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講座》第四講在家修行的幾個要點(中) —— 凈慧長老

純音樂-流行古箏小曲.mp3 來自磁州大明寺 04:34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壇經講座》

第四講 在家修行的幾個要點 (中)

——凈慧長老

1996年7月講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接上文)下面我想圍繞這個「無相頌」,從五個方面來談談在家修行的要領,希望對大家的修行能有所啟發。

一、要做到心平行直。

1心平行直

所謂平,就是平等無分別,所謂直,就是真誠無欺,不虛偽,不做作。要做到心平行直,就必須持戒。本來六祖是說「心平何勞持戒」,(心裡平等無別,行為真誠無欺,那時就不用持戒了,因為它本身就符合戒律,不需要再去有意識的去持守)。但是,要做到心平行直談何容易!

所以,我們必須先通過嚴格的、有意識的去持戒、去矯正我們的心行,逐漸地使我們的心由不平而平,使我們的行為由不直而直,最後達到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心平行直。那時,我們就不用談戒了,因為我們的心行本來就在戒中。因此,在我們沒有斷除煩惱,沒有達到心平行直之前,無論在家,還是出家,都應當無一例外地「以戒為師」。

佛陀制戒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防非止惡、立德揚善、清凈身心的,只要我們嚴格地去遵循,總有一天,心會平,行會直。

2以戒為師

作為在家人來講,這裡所說的「持戒」,主要是指守「五戒」,五戒是所有戒律的基礎,也是我們做人的基礎。從本質上來講,一切社會道德規範,都是以五戒為基礎的,只不過是表達形式不同而已。

五戒的對象主要是針對人而言,五戒的第一條是「不殺生」。不殺生就是「不得故意斷人命」。在不殺人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把不殺生的對象拓展到一切有情的存在,這樣做就可以拓展我們的心量,增長我們的慈悲心。於是就有「凡有命者,不得故殺」這樣一層更廣泛的含義。若能做到「凡有命者,不得故殺」,那實際上就是一種菩薩精神,不殺包括不親自殺、不教人殺、不見殺隨喜等。

五戒的第二條是「不偷盜」。不偷盜的意思就是「不不予而取」。不徵得別人的同意,或者在所有者不在場的情況下,私自動用或佔有他人財物,都算犯盜戒。佛陀制戒的時候規定,凡是不予而自取五錢以上的東西,都算犯盜戒,因為,在印度,當時的法律規定,凡是偷盜五錢以上的東西,就算構成了盜竊罪。佛陀制戒也是根據當時這一法律規定而來的。

五戒的第三條是「不邪淫」。不邪淫的範圍、標準也是以國家的法律作為依據的。在家人的兩性關係,是通過法律確認的,不算犯戒。沒有通過法律確定的,就算犯戒。這是從大的原則上來區別什麼是正淫,什麼是邪淫。若具體到夫妻關係上,也還有正淫、邪淫之分。

凡是夫妻之間的性生活違背了「時」與「處」的有關規定,也算邪淫。所謂「時」,就是說,我們作為佛弟子,不要在諸佛菩薩的聖誕日、六齋日、自己的生日以及父母的忌日等時間裡過夫妻生活。所謂「處」,就是說,不要在自己的卧房以外的地方,尤其是不能在有三寶的地方,以及親戚人家,進行夫妻生活。

五戒的第四條是「不妄語」。在修行上,沒有證到聖果,說證到聖果,沒有得道,說得到了,「未證言證,未得言得」,這就是「大妄語」。除此之外,妄語還包括兩舌(說人是非)、惡口(罵人),妄言(說謊話),綺語(說下流、低級、沒有意義的話)等四種。

五戒的最後一條是「不飲酒」。「不飲酒」這條戒,按巴利文的原意,是說不吃一切帶有麻醉性的東西。在當時的中國,酒就是帶有麻醉性的東西,。所以就直接把它譯成「不飲酒」。現在看來,「不飲酒」這條戒的含義應當確定為:不得飲用一切帶有麻醉性的東西,包括飲酒、抽煙、吸毒等。因為這些東西能使人昏迷,神智不清,失去理智,破壞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要禁止。

3性戒與遮戒

五戒當中,前四戒屬於性戒,後面的飲酒戒屬於遮戒。所謂「性戒」,就是說,所要禁止的言行,本身就違背了社會道德和國家法律,其本性就是邪惡的、不善的、不待佛制。所謂「遮戒」,意思是說,所要遮止的言行,就其性質來看,雖然不能說是惡的,但是他往往會導致惡的後果。

因此,為了避免惡的結果產生,需要對這種不良的習性進行制約、規範,所以稱之為遮戒。遮就是遮止、約止的意思。飲酒吸毒,本身不能說是惡,但是它會導致一系列惡行的產生,故屬於遮戒。因犯酒戒而導致破犯前四戒,這樣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比比皆是。

佛教戒律中就談到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優婆塞有一天喝醉了酒,把鄰居的一隻雞偷殺吃了,鄰居的婦女尋雞來到他家,與他理論,他淫心頓起,又將這位婦女強暴了,後來官府拿他問罪,他又否認做過這件事。你看,這位優婆塞因喝醉了酒,喪失了理智,將殺、盜、淫、妄四根本戒犯盡了。可見,持守遮戒,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現時代,吸毒者越來越多,作為佛弟子,應嚴持不飲酒戒。若認為吸毒與飲酒戒沒有關係,而放縱自己,其危害性,無論對自己、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是不可想像的。

4無為境界

佛陀制定戒律,其本意是為了幫助眾生防非止惡,調治身心,破除煩惱。作為在家佛弟子,要想修行上路,首先就得持守五戒,逐步地淡化自己的煩惱,矯正自己的習氣,做到「心平行直」。若過非、邪惡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我們的心態就能夠真正平衡、我們的言行就能夠處處合乎戒律,那時才能達到六祖所說的「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這樣一種無為的境界。

二、要報恩知義。

就是說,我們要以一種感恩、報恩的心來回饋社會大眾,要生活在責任和義務當中,要把對父母的義務、國家的義務、眾生的義務、三寶的義務,點點滴滴地承擔下來,落實到現實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中去。因為社會大眾為我們的生存、發展和解脫,提供了種種因緣條件,沒有社會大眾的支持,就沒有我們個人的存在。所以六祖大師強調我們修行要報恩知義,所謂「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能盡孝道,對自己的眷屬不能盡人義,對社會國家不能盡義務,要做到自度度他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某種意義上講,修行就是為了更好地、更自覺地、更有效地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讓所有的人活得安詳、幸福。說到實處,修行並不神秘,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人,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

5報四重恩

這裡所說的報恩,主要有四種:一是父母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眾生恩,四是三寶恩。

之所以要報父母恩,是因為父母生我養我,教育我,成就我,恩重如山,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這個血肉之軀,就沒有我們現在所成就的一切。

如果說父母恩主要體現在成就我們的色身,那麼三寶恩則主要體現在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的法身慧命需要靠三寶來成就。沒有三寶的教導、沒有三寶的加持,我們就不知道學習佛法、修證佛法,就不知道如何從根本上斷除煩惱、擺脫痛苦,獲得究竟解脫。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聽聞佛法,能夠接觸經典,這是三寶的功德,我們要時時刻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禮敬三寶,並把這種感恩之情變成實實在在的修行,實實在在的盡職盡責。

報父母恩和三寶恩,這一點我們大家都容易理解,至於說到報國家恩和眾生恩,一般人都不容易接受。其實,國家對我們有恩,眾生對我們有恩,只是我們平時不知道罷了。

仔細一想,就會明白:沒有國家,哪有我們個體?我們生活在國家之中,我們的生命財產,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我們修行學佛,都受到國家的保護,沒有國家保護,我們就不可能有安定的環境來工作、生活、學習和修行。所以,我們要報國家恩。中國大陸佛教界提倡「愛國愛教」,愛國就是報國家恩,愛教就是報三寶恩。國家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是由立法、司法、行政、治安、管理、教育、衛生、國防等機構構成的一個複雜的機體。所謂報國家恩就是要遵守國家的法律、維護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積极參与國家建設活動,認真履行作為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等等。

關於報眾生恩,我們可從如下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我們每一個體,都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各種能量和信息,都仰仗於我們所處的社會關係來提供。

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要通過大家的互通有無,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來完成。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無數的「他人」勞動的結果。脫離了社會人際關係這樣一個生活系統,單獨的個體根本無法生存。個體的生存,用佛教的概念來講,叫做「眾緣所生」。

我們都是有條件的存在,不僅個體的人如此,大至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無不如此,都離不開眾緣的相互作用、相互成就。所以,從現實生活的息息相關、患難與共這一因緣法則來講,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恩人,都於我有功德,都在養育我、成全我,因此,我理應報眾生恩。

其實,再進一步從三世的角度來講,我們每一個體生命,都處於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緣網路中,都與其他的眾生生命有過各種各樣的眷屬關係,或互為父母,或互為夫妻,或互為兄弟姊妹,或互為師生朋友,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是也。像這樣地來展開每一個生命系統,就會發現,個體生命與其他一切生命都有無盡的緣,有著息息相關、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與一切眾生都有親情關係,所以,他們都是我的親人,都於我有或大或小,或彼或此的恩德,所以,我們應當報答眾生,用自己的盡職盡責、慈悲喜舍來回饋社會大眾。這就叫報眾生恩。

三、要忍辱謙讓1忍辱謙讓

六祖大師講,「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或哪個地區,忍辱謙讓是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精神。沒有忍讓的精神,那麼這個社會將被紛爭和仇殺所吞沒。

世間上,許許多多的矛盾和摩擦,並不是不可調和的,只要雙方都作一定的忍讓,就能化解。能忍讓,無論走到哪兒都會受到人的歡迎。相反,一個人如果嗔心太重,遇事易衝動,不能忍讓,則處處會遭到排斥。在家庭能忍讓,則家庭和睦;在單位能忍讓,則同事團結;在社會能忍讓,則平安無事。俗語講:「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北京的街頭(新加坡的街頭不知道情況如何),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賣條幅和鎮紙,上面寫著「忍」字。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如果人人都培養起了這種忍讓的精神,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非常美好。

2貪愛、嗔恚、愚痴

從修行的角度來講,提倡忍讓具有更深的法意。佛陀告訴我們,阻礙眾生獲得解脫的根本煩惱有三種,即貪愛、嗔恚、愚痴。眾生要獲得真正的究竟解脫,必須同這三種根本煩惱作鬥爭,從根本上拔除它們。這裡所提倡的忍讓,就是專門用來對治嗔恚的。所以,大乘菩薩道中,列出了六種斷除根本煩惱、獲得究竟解脫的「到彼岸」的方法,即六波羅蜜「六度」,其中有一度就是忍辱波羅蜜。

能忍辱,就能斷嗔心,斷除了嗔心,就有希望獲得解脫。這裡要注意,忍辱的關鍵在於內心不起恨心;若表面上平靜,內心卻怒火中燒,害心熾然,則不能稱為忍辱。所以說,面對別人對自己的冒犯、輕慢、羞辱、誹謗等,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是非常困難的。沒有真正大悲心的人,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3如何修忍辱

關於如何修忍辱,佛教里有一整套修習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精神:一是修空觀。就是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看待別人對自己的侮辱,不把它當作一種實實在在的事情來看。例如,有人罵你,說你壞話,應當這樣想,那不就是過而不留痕迹的一種聲波震動嗎?細而覓之,了不可得。既不可得,又何必太認真去計較它呢?等等。

二是修慈悲觀。自己發心要廣大,立足點要高,要悲憫一切眾生的愚痴和不幸,對冒犯自己的人,要同情他的無知,要悲憫他因嗔心而起的種種痛苦,不要同他斤斤計較。

總之,要用悲憫的眼光看待眾生,眼睛要看得遠一點,看得寬一點,看得破一點,看得空一點;若能如此,心即得自由自在,無有掛礙。這就叫做「看破——放下——自在」。看不破,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能自在。所以,關鍵在於看破。

四、要改過遷善

1至心懺悔

古人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過失,有過失不要緊,能改正就行。知錯能改,這實際上就是智慧。人的自我完善以及智慧的開發,往往是通過知過改過來實現的。所以,六祖大師講:「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的具體方式就是至心懺悔。

懺悔是佛教一個重要的修行法門。它分通懺和別懺、理懺和事懺。

通懺就是概括性地對以往所造諸罪過進行發露懺悔,它適用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如寺院里每天晚課時念到的:

這四句偈,就是通懺。

別懺就是個人針對自己所造作的具體個別的違犯戒律和道德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在佛菩薩前,或者在依止師、以及某位善知識跟前,進行發露懺悔。這裡要注意,向大德知識發露懺悔,必須是你自己信得過的真正的修行人,在接受你的發露懺悔之後,能夠為你嚴守秘密,不向外宣傳。這是講別懺。

事懺就是舉行種種懺悔儀式,如藥師懺,大悲懺,地藏懺等,通過禮拜和供養三寶,來懺悔罪障,清凈身心。

理懺則是通過諦觀諸法實相,了悟罪性本空的道理,從而達到凈心止惡的目的和效果,即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是也。(待續)


推薦閱讀:

90後求職新途徑宅在家裡找機會
中國四大名雞,你都吃過哪些?都沒吃過不防在家自己做
腳氣、腳癢、腳起泡在家用它泡,去癢治腳氣三妙招,屢試屢爽!
在家呼吸海洋的味道
十人九濕?濕氣不難治,專家掏出自用方,健脾祛濕,在家就能治!

TAG:修行 | 講座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