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帶你細讀著名作家經典名句
文學不是勵志的格言,不是非黑既白的答案,文學是對生命現象的真實理解、包容。
魯迅
魯迅(1881-1936)原名樟壽,字豫才,後改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旗幟。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散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墳》等。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之父」。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巴金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1年肄業於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離開成都到上海、南京求學。1927年赴法國留學,開始文學創作。1929年後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文學月刊》主編,《烽火》雜誌創始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9年後歷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協第一屆理事,第二、三屆副主席及第四、五、六屆主席,中國作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主席,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藝月報》、《上海文學》、《收穫》主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82年獲義大利國際但丁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勳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1998年獲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03年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稱號。著有長篇小說《滅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火》、《寒夜》等,中篇小說《春天裡的秋天》、《憩園》、《第四病室》等,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散文集《隨想錄》(五卷)、《再思錄》等。譯著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等,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巴金全集》(2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
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索取。
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真正酷愛自由的人並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們要在沒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創造自由,奪回自由。
過去的事就讓它埋葬了吧!為什麼還要挖開過去的墳墓!
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夢珂》,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歲。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不要忽略了蔑視了那可貴的真誠 而把自己陷到那不可拔的渺茫的悲境里。
人只要有一種意念,什麼困難也能克服,什麼環境都能適應。
幸福不是在有愛人,是在兩人都無更大的慾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過日子。自然,有人將不屑於這平庸,但那只是另外人的。
所要人們了解自己的心太熱烈太肯切了,所以長遠的沉溺在失望的苦惱中。但除了自己,誰能夠知道我所流出的眼淚的分量?
孫犁
孫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孫樹勛,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的創始人,又先後擔任過《平原雜誌》《天津日報》文藝副刊、《文藝通訊》等報刊的編輯, 並著有關於編輯的作品。12歲開始接受新文學,受魯迅和文學研究會影響很大。「孫犁」是他參加抗日戰爭後於1938年開始使用的筆名。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
人在書籍極端缺乏時,才能精讀、細讀。才能受益。
人陷於情慾,即如痴如盲,孽海翻騰,尚以為風流韻事也。
文章一事,時代氣運,天人合一之說,不能不信,作家於天地(社會)接觸不廣,於義理(哲學)承受不深,則文章甚難做好。
人生之路,各式各樣,什麼現象都是可能發生,可能呈現的。美麗的夢只有開端,只有序曲,也是可愛的。我們的童年,是值得留戀的,值得回味的。
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紙裝書,甚適。
王蒙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
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近百部小說,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曾獲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與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等榮銜。作品翻譯為二十多種語言在各國發行。
友誼不用碰杯,友誼無需禮物,友誼只不過是我們不會忘記。
相見短而分離久,熱鬧短而寂寞長,榮華一瞬而蕭索永時,青春片刻而衰亡繼來。
最大的庸俗是裝腔作勢。最大的媚俗是人云亦云。最大的卑俗是顧影自憐。
幽默是一種執拗,一種偏偏要把窗戶紙捅破、放進陽光和空氣的快感。
只有去掉對世界,對他人乃至對自身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安順快樂。
讀《莊子》可能對破除「官迷」思想有點現實意義。《莊子》里對「人」和「位」到底哪個重要有透徹的論述:官職只是加在人身上的一個稱號,如果你自身有能力有才華,即使官丟了,但能力才華還在,你能有多大損失?相反,如果自己沒那個能力、才華,即使當了官,別人的尊敬、羨慕也都是對著那個官職而不是對著你這個人。
人生似乎不是一次賞心悅目的尋求,而只是一種咀嚼,一次盡責,一次註定了會一敗塗地的抗爭。
路遙
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錢當然很重要,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嘗不為錢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覺得,人活這一輩子,還應該有些另外的什麼才對……
人和社會,一切鬥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與其認真,不如隨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錢就尋一醉,無錢就尋一睡,與過無爭,隨遇而安。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對著現實。
賈平凹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8年憑藉《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2003年,先後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2008年憑藉《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憑藉《古爐》 ,獲得施耐庵文學獎 。
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芸芸眾生。
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把擀杖插在土裡,希望長出紅花。把石子丟在水裡,希望長出尾巴。把紙壓在枕下,希望夢印成圖畫。把郵票貼在心上,希望寄給遠方的她。
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得出潑天富貴;冷葯熱葯總是妙藥,醫不盡遍地炎涼!
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當你正真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語言是多麼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
驕陽落下,白雲從四面山後盡興湧起,像任性的花瓣,月亮是幽隱的花心。我想用風的飄帶束起雲兒成一捧艷花給你。太陽的餘暉給花瓣染上鮮美的橘紅色,你不要用手摸它染手的。
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輕易不動感情的人,一旦動情,就會地裂山崩,把自己燃燒成一堆灰燼,被他愛上的人,也會被這狼煙烈火燒烤得痛不欲生。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歷史舊賬。
世間的萬物就是這樣,小壞小怪遭人厭恨,大壞大怪被人敬仰。
那些曾讓你哭的事有一天你會笑著講出來。 ——《我們都是壞孩子》
錢不花就是一張紙,花了才是錢。
當年,魯迅用他的筆,揭露了「看客」心理,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其實,這不獨是中國人的劣根性,而是全人類的劣根性。
一人一個活法 。
余華
山東高唐人。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碩士。歷任浙江海鹽縣武原衛生院幹部,縣文化館職員,嘉蘭市文聯創作員,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委會委員。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余華作品集》(三卷),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隨筆集《我能否相信自己》,另發表中短篇小說《世事如煙》、《現實一種》、《十八歲出門遠行》、《偶然事件》、《河邊的錯誤》等數十篇。《活著》(義大利文版本)獲1998年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作為一個詞語,「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如果你的世界,沒有痛苦的害怕,沒有尊嚴的擔憂,沒有富貴的貧賤,沒有暖寒的交替,沒有外貌的困擾,沒有男女的區別,沒有你我之分,沒有生死顧慮,你才會離"真正的活著"越來越近。
愛不是我多有錢,有多麼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給你。關鍵時刻,替你擋風遮雨。
沒有說話,沒有動作,只有無聲的相視而笑。我們坐在靜默里,不是為了別的什麼,只是為了感受我們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自行車的輪軸發出悠長的聲音,像江南水鄉的槳聲。江南,江南,詩里夢裡的江南,在北國凜冽的風中凝結成一塊透明的琥珀。
余秋雨
浙江餘姚人。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劇協副主席。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等,專著《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等。《戲劇理論史稿》獲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戲劇審美心理學》獲1985年上海哲學社科著作獎。
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更羨慕街邊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日月悠長、山河無恙。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有人把生命局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
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空虛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際,枉然的雄偉雄偉到了永遠。
嚴歌苓
嚴歌苓,享譽世界文壇的華人作家,是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是中國少數多產、高質、涉獵度廣泛的作家。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代表作品:《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語》、《陸犯焉識》、《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釵》、《鐵梨花》等等。
心太軟的人快樂是不容易的,別人傷害她或她傷害別人都讓她在心裡病一場。
哀大莫過於心死,心死莫過於一笑。
終究要失去的東西,不如主動失去。能夠主動地丟失便是施者。怎麼辦呢?不這樣施捨,弱者怎樣表達對於壓迫他們的強者的寬容大度呢?
或許生生去斬斷它是不對的,反而幫著它生了根。所有的兒戲你不能去生生地斬斷,本來兒戲自生自滅,你一斬,它疼了,它反而生了根,它反而至死不渝了。
女人一旦對男人動了憐愛就致命了。崇拜加上欣賞都不可怕,怕的就是前兩者里再添出憐愛來。晚年時小菲想,她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這一刻看著歐陽萸走去的身影更動憐愛心。她在青年和中年時一直看不透這點,總認為她愛他風度、才華、相貌,崇拜他學問淵博,欣賞他憤世嫉俗。但她對自己真正悟透,要在白髮叢生,撒謊撒得不錯的時候。
名家多,名句更多,謹以此拋磚引玉,不做一一收錄。
推薦閱讀:
※經典勵志格言(四)【經典勵志名言名句】
※寒假名句默寫專題複習(一)
※【名句欣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屈原的千古名句
※【名句欣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