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離世,鄉關何處寄鄉愁
12月14日,著名詩人、文學家余光中先生在台灣病逝。消息傳出,華語文化圈裡,人們追悼、紀念。
一首《鄉愁》,使余光中的名字傳遍華語文化圈。每當炎黃子孫心中湧起家國之思、追問鄉關何處,這位華髮如雪的清癯老者就在人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已經成為一個象徵、一個標誌,他的離世似乎標誌著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漸行漸遠。
讀過《鄉愁》的人很多,但不知道真正理解《鄉愁》的人有多少。如果沒有對於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沒有對於中華民族歷史命運的深刻體認,缺乏深沉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恐怕很難領會到它的字字千鈞、意象深沉。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數千年歷史裡承受著百轉千回的命運,歷盡光榮與夢想、磨難與沉淪,卻始終堅韌如鋼,生生不息。中華民族頑強而澎湃的生命力,源於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她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無遠弗屆,哪怕是浪跡天涯、漂泊四海的遊子,都能感受到她的召喚,在這種文化母體里找到精神家園,安頓自己的情感和心靈。
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隨父母遷居香港,次年赴台灣。在創作《鄉愁》的時候,他已經離開祖國大陸20多年了。如筆者一樣生活在開放年代的後輩,已經很難感受那種日夜煎熬的思鄉情切,卻曾經目睹長輩們久別重逢的肝腸寸斷和欣喜若狂。筆者的家鄉是廣西最大的僑鄉,兩位堂伯父都於1949年遷居台灣。1989年,他們第一次重返大陸。闊別四十年之後,白髮蒼蒼的兄弟姐妹終得相見。那種抱頭痛哭、大慟大喜的場景,如今回想仍然歷歷在目。回到家鄉之後,白天他們四處走動,逐一尋訪故地故人;晚上就和族人聚集在一起,徹夜長談。《鄉愁》這樣的詩歌,飽含著他們這一代人多少思鄉之情、望鄉之淚。
如今,藉助發達的通信和交通,「地球村」的居民早已「天涯若比鄰」。然而,真正能把人們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文化仍然是一條根本性紐帶。只要仍然傳承著共同的文化根脈,共同體認著中華文化這一文化母體,那麼無論是一灣海峽,還是政治、歷史和現實的阻隔,都遮蔽不住人心思歸,都無法抵擋兩岸血濃於水的召喚。
幾十年來,兩岸交流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當囿於歷史和現實的種種羈絆,政治上還難有重大突破的時候,兩岸文化的交流早就「輕舟已過萬重山」。鄧麗君的歌曲、瓊瑤的小說、侯孝賢的電影,以及以綜藝節目為代表的台灣電視節目,都在大陸流行。在嚴肅文化領域,台灣的學術研究和文學藝術,包括余光中先生的文學創作,都在大陸獲得很高評價,對大陸的相關領域產生影響。當然,台灣文化的源頭毫無疑問是跟祖國大陸共享的中華文化。哪怕是時髦新潮的周杰倫,他低吟淺唱的《青花瓷》《發如雪》裡面,不也搖曳著風雅中華的一縷情絲嗎?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余光中這一代文化人的日漸離去,當在大陸出生、遷居台灣的一代人退場之後,在台灣出生成長的一代能否傳承好這份文脈?他們還會像余光中先生那樣,將血滲透在墨里,書寫自己對於家國故土和精神家園的熾烈情感嗎?他們還會像筆者的堂伯父那樣,望鄉淚千行、思鄉夢難平嗎?當他們偶然讀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時候,心裡會有所觸動嗎?或者說,他們還有鄉愁嗎?
如果切斷了文化的根脈,斬斷了思戀的鄉愁,台灣將何以搏擊太平洋的驚濤駭浪,將何以安頓她漂泊的靈魂?這應該也是晚年余光中的關切和擔憂。最近10多年,余光中一直反對島內某些人降低高中教材中文言文比例的動議,極力維護中華文化。他說,如果將文言文拋棄不用,「我們將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余光中這種堅守的背後,既有拳拳的赤子情懷,也有深沉的文化憂思。如今,他已離去,唯願他留給我們的「鄉愁」可以照亮一條前路。
(作者:封壽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