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一些特有的風俗習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有些習俗各村各鎮有別。但隨著現代徽州人們觀念的逐步轉變,一些傳統的習俗正在改變,正在淡去。值得慶幸的是,在唐模,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些習俗的留存。如果機遇好的話,還可看到或參與其中。 1、婚俗 這裡婚嫁習俗嚴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從一而終」的倫理觀念。一般有九道程序:請媒、行聘、請期、搬行嫁、開臉、迎親、拜堂、鬧洞房、回門。徽州各縣鎮自然條件不盡相同,觀念也有異,因而各地在程序和稱呼上也有區別。唐模的婚俗也有其特點。男女長到成人,即有人上門說媒。她們從女家取得年庚八字送到男家,填上男方年庚八字,送給嫁命倌推算,看男女命上是否相合,相合方可婚配,俗稱「合八字」。行聘俗稱「送擔」,女方接和後當天回禮,婚事即定。定親後,由男方送定結婚日期通知女方,稱「請期」。迎娶的前一天或當天早時,男方派人前往女宅搬行嫁。迎娶前夕,男家設有接親酒席,媒人上座,諸親友執事等依次入席。宴罷,由男女雙方利市人在「紅駕庚帖」上寫明結婚時間。迎親當天,由姑媽或舅媽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謂之開臉,亦稱拉麵。 女嫁當天,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抵達女方門前,女家緊閉大門,要等新女婿從門縫中塞足了「米飯錢」、「尿布錢」之後,才打開大門。接著閨房內母女開始「哭嫁」,以示不忍分離。三聲催親爆竹一響,新娘出房上轎(現多用車)。到了男家門口,新娘須由新郎背進大門,意為日後夫妻反目,女方可以聲稱不是自己走上門來的。花轎落地即行拜堂禮。 鬧洞房一般分為「撒帳」和「吵新人」兩步進行,眾人可任意與新人調笑取樂,插科打諢,常常鬧得新媳婦狼狽不堪。 婚後第二天謁祠。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岳父母,謂之「回門」。婚後第三、第四天請岳父母來女婿家作客,謂之「望朝」,第五、第六天新郎新娘再回門的習俗。 2、壽誕習俗 壽誕習俗是徽州人祈求多福多壽和避凶化吉美好願望的一項慶祝活動,習慣上稱「做生日」或「做壽」。一般以50歲為界,50歲以前稱「做生日」,50歲以後稱「做壽」。一般做九不做十,嫌十太滿招損。10歲、20歲稱「整生日」,要大宴親朋,其它小生日稱之為「長尾巴」,一般比較簡單。歙俗(唐模亦然)10歲生日,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餜和衣服、鞋、帽以示慶賀;20歲生日,由岳母家贈送新鞋兩雙。三十而立,30歲生日開始自理,宴賓請客,以示榮耀。40歲生日一般不做,因為徽語「四」與「死」音同,不吉利。50歲生日,事業已成,子女婚嫁,於是兒女為父母慶壽,親友賀壽,此乃「福壽榮華」,家業興旺之際,故俗稱50歲生日為「榮慶」。活滿一個花甲,乃大喜之事,故60歲為大慶。兩老同壽為「雙壽」。祝壽以女婿為主,兒子兒媳陪襯。女婿要送六包壽禮,即一雙壽鞋、一包棗栗、一對壽燭、一副對聯,加上四斤豬肉和四斤壽麵。親朋除不送壽鞋和壽燭外,其餘相同。祝壽之日,壽堂正中掛金色「壽」字,兩邊掛壽樟,座椅披紅帷。早上吃雞蛋茶、長壽麵。下午拜壽,壽星身著「吉服」上座,先由長子夫妻奉施上壽,壽星離座走到堂前,向外敬天,向內敬地,然後回座。家人按長幼次序。先男後女成雙成對,跪拜上壽。親朋三鞠躬。晚上開桌吃壽酒,壽星本人不在正堂人席,找幾個年歲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堂另開一席。有錢人家還請戲班來唱戲祝壽。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歲已是大喜大福之事,祝壽活動又更隆重,有的還合族同慶。 3、年俗 徽州人由於常年在外討生活、經商或為官,難得幾次團聚的機會,所以像過年這樣的節日就顯得尤為隆重了。由此傳下了別有風味的過年風俗。 唐模人過年一般從「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日)開始,家家戶戶打掃除,吃「臘八粥」。接著就是殺豬備年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家家張掛祖宗畫像,迎祖過年。晚上,各家燒香點燭,拜送「灶神」上天呈善事。農曆除夕「三十晚」,各家張貼春聯,接「灶神」下界保平安,合家團聚「吃年飯」,然後守歲至夜12點,鳴放爆竹迎新年。正月初一為春節。清早,全家老小依長幼次序向祖容(祖宗畫像)「拜年」,接著吃「利茶」、「長壽麵」,男子出行拜謁宗洞。當天,人們見面互祝吉利,恭賀新年。初二,開始互相上門拜年,走訪親友。 4、喪葬習俗 徽州俗重風水,唐模更盛。舊時人到五六十歲就開始為自己準備「前程」(後事),備置棺木,請風水先生選取「風水寶地」作為葬身之所。並形成沐浴、停屍、報喪、守靈、治喪、家祭、送殯、安葬等禮儀程序。如果一直未尋到風水吉地,富家還停柩戶外,蓋厝屋藏棺,俗稱「厝棺」。對於亡者的「走」,親人是要「送一送」的,俗稱「送終」。要求亡者的親人,在其彌留之際的最後一息,都要在榻前,高聲呼喚,直至咽氣。咽氣後,立即撤除床帳,以免亡魂籠罩在帳網之中不能超脫,併除去枕頭,同時焚燒紙箱送行。然後給死者抹身,更換白色內衣,蓋上白被單,用黃表紙覆面,在死者的腳邊點上油燈(俗稱「萬年燈」)。然後發喪報訃。富貴人家入殮,先用絲棉裹扎屍身,剪開面部,再將「壽衣」層層套就,衣褲數量有「上九下七」(上穿九件衣服,下著七條褲子)、「上五下三」之分。穿前將「壽衣」給兒孫披一會兒,名為「焐衣衫」,再給死者穿上。人棺後,家屬要給死者敬酒,然後在死者嘴裡放上一枚銅錢,名曰「含口錢」,以便死者帶到陰間去用。有的則是將少量糕點放人死者口內,這樣死者在去豐都的路上就不會挨餓。入殮後,在靈柩前案桌上擺好果盒、燭台和香爐,家屬及親友一一焚香跪拜,嗣後,布置靈堂,懸掛孝子聯和親友挽幛輓聯。死後至四十九日止,每隔七日一祭,俗稱「做七」。「三七」為回呼日,焚燒紙紮衣著及用具。「七七」屆滿,要做孝子祭。死後百日祭墳。至周年再行祭掃,俗稱「做周年」。出殯多由八人抬棺,棺上披大紅氈,縛一隻公雞,子孫披麻帶孝扶棺而行。沿途撒紙錢,意為過路錢。遇路口鳴爆竹,讓死者認識歸途。歙俗還有出殯先由抬棺人偷偷抬出家,親人尋著靈柩後哭泣哀告,祈求死者回家主持家務。途中設案桌,供鄉鄰好友做「攔路祭」。人葬前,先請風水師選擇墓地,如早先墓地已選好,便由風水師接山形「龍脈」挖出「金井」(即墓穴),往裡面燒一些芝麻桿、豆桿和黃表紙。靈柩人穴後,宰殺公雞,把雞血淋在棺蓋上,孝子向穴中靈柩敬酒,撒五穀。同時放爆竹、燒香焚紙,封土。徽州喪葬禮俗,表現出一種多種文化的沉積,既有原始信仰的思維,也有宗族禮儀的影響,還有宗教儀式參和。 古徽州的戲曲活動比較早,明代中秋已呈勢頭。歙人,嘉靖年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就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他雖身任武職,也作文,也寫詩,尤擅長雜劇,著有《高唐夢》、《五湖游》、《洛水悲》等歷史劇,在徽州一帶上演盛行。進入清代,徽州的戲曲活動更是方興未艾,其主要是與徽州的「處者以學,行者以商」,「商而兼出」,合商業資本和豪紳巨族於一身的思想有關,在發展徽商經濟的同時,促進了戲曲文化的大發展,寓教於樂之中。徽州做壽:
|
|
|
|
|
|
|
|
|
|
|
|
|
|
舉報
推薦閱讀:
※元宵節猜燈謎習俗的由來
※清明習俗的由來
※F端午節特輯│節日傳統習俗知多少?
※冬至是最早制定的節氣 吃餃子是清末民初才有的習俗
TAG:習俗 | 民間 | 徽州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