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與馬爾克斯跨越時空的一場對話
當地時間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波哥大聖卡洛斯宮與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共同出席由兩國政府文化部門舉辦的中國-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討會。
中國當代文學最出色的幻想者一直有一個幻想:能在一個國際文學交流的場合,與他心目中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最傑出的幻想者之一相見。他甚至想好了和對方說的第一句話。
直到後者去世,幻想都沒有變成現實。
前者是莫言,後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
如今莫言終於把他早就想好的那句開場白說了出來:「先生,我在夢中曾經與你一起喝過咖啡,但哥倫比亞的咖啡裡面,有點中國綠茶的味道。」
是一個特定的契機,讓幻想變成現實,讓莫言得以說出這句話。這是在一個國際文學交流的場合:中國-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討會。地點是在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故鄉哥倫比亞:馬爾斯克不在,馬爾克斯又無處不在。
莫言在研討會上的「壓軸」發言,某種程度上,是與馬爾克斯跨越時空的一場對話。見證者中,有莫言的中國同行,有馬爾克斯的文壇後輩,有哥倫比亞總統,當然,還有中國總理李克強。
總理成了莫言與馬爾克斯「對話」的橋樑
莫言坐在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的左側。這是總統親自安排的,他對於這位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得主的來訪極為重視。
桑托斯說,自己非常榮幸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多年好友。他還對中國客人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的一天,他到公寓拜訪馬爾克斯時的一段往事。
總統閣下成了莫言與馬爾克斯「對話」的橋樑。
無獨有偶,李克強總理此前一天在桑托斯為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引述了莫言在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對馬爾克斯的評價,以此表達拉美文學對中國文學的深遠影響和獨特魅力。
總理也成了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話」的橋樑。
駿馬變成火箭,馬爾克斯變成什麼
莫言作為幻想者的氣質,在哥倫比亞表露無遺。他說:「當年我坐著時速50公里的火車回家,幻想自己騎著一匹駿馬在田野賓士。現在坐時速300公里的高鐵,我覺得自己是騎在一枚火箭上向月亮賓士。現實變了幻想也在變,不了解最新的現實,幻想不能展開翅膀。」
莫言口中的現實是:中國作家30年來有大量作品,我也相信,哥倫比亞除了加西亞?馬爾克斯還有很多優秀作品。希望隨著文化交流進一步擴展加深,更多文學作品翻譯成對方文字獲得閱讀。
另一位在研討會上發言的中國作家、年僅26歲的蔣方舟說:「中國讀者對拉美文學並不陌生,可我們的印象卻停留在馬爾克斯,正如拉美對我國文學的認識停留在魯迅。而事實上,兩國的文化都在不斷突破和變化。」
中國文壇這「一老一小」,在對中拉文學關係的現實判斷上,意見一致。
《百年孤獨》那個著名開頭的影子
哥倫比亞小說家聖地亞哥?坎博阿在發言中提到,曾經有人這樣評論:如果所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讀者組成一個國家,那將是拉美人口最多的國家,形成一個「文學國度」。他們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說不同語言,他們可能說20、30、40種語言,但總有一種方式進行溝通,就是通過馬爾克斯的作品。
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幻想氣質的評價,文學的魅力恰恰在於這樣的想像力。
那麼,是不是也可以想像,所有馬爾克斯的中國讀者組成一個省的話,將是中國人口排第幾位的省。遺憾的是,莫言的哥倫比亞讀者恐怕不算太多。或許能組成一個鎮子,就像馬爾克斯筆下的馬孔多?或者,同樣為莫言所鍾愛的福克納筆下的傑弗生鎮?
無論如何,這場中拉人文交流研討會都預示著一個新的起點。正如李克強在會上所言:「剛才莫言先生說,35年後,不知道現實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想,35年後,我們再來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今年是中哥建交35周年),不僅會記住昨天經貿協議的簽署,也一定不會忘記今天的中拉人文對話。我們的合作,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總理這番話,是不是有點《百年孤獨》那個著名的開頭「許多年之後……」的影子?
作為各自文學的代表性人物,莫言與馬爾克斯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本身,成了中哥、中拉之間文明對話的橋樑。他們身後,李克強既是這場對話的見證者,更是文明對話的「架橋者」。(新京報特約記者林之旭)
公眾號名稱 中國政府網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第一時間權威發布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會議活動等政務信息。推薦閱讀:
※莫言的表現讓哪些人感到失望
※莫言:真正的寫作, 要看到社會堅實的內核
※莫言:小壞小怪遭人厭恨,大壞大怪被人敬仰!
※莫言諾獎演說:當哭成為表演 應該允許有人不哭(全文)
※莫言這次真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最有力的競爭者嗎?怎樣評價莫言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