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后這麼多,最賢惠最被後世認可的是哪位?
中國古代歷史上稱職的皇后數不清,但是同時將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集於一身的卻不多,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位女子。
唐太宗李世民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批文臣武將外,也和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說起長孫皇后的出身,許多人只知道她是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唐朝宰相長孫無忌的同母妹妹,卻並不知道她其實是胡人的後代,祖先是北魏的拓跋氏,因為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她們家這一支最後改姓長孫。
(圖)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八歲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由她的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
長孫皇后不僅聰慧過人,而且通達理儀、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她從小就喜歡看書,據說幾乎書不離手,甚至連梳妝打扮的時候也手不釋卷。
父親在世的時候,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兒十分寵愛,她的婚事,長孫家族自然也是非常上心。
她的伯父長孫熾十分欣賞當時的唐國公李淵的妻子竇氏,因為竇氏年幼的時候曾經勸說舅父周武帝,為了北周的大局優待突厥皇后。
長孫熾覺得竇氏這樣優秀的女子必然會教導出優秀的子女,所以勸說長孫晟為年幼的長孫皇后與李淵家結下姻親。
可是婚約定下後不久,長孫晟就去世了,那時長孫皇后才八歲。
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是少時的好友,高士廉見李世民非常有想法,又知道長孫家和李家曾經定下的婚約,便在長孫皇后的父親喪期滿後開始促成此事,將長孫皇后許配給李世民。
於是,長孫皇后在十三歲的時候便與當時十六歲的李世民完婚了。
先後為李世民生下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分別是恆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
對於李世民來說,長孫皇后在他身份轉變的不同階段中,都成功飾演了不同類型的妻子。
李世民二十歲出頭就跟隨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一路東征西討、進入關中、建立大唐,隨後又和王世充、竇建德等人作戰,僅用了短短几年就平定了全國。
在這段金戈鐵馬的歲月中,長孫皇后緊緊追隨著丈夫,四處奔波、事無巨細,用盡全力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讓李世民在繁忙的戰事中也能得到貼心的關愛。
(圖)唐太宗
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後,長孫皇后作為管理六宮的正宮娘娘,對待其他妃嬪寬容大度,不僅不會爭風吃醋,還經常規勸丈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
正因為有這樣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唐太宗的後宮雖佳麗三千,但是十分和睦,這在歷史上是極其少有的。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作為夫妻相處了多年,他深知長孫皇后的人品和才能,所以經常和她談論軍國大事。
但是長孫皇后卻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涉國家大事,她認為應該各司其職,就是該我管的事我管,不該我管的事絕對不插手。
當李世民想要聽她對某件政事的看法時,她婉言拒絕了:「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但是李世民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就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這就是臣妾的見解。」
居安思危和任賢納諫看似簡單,但是能發揮的作用卻很大。
李世民聽完長孫皇后的建議,思考了良久,他發現隨著天下大勢的基本平定,很多武將都漸漸開始疏於練武。
於是為了居安思危,他開始在公務的閑暇時間裡,招募武官們進行騎射練習,督促武官們練武藝,用練習成績作為他們升職和獎賞的重要參考。
就這樣,唐朝的尚武傳統延續了下去,唐代也是歷史上外患最少的朝代。
.
長孫皇后不但很有思想,而且還有過人的智慧。
一次,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氣憤地說:「不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就不能一解我的心頭之恨!」
長孫皇后問明了原因,沒有說什麼,悄悄地回到內室穿上禮服,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說道:「恭祝陛下。」弄得李世民一頭霧水,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長孫皇后繼續說:「魏徵是個耿直的臣子,臣妾聽說只有英明的君主才會有這樣的人來輔佐,所以說明陛下是一位明君。」
李世民聽完覺得皇后說的十分有道理,於是消了氣,饒恕了魏徵。
還有一次,李世民的一匹愛馬忽然死掉了,他大發雷霆,打算殺掉那個養馬人。
長孫皇后沒有直接為養馬人求情,而是給丈夫講了一個曾經一起讀過的故事:「齊景公因為自己的愛馬死了,氣憤地想要殺掉養馬人,晏子就對養馬人訓斥道:『你把陛下最心愛的馬養死了,如果國君因為馬死了而把你殺掉,被老百姓知道了,一定會埋怨我們的國君不夠寬容,要是再被諸侯們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輕視我們的國家,你真是罪不可赦啊!』齊景公聽了這番話,覺得心中慚愧,便赦免了養馬人。陛下,這個故事我們曾經一起看過,您還記得嗎?」
李世民聽完妻子的這番話後心領神會,給養馬人免了罪。
(圖)唐朝
除了對丈夫十分體貼外,長孫皇后對年老的李淵也十分恭敬,每天早晚一次請安,還經常提醒李淵身邊的宮女悉心照料他的起居,是個十分孝順知禮的兒媳婦。
當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的時候,由於長孫皇后一直對李淵盡心侍奉,對他的後宮嬪妃也殷勤照顧,所以爭取到了他們對李世民的同情之心,消除了他們對於李世民的誤解。
作為一位母親,長孫皇后對孩子們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長子李承乾是由乳母養大的,乳母十分溺愛李承乾,她多次要求增加太子東宮的日常用度,對長孫皇后說:「太子貴為未來的君王,理應受到天下的供養,但是現在的日常用度捉襟見肘,屋中的陳設和使用的器具都太寒酸了。」
但是長孫皇后不為所動,對兒子的乳母說:「他身為儲君,來日方長,等以後自己打下了功勛,還用發愁器物短缺、用度不足嗎?」
長孫皇后所生的另一個女兒長樂公主被李世民視為掌上明珠,長樂公主出嫁時,李世民賞賜的嫁妝比之前其他公主的規格高了很多。
魏徵覺得此事不妥,向李世民提出了異議。李世民覺得他小題大做,就將這件事轉告給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聽了頗有感觸地說:「我以前一直聽陛下說魏徵是個賢臣,但並不知道緣由,今天我聽了他的這番話之後,恍然大悟,他真的是一位非常耿直的賢能之臣,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如果陛下能明白這個道理,那是國家最大的幸運。」
長孫皇后派人給了魏徵賞賜,並傳口訊說:「你真是一個難得的賢臣,希望你能一直這樣直言不諱、大膽進言。」
(圖)唐高祖李淵
公元636年6月,長孫皇后卧床不起,彌留之際,她對李世民說:「我的家族並沒什麼大的功勛、德行,我懇請陛下今後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我死後千萬不要厚葬,一切從簡就是陛下對我的最大紀念。」
一個月後,長孫皇后去世,享年三十六歲,葬於昭陵,謚號文德皇后。
○摘自《不忍細看的大唐史》謝國計(著) ,天下書盟圖書授權合作稿
推薦閱讀:
※從孤女到母儀天下——大腳馬皇后
※拒絕垂簾聽政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
※十六國之亂——傻太子和丑皇后
※昭陵陪葬人物——文德皇后之節儉、仁慈.
※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