經、造佛塔、上供下施等善法時,如果能捨棄心胸狹隘、忍無可忍或者擔心別人的善根勝過自己的嫉妒心(如暗自想:他的弘法利生的事業如此廣大,他行持的善法如是巨大,我遠遠比不上他了)和競爭心(有些人見到別人做善事,也非要和別人一樣,就像生意場上的人一樣,看到別人賺了多少錢,自己也要賺那麼多),放下所有的不歡喜心、誠心誠意生起隨喜心,佛說此人將獲得同等福德。 對於修持大乘佛法的人來說,應該徹底拋棄一切嫉妒心。 嫉妒心有很大的危害,《法苑珠林》中記載: 在拘留孫佛時代,有六十個比丘對兩位法師的弘法利生事業產生了嫉妒心,於是誹謗他倆戒律不清凈。以此惡業,這六十個人死後墮入無間地獄,感受了無量的痛苦。這個果報非常可怕。今後大家要隨喜他人的善根,不要產生嫉妒心,否則不僅算不上修行人,還會在惡趣感受苦果。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不應嫉妒,但生隨喜,若能如是除貪嫉者,是名菩薩持心凈戒。」如果能斷除嫉妒心等煩惱,恆時隨喜他人的功德,這種人就是守持清凈戒律的菩薩。細心想來,這一點確實很不容易做到。我們口頭上可以說要遣除嫉妒心、要隨喜功德,可是當見到別人在做善事時,也許自己不但不生隨喜心,反而會生起嫉妒心和競爭心。在這個問題上,大家先要搞清楚道理,然後在實際生活中串習。剛開始會有很大困難,但是只要長期努力對治,相續中的不良習氣就會逐漸減弱乃至完全消失。 在見到別人行善時,我們應該想:他能做這樣的善事,實在是稀有難得!我真是太高興了!如果能這樣誠心誠意隨喜,按照佛的說法,自己可以獲得與對方同等的福德。可見隨喜是一種無需費力便可獲得善根的殊勝方便,大家應該重視這種方便。 有些人說:「藏傳佛教重視隨喜,漢傳佛教中沒有這樣的教言。」這種說法不符合實際。 永明延壽禪師在《萬善同歸集》中說:「隨喜贊善,助他勝緣,如觀買香,傍染香氣,雖不親作,得同善根。」大師說得非常清楚,如果能隨喜、讚歎他人的善根,雖然沒有親自去做,也會獲得同樣的善根。漢地的很多經典中也有這方面的教證。 所以,如果有人想破斥別人的宗派,最好先看看自宗的祖師大德是怎麼說的,然後再破斥別人也不遲。否則你破斥完別人後,翻開自宗的論典才發現:原來是在破斥自己的宗派!其實有些道理非常簡單,甚至是家喻戶曉的,可是孤陋寡聞的人卻不承認。
很多大德的教言都明確提到,隨喜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財力,僅以分別心就可獲得廣大福德。所以當見到別人在做善法時,要對自己不能成辦這樣的善法感到慚愧,對他人做這樣的善法感到欣喜。平時我們要經常想:別人能做這樣的善法,這多麼令人歡喜啊! 《無著菩薩傳》中記載:每當聽到有人快樂或者行持善法,無著菩薩就由衷地隨喜道:「這真是太好了!」不僅口中如是說,臉上也是一副開心的表情。在座的很多人會不會這樣啊?有些人一聽到別人的功德,心裡就悶悶不樂,臉上也浮現出不高興的表情,這都是自己的嫉妒心、嗔恨心和競爭心在作怪。這些人應該想一想:通過隨喜他人的功德,自己也能獲得功德,為什麼我不隨喜呢? 我們不僅要隨喜別人的功德,也應該讓別人隨喜自己的功德。雖然修行人不能炫耀自己的善根,但是以好心讓別人隨喜是可以的,所以也沒必要一點都不告訴別人。以前有一位老太太天天轉壇城,別人問她:「你轉多少圈了?」她說:「我不告訴你。如果你隨喜了,會減少我的功德。」可能她只知道別人隨喜可以獲得同等功德,卻不知道自己的功德不會因此而減少。 在《四十二章經》中,對此道理有很好的宣說。佛說:「看到別人行持善法時,如果自己產生歡喜心,可以獲得很大福德。」有弟子問佛:「那行善者的善根會因此而窮盡嗎?」佛說:「譬如一個燃燒的火炬,成百上千的人分取它的火來做飯、除暗,這個火炬依然如故。隨喜福德也是如此(,並不會減少)。」我們舉行傳燈法會時,一盞燈、兩盞燈……這樣依次傳下來,最初的那盞燈並沒有損失;與此相同,別人隨喜自己的功德後,自己的功德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一個人懂不懂佛理,並不需要很長時間觀察,只要聽他說幾句話便可知道。最近我遇到兩個佛教徒,他們自稱皈依十幾年了,有如何的修行境界。我聽後很高興:在末法時代,皈依了那麼長時間,還有一定的修行境界,很不錯啊!可是再聊一會兒,我就感覺不對了:他們的見解、修行、行為都很不如法,而且完全憑自己的分別念斷定問題,說出來的話特別可怕,可是他們還以為自己說的是對的。
現在很多佛教徒都存在一個大問題——不懂佛理,甚至有些出家人和皈依很久的人都是如此。很多人的佛學素養不夠,連基本的佛理都不懂,雖然他們很熱情、很虔誠,但僅此並沒有用,也許他們的虔誠心是一種迷信。以隨喜而言,稍微學過教理的人都知道: 別人在行持善法時,緣他們的善根生起歡喜心就是隨喜,這種心態有很大的功德。可是有些人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解釋不來,即使能解釋幾句,也是胡亂解釋,根本不符合經論,只符合自己的邪分別念。然後他們按照自己的邪分別念行事——不但不造善業,反而經常造惡業,最終給自己帶來了生生世世的痛苦。 我覺得這樣依靠佛法墮落沒有任何必要,世間墮落的因成千上萬,何必要依靠佛法墮落呢?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很可能緣嚴厲的對境造下惡業,最後落得非常可悲的下場。 我們看一則隨喜的公案。以前勝光王(波斯匿王)在四個月中供養佛陀及其眷屬,當時有一個流浪的乞女對此生起隨喜心,她想:勝光王因為前世積累善根,今生成為有大福報之人,現在他遇到佛陀這樣的福田,又繼續積累福德,這真是太稀有了!到了傍晚迴向功德時,佛陀問勝光王:「你積累的功德是迴向給你自己,還是迴向給比你獲得福德更大的人?」[1]勝光王說:「誰的善根大就迴向給誰。」於是佛陀念那個乞女的名字作了迴向,連續三天都是如此。後來勝光王有點接受不了:明明是我作供養,可是善根卻迴向給一個乞丐!於是他和大臣們商量對策。大臣們獻計:「明天乞女再來的時候,我們狠狠毆打她,這樣她就不會隨喜了。」第二天,大臣們毆打了乞女,結果她生起嗔心,沒有生起隨喜心,當天佛陀便念國王的名字作了迴向。
從這個公案可以看出,如果以特別清凈的心隨喜他人的善法,可以獲得與對方同等甚至超勝的功德。 《彙集經》中說:「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無法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的重量雖然巨大,但也可以稱量,而隨喜的功德無法衡量。《大般若經》中也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大海,有取一毛析為百分,持一分端沾大海水可知渧數。此善男子善女人等,隨喜俱心所生福德不可知量。」[2] 你們可以看一下佛經,很多經中對隨喜的功德都有宣說。這並不是佛教的傳說,實際上隨喜確實有非常大的功德。可惜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竅訣,否則可以輕而易舉獲得無量的善根。 見到別人做善事時,產生隨喜心非常重要,不一定非要出很多錢。當然,對做事情的人來說,沒有一點錢也辦不成事。有人說:「我想做一件事,可是沒有錢,怎麼辦呢?」我說:「既然沒有錢,就乾脆不要做嘛。」總之,不一定要出很多錢,關鍵是要產生隨喜心。前一段時間,我在《重修學院老年經堂的信》中說:「即使您沒有太多錢,哪怕以清凈心、菩提心捐助一元錢,甚至僅僅生起一個隨喜的念頭,這種功德也無法言說。」以前學院大經堂落成開光時,我也要求大家盡量產生隨喜心。這只是一念短暫的分別心,每個人都應該能生起來。 今後在見到別人做善事時,我們要盡量生隨喜心,即使生不起隨喜心,也不能生嗔心、嫉妒心,更不要去製造違緣、摧毀別人的善根。有些經典中說,菩薩在利益眾生時,如果有人以噁心製造違緣,這個罪業是很難清凈的。以後大家要小心:誰是利益眾生的大菩薩,凡夫的肉眼很難分辨,所以自己最好隨喜他人的功德,沒有必要製造違緣。 我在一堂課上曾經說,要發自內心地隨喜別人的功德。聽了這堂課後,有一個居士反省說:「以前雖然我經常說『隨喜功德』,但內心還是有很多不良成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調正自己的心態。」後來他經常勸勉自己:「要發自『內心』地隨喜!」當說到「內心」兩個字時,他臉上也有一種很深刻的表情。 平時誰都會說「隨喜功德」,但是不是發自內心的隨喜就不太好說了。別人在做善法時,比如傳講一堂佛法,舉辦一次法會,修建一座佛塔,印一部佛經,耳聞目睹這些善法後,我們不要有不好的心態,應該像剛才這位居士所說的一樣——發自「內心」地隨喜。 [1]前面說隨喜可以獲得同等福德,可是這個乞女因為隨喜的心特彆強,她獲得的福德已經超過了勝光王。 [2]《大智度論》中也有同樣的教言。 ----《藏傳凈土法》82課(部分節選) |
推薦閱讀:
※怎樣補充纖維素?從哪裡能獲得充足的纖維素呢?
※日本或將獲得駐日美軍F
※佛教美文:終日瞎忙我們究竟獲得了什麼
※2018年,幾大生肖將獲得讓人沾沾自喜的好運。
※真陽之氣的獲得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