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兒女從改變父母開始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節經文,它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鼓勵。這是上帝對我們的應許,祂應許說,如果我們按照祂的旨意來教養兒女,祂就會一直保護我們的孩子。一、一項巨大的挑戰在現今,教養子女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相信歷代以來,父母們都覺得教養兒女是一個挑戰。但是現今的挑戰更加嚴峻。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和從前不同,如果在今天仍堅持按照傳統的方式教養孩童,就會面臨極大的困難。首先,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不同以往。過去人們經常住在鄉下,生活比現在要簡單得多。孩子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跟父母及家人在一起,即便媽媽是在地里做農活,孩子也會帶在身邊。但今天的母親們,往往是因為要去工作,所以把孩子留在某個地方,讓其他人來代為照看。而很多時候,照看孩子的人,並不是和你有著同樣的耐心和標準。昨晚,一位年輕的媽媽對我說:「我真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的兒子,他不願與別人分享,我從前經常教育他要與別人分享,但是現在他卻變得總是摟著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動!」於是我設法給她一些建議。她說:「我知道你說的這些都是正確的,但是我每天有那麼多工作要做,我要上班,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耐心照看他,而代我照看他的人根本不會像您所說的那樣去做,所以我很苦惱!」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問題。我們的生活節奏很快、而且繁忙。作為幾個孩子的祖母,在與孩子們交流和共處中,我學到了很多重要的教訓。在我的孫子、孫女們來看望我的時候,我們之間從來不會有什麼矛盾,他們總是很聽話,而且特別喜歡到我家坐客,那是因為我十分關注他們,可能比其他任何人更關注他們這些小傢伙的感受和反應,以及他們的訴求。當他們在我家的時候,我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做別的事情,而是陪著他們,所以他們總是很高興。現在回憶起來自己做母親的時候,那時也總是很忙。當時我給孩子們的答覆總是:「不可以,不可能!」作為父母,我們若要正確的教育子女,就要放慢自己的節奏,要以比其它工作更重要的態度,來思考他們的需要。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事情並沒有錯,要麼為了生活,要麼是在做上帝的工作。記得我和我的愛人在台灣作佈道士的時候,可以說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聖工當中,我們特別渴望想幫助人。這的確是一件好事,非常有意義。但是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兩個人處於十分悲慘的地步。我們十四歲的兒子,出了非常嚴重的車禍。車禍發生於凌晨兩點,那是星期五的晚上,家庭禮拜後,孩子們就都去睡覺了,我們也去休息。凌晨兩點的時候,警局打來電話,說兒子騎著我們的摩托車去了市中心飈車,結果出了車禍。我們實在不能理解,在安息日的凌晨兩點,他怎麼會騎著摩托車去市裡。當然,在接到電話時,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仔細思考他為什麼會去那個地方,我們最擔心的是他有沒有事。當時他傷的很重,沒法跟我們溝通。醫生把他的一些物品都交給我們,其中一件是一枚戒指,戒指上有一個骷髏頭。我們看到時,驚訝的簡直目瞪口呆,這明顯是邪惡的標誌。我們的兒子,怎麼會有骷髏頭戒指?無法想像!他竟然有這種東西。大概在一個月之後,我們才知道事情的詳細經過。受傷的兒子特別害怕,他不敢說出事情的經過。那時我的大兒子不在家,後來他回來了。受傷的小兒子就對他的哥哥說:「哥哥,我要告訴你一些事情,但你千萬不能告訴爸爸媽媽……」後來,我們從大兒子的口中得知,整個一夏天的每個夜裡,他們兄弟倆都會去鎮上玩。整宿整宿的玩電子遊戲。他們有很多狐朋狗友,當時他才九歲,他的哥哥也才十三歲。當大兒子把這些事告訴我們時,我們都震驚了。我們離開自己的家園,來到台灣做傳道的工作,我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份聖工,可我們的兩個兒子,竟然要失去了救恩。對於我和愛人,這件事成為我們生命的一個轉折點。我們在那時就做出決定:我們不能因上帝的工作而忽略了悉心照看自己的孩子。因為對於父母,在那個階段教養我們的兒女,就是上帝最希望我們去做的工作。二、對父母品格的考驗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教養孩童會使我們個人的品格受到嚴酷的考驗。我們經常會想,要是有一些教育孩子的手冊或課程就好了。但事實上,教育子女的過程,其實是在訓練父母自己。真正需要最先受到訓練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如果父母做得對,孩子是很好教育的。
今天的孩子,對我們是一個挑戰。因為以前的孩子接觸的事物少,見識也不多。所以不會問父母為什麼?也很少反抗。如果父母告訴他應該做什麼,他們大多會順從的去做。因為他們認為父母說的就是對的。在我還小的時候,有一個電視節目,名字叫作「爸爸知道的都是最好的!」當時的孩子們,真的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今天的孩子就大不一樣了。他們會上網、看電視、交朋友,且生活在都市中。因此,在他們的思想中,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比較。所以,他們經常會想:「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不需要?」當孩子們發出這樣的提問或挑戰時,父母們往往是並不在意,也不作什麼解釋,只是運用權威來執行。要麼就是態度很不好,有些不耐煩的回答說:「和別人比什麼?別人做錯你也要做錯嗎?」對於孩子們的提問,有時你的回復,就連成人聽了,都覺得是摸不著頭腦,沒有道理。正因為現在孩子們會問「為什麼?」所以,我們作父母的就會受到挑戰,而且是人格上的挑戰。在今天,你必須要弄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求孩子這樣做或那樣做?你給孩子的回答和解釋,必須是有邏輯的,合理的,他們能聽懂的。有時候,當我的孩子這樣發問時,我就在想:「或許我的這個要求,是不合理的?」所以作為父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你要求他們去做的事情,一定是出於合理,而不是出於權威、個人喜好或某個託詞。聖經在以弗所書6:4節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主對我們的要求是很合理的,我們總是說上帝是公義的,是憐憫的,祂是愛的上帝。同樣,我們也應當這樣去塑造我們的子女,並在孩童們的年輕的心靈中正確地樹立我們的形像。我曾在婦產科工作,負責為孕婦接生。經我手接生過很多很多的孩子。當我看到這些新生兒的父母時,我就在想,孩子若由他們照料,怎麼能夠活下來?怎麼可能成為一個有優良品格的人?有些孩子的母親才十四五歲,可是在那個年齡他們就要教養嬰兒?真是令人擔心。有時孩子的父親是黑社會,我就想,這些人會給他們的孩子樹立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呢?(註:在美國的合法婚育年齡是16周歲)三、教養孩童是一項特權教養孩子不僅是一項工作或任務,且是一個很大的特權。有一個年輕的生命握我們手中,至少要18-20歲之前,你是他們的保護者和指導者。在孩子七歲之前,我們對他的影響是最深刻而久遠的。一個著名的老師曾經說過:把孩子七歲之前的光陰交給我,讓我來教育他,我的教育將影響他的一生。
今天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才這麼小,自私、懶散、脾氣急躁點兒沒關係,等他們讀學前班或上小學了,稍微懂點事兒,就知道怎麼做了。所以,今天學校里的老師真是很可憐,他們的任務非常艱巨。事實上,在孩子去上學之前,他們的品格已經基本形成了。很多做父母的,在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想:「為什麼老師們不會教我的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做事呢?為什麼老師沒能改變我孩子的不良習慣呢?」事實上,老師對孩子品格的塑造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孩子在嬰幼兒時的教育。當然,並不是說錯過那個年齡段,我們就沒有辦法沒有指望改變孩子了,只要我們努力用正確的方法,還是可以進行補救的。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基本上一整天的時間都和我在一起。如果我在洗盤子,我會給他們搬個椅子,讓他們站在椅上面來幫我洗,並且將盤子擦乾後放到碗櫥里。有時在我洗盤子的時候,我會對他們說:「耶穌就是這樣洗凈我們內心污穢的。」我試圖給他們講一些耶穌講過的比喻。為要讓他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物,能夠牢記一生都不忘記的真理。我在烘焙麵包時,會給他們一個小的面圈,讓他們來捏,同時告訴他們:「耶穌就是生命的糧。」在那個年紀,我給他們灌輸這樣的信息,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四、教育孩子作負責任的人儘管我們生活在一個錯綜複雜、壓力很大的世界裡,但我們還是要有專屬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以便教導孩童們,讓他們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人。今天的社會,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成年人不負責任。我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我們的經理總是發一些提醒的郵件,總是說:不要忘記這事,不要忘了那事,不要忘記交你的報告。我當時就想:「為什麼經理總是提醒這個、提醒那個呢?這本來就是我們的責任啊!」那是因為很多人,沒有責任心,對很多事都不負責。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接受過有關要負責任的教育和訓練,那麼,當他們步入社會時,在工作中就會缺乏這樣的特質。在今天的社會中,誠實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在過去,如果某人向你承諾一件事,我們便可信任他們,他會信守諾言。如果一個人有誠實的特質,他便會信守承諾。但是在今天,很多事情都可以變通,都可以找到借口來推卸責任。「啊!不好意思,我太忙了…」。人們總是找很多很多的借口,他們對於約好的事情,根本不在乎。在英文中,有一句話是:「承諾總是廉價的。」人們對待口頭的承諾,往往是一種說說而矣不必當真的態度。因此,我們在教養子女時,要告訴他們:「你既然說了,就要做到。」孩子們經常會觀察父母,他們可能不會說出來,但是你做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在眼裡。如果父母對他說:不要說謊、不要偷盜,告訴他這樣做是錯的。但剛剛教育孩子之後,轉身你就又說謊、又佔有別人的東西。想一想,是你說的話給他的印象深刻呢,還是你做的事給他印象深刻?
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什麼水都向裡邊吸。他們會非常仔細的觀察你的榜樣,然後照樣吸收進來,並結合到他自己的生活當中。有些事情看起來沒什麼,好像他們並沒有在乎,但你錯了,他們的內心是很認真的。他們可能是在玩,但你說的和做的,他們全看在眼裡,聽在耳中。比如,你將單位公用的筆和紙拿回家裡,給孩子畫圖畫。孩子就想:噢,原來可以這樣做啊。那麼把朋友家的東西偷偷的拿回家,也應該沒關係,爸爸就是這樣做的。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正直和誠實的榜樣。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在超市買東西,付了錢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我發現那個收銀員多找我錢了,於是立即折回去,找到那個收銀員,告訴他你剛才多找我錢了,並如數奉還。我相信,我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照做的。問題是,有很多父母會說:「今天真幸運,好開心啊,省了不少的錢。」這時,孩子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從此就會盼望這樣的事發生,好佔便宜。所以,作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給孩子樹立的是什麼榜樣。五、教養子女要有想法作計劃我們看路加福音14:28-30節:「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就像建造房屋一樣,教養孩子,訓練孩子也需要有計劃。誰會不做計劃就蓋房子呢?有沒有人會想:我得先有個地方睡覺,於是就先蓋了個卧室。然後又想:我得有個地方做飯,於是就又在旁邊造了個廚房。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屋,就像是隨心所欲的亂建一通,結果肯定是一團糟。所以,在建造房屋前,你需要有一個規劃圖,或稱為藍圖。有了這個藍圖,它會幫助你作出預算,使你知道完成這個工程,需要多大的開銷。你會想:我有沒有足夠的錢來蓋這個房子?如果沒有,能不能從別人那裡借貸一些錢?同時,你還需要定出竣工的日期,並在指定的期限內,設法完工。並且,在建造的過程中,你還必須經常看一下這個藍圖,以保證自己是按照計划進行的。在中國可能不是很普遍,但在美國,一個家庭大多會有兩至四個孩子。在很多時候,孩子的父母們,並有沒有做過適當的花銷預算?「我們要花多少錢給孩子們買衣服?四個孩子都要穿,四個孩子都要交學費。」有很多父母,他們總是走一步看一步,只看眼看,不作長遠的計劃和打算。作為有責任心的父母,我們需要有計劃,並且要更加實際一些。我們需要知道怎樣使結果更好。六、好的教育結果需要投入精力有人以為,我自然而的然,就知道怎麼做才不會出問題。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如果想要好的結果,就需要有縝密的計劃。我們做事情總是期待結果,沒有人不願意花精力和時間去做很有價值的事。當然,我們都知道,教養子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去做其它的事情,就
不能同時期待在教育子女上會有很好的結果。今天你如果不肯投入精力和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在他們長大後,就會特別懶惰,找不到工作,甚至會成為一個酒鬼或妓女。你能想像,如果孩子變成這樣,父母該多麼傷心嗎?昨天晚上,在等車的時候,我見到一個醉醺醺的年輕人。當時我就想,如果是由於他的母親疏於教育,才使他成長為這樣的人,那位母親該有多麼傷心啊!雖然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他們最後會對生活作出怎樣的選擇。但我們一定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如果在孩子需要正確教養時,我們已經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那麼我們就不會有後悔,也不會有遺憾。儘管有些孩子即或受過良好的教育,最終還是做出了一些糟糕的事情,我們為此難過,但不會後悔或遺憾。也不會絕望,我們還會繼續幫助他們。我讀過一個年輕人的故事。他成長的環境,教育的背景特別好,但是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做了一件非常不好的事,他感到很可恥,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也不敢讓家人知道。可是每次回家,他都感受到家裡是最支持他、最有愛、最溫暖的地方。於是,他鼓足勇氣,向父母坦承了自己的過錯、苦惱和心中的掙扎。父母們很吃驚,但對他的愛依然沒有改變。就是在這種愛的激勵下,他最終克服了各種困境和苦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甭管孩子在外面做了什麼事,做出怎樣的決定,我們都要作一位充滿愛的、支持他們的父母。如果說一定要對教育子女的目標和任務做一個概括,那就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擁有好的品格!什麼是好的品格呢?用來描述品格的詞有很多,比如孝敬、尊重、正直、誠實、正義、膽量、勤奮、自律、充滿活力、有道德力量等等。這都是我們要讓子女擁有的品格特徵。七、良好的品格與光明的未來很多父母說:我希望子女有光明的前途。什麼是光明的前途呢?我們希望他們有好的工作,好的家庭,可觀的收入,以及過人的本領和技能。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孩子能否擁有否有光明的前途呢?正是他們自幼養成的良好品格。
有時我們會想,如果我們不能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房子、一部車子、一些存款,就無法讓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為他們準備這一切。出於這種動機,我們使勁的幹活,努力的掙錢。於此同時,卻損失了最寶貴的時間——孩子們需要我們和他在一起的光陰;我們也錯過了最重要的機會——讓孩子將來擁有光明未來的教養機會。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廣播公司,在每年父親節的前夕,都會開通一檔節目,邀請很多孩子打熱線電話進來,談一談有關父親特別所做的事情,或者是一些感悟,並在父親節那天,把這些對話播放出來。令人驚訝的是,沒有孩子說他的父親在專業知識上多麼優秀,沒有孩子感謝他的父親有那麼多的錢,沒有孩子感謝他的父親為他們提供了大房子,沒有孩子感謝父親給我買這麼好的車,也沒有孩子感謝父親給我提供了這麼好的生活環境……他們感謝最多的就是,父親的陪伴和父親的愛,感謝父親放下手頭的一些事情來陪伴他們,感謝父親雖然工作那麼忙,但還是放下工作,來傾聽他們的問題和他們的擔憂。還有一些做女兒的,特別感謝父親對他們的和善與溫柔。所以我們在安排自己的時間上,要有正確的排序。八、淺談四種教育風格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年輕人開始越來越叛逆,很多父母感到絕望,不知道怎樣教育子女。他們很困惑,需要答案,他們特別期望有人能寫一些關於教育子女的書,或者是提供一些能解答他們在教養子女時遇到的問題的材料。所以在那個時期,就有很多關於教育子女的材料問世。中國現在正在不斷的發生改變,當然我說的改變,不是在1960年,中國的飛速改變,大概發生在兩千年左右。現在,中國的很多父母也開始像1960年代的美國的父母一樣,在教育子女的事上感到迷茫和困惑。他們經常搖著頭說:「現在的孩子這是怎麼了,他們真的是和我們小的時候不一樣!」作為母親,我們需要知道,時代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同時,我們更應當認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對孩子的社交、心理、情感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教育子女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它需要通過許多正確的行為,來共同影響並塑造孩子的品格。因此,我們需要訓練自己,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以正確的方式來教育他們,這十分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教育子女的四種風格。在談到這四種風格時,並不是說這些都是好的。這只是一下社會學家或教育學者們多年來總結出來的。教養子女的模式或風格,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否關注孩子的需求,第二,如何回應孩子的需求。第一種教育風格:專制型獨裁型。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們需要嚴格遵循父母制定的規則,如若違背,通常會導致嚴厲的懲罰。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們不聽話,肯定會挨打,或受到懲罰。很多時候,獨裁型的父母不會給孩子們申訴的機會,不會去聽他們違背某個規則的背後原因。這樣的父母經常會說:A、你不要講理由和原因,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B、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不能有那樣做。C、規則就是規則,不要解釋。D、你回來晚了,就別吃飯,直接睡覺。E、我不管你有多少朋友,也不管誰會參加了那個聚會,我說你不能去,就不能去。這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但是他們對於孩子的需求,卻往往不關注,也不會很負責的作出回應。他們希望孩子不要問為什麼,直接順從就行了。有時我們稱之為軍事化教育。那麼,這樣教育的結果是什麼呢?以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缺乏自尊,他們沒有自信,他們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因此他們很少去嘗試,怕觸犯規則,怕做錯。這種嚴格的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心靈,導致孩子非常的叛逆,或是拒絕講話、拒不開口。他們有時會是麻煩製造者,因為他們想引起他人的關注。第二種教育風格:冷漠不負責任型。這類父母對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要求。不負責任,而且很少跟孩子溝通。他們會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確保孩子有衣服穿、有飯吃、有地方住。但是他們和孩子的生活基本沒有什麼關係,他們不關注孩子。說到這類父母時,大家會想到了什麼?對,就是那些對智能手機上癮的人。我在醫院裡看到很多這樣的父母,他們忙著玩智能手機,從來不關心身邊的孩子。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往往是:讓我能看見你就行了,可以呆在屋裡,但是不要講話。他們總是關注自己的事,沒有時間也沒有意識去關心孩子,管理孩子。他
們雖然滿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但不會跟孩子溝通。他們會對孩子說:A、去吧,拿著你的玩具到一邊兒去玩兒,不要打擾我。B、你沒看到我在忙嗎?自己想辦法解決。C、是你自己把褲子弄破的,沒辦法,就那麼穿著吧。D、趕緊去上床睡覺,別在我眼前晃悠了,影響我工作。當孩子有問題來找他們時,他們會顯得不耐煩,或心不在焉。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會極其忽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由某些因素造成的。今天的離婚率比20世紀末猛増了七倍,現今有很多的單親家庭。孩子所在的一方,既當爹又當娘,生活壓力和家庭事務都很繁重。所以,如果他們沒有意識到教養兒女是最最重要的事,便不會花時間、也沒有心情來關注孩子。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今的很多母親都有工作在身。在美國,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母親有著自己的全職工作,甚至下班後還有工作要做,這樣一來,父親和母親都沒有時間,孩子自然就會被扔在一邊,無人問津了。再有,就是許多父母只知道看電視。他們雖然和孩子在一起,卻沒有互動和溝通。波士頓大學的調查研究指出,普通的美國父親,平均每天陪孩子的時間只有三十七秒,僅次於英國。但一些俄羅斯的父親卻說:我認為自己每天陪孩子的時間不會少於兩個小時。想想看,兩個小時和三十七秒的差距有多大。這樣教育的結果是什麼呢?長期的忽視,在孩子的心靈上造成了創傷。他們對周圍的人感到反感。他覺得,像我這樣的人,不值得別人花時間來陪。這會影響孩子的自尊,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同時,這樣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因為他們發覺父母的言行是不可測的,一切都不確定。他們在學校的表現也會很糟糕,他們沒有向好的方發展的動機,因為從來沒有人引導他們,對他們說:「你做得真棒!」第三種教育風格:放任縱容型。這類父母對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要求,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期望,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很少訓練孩子,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是這樣:「孩子沒有自制力?噢,沒關係,長大就好了,他會改變的!」他們很愛孩子,也很在意孩子的需求,並盡量去滿足他們。但他們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卻少之又少。
放任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既不規範也不嚴格,總是遷就縱容:A、孩子賴著不起床,他們會弱弱的說:「孩子,快點一點好嗎,你這樣磨磨蹭蹭,媽媽會遲到的。」B、孩子把屋裡弄得一團糟,他們會說:「噢,沒關係、沒關係,媽媽來收拾,下次不要這樣就行了。」C、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孩子卻不想睡,他們會說:「好的、好的,媽媽知道你特別喜歡這個電視劇,那就再看一會兒吧,看完了再睡。」D、讓孩子去打掃房間,孩子卻不願意,他們會說:「孩子一定是累了,還是我來打掃吧。」這類父母對孩子很是縱容和放任,他們不需要孩子表現出成熟的行為,不管孩子多大,他們都把他當成小孩子一樣看待呵護。在與孩子交往時,他們總是儘力的調節自我,避免和孩子產生衝突和對抗。他們對孩子沒有什麼約束,特別愛孩子,凡事都無條件的支持。他們非常喜歡和孩子交流,使自己變成了孩子的朋友,於此同時,卻放棄了父母作為管理者和指導者的身份與義務。當孩子在學校表現優異的時,他們會稱讚他、擁抱他、誇獎他!當孩子犯錯時,他們會一味兒的安撫孩子,為孩子找理由和借口,生怕孩子受挫、受傷害、不開心。那麼,這樣教育的結果是什麼呢?孩子會舉一反三,他們知道父母的原則並不堅定,隨時可以改變。他們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左右父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他們便想方設法讓父母改變其原則,來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雖然如此,這樣的孩子仍然感受不到安全感,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人為其劃定界限,沒有任何規矩可以遵循,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到什麼境地,以致他們外表很開心,內里卻沒有安全感、沒有方向感、沒有責任感,一切的一切,除了開心,就是茫然。因此,為孩子設立規矩和界限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起碼可以知道,在哪個範圍內是安全的,哪個範圍是危險的。同時,這樣的孩子可能會做出非常可怕的事,做出非常糟糕的決定,因為他們嚴重地缺乏方向、原則,以及自控的能力。第四種教育風格:有愛有原則的堅定型。
如同第一種獨裁型的教養方式一樣,他們制定的原則非常嚴格,執行起來也特別堅決。但同時又是非常有理性,其原則非常合理,非常民主。他們為孩子制定的規則,雖然嚴格,但絕不苛刻。他們制定規則時,事先會和孩子交流,徵得他們的理解和認可。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們知道父母對他的期望是什麼。他們也知道,如果違背了原則,父母就一定會懲罰他們。同時他們也相信,雖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父母不會揪著錯誤不放,父母仍然會向從前那樣愛他們。這樣的父母不會強迫孩子。他們給出了方向和原則,同時也會樂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和申訴。比如,有時候孩子會說:「媽媽,周日我們有一個聚會,我的所有朋友都會參加,我也想去。」那麼這位母親會說:「你能和我詳細說一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聚會嗎?我了解一下,然後再決定你能不能去。」當她聽了孩子的詳細描述之後,會決定這個地方孩子該不該去,並說明理由。這樣的父母,會以特別的愛和鼓勵,來訓練他們。他會讓孩子在家庭中作貢獻,為家庭帶來積極而和諧的因素。舉個例子,孩子該練鋼琴了,但是他沒有去練習。父母會說:「孩子,我們是不是早就說好了,咱們事先已經達成了協議,你每天晚飯之前,要練40分鐘的鋼琴。現在,因為你沒有練習彈鋼琴,所以就只能這樣了,什麼時候練完鋼琴,再來吃飯。不過我不會讓你吃涼飯的,到時候,我會把飯菜給你熱好。」再比如,孩子想熬夜,父母會說:「我們已經說好的,每天晚上幾點睡,第二天早晨幾點起。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睡眠,起床時就會很煩躁,上課也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現在你一定要睡覺,我希望你明天早晨起來時很精神,心情好,上課時也不走神。」他們會幫助孩子知道規則很重要,如果他們破壞了規則,肯定會帶有後果。所以這樣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與支持,並且知道界限在哪兒,特別清楚。他們尊重各種各樣的規矩。他們也會很有安全感,因為他們明白在每個規則的背後,其真實的原則和目的是什麼。通常來講,這樣的孩子是特別快樂的,也平易近人。正是因為他們嚴格的遵循了正確的規則,所以養成了良好的品格,擁有健康的身體,掌握紮實的技能,並勤于思考。同時,他們的人生不迷茫,他們有方向,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也知道父母有多麼愛他們,多麼支持他們。他們尊重他人,也能正確的評估自己。我相信大家都能發覺,最後一種教養子女的方法是最好的,最正確的。可能大家會想,為什麼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這樣教育孩子呢?你必須記得:這不是在教養孩子,是在教養父母。我們從小接受了怎樣的教育,就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如果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樹立了某種榜樣,進行了某種教育,長大之後,我們就會向什麼方向發展。記得我小時候,好多次對自己說,長大以後,永遠不要像媽媽那樣。但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榜樣已經深深印入我們的意識和思想之中,以致於潛意識都會和父母的反應一樣,甚至超越了理智。因此,我必須重新訓練自己的思維,克服從我們父母那兒繼承來的錯誤思考和教育觀念。同時在學習和思考中,制定一個教育子女的正確計劃。知道應當教育子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我們需要訓練自己,養成一個好的教育子女的風格。那麼,教養子女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什麼呢?第一,要有明確的清楚的規則。而且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要制定這樣的規則,確保孩子明白這個規則,並且讓孩子確知破壞這個規則的後果。第二,承諾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愛他們,深情而親切的關心他們,堅定的支持鼓勵他們。教育風格在任何情況下對孩子的愛和支持在規則範圍內對孩子的管理和控制獨裁型低高忽視型低低放任型高低有愛有原則型高高
這個表格是四種教養子女的風格對比,大家可以看到,第一種風格是獨裁型,他們對子女的愛與關注是很少的,但管理和控制卻很強;第二種風格是忽視型,他們對孩子的愛和管教都很缺乏;第三種是放任型,他們對孩子的愛很多,對孩子的控制卻很少,也沒有什麼規則可言。最後一種風格才是最好的,他們既對孩子有持久的愛與關注,支持與鼓勵,同時又在必要的原則上很堅定。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堂課的內容,不是在講用什麼方法管理孩子,而是在幫助各位作父母的,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問題,並幫助大家明白如何改變自己,訓練自己,最終成為合格的父母。我們雖然知道這些,但想要改變自己確實很難。因此我們需要求上帝來幫助我們。最後我們來讀兩處經文,馬太福音19:26節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腓立比書4: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願主賜福各位父母親,也賜福給我們的兒女。阿門。
推薦閱讀:
※被父母討厭是一種怎樣的的感覺?
※在中國父母打孩子報警到底有沒有用?
※送一份什麼禮物給日漸老去的父母比較貼心?
※送你一次帶父母免費旅行的機會,你敢接受嗎?
※你有經常想起父母對我們的恩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