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建法師:成佛作祖顯傲骨 實修願行真凈土
我們修的《煙供》法,上供下施的功用很大,這是佛法一種甚深精華的法傳給大家。因為這個時代輪迴都加快了,所以採取這種方法,讓大家快速的積累福報,你們並不知道我傳法的用意和辛苦,這個時代再不修就很難走上去了。不是像很多人都想往極樂世界跑,如果福慧具足就不是這種心境了。凡夫眾生為什麼總是改變不了自己?就是福慧上不去,才惡性循環。他這種習氣很難改,並不是小看他們,因為他沒有方法,一旦找到方法和突破口就能改變,不會是原先的狀態了。人都是隨著福慧的增加,能量也越來越大。就像一杯苦水,你放在碗里覺得苦,放到缸里覺得微苦,當放到更大的地方就感覺不到苦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懂了般若法,福慧具足了,極樂就在眼前。因為這些甚深的法,老年人學不了,所以佛菩薩才用這種方便、引導法讓他們到極樂世界。其實學過這些再看,什麼厭離娑婆啊,不需要厭,是讓我們對煩惱厭惡,對不能突破自己瓶頸的那種厭惡。你眼睜睜地看著他惡性循環,想幫他,卻幫不上忙,因為那種習氣不改,拉也拉不上來。其實明白人看太簡單了,一咬牙就能過去,但他就是不咬牙。人們常說九十九個岔路,最後就那一個是真的,結果你放棄了。因為你前面覺得沒希望,所以最後對自己也沒希望了。就像一個故事講,兩個人閉著眼過橋,沒撿到金子,意思是沒有那個福報,到手的金子他也得不到。所以《法華經》有個窮子喻的故事,就是用這種方法,慢慢讓他能力增加,最後才說:孩子,這些都是你的財產。他這才知道原來本自具足啊!人人都是大富翁,宇宙都是你的,結果你在那慘淡經營,不知華嚴之富貴,天天在外面乞討,可憐啊!這就是我們的心量沒打開,說是心量,但這個心量代表了你的福慧,福慧具足了,自然就打開。就像我們說開悟、明心見性,你只要按照那個方法,一點點的積累,終究要開悟,這是必然的結果。不要每天急著想辦法開悟,光想投機取巧,而不真實去做,要麼就畏懼,這都是《廣論》上講的我們要遮止的一種違緣、障礙和一種不正確的作意,都要去掉。這就是學經論的好處,你深入學了才知道我們很多人的學法、修法缺的太多。
每天說末法末法,末法是自己的問題,你明白了,正法就在你這裡,人人如此。那些開悟的祖師為何說:原來三藏十二部都是我的。釋迦牟尼佛本地風光,那些享受的大自在,原來人人具足,本自具足,各個圓成,當下即是,舊路還家,現生解脫。看芸芸眾生千差萬別,你才體會到諸佛菩薩的悲心,怎麼救度這些眾生?種種方便、種種方法。為什麼菩薩道要廣學法門?因為對他來說早就成就了,他要學度眾生的方便,不光自己要解脫,還要幫助別人來解脫。一切眾生的根機,不同的法門他都得會,所以他必須廣學法門,這是菩薩道的事業。想成佛,這是必須要走的,覺行圓滿才能成佛。小乘阿羅漢還講自覺,自己覺悟了,也了脫三界生死了,但無明、塵沙惑還沒斷,最終的根本無明沒破,所以還沒成佛。你不要替阿羅漢擔憂,他們已經了生死了,到那個時候自有佛菩薩來度他們,勸他回小向大,讓他行菩薩道。有的小根性的也是難勸,但佛菩薩比他的神通智慧更大,就會顯現神變來度他。那時會給他講更甚深的經,《入行論》上講阿羅漢有四不知因(時不知因、境不知因、細不知因、多不知因)。有不知的就得給他開示,他一看比他高,就會願意跟他學。佛菩薩都能度這些聖者,凡夫還不好度嗎?他更知道如何度。關鍵是凡夫的毛病多,劣根性太大,好好壞壞,進進退退,漏洞太多,沒有定性,總是不能保持飽滿的熱情,所以凡夫位是不定根性。定性聲聞,已經解脫了,而凡夫是不定位,可上也可下,所以才叫凡夫,反反覆復。凡夫難度,累就累在這裡,沒有長性。
苗居士:「師父,弟子也想有長性,但煩惱來的時候,就降服不了自己了,總是過不了關。」
師父:「關鍵是你們的病都在這裡,沒有天天聞思修,堅持幾年以後,你這個信心就上來了。我常比喻孩子上學考到博士都得二三十年,你連幾年都堅持不住,也太急功近利了吧。該完成的課時量,該達到的基本功能,它必須有個時間段。任何事物都有成熟的周期,從糧食的生長,花草樹木的開放都有個規律性的東西。虛雲老和尚出家三十六年才開悟的,我們三年都不肯付出,怎麼能成就?!」
朱居士:「師父,虛雲老和尚受了這麼多苦,到五十七歲才開悟,我就懷疑自己今生還能不能成就?實在太難了。」
師父:「成就不成就還是你的信心,你只要有信心,堅定不移地做就能成就。我再怎麼說,你還是像井底之蛙一樣,就是不肯走上來。人的根是能轉的,鈍根可以轉成利根。你不要認為虛雲老和尚修了多少年,你要是真這樣做了,說不定還會超過他,這都有可能。關鍵是『見過於師,方堪傳授』。你覺得沒法和聖賢比,但釋迦牟尼佛,包括米拉日巴尊者,就告訴我們:你只要按我這個做,今生就能成佛。我之前也跟你說過,你可以先做實驗啊,做實驗並不耽誤你往生凈土。你只要真按我們這個去做,就是求往生,也比你這種修法的往生品位要高,因為我懂得這個法。你真正了解了經論,就知眾生根性,把眾生骨子裡的東西,全看得清清楚楚,就知道如何度他。關鍵是你總是有畏難情緒,認為自己沒法和祖師比,把自己一下子就打下來了。從人的傲慢情緒上講,我不管他是哪個祖師,我只要發了大乘心,就不比他差,得有這個氣概,這個就是佛慢、本尊慢。」
朱居士:「從理論上是這樣說。」
師父接著說:「既然是理論,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世界為什麼這麼複雜,從複雜之中就考人,把人的真實智慧訓練出來。我有時感覺太妙了,你把佛法真入進去,再看這個世界就太有意思了,從這裡面把芸芸眾生全部篩選出來。你總是想到它的難,但沒想到它的易,難和易是轉換的。《易經》也講簡易、變易和不易,你明白了就變得簡易了。你總拿著這個難,擋住了自己,這就是人人突不破的瓶頸。像世間經歷過的人才明白,世間的事不是什麼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敢不敢做的問題。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你修到一定程度,隨著福報的增加,人的根都會轉的。經典上講要依教奉行,關鍵是你不依教奉行,總是固守自己那一塊。」
朱居士:「但祖師都是這樣講的啊。」
師父:「你說的那些祖師,我都明白他們的意思,但你還沒明白。我們這都是佛講的,比祖師還高呢。從法上講,本師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化身佛,我們以他為榜樣。他說的才是我們真正的依靠,而其他祖師說的都有水分。我們學經典要以佛為師,菩薩是我們的同學,祖師的東西只作參考。」
朱居士:「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我覺得還是靠佛力,不可能靠自力。」
師父:「凈土宗也是自他結合的。我們學的是自力、他力、諸佛菩薩加持力和法界緣起力,幾種力都要結合,這是代表法義。我們為什麼念《密集瑪》?大勢至菩薩是金剛手,大悲、大智、大勢力,是全部結合的。這四個力也代表四料簡,是圓滿法。經義通的人,同樣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但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理和事要結合,你對理悟的深淺和持名的深淺,兩個結合,往生的品位肯定就高。我說過,我理解的你根本就不理解,但你理解的,我早就理解了,因為我在家就專修過念佛。既然說廣修法門,對各種法,我都是實際閉關修的,不是光說不練。因為我們接法的目的不是光接個法位,而是把相應的眷屬法都要通達。比如光觀音菩薩的法門,裡面就很多,但你知道的就太少了,知道的少以後度眾生的方便就會少,絕對不是光念阿彌陀佛。『開合常學實』,就像開和合,代表陰和陽,能開能合的人才能帶弟子。意思是它可以至簡到一句阿彌陀佛,但它也能開到無量意,這也叫無量光、無量壽,這才是阿彌陀佛的本意。不是光持名號,而是具體的修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我們沒離開他的四十八願,和這些佛菩薩的願力全是相應的,而沒有任何違背。那我再問你,凈土宗是誰開出來的?是祖師們開出來的,而不是釋迦牟尼佛開出來的。因為我們對各宗各派都學過,也修過,從這裡面走過來,所以要抉擇一個最好的方法,是佛告訴我們要這樣來抉擇。隨眾生根機深淺,他的應驗就不一樣,這是眾生的差別。佛菩薩告訴你這個法就能成就,關鍵是你就不按他說的做,很難依教奉行。我並沒有反對凈土,而是讓你的方法要改變一下,照樣能往生凈土,但會比你那個往生凈土的品位要高。」
朱居士繼續說:「我覺得凈土就是念佛。」
師父笑了笑說道:「那反過來說,你也得承認,既然有個法,你要知道凈土宗是什麼時代出現的?當時這些祖師的狀況,他們為什麼要開創這個宗派,你知道嗎?你了解這些祖師的悲心嗎?你並不了解啊!我們不僅知道這些祖師的悲心,同時也知道他們為什麼創立這些宗派。不要說你通不了,佛講《法華經》的時候,五千比丘退席,阿羅漢都不行。因為這種對比我們見得太多了,經論上都能看到。你固執的支持你的觀點,我們看的更清楚,因為你和阿羅漢更沒法比啊。阿羅漢是聖者了,對佛的經教都還不通達。我們直接把佛講的法講給凡夫,肯定更難起信啊。但我也告訴你了,你可以做實驗啊,做實驗並不妨礙你往生。而且我敢說,你只要按我們說的做,比你那種走法,往生的品位絕對要高。我以前也講過我們有五個保證,那你有幾個?你的保證係數都小。上師供上也講:『五力正真配合口教授,往生清凈剎土求加持。』佛的這些甚深意你根本不懂,祖師的悲心你也不懂,祖師創這些法門,有他的方便。
我們念上師供時,為什麼有鈴和杵?鈴代表般若,杵代表方便,鈴杵代表智慧和方便結合,而你是光要方便,不要般若。很多法師也評論,凈土宗是好,只是一些凈土行人沒有理解佛說的意思。凈土宗是大乘道的異方便,光方便了,但沒有般若了,這兩個一定是雙運的。為什麼我們手印裡面有雙運?那都是表法,不光是手印,還要通過你的止觀雙運結合,產生的力量才大。我們都知道這個結合,並且都結合成功了。過來人的話你都不聽,非得抓住祖師的話。你只是這樣說,但沒得到祖師、佛菩薩的加持和真教授。這些法在我眼裡一點都沒有障礙,就像我講的同心圓,你總是站在你的圈裡,而不擴大那個圓。我們都在一個同心圓里,但是圈大了,站在大圈再看你那個小圈就很清楚。剛才我講的《華嚴經》裡面就講十玄門,就是大小無礙,小能包大,大能包小。但現在我們能包你的小,你就包不了我們的大。」
朱居士:「師父,那我想知道,我能往生嗎?」
師父:「既然講相信因果,我們付出的代價高,方法也比你那個多,難道會比你往生的品位低嗎?因果不虛,那是不可能的。」
朱居士:「師父,《華嚴經》最後也是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西方極樂世界,那最後還是都要導歸西方極樂世界啊?」
師父哈哈一笑,不厭其煩的解釋道:「這些話都沒錯,但你沒解真意,隨著你螺旋式的上升和位次的增高,再看同一個問題時,才會豁然貫通,原來自己之前想的並不對。看著是在那原地踏步走,實際境界上去了,你的根也在慢慢轉。世間人都說這個人小心眼,心量就是福慧來決定的。福慧一旦上去,你的心量、所知所想所行和見解就會不一樣了。西方的成功學有些地方和佛法也是接近的,是講人就要膽大,這個膽大不是憨大膽,而是有依據的。佛菩薩都是這麼走過來的,祖師大德也都是這麼成就的。我們大雄寶殿為什麼要塑五方佛?是讓你一進來就走真實的法。五方佛是按東西南北中來分的。東代表發心,南代表求法、求道,西代表成就意,北代表它的大機大用,中代表圓滿,究竟成佛。五方佛代表這五個階段,我們是按這個走的。五方佛就包括西方,這樣能不往生嗎?你想往生凈土就讓你往生凈土,想到兜率天也可以去兜率天,想去琉璃光世界也可以。我們這個是通途,無論哪個凈土,你只要隨願都可以往生,經論中也是這樣說的。西方凈土是表法,祖師大德成就都是表西方,而不是方位上的西方。根據春夏秋冬的變化,西方表收穫季節。按人間方位的安立,才有個西方。但從西邊再看西方,也是東方啊。有慧根的人就走另一條路了,但比你成就還高,因為他遇到真正的明師了,依教奉行。遇不到明師的就自己在家念,但有幾個真正的往生的?」
朱居士:「那很多人都有瑞相。」
師父:「外道也有瑞相,瑞相不能代表往生,世間很多不學佛的善人,臨終也有瑞相。所以學佛法一定要學經論啊,懂了道理修行才能上去!」
——2017年10月12日,妙建法師開示,宏真師、梁慶新、苗譯文、朱居士、傅華、孟令娜聆聽。
推薦閱讀:
※識別正邪念佛與成佛01(犟牛老師講述)
※師心歌
※『成佛之道』導讀
※沒有一身成佛的鐵證!
※成佛之道講義 第三章、五乘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