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 關於課堂教學的十個思考
課堂教學之難在於其不斷地變化,我們教師需要對不斷呈現的變化進行掌控。教之有效的教師,其課堂得掌控力非常出色。《中國教師報》上的「關於課堂教學的十個思考」能給與我們的課堂諸多啟示與思考,有助於我們提升課堂教學的掌控力和有效率。1學習目標怎樣制定?
對於課改的目標,許多管理者或教師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教育目標的4個層次,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而且是內在聯繫、有機統一,等等。目標又分為課程總目標和學段目標,教學目標又分為學年與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等。
但是,需要我們更深入思考的是:課堂中的學習目標來自哪裡?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目標一定是指向學生這個群體的目標。許多學校將教學目標的名稱改為學習目標,但實際上,學習目標仍是教師代替學生統一制定的,換湯不換藥。為什麼不可以由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呢?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再將每個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組合成課堂學習的目標。
2創新思維如何產生?學習從疑問開始。需要思考的是:課堂學習開始時的疑問,是教師引入新課時的提問,還是學生預習導學案時產生的疑問?其實,無論是教師的提問,還是學生的疑問,都是學生被動的思考,學生的思維被限定在教師設計的框架中,並非真正的主動創新思維。
學生的創新思維從「備學」開始。備學是準備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明確了課堂學習目標和內容後,回憶並搜集相關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思維經驗,將3種經驗整合後,與學習內容產生思維衝突,從而發現並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參與課堂學習,這樣的備學過程正是學生思維創新的自我訓練。所以,疑問不應該來自教師的設計,而應該來自學生的思維創新。
3活力源頭在哪裡?什麼是真正的課堂生命活力呢?葉瀾說過:「教師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顧及學生多方面的成長、顧及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與發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發現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特徵。因為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備課時預測的。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是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由此可見,課堂真正的生命活力源頭是「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展方式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基於「學生多方面成長」與「生命活動多面性」。
真正體現課堂生命活力的核心應該是思維的碰撞,有效的教學活動形式是課堂情境場中的角色變換,優良的課堂教學成果是思維模塊的形成。而思維模塊是知識結構、技能結構、智力結構、觀念結構等共同融合的綜合記憶模塊,是「學生多方面成長」的標誌,是「生命活動多面性」的體現。
4思維可以培養嗎?思維方式中包含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嗎?創造一定要否定現存的知識嗎?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學生應該在接受與利用知識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小學數學為例,知識性內容完全不需要6年時間就能學完,為什麼還要安排6年的學習時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是否能夠熟練地運用更多的技能獲取知識;是否對數學擁有廣泛的興趣和深刻的理解;是否善於利用自己的智力結構解決數學問題;是否系統地形成數學思想……學生構建這些思維方式都需要時間。遺憾的是,許多教師為了應試,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些思維訓練,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對知識、技能的反覆訓練、考試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首先要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沒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所謂的培養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都是緣木求魚。
5課改如何評價?課改是慢的藝術,容不得急躁與冒進,那種指望「馬到成功」、全體教師「齊步走」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也是違反教育規律的。課堂教學改革是「為學生髮展而改」「為教師發展而改」「為學校發展而改」,而不是「為喝彩而改」。
課堂教學改革是學習方式的改革,而不是教學方式的改革。這不是名詞的改變,而是重大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改變。課改要從教學改革中走出來,聚焦學習方式的改革。
傳統課堂是怎樣的?以聽講、練習、複述為主。有人總結說:傳統課堂重灌輸、輕探究,重記憶、輕思維,重認知、輕情感,重知識、輕理念,重結果、輕過程,重功利、輕發展,重顯性、輕隱性,重教人、輕育人,重成績、輕個性……簡單地說,就是「重教學、輕學習」。
新課堂應該是怎樣的?應該以自主、合作、探究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課堂評價也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進一步評價到教師:教師與學生都自主了嗎?師生、生生之間合作了嗎?課堂學習擁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嗎?再進一步評價到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是否制度化了?是否形成了機制與文化?等等。
轉自:好教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人剩下了?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加追求自我成長
※你並不是喜歡,你只是感覺新鮮
※清明隨筆
※交響樂,給孩子成長增添藝術養分
※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