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精華解讀

凱恩斯與哈耶克關於政府與市場的爭論已經持續了80年,但至今我們對於經濟學及其政策的解讀依然無法跳脫他們所設立的框架。如果你想了解媒體上那些喋喋不休的爭論及其背後所蘊含的理念,那麼就非常有必要回到那場「世紀大辯論」,去深入了解兩位經濟學大師的核心觀點。本周為大家推薦一本《凱恩斯大戰哈耶克》,編者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將其中的觀點和爭論逐條列出,希望對大家理解該書有所助益。

1 序幕,不走極端

任何一種理論如果推向極致那都會是一種災難,正如拉羅什福科說過:「大多數虔信者讓我們對虔誠感到厭惡」。作為開篇,引兩句話,不同時期的人用不同角度來對待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雜誌》 Journal of Keynesian Economics ——JOKE(玩笑)

正如加爾布雷斯曾經說過的,只需要再來一場衰退,凱恩斯主義就會復活。

2 凱恩斯的成名作,驚人的預見性。

過重的債務負擔以及席捲全球的經濟大蕭條使得魏瑪共和國的經濟徹底崩潰了,民眾的痛苦使得極端主義思潮找到了生存的空間,最終在希特勒的上台後釀成了悲劇。凱恩斯在《和平的經濟後果》就預見了這樣的情景,這本書有驚人的預見性。

凱恩斯的一本暢銷書《和平的經濟後果》,以冷靜、全面、無情地略帶打趣的口吻,揭露了戰勝國索賠主張危險至極的荒唐。他的整體觀點是,和談與和平無關。貪婪地復仇,渴望看到德國永遠臣服腳下,有可能會喚起另一場導致世界衝突的「歐洲內戰」。這本書在英國賣出18500冊,美國售出70000冊,它被譯成了法語、荷蘭語、義大利語及俄語、羅馬尼亞語、西班牙語、日語和中文。全球暢銷超過10萬冊。它還被翻譯成了的德語,在維也納大受歡迎。正如哈耶克所說的,「他的《和平的經濟後果》讓他在歐洲大陸比在英國還出名。」

3 凱恩斯對於通貨膨脹的警告

凱恩斯主義所推崇的政府支出、放鬆流動性,在今天看來都是引起通貨膨脹的肇因,這給了人們一種誤解,認為凱恩斯支持通貨膨脹,並且凱恩斯主義必然會導致通脹,其實這些都是對凱恩斯的誤讀。凱恩斯絕對不支持通脹,並且他認為一旦經濟恢復了自發增長的能力,政府干預政策就應該適時退出以免造成通脹。對於親歷過惡性通脹的哈耶克來說,對於通貨膨脹更是深惡痛絕。在反對通脹方面,兩位經濟學大師有著驚人的一致性。下面,我們來看看凱恩斯對於通貨膨脹的觀點。

《和平的經濟後果》,由於政府超發貨幣來為戰爭提供資金:「通過持續的通貨膨脹,政府得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沒收相當大一部分的國民財富。」

「要顛覆現有的社會基礎,再也沒有比破壞貨幣更微妙又穩妥的手段了。」

用法律的力量進行價格控制,維持貨幣的虛假價值,本身就孕育了經濟最終崩潰的種子。

就長期而言,系統內的貨幣數量和穩定價格之間必然存在一個恆定的關係。然而,這一長期,對當前事務而言起到了誤導作用,改變價格與貨幣數量關係的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均衡狀態取決於長期,但「長期而言,我們都會死的。」——凱恩斯給出了自己最出名的一句評論。

4 觀點衝擊:奧地利學派和哈耶克的觀點對比凱恩斯的觀點

奧地利學派的觀點:

讓我們脫離生產資料私有制和貨幣使用的每一步,也就是在讓我們脫離理性的經濟。

美國的廉價信貸導致了資本商品業的繁榮,但他相信,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

哈耶克和奧地利學派的核心觀點,關於商業周期。

根據哈耶克的看法,問題的癥結在於中央銀行降低利率,干預了儲蓄和投資之間的關係。

人為地降低利率或借貸的價格,無非會帶來物價上漲,而人為提高利率,則意味著鼓勵商業活動的收縮(衰退)。

奧地利學派人為,自然利率和市場利率的差額造成了商業周期。

凱恩斯觀點:

一個全靠自己的個人主義社會無法妥善運作,甚至無法在尚可忍受的層面上運作,時局越艱難,放任的制度運轉就越糟糕。

刺激經濟能恢復企業的信心,「哪怕有些項目最終會失敗,這很有可能。」

依靠自利的結果是政治的中甲,因為「政治哲學家可以退休,把位置讓給商人,因為後者靠著追求利潤,就能達成哲學家的至善境界。」

凱恩斯極力反對英鎊以戰前的標準與黃金掛鉤,認為錯誤的信仰帶來災難性的蕭條。

英鎊恢復戰前價值,會造成巨大的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大大降低煤工等關鍵行業工人的薪資和生活水平,其產品按新價格將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力。通貨緊縮不會自動降低工資,它只會通過失業的方式讓工資下降。

從這裡來看,凱恩斯確實贊同政府要在非常時期(經濟衰退)干預市場,但是宏觀調控是以再造就業,恢複流動性為指向的。是在一定特殊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補救政策,而不是讓政府隨意干預市場的運行。

對比觀點:

凱恩斯人為,人要為自己的命運負責;而哈耶克則有些不情不願地人為,人只能服從自然規律,命中注定只能受經濟自然規律的支配。

凱恩斯樂觀,如果掌權者做出正確決策,生活不必那麼艱難。

哈耶克悲觀,人類活動受著嚴格的限制,不管用心多麼糧良苦,試圖改變自然規律的做法,都必定會招來最意想不到的後果。

5 大辯論:「節儉悖論」還有「乘數效應」

凱恩斯所認同的「節儉的悖論」

認為經濟衰退是因為儲蓄太多,商品和服務欠缺需求所致。

倘若個人選擇儲蓄而非消費,儲蓄又投資到資本貨物當中,生產的額外產品沒人買,衰退就出現了。

商業周期峰頂的太多儲蓄導致了周期谷底的產品過剩。

哈耶克的3點回擊:

1)儲蓄無法投資到新的生產中,除非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新投資製造出來的新產品不愁找不到銷路。

2)新投資激發了生產的規模經濟,降低了商品價格,讓人買得起了,結果就沒有過剩了。

3)奧地利學派「迂迴」生產方法,投資於中間資本產品(更新廠房,技術創新),在需求恢復時釋放出產能。

謎一樣的「乘數效應」以及對政府開支的爭論

乘數效應是指政府創造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能增加一個為工人供給商品的新崗位。更多的貿易活動能產生更多的貿易活動,因為繁榮的力量和貿易蕭條的力量是一樣的,運作起來都帶有累積效應。

由於工資「很有粘性」,無法輕易削減,所以就需要政府開支來恢復經濟的活力。但對於政府開支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公共開支會錯配資金,衝擊私人領域(對四萬億的批評)。而凱恩斯的回擊是,政府開支能夠通過減少失業救濟等支出項來彌補這些因素。其實關鍵問題還在於,政府能否好用資金,以及是否真的能帶來乘數效應,對經濟長期走強有好處。

關於政府項目的反面意見:

理查德·霍普金斯爵士對於凱恩斯政府公共工程創造就業機會觀點的質疑:引導資金進入某些行業,會使勞工市場錯位。把工人從生產效率高、贏利能力強的企業轉移到相對而言沒有價值的公共項目上;資本的數量有限,如果政府為公共項目籌資,就會減少私人行業所需的資金。

凱恩斯的回應:

回歸充分就業能讓失業救濟支出及企業虧損減少,足以彌補霍普金斯提出的這些因素了。

反對增加財政開支太短視了。我們陷入惡性循環。我們什麼也不做,因為我們沒有錢。但恰恰是因為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才沒有錢。

凱恩斯並不主張貿易保護主義:

凱恩斯對使用關稅的觀點:收入關稅是我們殘酷的口糧,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

6 哈耶克的貨幣理論以及對凱恩斯《貨幣論》的駁斥

哈耶克的貨幣理論:

貨幣沒有內在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不需要貨幣的。貨幣存在的絕對數量不是人類幸福帶來的結果,故商品有客觀價值,而貨幣卻沒有客觀價值。我們感興趣的只是貨幣對商品的相對價值(與收入來源相比較,或作為慾望滿足手段)有什麼樣的影響。

經濟最有效運作的關鍵是讓貨幣保持中立。

除非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央貨幣管理機構,才能實現貨幣調控。一個國家單獨採取行動,註定要招來災難。

哈耶克指出凱恩斯主義補救措施的弊端:

凱恩斯主張將閑置的產能投入使用,刺激經濟,使之恢復活力,提高就業。但困境是向消費者提供信貸來治癒經濟蕭條之做法,其實起到了反作用。他認為,這種「人為的需求,不過時拖延了清算的日子罷了。不要打興奮劑治標,讓時間來治本。」

簡而言之,沒有簡單容易的道路能走出低迷。從長遠而言,自由市場最終會讓經濟恢復到人人實現就業的均衡狀態。

7 觀點交鋒:關於儲蓄與投資

凱恩斯認為儲蓄和投資不需要達到均衡狀態,哈耶克不同意;凱恩斯認為投資和儲蓄的差額非常重要,它對價格的穩定有著不利影響,哈耶克也不同意。

哈耶克宣稱,儲蓄和投資不相等,是銀行提供不當或「非自然」信貸水平的結果,隨著時間流逝,這種做法會導致商品價格變化。然而,凱恩斯更看重「自然」利率和「市場」利率不相符合的時候。

8 哈耶克對凱恩斯核心觀點的反駁,微觀經濟學 VS 宏觀經濟學

增加投資以對應這一本來就需要維持舊有資本的「儲蓄」——任何此類舉措,其效果都等同於將投資抬高到凈儲蓄通脹水平以上的做法,它強迫儲蓄,誤導生產,最終導致危機。

在經濟衰退時期缺乏私人投資的條件下,為什麼提高公共投資能創造就業,不會帶來哈耶克認為不可避免的危機一題,他正忙著為之建立一套智性上無懈可擊的解釋——長久以來,他就著迷於此了。而這些思索的結果,就是他的不朽之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微觀經濟學 VS 宏觀經濟學

哈耶克堅信,整體而言,經濟學是一個深奧的主題,只能從市場個體互動的角度去部分理解。然而,凱恩斯卻正在構思《通論》,提出思想突破口。他認為,從整體上由上至下地觀察供給、需求和利率等諸多元素的交匯點,這樣理解經濟學最為適宜。哈耶克卡在了後世稱為「微觀經濟學」的思考上,著眼於構成經濟的成本和價值等不同元素;凱恩斯卻正朝著思考經濟運作的新路上飛躍,即把經濟視為整體的「宏觀經濟學」。

9 邁向《通論》

關於乘數效應:

這是常識,儘管凱恩斯也承認,「精確衡量這種特點帶來的效應恐怕不可能。」

凱恩斯很肯定的是,由於政府開支增加完全可以通過支出減少來得到彌補。

不用支付失業保險,再加上貧困救濟開支減少,政府省下來的錢占公共建設投資成本的一半。預計新就業人士能帶來相當於投資成本1/8的就業稅。

關心許多因素——稅收的增長,國庫在多方面的節省……進口相對於出口的增長。私人儲蓄的增長(主要來自利潤)以及物價上漲帶來的儲蓄率的變化,都能抵消投資的成本。

但為什麼不會帶來通脹呢?

如果國家的資源已經充分使用,這些額外的購買會體現為物價上漲、進口增加。但在當前情況下,額外消費只有一小部分會作用在這方面,因為它的大部分可由目前未得到利用的國內資源來提供,不會讓價格發生太大變化。

財政難以負擔呢?

其實會通過失業救濟金減少,以稅收增加的形式回到他手裡。《通論》中的一個關鍵元素,即經濟學家和財政部長不應當只顧著看國家收入和支出是否持平,更要看國家總收入的水平,即凱恩斯所說的國家「總需求」

《通論》另一關鍵元素:國家收入等於所有就業者的收入總和。除了增加國家收入沒有別的辦法能夠平衡預算,而增加國家收入和提高就業基本上就是一個意思。

關於減稅:

減稅對就業市場會產生預期效果,但用削減政府等量開支(如減少學校教師的薪資)來平衡減稅,是達不到效果的,因為這代表了對國民消費力的再分配,而非凈增長。

要把世界從大蕭條里拯救出來,除了戰爭之外別無他途?

要戰爭還是「赤字財政」?

迄今為止,戰爭是政府認為大規模貸款支出可取的唯一理由。對和平時期存在的種種問題,它們膽小,過分謹慎,缺乏熱情,沒有毅力和決心,只把貸款視為債務,卻不去想怎樣把社會本可能浪費的過剩資源轉化成游泳的資本資產。我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做出展示,哪怕承擔的是和平的使命,這個國家也能精力充沛。

10 《通論》的誕生,哈耶克熄火

哈耶克仍然對政府的干預行為頗多微詞:

以強制信貸擴張的方式對抗蕭條,無異於以招來邪惡的手段治癒邪惡。

政府如何用錢才是關鍵!

當前世界的許多麻煩,來自公共當局的輕率借貸和不當支出。(這種做法)抵押了未來的預算,它們往往會抬高利率……

不要回到從前放任支出的老習慣上,而是要廢除限制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的限制。

1936年2月4日《通論》正式出版

兩位凱恩斯主義者對《通論》的評價:

保羅·薩繆爾森,日後成為凱恩斯最傑出的福音使者,他總結《通論》成就時說:「這本書寫得不好,組織糟糕……它傲慢、脾氣暴躁、好辯,在致謝部分又表現得不夠慷慨大度。它充滿了子虛烏有和混亂的東西……閃耀的洞察力和直覺散布在單調乏味的代數里。尷尬的定義會突然之間過渡成令人難忘的華彩樂章。等終於掌握了它,我們發現它的分析顯而易見又完全新鮮。總之,這是一本天才之作。」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自封為凱恩斯的大祭司,他寫道「和凱恩斯其他所有作品不同,這本書十分模糊。如果它不是這樣,經濟學家不必圍繞他的意思和目的展開爭論,它也不會具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經濟學家最擅長回應模糊和相關謎題了。」

《通論》解決了什麼?

凱恩斯否定了經濟學界普遍接受的薩伊定律,該定律認為供給創造了需求,這個概念「仍然是整個古典理論的基礎,沒有它,古典理論就崩潰了……當代思想仍然深深受這一概念的影響,認為人不這樣花錢,就會那樣花錢。」

這是錯誤的想法:「個人的儲蓄行為必然會帶來類似的投資行為。」否定薩伊定律是《通論》新思維的核心,它帶來了「流動性偏好」

古典理論的邏輯:

儲蓄多——利率下跌——投資上升——產出增加,儲蓄減少

儲蓄少——利率上升——投資減少——產出減少,儲蓄增加

流動性偏好的概念,顛覆了傳統儲蓄和投資關係的認識,因為如果儲蓄者相信自己持幣觀望會得到更划算的交易,他會以現金、珠寶或黃金的形式來保留儲蓄。

現金為王,在2008年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出現過,隔夜拆借利率飆升。

由於流動性偏好,利率需要維持較高水平,因為銀行必須向儲戶提供溢價來換取其資金。流動性偏好否定了儲蓄比支出更具美德的「常識性」觀念,而這一觀念,恰好是古典經濟學的基礎。

以為財富的主人渴望擁有資本資產是因為喜歡它,卻不料他想要的是資本資產的預期收益。

《通論》為何如此受歡迎?凱恩斯,至少他給了人們希望,失業問題不靠集中營也可以治癒。

關於如何得到真正自由的爭論:

哈耶克,政府職能的擴大必然妨礙個體的自由,《通論》所主張的生產理論將必然導致集權理論的誕生。

凱恩斯,人人都得到就業的繁榮社會,是維持獨立思考和行為最可靠的途徑,而獨立的思考和行為保證了真正的民主。

11 凱恩斯攻克美國

短短几年,凱恩斯就吸引了許多美國年輕經濟學家的心靈和頭腦。他對美國理論經濟學家思想的影響力提升之巨,可從學術期刊提及他的次數中明顯看出。1934年,受他理論啟發的只有20篇文章;1936~1940年,這個數字飆升到269篇。

羅斯福新政,大規模的公共支出提高需求。這就是實踐中的「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的糾偏:

有些人主張增加貨幣供應量,不靠增加支出提高需求,凱恩斯對此做了駁斥,「那就像是因為買了一條太長的皮帶就想讓自己長胖一樣。在今天的美國,皮帶比腰圍長得太多了。

凱恩斯煞費苦心地指出了若經濟已達充分就業狀態國家繼續注資提升需求會有什麼後果。當社會的所有勞動力和資本設備都已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有效需求除了無限制地提高價格,別無任何作用。

12 哈耶克的反擊在哪裡?

人們都熱切地等待哈耶克挑戰《通論》,但哈耶克的思想卻飄向了他方。

哈耶克的講座「經濟學與知識」對於經濟均衡概念的思考:

大規模經濟行為的先驗假設依賴於一整套理想的條件:每一個人都掌握了為在完美市場中做出決策所需的一切有關目前及將來環境的知識。但是,哈耶克提醒聽眾,完美的市場並不存在。

市場中哪怕最簡單的決定,都由許多準確和不準確的人類選擇構成。

兩點重要結論:

1)價格反映了對市場認識的集體智慧;諸如政府等外部力量干預價格形成,就像是想按住測速儀指正的方式來規範汽車行駛速度一樣。

2)沒有一個人,哪怕是「全知全能的獨裁者」,能夠了解經濟體中所有個體的想法、慾望和期待。如果一個集權統治者,甚至心懷善意的非政治「規劃者」,基於自己能夠準確了解他人思想的假設來干預經濟,必然會挫敗、阻礙個人的幸福和自由,哪怕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代表個人的利益行事。

哈耶克稱「這個極具啟發意義的想法讓我從全新的角度看到了經濟理論的整個特點。」

哈耶克從微觀角度對《通論》的反擊應該是有力的,但《通論》引發的喧囂太盛,哈耶克的講座幾乎沒人注意到。哈耶克被時代遺忘了……

哈耶克寫作了屬於他的通論《資本的純理論》,其中有他對凱恩斯《通論》的批駁:

《通論》的主要論點是詭辯,它否認了經濟學家始終關心稀缺性的問題。

「凱恩斯帶給我們那的,其實是人們長久以來渴望的富足經濟。」哈耶克相信,價格是理解生產過程的關鍵,是理解整個經濟運作的基礎,價格的基礎來自商品的稀缺性,而非如凱恩斯所說,來自儲蓄與投資失衡及生產「實際成本」之間的關係。

全書的結語:長期而言,我們都會死,所以,政策應該完全受短期因素指引嗎?我擔心,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一語的信徒們真的會遇到洪水滔天的那一刻。他們會自食其果的。

能否充分理解「商品需求不是對勞動力的需求」這一原則,以及它有什麼樣的局限性,是對經濟學家的最佳考驗。

13 二戰爆發以及《通往奴役之路》的出版

戰爭爆發了,凱恩斯提出「延付薪酬」,認為,一旦戰爭開支耗盡,戰後必將出現低迷時期,此時把積累的錢拿出來用,就能起到抗低迷的作用。哈耶克稱其方法巧妙。在戰爭期間,哈耶克願意同凱恩斯站在一邊,因為凱恩斯非常反對通貨膨脹,而這也是經歷過惡性通脹的哈耶克極其反對的。

1944年3月10日《通往奴役之路》在英國出版,9月18日在美國出版上市。

凱恩斯拜讀後的評價:「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偉大的作品。我們有絕對充分的理由感謝你把迫切應該說出來的話說的這麼好。想必你知道,我並不完全接受這本書里的經濟學論述。但從道義上和哲學上,我幾乎完全同意它的觀點;我不光同意,而且深為感動。」

凱恩斯在一番表揚後提出了他的質疑:

希特勒的崛起並非仰賴大政府帶來的便利,而是因為資本主義的失敗和大規模失業。

哈耶克的分析是以對經濟學或社會學的認識為基礎的,他忽視了人的因素。哈耶克關心的是政府干預與暴政之間的聯繫,凱恩斯卻相信,極權主義的傾向根植於個人的道德選擇。

從計划走向極權主義可能存在一道滑坡,但哈耶克同樣站在滑坡上。這是我唯一嚴肅的批評。

你是不是地承認,這是一個在哪裡划下界線的問題。你贊同必須在某個地方划下界線,也贊同邏輯上的極端實不可取的。但你卻並未向我們說明在哪裡、怎麼划下這條界線。你大大低估了中間路線的可行性。(福利國家)

你此前一直試圖說服我們,只要朝著計劃方向邁出一寸,你就必定走上滑坡的路,它會帶我們跌下懸崖。

觀點對比:

凱恩斯說,在一個珍視自由的國家,比如英國,計劃是不會招來暴政的,哈耶克反擊說,你無法依然「英國人」固有的「性格」解救英國人民於此種命運(指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認為《通往奴役之路》中已經詳細解答了凱恩斯的反對意見,即在國家干預和自由市場之間劃界限的問題。

兩位右派學者對《通往奴役之路》的評價:

《一九八四》作者喬治·奧格威的消極看法:「哈耶克教授——沒有看到,或者不願承認,回歸『自由』競爭對大多數群眾意味著一種更糟糕的暴政,因為自由競爭比政府更不負責任。競爭的問題在於,總會有人贏,有人輸。哈耶克教授否認自由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壟斷,但在實踐中,它確實會帶來壟斷,由於絕大多數人寧可要國家的管理也不願蕭條和失業,那麼,只要主流民意在這件事上有決定權,滑向集體主義就是不可避免的。」

安·蘭德在書的空白處潦草地寫下了好些罵人的話,說哈耶克是「該死的傻瓜」、「可怕的蠢貨」、「混賬」、「完全、徹底、惡毒的混蛋」。

《通往奴役之路》儘管大受歡迎,卻是一本不光區分了左翼和右翼更區分了右翼與極右的決定性著作。

1946年4月30日凱恩斯過世

哈耶克對其評價:「我所認識的真正偉人,令我無限仰慕。沒有他,世界會使一個遠為貧困的地方」。

14 茫然歲月

宏觀整體的思考方式是凱恩斯給後世經濟學家最大的貢獻。

哈耶克和米塞斯認為經濟活動太複雜,無法量化,用平均值來界定個人如何確定價格是誤導,弗里德曼的研究則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凱恩斯將經濟視為整體的概念,並用平均值來判斷經濟變化的因和果。

哈耶克接受了洛克的法治思想並做了進一步的演化。

唯有法治的存在,才能確保自由市場對所有人公平運作,如果法治缺席,暴政就會上台。

有了法治,公民能對未來做出確定的決定,提供了社會實現富裕的有序條件。哈耶克認為要限制法律對私人生活的干涉,允許個人向右他所謂的「某種確獲保障的私域」。

人人生而平等?

我們所期待的經濟快速進步,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正是不平等的結果,沒有不平等,經濟快速進步是不可實現的。

哈耶克和米塞斯責怪美國的大蕭條是因為商人以太低的利率借了太多的錢,又把錢投入到虧損的業務上。

他昔日最緊密的朋友、最熱情的支持者——萊昂內爾·羅賓斯改投凱恩斯的門下,並反駁哈耶克對大蕭條的補救方法(暫停錯誤投資,提高利率鼓勵更多儲蓄,阻止消費者支出,讓市場自己找到平衡點)是不合適的,這就像是「拒不給掉進冰窟的醉漢蓋上毯子、注射興奮劑,因為他最初的麻煩是熱得過了頭」。

15 凱恩斯時代1946——1980

飽受蹂躪的歐洲成了凱恩斯主義的實驗室。

美國認為,必須牢牢記住凱恩斯在《和平的經濟後果》中所提出的教訓:應當首先限制集權主義發展的先決條件。美國納稅人非但不曾以貧困來懲罰戰敗國,反而通過「馬歇爾計劃」來幫它們實現繁榮。

追求「充分就業」成為主流思潮,但凱恩斯主義並非沒有質疑。

戈特弗里德·哈伯勒:如果失業的人集中在某些「蕭條」地區和行業,而其他地方則是充分就業,總支出的增加則會帶動充分就業地區的價格上漲,而對不景氣的產業卻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此就會出現通貨膨脹與不景氣及失業並存的矛盾現象。30年之後,哈伯勒的正確預見才得到證實。

充分就業是一種幻想,干預就業市場會導致墮落的混亂,這會叫美國人產生錯覺,想要從政府那裡獲得它無法提供的東西。

經濟學範式的發展:

正是這一時期,「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詞第一次得到了使用:微觀經濟學研究經濟的個別元素;宏觀經濟學獎研究經濟整體。

1948年,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出版,未來60年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被翻譯成了40多種語言,售出了4000多萬本。

薩繆爾森說,「只要我能撰寫該國的經濟學教科書,我才不在乎誰撰寫它的法律呢。」

緊縮政策的選舉困境:要財政紀律還是要選票

要成功贏下投票箱,就是要把經濟管理好,讓商業周期跟為期四年的選舉周期保持一致。要是有人敢在財政預算赤字上「做正確的事」,一定沒好下場。

預算赤字下還要減稅?肯尼迪的減稅「賭博」。

加爾布雷斯抱怨,減稅是凱恩斯主義的一種「反動」形式,它不能像有針對性地公共開支那樣解決公共弊病。此外,減稅還會帶來同夥膨脹。

「菲利普斯曲線」假定失業率降低和通貨膨脹上升之間存在一種權衡關係。減稅的推動者認為自己找到了一種既能創造充分就業又不會引起物價上漲的方法。

1964——1966 「賭博」成功了,經濟增長5.8%上升到6.6%;失業率 5.2%下降到2.9% ;通脹2%-3%之間。

1965年12月,《時代》雜誌把「年度人物」的榮譽頒給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華盛頓制定國家經濟政策的人們,利用凱恩斯主義的原則,不光避免了戰前歲月的暴力循環,還實現了驚人的經濟增長和極其穩定的物價。

滯脹來了!

一種名為「滯脹」的全新經濟現象出現——經濟低增長甚至不增長,又伴隨著通貨膨脹。此前,人們一直以為這是壓根不可能出現的局面。凱恩斯時代落入了垂死的陣痛。「滯脹」時代到來了。

「滯脹宣告天真的凱恩斯主義結束了。」米爾頓·弗里德曼評論道。

16 哈耶克的反擊

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觀點

在經濟學的方法論上他對凱恩斯的評價很高,但政治層面上他更傾向於哈耶克的觀點,即自由主義。

凱恩斯對技術經濟學的饋贈是十分正面的,但他的政治遺產卻是負面的。他極大地助長了政府規模的擴張。

弗里德曼關於「大蕭條」成因的研究:

他研究了美國自19世紀中期以來的每一輪波峰和波谷,發現每次下行開始前,總會出現貨幣供給的大爆炸。再對照大蕭條的數據,他推斷,要是1929-1933年美聯儲通過降低貨幣利息來增加貨幣供給的話(實際政策則為貨幣大幅緊縮),低迷最多持續一兩年。故此,按弗里德曼的推算,大蕭條其實是「打緊縮」,它是一場本可避免的人為災難。為了改進商業周期,弗里德曼提出,要嚴格控制貨幣增長,只允許它緩慢增加,後世稱此中政策叫:「貨幣主義(Monetarism)」。

弗里德曼傾向於減稅,不光是因為他相信個人比政客們更清楚該如何花掉自己的錢,還因為既然要減稅,政府支出就必須減少。弗里德曼非常贊同哈耶克的悲觀立場,認為「善意的獨裁遲早會導致集權社會。」但他也相信凱恩斯寫給哈耶克最後一封信里所說的話,即干預是否會導致暴政,取決於一個國家是否有強烈的公平感為立足基石。這解釋了為什麼英國和斯堪的納維亞諸國的福利國家政策並未導致集權主義。

弗里德曼認為英國有著「貴族結構」,「權貴之責任」(地位高則責任重)並非一句毫無意義的空話。此外,英國還有「基本上清廉的公務員」和「奉公守法的公民」。

美國實行福利國家是否具備這些呢?

弗里德曼並不怎麼樂觀,「分贓制度構成了公眾的態度……因此,凱恩斯的政治遺產在美國的效力已經在衰減了。」

弗里德曼的自由主義(尊重個人主義的美德,警惕國家權力),和哈耶克對政府的天生不信任完美契合。兩人都認為,通貨膨脹比失業帶來的苦難更大。

轉折點: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1974年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理由是,他在「貨幣和經濟波動理論上做出了開創性工作」,但似乎說服力不夠強。兩年後弗里德曼也獲得了諾獎。

獲獎花絮:

與哈耶克一起獲獎的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社會民主黨政治家岡納·默達爾。在頒獎典禮上,哈耶克當眾宣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荒唐可笑,既不值得頒發,也不值得領受;默達爾則譴責委員會竟頒獎給哈耶克。

里根與撒切爾,哈耶克的兩位支持者

儘管開玩笑時略顯輕浮,但里根讀書的品位絕非如此。「我讀過馮·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經濟學觀點。」他解釋說。

里根極為出色的溝通能力,積極地推動了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信息。里根自己就懂哈耶克,也懂米爾頓·弗里德曼。

我猜你沒法把哈耶克弄到《今日秀》(Today)來,但你能叫里根以更準確的例子、更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哈耶克的核心。

撒切爾在牛津求學時讀到了《通往奴役之路》,1974年,她發現這本書有新的現實意義。擔任保守黨領導者後沒多久,她去見黨內的左傾研究部門,把手伸進手袋,掏出一本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呯的一聲砸在桌上。「這才是我們應該信奉的東西!」她叫道。

里根經濟學的三根支柱

1)通過緊縮貨幣來抑制通貨膨脹

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認為滯脹「是一條吞噬我們內髒的惡龍」他相信弗里德曼是正確的:調節貨幣供應量是關鍵。「人們逐漸認為這屬於凱恩斯主義的一部分,即略有通脹是件好事。」沃爾克回憶說,「之後,你得到了一點通脹,緊接著你有需要一點兒,因為它刺激了經濟。人們習慣了它,它的效力漸漸喪失。和抗生素一樣,你必須要新品種才行了。」

2)「拉弗曲線」的應用,相信減稅能增加收入。

里根認為,大幅削減收入稅,將增加個人消費,發過來又能通過」涓滴效應「拉動整個經濟的需求。

「涓滴效應」和「乘數效應」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有其局限性,且都無從證明。

3)「供給學派經濟學」的觀點。

繁榮的經濟最好是通過減少行業管制和企業稅收,鼓勵生產商供給更多更廉價的商品來實現,而不是像凱恩斯主義那樣增加公共開支,刺激「需求主導」的發展。

凱恩斯主義者對里根經濟學的質疑:

里根經濟政策就是變戲法,是政治噱頭,表面上打著削減政府規模的哈耶克旗號,實質上是通過激增的國防開支拉動總需求和經濟增長。

正如羅伯特·索洛所說:「1982-1990年持續的經濟繁榮,是靠里根政府以增加支出、降低稅收這一明顯的凱恩斯主義方式設計出來的,這是財政預算赤字擴張性增長的經典案例。」

加爾布雷斯表示同意,里根在國家正經歷著一場相當不愉快的經濟衰退時就任總統,並執行了許多強硬的凱恩斯主義政策,他說,」其結果質疑,就是在羅納德·里根執政的80年代改善了經濟。有趣的一點是,這一切是由並不真正理解凱恩斯、對他持批評態度的人完成的。這就是不由自主的匿名凱恩斯主義吧。

17 戰火重開

淡水經濟學家 VS 鹹水經濟學家

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學家基本沿襲了凱恩斯-哈耶克從前辯論的老路。

一方是所謂的「淡水經濟學家」,因為他們所在的大學聚集在美國內陸的大湖區,另一方是「鹹水經濟學家」,來自沿海的幾所院校。淡水經濟學家和哈耶克一樣,認為通貨膨脹是國家最可怕的禍害,鹹水經濟學家則像凱恩斯一樣,認為失業問題更嚴重。

淡水派認為,應當把經濟視為有感覺力的有機體,受市場參與者的理性決策所控制。經濟衰退是經濟周期的常規面貌,只能忍受,無法治癒。偏向「供給」式補救措施,即取消政府的管制或稅收,鼓勵企業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從而刺激需求。

鹹水派認為,對經濟自由放任不適合所有人。在商業周期的底部,應當爭取解決失業問題。市場自發變革非常遲緩,強調「需求拉動」的補救措施。

有危機就有凱恩斯主義

2000年的時候曾有人問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凱恩斯時代是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加爾布雷斯宣稱:」只要再來上一場經濟衰退——這很有可能發生,我們就會回過頭去,利用一部分政府盈餘來創造就業,重新發動經濟了。「他從未想過,這段話的預言色彩竟然是那麼強。

2008年凱恩斯主義復仇一般地又回來了。《時代》周刊以「凱恩斯復出」為題,歡迎老男孩的回歸。

美國經濟目前的困境:

克魯格曼等一直懷疑刺激不夠大、不夠快的凱恩斯主義者,要求往經濟中第二次注入資金和信貸,而且規模要更大。

但公司已經現金泛濫的時候繼續增加全美貨幣供給收效甚微,甚至會有很多反作用。

富蘭克林·羅斯福時代的美聯儲主席馬里納·埃克爾斯早就做過規勸。他說,貨幣政策是不能視為刺激的:「繩子只能拉,不能推」。也就是說:不管你準備好了多少錢,始終不能強迫企業進行投資。

美國會在2013年退出QE嗎?即使美國經濟沒有復甦,美聯儲也應該退出,因為再增加流動性其效力已經越來越差了,只會使這個「爛攤子」更難收場,到了讓經濟「自愈」的時候了。

18 誰是贏家……

自哈耶克和凱恩斯第一次交鋒以來已經過去了80年,是誰贏了這場經濟學史上最著名的決鬥呢?

20世紀30年代,哈耶克敗給了凱恩斯,一旦世界經濟陷入崩潰,沒人會特別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它的崩潰。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人們多次宣稱凱恩斯主義已死,但弗里德曼在1966年承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全都是凱恩斯主義者;換言之,沒人不再是凱恩斯主義者」。

他的宏觀方法,如今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在經濟上,弗里德曼偏向凱恩斯,他經常讚美凱恩斯的經濟學。然而,在政治上,弗里德曼更接近哈耶克。哈耶克的反政府干預理念鼓舞了整整一代人。

為何哈耶克的理論被人欣賞但在實踐中卻似乎失敗了?

一方面,哈耶克慶賀蘇聯解體,另一方面,他又覺得,普遍採用經濟規劃,意味著凱恩斯擊敗了自己。

較之1947年,當今知識界對中央規劃和控制是不怎麼支持的。但今天的世界比1947年時離社會主義更近了。幾乎每一個西方國家,政府如今的開支都比1947年要多……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更多了。都走了福利國家的路。

首先,哈耶克的理論有烏托邦的色彩,也就是太極端了

1)他希望國家權力收縮到最小,希望經濟的每一個元素,甚至貨幣發行權,都在私人手裡,因為他要挑戰國家製造貨幣的壟斷權力。

2)《通往奴役之路》是在「二戰」期間寫的,是特殊時代的產物。最現代化的民主國家享有比美國更廣泛的福利制度和高度社會化的經濟,而又不曾到達誤入極權主義的「臨界點」。故此,福利國家並沒有通往奴役的那條路。

3)他認為,代議制民主往往會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削減個人自由,帶來不必要的成本。他堅持主張「自由市場是迄今為止實現參與式民主的唯一機制。」哈耶克的終極目標——用私有化社會取代代議制政府。

其次,正如托克維爾所說的,「大政府,是寫進民主制度的政治DNA里的。」

無論是撒切爾夫人還是里根,都不曾朝著哈耶克以私人企業取代國家的最終目標邁出過哪怕一小步。在兩位領導者當中,儘管撒切爾夫人起步的基礎較低,接手的是一個亟待改革的混合經濟,但她的成就最大。里根的哈耶克言論,遠遠超過了他對政府規模的縮減意願,在他執政期間,聯邦預算不斷膨脹就是最好的證明。

誰才是救世主?亦或是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尼克松的經濟顧問赫伯特·斯坦曾說:「傳統的保守派認為凱恩斯以黑暗而邪惡的影響力破壞了自由經濟制度。然而,他其實是在一個鼓吹更激進變革的時代幫忙拯救了自由制度。」

80年里,凱恩斯兩次拯救了資本主義。

公共開支、寬鬆貨幣是否是可持續呢?還是要回到哈耶克的痛苦藥方上?資本主義的「救世主」究竟會是凱恩斯主義還是自由主義?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很好的總結了經濟學領域最精彩紛呈的一段論戰,同時也留給了我們新的思考空間。政府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也許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終極的正確答案,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大家不斷爭論,以至於不讓任何一種觀點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推薦閱讀:

遊走於禮樂之間的精靈——戰漢玉舞人解讀
八字十二長生解讀——帝旺
《刑法修正案八》解讀
學者解讀《中國式相親》:都是巨嬰在找媽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