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字之美——春夏秋冬

漢字之美——春夏秋冬1春漢字之美,首先美在意境,美在韻味。其次,才是美在字形。兩三千年前就已經完成的造型之美,我們只能欣賞、讚歎,乖乖做一個捧著先人寶物悠閑於午後的子孫。那豐饒飽滿的內涵之美,那無與倫比的優雅、準確、精緻、壯闊、含蓄、形象、深刻,我們倒還有機會,在小心翼翼的使用中,體會並不斷豐富它。

甲骨文 金文小篆 楷書◎ 春 萅、芚 chūn〈名〉(1)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從草(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屯」亦兼作聲符。小篆字形,隸變以後,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來了,失去了功能,只能看作記號了。春,推也。從艸屯,從日,艸春時生也。會意,屯亦聲…今隸作春字,亦作芚。——《說文》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爾雅·釋天》(2) 又如:春歸(春天來臨);春闈(春季考試);春蠶(春季飼養的蠶);春事(春季農耕之事);春人(春遊之人);春試(春季在京師舉行的科舉考試);春忙(春季農耕忙碌時);春社(元宵節前後舉行猜燈謎活動的一種遊戲組織)(3) 男女情慾 [(sentiment of)love]有女懷春。——《詩·召南·野有死麕》(4) 指草木生長;花開放。常喻生機 [life;vitality]。如:春眼(形容柳葉初生之芽);春梢(春條的末稍);春叢(春日叢生的花木)(5) 唐人還呼酒為春 [wine]。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飯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6) 也泛指一年 [year]一卧東山三十春。——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7) 又如:春年(青春,年華);春秋(年紀;年數)(8) 春色;喜色 [spring scenery;joyful expression]。如:春山(眼眉,婦女的眉色);春暈(春色暈染);春減(春色減退)(9) 北斗指向東方為春,故以春指代東方 [east]。如:春方(東方);春路(東方的道路);春溟(東海)春,蠢也。物蠢生,廼動摺 ——《康熙字典》。因此,張曉風在《春之懷古》里有這樣一段描述: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舒適,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而葦岸在「立春」里寫道:葦岸《一九九八:二十四節氣》立 春〖日期:農曆正月初八;公曆2月4日。時辰:辰時8時53分。天況:晴。氣溫:攝氏5°C-?C5°C。風力:四五級。〗對於北半球的農業與農民來說,新的一年是從今天開始的。古羅馬作家瓦羅在他的著作《論農業》中寫道:「春季從二月七日開始。」瓦羅所依據的日曆,是當時的古羅馬尤利烏斯歷(尤歷烏斯歷即後來的公曆前身)。在公曆中,立春則固定地出現在二月四日或二月五日。這種情況,至少在本世紀的一百年如此。一個應該說明的現象是,本世紀上半葉立春多在二月五日,下半葉立春多在二月四日。能夠展開旗幟的風,從早晨就刮起來了。在此之前,天氣一直呈現著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滯、沉鬱、死寂氛圍。這是一個象徵:一個變動的、新生的、富有可能的季節降臨了。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陽光是銀色的,但我能夠察覺得出,光線正在隱隱向帶有溫度的谷色過渡。物體的影子清晰起來(它們開始漸漸收攏了),它們投在空闊的地面上,讓我一時想到附庸或追隨者並未完全泯滅的意欲獨立心理。天空已經微微泛藍,它為將要到來的積雲準備好了圓形舞台。但曠野的色調依舊是單一的,在這裡顯然你可以認定,那過早蘊含著美好諾言的召喚,此時並未得到像回聲一樣信任地響應。立春是四季的起點,春天的開端(在季節的圓周上,開端與終結也是重合的)。這個起點和開端並不像一個朝代的建立,或一個嬰兒的誕生那樣截然、顯明。立春還不是春天本身,而僅僅是《春天》這部輝煌歌劇的前奏或序曲。它的意義更多地在於轉折和奠基,在於它是一個新陳更番的標幟。它還帶著冬天的色澤與外觀(彷彿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個剛剛投誠的士兵仍穿著舊部褪色的軍裝。我想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里的那句「灰色的春季」,正是從這個角度講的。

記得多年前,有一次,我騎摩托車走在永武公路上,沿江的這一小段,江邊是蒼鬱的老樹,毿毿的嫩柳,江里春水汪汪,身上春陽暖暖。。。突然,手機簡訊響,停車一看,「傅老師。。。校園雨後的風景好美啊,從五樓的窗口望出去。。。」是她。眼前生機一片,人間無此歡喜。年少時,我們不懂春天。這個字一定是經歷過許多春秋的老人造的。不然,一棵嫩芽的破土,怎會給他如許的欣喜?附錄:某女教師講授作文之法,謂其要領為切時應景,即某種季節,要說某種情景的話。寒假期間,某學生給她寫了一封切時應景的「春信」,聞者無不粲然。某師春鑒:春臨大地,春光乍融;人上春台,春心頻動。久違春范,時憶春容;欲排撩人春色,曾擬拜訪春宮;奈為春雨所阻,致春興難從;亟望春霖轉霽,俾春路可通。遙想吾師春意滿懷,尋春之樂方濃;春院深處,幾番消受春風!生也虛度春期,懶做春工;春夜春寒驚春夢,春愁疊疊,春恨重重!春朝春困鎖春眉,春懷寂寂,春思忡忡!特訴春情,聊寄春衷;敬啟春函,順送春安,受業某上。2夏

金文 小篆 楷體◎ 夏 xià〈名〉(1) 會意。據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 xié),人頭。臼( jù),兩手,攵( suī),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2) 同本義。也稱華夏、諸夏 [Chinese]夏,中國之人也。——《說文》。(3) 泛指中國 [China]蠻夷猾夏。——《書·舜典》。 孔傳:「夏, 華夏。」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注:「諸夏外土諸侯也。謂之夏者,大總下上言之辭也。」此之謂夏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服注:「與諸夏同風。」東夏之命。——《呂氏春秋·察今》。注:「東方也。」(4) 又如:夏盟(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夏聲(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5) 朝代名 [the Xia Dynasty](6)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系傳說中禹的兒子啟所建立,奴隸制國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即夏後氏構木鑽燧於夏後氏。——《韓非子·五蠹》始於虞夏。—— 蔡元培《圖畫》夏後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虞夏以來。——《史記·貨殖列傳》(7) 又如:夏禮(夏代的禮法);夏書(記載夏代史事的書);夏甲(夏朝君主孔甲)(8)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 [summer]四月維夏,六月徂暑。——《詩·小雅·四月》(9)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稱「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獵)詞性變化◎ 夏 xià〈形〉(1) 大 [great]夏,大也。——《爾雅》於我乎夏屋渠渠。——《詩·秦風·權輿》。傳:「大也。」(2)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3) 華彩,即五色 [magnificent color]秋染夏。——《周禮》(4)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雞);夏縵(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車)夏字的金文,像一個手足俱全的人,與像一個四肢大張的人形的「大」字構意是相同的,所以「夏」有「大」的意思。自古以來,世界上每個民族都為自身感到驕傲和自豪,認為自己是天地之間最偉大的。古代中國人自稱民族為「夏」,取的就是「大」義。可見「夏」的本意並非指時節。

夏朝疆域圖古代曆法進步以後,形成四時的劃分,便假借「夏」字來記錄四季中的第二季。為什麼借用「夏」字?除了同音之外,也可能有義理上的聯繫。如崔思《三禮義守》認為:「夏,大也,至此之時,物已長大,故以為名。」

當然也有把「夏」字當作夏天的本義講的。如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夏」字「像人當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這樣看來,那位縱酒放達,脫衣裸形在屋中的劉伶是最「夏」的人了。以下是幾幅最有名的消夏圖。

宋 佚名 槐蔭消夏圖

元 劉貫道 消夏圖夏天酷熱難耐,最好是有涼風。無門禪師有詩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但夏天往往有颱風有暴雨有乾旱有酷熱,就像今年的夏天。夏,似乎不是一個詩意的季節。對於農村出生的我來說,夏天就是一個勞動的季節。一個最艱苦最繁重的勞動季——割稻、插秧、砍樹、背樹。當年我寫那些有關父親、田野、稻秧、田塍上的豆苗的詩的時候,給自己取的筆名就是「夏節」——那是一個伸手伸腳,四肢大張,骨節粗大的我。初夏出生的我,成長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粗人。今天,每當有一些沒有干過農活的人自稱為「粗人」的時候,我都會不失時機地譏嘲他們配不上「粗人」這一偉大的稱呼,他們只能叫做「細人」,他們乾的那些所謂的活,也只能叫「細作」,哈哈哈。今天,我也不幹那些農活了。謹以此文向所有在夏天從事艱苦勞動的兄弟姐妹們致以崇高的敬意!3秋

甲骨文 小篆 異體 楷書秋,禾穀孰也。其時萬物皆老。而莫貴於禾穀。故從禾。言禾復言穀者,晐百穀也。◎秋 秌、穐qiū〈名〉(1) 象形。甲骨文字形為蟋蟀形,蟲以鳴秋,鳴叫的聲音近似於「qiū」,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這個像蟋蟀的字形跟像烏龜的龜字古文字體很像,而且它也有「qiū」的讀音,為了區別,增加了"禾「旁創造出

字來表示秋天。另一寫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這個「火」字也可以看做秋天的主色調——火紅的高粱,火紅的楓葉等。籀文又添加「禾」旁。本義:收成,成熟的莊稼。

秋,禾穀熟也。——《說文》秋為白藏。又,秋為收成。——《爾雅》百穀名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月令章句》(2) 又如: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秋麥(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穀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莊稼);秋苗(也稱秋稅。官府徵收的秋熟穀物賦稅);秋實(秋季成熟的穀物及果實);秋登(秋季穀物成熟)(3)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這三個月秋以為期。——《詩·衛風·氓》(4) 又如:秋場(秋試。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中試者為舉人);秋獮冬狩(秋天打獵稱「秋獮」,冬天打獵叫「冬狩」);秋糧(秋季徵收的田賦);秋薦(秋場);秋零(秋氣肅殺,景物凋零);秋葉(秋天的落葉);秋嚴(秋氣肅殺);秋黃(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5) 年 [year]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史記》(6) 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 [period of time]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7) 又如:千秋(很長久的時間);秋丁(舊時農曆八月第一個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9) 姓,如秋瑾詞性變化◎ 秋 qiū〈形〉(1) 悲愁 [sad]秋之為言愁也。——《禮記·鄉飲酒義》(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3) 奔騰的樣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飛舞、奔騰的樣子)(4) 喻容顏衰老 [old and feeble]胡未滅,鬢先秋。——陸遊《訴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顏。——李白《春日獨酌》(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鬢(衰白的鬢髮);秋顏(衰老的容顏)(6) 在五行中屬金,方位屬西方,在樂為商,在色為白[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傳說中五官之一,屬白雲,掌五行之金);秋陸(指西方)(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春容舍我去,秋髮已衰改。——李白《古詩五十九首》(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鬢(蒼白的鬢髮);秋霜(喻白髮);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練(潔白的絲絹)(9) 秋主肅殺,古因稱與律令刑獄有關之事為秋 [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別稱);秋憲(指司法、監察官員及官署;刑法)從名詞到形容詞,從農業生產到士女情懷,從成熟豐稔到衰老肅殺,這就是「秋」這個詞所走過的詞義拓展過程。對於處於北半球亞熱帶北溫帶的中國人來說,「春」與「秋」是最有聲有色的兩個季節。春聞鳥語,秋聽衰蟬,是聲;春賞百花,秋看紅葉,是色。以至於漢語里有春色,而沒有夏色;有秋聲,而沒有冬聲。也許從先民們取蟋蟀這一鳴蟲之形造出「秋」字開始,聲音就是秋天最重要的元素了。以至於歐陽修以一篇《秋聲賦》,寫盡「秋聲」帶給人的百般況味,千載之下依然令人肅然,慘然: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lǜ rù 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為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春、秋」不僅有聲有色,還有「香」,君不聞「春香」、「秋香」也乎?沒有聽過夏香、冬香吧?不過,「春香」、「秋香」已成了「梅香」——丫鬟的經典名字。古人往往給侍女丫鬟取上雅雅的名字,而給奴才小廝取上俗俗的名字,你聽過丫鬟叫旺財、金寶和富貴的嗎?秋是一個詩意的季節,一個詩意的漢字,古往今來多少詩人吟詠著秋感懷著秋。秋,禾穀熟也。——《說文》秋為白藏。又,秋為收成。——《爾雅》百穀名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月令章句》(2) 又如: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秋麥(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穀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莊稼);秋苗(也稱秋稅。官府徵收的秋熟穀物賦稅);秋實(秋季成熟的穀物及果實);秋登(秋季穀物成熟)(3)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這三個月秋以為期。——《詩·衛風·氓》(4) 又如:秋場(秋試。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中試者為舉人);秋獮冬狩(秋天打獵稱「秋獮」,冬天打獵叫「冬狩」);秋糧(秋季徵收的田賦);秋薦(秋場);秋零(秋氣肅殺,景物凋零);秋葉(秋天的落葉);秋嚴(秋氣肅殺);秋黃(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5) 年 [year]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史記》(6) 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 [period of time]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7) 又如:千秋(很長久的時間);秋丁(舊時農曆八月第一個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9) 姓,如秋瑾詞性變化◎ 秋 qiū〈形〉(1) 悲愁 [sad]秋之為言愁也。——《禮記·鄉飲酒義》(2)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3) 奔騰的樣子 [gallopping]。如:秋秋(飛舞、奔騰的樣子)(4) 喻容顏衰老 [old and feeble]胡未滅,鬢先秋。——陸遊《訴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顏。——李白《春日獨酌》(5)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鬢(衰白的鬢髮);秋顏(衰老的容顏)(6) 在五行中屬金,方位屬西方,在樂為商,在色為白 [west]。如:秋方(西方);秋官(傳說中五官之一,屬白雲,掌五行之金);秋陸(指西方)(7)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春容舍我去,秋髮已衰改。——李白《古詩五十九首》(8)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鬢(蒼白的鬢髮);秋霜(喻白髮);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練(潔白的絲絹)(9) 秋主肅殺,古因稱與律令刑獄有關之事為秋[legal]。如:秋曹(刑部的別稱);秋憲(指司法、監察官員及官署;刑法)從名詞到形容詞,從農業生產到士女情懷,從成熟豐稔到衰老肅殺,這就是「秋」這個詞所走過的詞義拓展過程。對於處於北半球亞熱帶北溫帶的中國人來說,「春」與「秋」是最有聲有色的兩個季節。春聞鳥語,秋聽衰蟬,是聲;春賞百花,秋看紅葉,是色。以至於漢語里有春色,而沒有夏色;有秋聲,而沒有冬聲。也許從先民們取蟋蟀這一鳴蟲之形造出「秋」字開始,聲音就是秋天最重要的元素了。以至於歐陽修以一篇《秋聲賦》,寫盡「秋聲」帶給人的百般況味,千載之下依然令人肅然,慘然: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lǜ rù 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為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春、秋」不僅有聲有色,還有「香」,君不聞「春香」、「秋香」也乎?沒有聽過夏香、冬香吧?不過,「春香」、「秋香」已成了「梅香」——丫鬟的經典名字。古人往往給侍女丫鬟取上雅雅的名字,而給奴才小廝取上俗俗的名字,你聽過丫鬟叫旺財、金寶和富貴的嗎?秋是一個詩意的季節,一個詩意的漢字,古往今來多少詩人吟詠著秋感懷著秋。

秋,在今天,還意味著開始。我們的孩子是在秋天開始上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不少大學畢業生也往往在秋天開始自己的職業歷程。當年,在桂花香里,我開始了我的愛情。今天,在烈烈的秋陽下,我開始新的一段事業。附錄:昔有某小報,載小痴君《春》《秋》二詞,各限用「春」、「秋」十六字,累累貫珠,雋永雅緻。今抄秋詞如下:秋雲高,秋月明;秋砧敲,秋角鳴。秋林黃葉傳秋信,秋蜂秋蝶芳情倦。秋雁秋鴻客感驚,秋江難洗秋懷盡。最凄清,秋風秋雨,聽秋蟲,四壁秋聲。最後收尾也在凄清的秋聲里。4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體◎ 冬 dōng〈名〉(1) 會意。「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像一根繩線兩端各打一個結,表示終端、終了之意。「終結」是它的本義,冬季是一年的終結,表示時序終了,已進入寒冷季節。冬季,四季中的第四季,即農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的特點是結冰寒冷,所以小篆字形增加了取象冰塊的底下那一部分,隸變後寫成「冬」,成了表示冬天的常用字。從先民的造字可以看出,古人的時間觀念是和客觀世界密切聯繫著的,文字構意的來源與生活現象息息相關。(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農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冬,四時盡也。——《說文》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詩·邶風·谷風》冬者,五穀成熟,物備禮成。——《後漢書·張純傳》(3) 又如:冬暖夏涼;冬釀(冬季釀酒);冬溫(冬天所害的一種熱病);冬計(寒冬的生計)(4) 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 [the 12th month]適冬(陰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 林覺民《與妻書》(5) 最後,終 [end]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馬王堆漢墓帛書》

「春、夏、秋、冬」四個漢字里,我覺得「冬」字造得最有意思了。雖然「冬」是個會意字,但我看,它特象形。

甲骨文的「冬」字像白雪覆蓋的兩面坡的屋頂,兩邊是掛下來的冰凌,在冬日暖陽下,融化、聚積,水珠快要滴下來了。不然,就是像冬日屋檐下儲藏了滿滿的過冬的柴火和糧食。也像一對耳套,護住冬日裡最容易凍壞的耳朵,讓人們在凜冽的寒風裡前行。

金文的「冬」則是人們穿上了毛茸茸的高筒靴,可暖和了。行走在冬天的雪地里,真應該有這樣一雙靴子。也像是冬閑了,人們踩著高蹺,在熱鬧的大街上盡情地狂歡。

小篆的「冬」字,也還造得不賴,一看就是年輕的女孩子,頭上戴著暖暖的帽子——羽絨的、毛線的、各種各樣好看的帽子,上身是厚厚的羽絨服,一雙修長的腿上是緊身褲——有哪位姑娘把腿穿得很肥大的?你看,沖著你笑,或者一轉身跑遠。這就是冬。

楷體的「冬」,就索然了,寡味了。上面是縱橫交錯的幾根枯樹枝,下面擺出一副水落石出的樣子。記憶里的「冬」,首先是冷。小時候最鮮明的記憶,一是長年的餓,二是冬天的冷。如果不是太冷,我真是喜歡冬天。上學的時候,再冷的冬天也只有一雙鞋子,貪玩弄濕了,第二天也只得穿進去。有一次,我把濕鞋子放在宿舍陽台上,第二天早上穿進去,感覺越來越冷,原來是腳的一點熱氣把鞋子里的冰慢慢融化了。

冬,四時盡也。冬是一個儲藏的季節——秋收冬藏。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小時候參與最多的就是過冬的柴火的儲藏了。那時候的柴火灶,一個冬天要燒掉多少柴火啊。從十來歲起,家裡一年到頭的柴火就是我和弟弟的事情了。冬天裡,劈松木柴是一件快樂的事,上初中時,我劈柴的技術已經遠遠超過爸爸了。當然,這樣的好柴火,我們自己是燒不起的——都得拿集市上賣了,貼補家用。冬者,五穀成熟,物備禮成。冬天,鄉下最熱鬧的事情是演戲和婚禮了。村裡演大戲的時候,我們下午就放假了,因為學校就在戲檯子附近——怎麼上課?天天下午看戲,直到現在我還喜歡看戲呢。婚禮。每一次,村裡的婚禮,都會帶給我隱秘的喜悅或是淡淡的惆悵。哈哈,不知怎麼搞的。冬,四時盡也。冬,最大的盼頭就是過年了。哦,對了,現在離過年還有幾天?趕快搞個倒計時啊!

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201/05/19245389150p8ulg8jljyl.swf
推薦閱讀:

根本不該發生的漢字改革運動
中國最難寫的漢字!!!
漢字的演變簡說
漢字筆畫吉凶數
取名漢字吉凶對照表(7

TAG:漢字 | 春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