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偉:根治教育「早跑」的希望在哪裡

  本文今天刊發《中國教育報》。

  

  繼3月份北京市教委隨機抽查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後,日前,北京市教委又表示,本著「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的理念,將再次啟動專項檢查,規範辦園行為,保證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北京市教委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充分表明了他們對幼兒園教育治理的決心和力度。應該說,通過「以查促管、以查促改」來提防小學化傾向,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出發點絕對沒有錯,方法也不能說錯。

  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治理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乃至中學教育的「搶跑」問題,恐怕還應從更為全面、更為有效的層面去思考。比如,一方面固然要從幼兒園教育治理入手,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它們在教學內容上「搶跑」「偷跑」。另一方面更得追本溯源,一步一步地往上一個學段追溯,如果小學入學沒有考試,也沒有編著花樣的面試或者面談,那麼幼兒園的就可能花更多的氣力去研究保育而不是「教育」和「教學」了。同樣,如果初中升學也沒有考試、面試、面談之類,小學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潛能了,如果高中、大學招生能改變一張試卷定終生的局面,那初、高中教育同樣會發生我們所期待的多渠道、多路徑的更高層次的學歷教育新局面的到來。

  毫無疑問,無論是「搶跑」,還是「偷跑」,其根源在應試教育的單一維度的評價上,想要解決「早跑」「搶跑」的問題不能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果教育治理不從現代教育制度尤其是招生制度上變革我們當下的教育,我們的治理依然還會停留在運動式、消防式的層面,永遠看不到我們所期待的效果。

  從另一個層面說當然優質幼兒教育資源跟不上廣大家長的需求也是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的,恐怕還在廣大家長和社會對下一代教育認識的誤區上,我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掉隊,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急啊。六十多年前劉百川先生就說「兒童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基礎不良,一切教育都要受到影響。」或許這也是我們的家長的認知,基礎不牢,後路不好。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不是沒有道理。因此,「搶跑」「偷跑」的助力更多地是源自家長和我們這個社會的共同認知。問題是我們對「起跑線」的認識發生了偏差,我們的眼光始終停留在知識和分數上。

  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起跑線」的內涵究竟在哪裡?哲學家康德認為「要形成兒童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提醒他們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安排、一定的規則;而且必須堅持這些條理和規則。」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一個人是不可以隨心所欲的,是要受到一定的約束的,一個人自小就當懂規矩,按規律行事,同時還應當明確自己應有的義務。比如吃飯和睡眠的問題,就應當有一定規範,這在當下這個獨生子女相當普遍的情況下尤其值得我們注意。在契約倫理下,只有守規則的人是才是值得信賴的,才是「善」。

  

  可見,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人向善,「向善必須為每一個人所承認,同時也是每個人的目的」,「教育最大的秘密就是使人性完美」,使人看到美好的前途與希望。由此觀之,幼兒教育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幼兒成為獨立或生活的人。

  所以,劉百川認為今日兒童教養的責任,是要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和全體社會人員來承擔。因為兒童從受胎時起,直到能獨立生活時為止,他的習慣,他的品格,他的健康,以及他的一切生活方法和技術,沒有一樣不是由於父母的訓練和環境誘指熏染而成的,要使兒童的身心得到正常的發展,就需要給予合理的教養。

  要從根本上解決「搶跑」「偷跑」的問題,「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絕不是最好的辦法,要緊的是要全社會達成共識:我們究竟要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怎樣的人,不搞清這一根本的問題,再多的舉措也是徒勞。其次是才是採取有效措施在源頭上堵住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比如明確辦園理念、規範辦園機制、提升師資質量等,還要健全第三方評估與監管的機制,加大辦園條件的審核力度和辦園過程的監管力度,尤其是要健全教師和保育員遴選機制,確保教師和保育員質量。要警惕那些喪失良知的商家在謀取暴利的衝動下,藉助資本的力量,推銷偽教育理念,用良幣驅劣幣。

推薦閱讀:

充滿希望 喜讀經典|如來有所說法嗎?眾生有所聽法嗎?
沒有什麼比愛情希望更大,失望更多
希望他可以在床上這樣表現
運逢梟神奪食,一直懷不上孩子,但明後年有希望得子
你有沒有這9種類型的無望感?|關於「希望」的科學

TAG:教育 | 希望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