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識通感

初識通感文/狂野孤狼 筆者曾點評當代詩人王亞平先生五絕五首發到論壇。其中有句「盞內有溪聲」一句,讀者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有人認為,盞內盛秋色合理,盞內有溪聲不合理。秋色可以到盞內來,秋聲卻不會到盞內來;也有人認為,盞內有溪聲,這是通感藝術手法的運用。這樣的句子,如楊萬里的「剪剪輕風未是輕,猶吹花片作紅聲」。顯然,後者的觀點是正確的。 移情、通感、擬人、移就等修辭手法,在詩詞表達中,常見妙處。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修辭手法。當然,也就無法理解其中的妙處了。尤其是通感,按照常規思維去想,必然不合情理。比如,我們常說的「秀色可餐」,按照常理,應為「秀色可看」。看用眼睛,餐用嘴巴。因此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 那什麼是通感的修辭手法呢? 網路發達的今天,查資料十分方便。遇到不知道的東西,往往我們會上「百度」搜索。 首先,我們來看看「百度百科」對通感的解注。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百度百科)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各種感覺器官間的互相溝通。為之通感。也就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等可以相互溝通,不分界限。它系人們共有的一種生理、心理現象,與人的社會實踐是分不開。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如可以說「光亮」,也可以說「響亮」,彷彿視覺和聽覺相通。再如「熱鬧」和「冷靜」,感覺和聽覺相通。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百度百科) 從一些資料對通感的解注來看,我認為「百度百科」的解注比較合理,也比較好懂。但是,對通感的定義似乎有些過於複雜化了。下面,我根據自己對通感的理解,給通感重新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即所謂通感,就是人各種感覺的相互挪移,是各種感官相互溝通產生的聯想。第一,通感是感覺的相互挪移。第二,通感是感官相互溝通所產生的聯想。這也是判斷是不是通感的前提條件。因此,判斷是不是通感,一是看感覺有沒有挪移,二是看有沒有產生聯想。感覺,是客觀事物的特性在人腦中引起的反應,是最簡單的心理過程,是形成各種複雜心理過程的基礎。諸如聽覺、嗅覺、味覺、視覺、觸覺、意覺等等,都屬於感覺。 「通感」的修辭手法,在文學創作中,往往和意境密切相關。是一種比普通的文學修飾更高的描寫手法。我國詩人很早就使用了這種手法。宋詩有「雲香近紫猿」之句(方岳《送別薛丞》),妙在不香說香。視覺中的「雲」與嗅覺中的「香」相通,這是詩人的藝術創造,是為通感。詩人常常打通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的界限,使之聲色並茂,動靜相兼。如宋祁《玉樓春》詞:「紅杏枝頭春意鬧」,李漁《窺詞管見》七則云:「此語殊難著解。爭鬥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此句中,「鬧」為人之感覺,枝上的花,為視覺。視覺和感覺溝通,為通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境界何以出之?全因通感而來。 例如,佛家所言的「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骨肉都融。」(《列子?皇帝篇》)道家所謂的「耳目溝通」;佛家所說的「六根相互為用」。皆為通感。為了加深對通感的理解,我們再來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王維《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聯,泉聲,源於耳;咽,則來源於其他感官。日色,為視覺;冷,則屬於觸覺。詩人把視覺、聽覺與觸覺等相互溝通,屬於通感。 例二杜牧《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牛郎織女星。在此詩中,秋光,屬於視覺,冷,屬於觸覺,詩人把視覺和觸覺相互溝通,就屬於通感的修辭手法。 再如陳與義《舟抵華容縣夜賦》有句:「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螢火,屬於視覺;鬧,屬於聽覺。視覺和聽覺的溝通,屬於通感。在此例中,如果把「鬧」換作「明」,為「三更螢火明」,則只是普通的描寫,並不是通感。 通感,是古詩詞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作為詩詞愛好者,不可不知。關於通感的例子很多很多。如白居易《杜陵叟》:「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德音自然不能書,詩人在此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明代賈唯孝《登螺峰四顧亭》:「雨過樹頭雲氣濕,風來花底鳥聲香。」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等,皆屬於通感。 對通感的修辭手法有了大體的了解,我們再回頭看看「盞內有溪聲」的句子。溪聲,為耳朵聽來,為聽覺;盞內,為眼睛看來,為視覺;有,為意想而來,為意覺。詩人把聽覺、意覺和視覺相互換溝通,產生了錯覺,產生了聯想,覺得溪聲就象從盞內而來。但是溪聲並不是來自盞內。這就屬於通感的修辭手法。 我們對通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來看看網友所舉的例子是不是通感。 有網友「北山釣者」舉例:問「匣中有劍光」, 「盞內有清香」,「池塘有蛙聲」,問是不是通感。單從字面上來看,句式和「盞內有秋聲」句是一樣的。那麼,是不是通感呢? 「匣中有劍光」,劍光來自匣中。 「盞內有清香」,清香來自盞內。 「池塘有蛙聲」,蛙聲來自池塘。 觀以上三個例子,既沒有產生感覺的挪移,也沒有產生聯想。因此不是通感,只是普通的描寫。 另外,諸如詩歌評論中所說的「留有餘味」,「耐品」,「餘音裊裊」,「如嚼橄欖」,「言外有意」;我們說的「見字如見人」;書法中的「黑處是字,白處也是字。」歌唱中的「無聲勝有聲」;繪畫中的「目在尺幅,神馳千里」等等,皆為觀後所產生的聯想。並不是詩真的有味,也不是見字真能見人。白處本無字,是人的想像而來。這些都是藝術的通感。 對通感有了個大體的了解,在閱讀和創作中,遇到這樣的例子,我們應該可以大致辨別了。識得通感,也就不會覺得奇怪,更不會提出不合理之說了。 以上這些,是筆者對通感的一些初步認識。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由於水平有限,難免有不盡準確的地方,希望廣大方家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李賀詩歌通感手法運用的藝術價值
論詩的通感美
通感例句及簡析
論詩歌的通感
論通感對古詩詞意境的強化作用

TAG: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