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胡占凡:電視創新須把握好六個要點

本文作者為中廣聯合會副會長、中央電視台原台長鬍占凡。文章從導向、價值觀、社會效益、反低俗、不跟風、辯證處理創新和堅守的關係幾個方面,分析了電視創新的策略和路徑。

電視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電視也永遠走在創新的路上,包括理念的創新、技術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以及由此帶來的節目形態的創新、節目內容的創新、表現形式的創新、傳播手段的創新等。

從傳統媒體的特點來看,電視媒體最離不開創新,電視觀眾最「喜新厭舊」、最「挑剔」,電視技術更新換代最迅速,一成不變是電視最大的敵人。電視的黃金時代,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恰恰是電視行業創意最多、體制機制突破最大、新欄目新形式層出不窮的時期,也是電視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最強的時期。

如果說以前不創新,結果只是自己的節目比別人略遜一籌;現如今,就要被淘汰出局。

但在創新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

1堅持正確導向

堅持正確的導向,是中央對我們的基本要求,也是電視媒體肩負的重要職責。媒體姓黨,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必須把堅持正確導向放在首位。

創新意味著打破固有套路,但在創新過程中,堅持正確導向,遵守宣傳紀律、遵守職業準則、堅守主流媒體的職能和定位,這些決不能動搖。

導向並不束縛創新,而是為創新劃定一個合理的剛性邊界。政治導向最根本、最重要,任何電視節目的創新,尤其是新聞節目,決不能以犧牲政治導向為代價,不能為了追求收視率、為了製造轟動效果,全然不顧導向問題。要把正確導向體現到所有節目創新工作中,細化到每一期節目、每一個畫面,乃至嘉賓說的每一句話當中。如果導向出了問題,一切創新都將化為泡影。

2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無論怎麼創新節目,都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最起碼的底線是要做到節目無害。宣傳什麼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到節目的品位、質量和效果。在節目創新中,哪些該提倡,哪些要反對,必須心裡有數,節目中要及時引導,不能對一些錯誤價值觀念放任自流,放任本身也體現你的媒體態度。

有一些社會上的醜惡現象,比如婚外情、第三者、拜金主義、崇洋媚外、仇官仇富等題材,很多節目對這些內容不是採取批判的態度,而是以欣賞、理解的角度去表現,認為這才是人性化的、真實的,其實這樣的節目沒有了底線,貽害無窮。有的節目特別鍾情於展現人性弱點和陰暗面,比如兄弟姐妹為爭奪老人房產反目成仇,子女不贍養父母甚至虐待老人,弱勢群體受到不公待遇報復社會等,對道德底線和社會公序良俗是一種挑戰。不是說不能在節目里表現和討論,關鍵在於你用什麼價值觀念去看待它,是讚揚還是批評。

節目創新不是電視傳播錯誤價值觀的擋箭牌,要分清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不能以丑為美。有的媒體不去引領價值觀,而是採取自然主義的態度,放任、迎合、討好一小部分觀眾的低級需求。有的唱歌比賽,喧賓奪主,展示各種離奇的經歷,比誰更慘,呈現選手的奇談怪論和所謂個性,越離譜越能紅。不當言論不去引導、制止,而是遷就、放大甚至炒作,宣揚不良價值觀。節目中說「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我相信自己能嫁個富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等等,可怕的是,這些言論出格的人還能紅,還能有市場,還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這對社會的傷害和誤導非常大。有些媒體對這種負面的、醜惡的東西,實際上起了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

節目創新中要符合觀眾的欣賞口味和時代精神,體現出對文化品質、品位的堅守,體現出對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和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成為節目創新的重點和貫穿始終的主線,當然,形式和載體也非常重要,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受眾的接收障礙,以合理、現代、貼近的表達方式進行包裝。

3社會效益要放在第一位

節目創新,最理想的結果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高度統一,但電視媒體作為國家資源和公共平台,社會效益永遠要放在第一位。

在節目創新中,要防止一種傾向,不能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什麼東西好賣就登什麼,什麼節目吸金就推什麼,什麼內容有市場就炒什麼,這恐怕是飲鴆止渴。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這些文化原創節目,最大的考慮就是社會效益,希望引領電視傳播的方向。

4反低俗,堅守品位

電視節目創新,始終堅守電視台的品位,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放棄電視媒體的定位、職責、品格、氣質和格局,低俗、媚俗的節目堅決不做。

有的媒體盲目迎合而不願引導。為了保持高收視率,吸引廣告商,窺探明星隱私和醜聞,專愛請劣跡斑斑、醜聞不斷的明星藝人,主持人和嘉賓打打鬧鬧、亂作一團。總書記講得很清楚,低俗不是通俗,慾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

2015年春晚創作的時候,我給劇組反覆講了這個問題,提出了「三不用」:不用低俗、媚俗的節目;不用思想境界和格調不高的節目;不用有污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這一觀點被媒體報道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和認可。中央領導對「三不用」給予高度肯定,總局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全國所有廣播電視台都要認真堅持「三不用」原則,彰顯了央視的標杆作用。鳳凰網的網上調查表明,九成網友支持「三不用」原則,這在當下複雜的網路輿論環境下很不容易。這說明,老百姓需要的是對觀眾發自內心的尊重和負責,而不是單純地用低俗內容娛樂甚至愚弄觀眾。

5不跟風

跟風不是創新,而是複製、克隆。近年來,電視圈一哄而上,跟風模仿。國內學國外,二三線衛視學一線衛視,城市台學省台,這是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現。比如,《非誠勿擾》火了,一大批婚戀類節目相繼推出;《中國好聲音》火了,到處是唱歌選秀的節目。明星真人秀節目是目前跟風最嚴重的,大部分明星參加真人秀節目的報酬已經超過演影視劇的報酬。據統計,一線衛視一檔真人秀的製作成本為5000萬到3個億,省級衛視對大型綜藝真人秀節目賭博式投入如火如荼。為什麼有些電視台不去追求原創、另闢蹊徑,寧願跟在別人後面跑呢?無外乎「跟風」投入少,見效快,簡單易學,照搬別人的節目創意,改造一下就可以了。

一些電視台比較注重尋求自身的特色優勢,把有限的資源用到一個點上,突出差異化、特色化,形成特色品牌形象。如陝西衛視的歷史文化定位、山東衛視的情義定位、河南衛視的中原文化定位、安徽衛視的劇行天下定位等。當很多電視節目都沉浸在「娛樂狂歡」的喧囂和浮躁中,「沒有奢華場面和明星陣容」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引起全民關注,也值得我們思考。

6創新和堅守的關係

要正確理解和對待創新的問題。既要充分重視創新的意義和緊迫性,又不能為創新而創新,對於好的品牌要敢于堅守。比如,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和《春晚》,作為全世界觀眾最多、央視最重要、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欄目和晚會,雖然也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堅持和傳承的問題,都是辦了30多年的超級品牌。包括《焦點訪談》《星光大道》《感動中國》《3·15晚會》等等,都在觀眾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品牌的忠誠度很高,都要堅持辦下去。

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1950年就有了,《小喇叭》1956年開播,都是50多年的品牌了。地方台也有很多類似的品牌節目、欄目。比如,湖南衛視這些年的創新力度非常大,但是無論怎麼改版和創新,始終保留了它的老欄目《快樂大本營》。國外電視台更是重視堅守老牌電視品牌節目,比如美國的「超級碗」(年度橄欖球總決賽),長盛不衰50年。美國電視新聞節目《60分》是1968年開播的,至今已經48年了,仍然是一棵常青樹。《48小時》創辦於1988年,新聞訪談節目《面對全國》創辦於1954年,《早安,美國》開播於1975年。可見,美國大部分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都有幾十年的歷史,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播出風格,甚至播出時段和主持人都常年穩定不變。像華萊士、傑·雷諾、丹·拉瑟等美國著名主持人,很多都是固定在一檔欄目主持十幾年甚至三十幾年,成為節目品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很多新聞節目主持人都是老人當道,60多歲的主持人很常見,在中國幾乎是清一色的俊男靚女,50多歲就從屏幕上消失了。這就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無論怎麼創新,該保留的欄目一定要保留,該用的老牌主持人要敢用,並非只要是新的節目和新主持人老百姓就歡迎,一定要保持定力。

這些年來,國內媒體很多知名品牌欄目都悄然消失了,比如央視的《正大綜藝》《青歌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今晚八點半》等一大批品牌欄目,包括一些紙媒開設的著名專刊副刊或專欄,很多也都成為歷史了。當然,有的由於特定的客觀原因不得不停辦,但是大部分還是應當保留,積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品牌突然消失,對電視自身和觀眾來講都是一種無形的損失。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推薦閱讀:

互動綜藝顛覆內容創新 來瘋打造全民綜娛直播第一平台
第十八回 創新儀太后聯婚 報宿怨中宮易位
冬雪初上——新型的醫療體系
最新美國投資移民EB-5審批數據 I-526通過率創新高!!!
發揚海絲精神,創新合作共贏

TAG:電視 |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