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下第一靈驗之福的來歷
關於天下第一靈驗之福的來歷,有這樣一種說法。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為自己「請福續壽」,遂決定為祖請福,在沐浴齋戒三日之後,一氣呵成了這福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福」字,並加蓋了「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以妖邪」。
康熙一生罕有題字,今天的北京城內,除公文外,經考證的康熙題字只有3個,除了福字碑上的那個「福」字外,就是高懸於故宮交泰殿的「無為」二字。「無為」,有兩重極為重要的內涵:其一,告誡君王不必過多干涉臣子作為,行「無為之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與後宮分界之所,此匾亦是警醒後宮到此「無為」,不要干涉朝政。不過,如此重要的匾額也沒有加蓋「康熙御筆之寶」印璽。足可見那御璽加頂之「福」的珍稀。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後,以75歲高齡得以善終。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事後康熙幾番重提御筆,卻再也寫不出其中的神韻,所以民間盛傳此福為「天賜鴻福」。
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這福御寶有意無意間,創造了許多空前的紀錄,細品之下,真有佳作天成的味道。
首先,御筆豈可倒置?御「福」加璽後,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得以傳世的唯一一枚不可倒掛的「福」字。其次,此「福」的書寫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偕「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
俗語稱「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但是,由於「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因此,自古從來沒有哪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在這福御寶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故而,這福字也成為了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的將「福」「壽」寫在同一個字里的福字,民間稱之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之福。
推薦閱讀:
※揭秘普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轉載]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含義和養生
※凈土的來歷
※來歷 | 酒泉,這一地名真的與酒、與泉有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