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數字X線攝影檢查技術專家共識(必點收藏)

數字X線攝影檢查技術是在模擬的X線攝影檢查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化成像和數字化圖像處理的過程。數字X線攝影較模擬的X線攝影成像速度快,攝影參數採用自動曝光技術,寬容度大,輻射劑量低,圖像密度解析度高且層次豐富,成像的介質是能進行數字化光電轉換的探測器,能對圖像進行多種後處理,數字圖像有助於傳輸和會診。數字X線攝影主要包括計算機X 線攝影術(computed radiography,CR)和數字化X 線攝影術(digital radiography,DR)的X線檢查,是目前醫院內常用的影像檢查方法之一,並已普及到社區和鄉鎮醫療機構。為了規範數字X線攝影檢查技術,保證圖像質量,國內相關專家參考國內外最新數字X線攝影檢查技術的指南和文獻,並結合臨床實際起草了本版人體常用部位的數字X線攝影檢查技術共識。

數字X線攝影檢查原則

一、焦點的選擇

在不影響X線管負荷的原則下,盡量採用小焦點,以提高X線圖像的清晰度。小焦點一般用於四肢、鼻骨、頭顱的局部攝影;大焦點一般用於胸部、腹部、脊椎等較厚部位的攝影。

二、源-像距離與物-像距離的選擇

攝影時盡量使肢體貼近探測器,並且與探測器平行。攝影部位與探測器不能貼近時,根據X線機負荷相應增加源-像距離,同樣可收到放大率小、清晰度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時,可運用幾何學投影原理盡量避免影像變形。

三、中心線及斜射線的應用

通常中心線應垂直於探測器,並對準攝影部位的中心。當攝影部位與探測器成角時,中心線應垂直肢體和探測器夾角的分角面,利用斜射線進行攝影。傾斜中心線的攝影體位,應使傾斜方向平行於濾線柵條,以避免柵條切割X線。

四、濾線設備的應用

按照攝片部位的大小和源-像距離選用合適的遮線器。體厚超過15.0 cm或管電壓超過60 kV時,需加用濾線器,並按濾線器使用的注意事項進行操作。

五、X線管、肢體、探測器的固定

X線管對準攝影部位後,固定各個旋鈕,防止X線管移動。為避免肢體移動,在使肢體處於較舒適的姿勢後給予固定。受檢者保持肢體不動。探測器應放置穩妥,體位擺好後迅速曝光。

六、曝光條件的選擇

攝影前需要了解受檢者的病史及臨床診斷,根據攝影部位的密度和厚度等具體情況,選擇較合適的曝光條件。嬰幼兒及不合作的受檢者應儘可能縮短曝光時間。

七、呼氣與吸氣的應用

一般不受呼吸運動影響的部位(如四肢)不需屏氣曝光;受呼吸運動影響的部位(如胸、腹部)需要屏氣曝光。攝影前應訓練受檢者。

1.平靜呼吸下屏氣:攝影心臟、上臂、肩、頸部及頭顱等部位,呼吸動作會使胸廓肌肉牽拉以上部位發生顫動,故攝影時可平靜呼吸下屏氣。

2.深吸氣後屏氣:用於肺部及膈上肋骨攝影,這樣可使肺內含氣量加大,對比鮮明,同時膈肌下降,肺野及肋骨暴露於膈上較廣泛。

3.深呼氣後屏氣:深吸氣後再呼出屏氣,可以增加血液內的氧氣含量,延長屏氣時間,達到完全制動的目的。常用於腹部或膈下肋骨位置的攝影,呼氣後膈肌上升,腹部體厚變薄,影像較為清晰。

4.緩慢連續呼吸:曝光時,囑受檢者做慢而淺的呼吸動作,目的是使某些重疊的組織因呼吸運動而模糊,而需要攝影的部位則可以清楚顯示,適用於胸骨斜位攝影。

5.平靜呼吸不屏氣:用於下肢、手及前臂軀幹等部位。

八、長骨攝影

至少包括一個鄰近關節,並使正、側位關節顯示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骨病攝影時,適當加大照射野,盡量包括病變所累積的範圍。

九、脊柱攝影

利用棉墊等矯正物使受檢者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並使X 線與椎間隙平行,減少影像失真。當被檢部位厚度相差懸殊時,利用X線管陽極效應或在體厚較薄的一側放置楔形鋁板進行補償。

十、照射野的校準

盡量縮小照射野,照射面積不應超過探測器面積,在不影響獲得診斷信息的前提下,一般採用高電壓、低電流、厚過濾,可減少X線輻射劑量。

數字X線攝影檢查步驟

一、閱讀申請單

認真核對受檢者姓名、年齡、性別,了解病史,明確攝影部位和檢查目的。

二、確定攝影位置

一般部位採用常規位置攝影,特殊患者可根據受檢者的具體情況加照其他位置(切線位、軸位等)。

三、攝影前準備

拍攝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平片時,必須清除腸道內容物。常用的方法有口服瀉藥法(如口服番瀉葉或25%甘露醇)或清潔灌腸。

四、衣著的處理

攝影前除去衣物或身體上可能影響圖像質量的任何異物(如發卡、紐扣、胸罩、飾物、膏藥等)。

五、腸道準備

進行腹部盆腔和下部脊柱攝影時,應做好腸道清潔。

六、訓練呼吸動作

拍攝胸部、頭部、腹部等易受呼吸運動影響的部位時,在擺位置前,做好呼氣、吸氣和屏氣動作的訓練,要求受檢者配合。

七、擺位置、對中心線

依攝片部位和檢查目的擺好相應體位,盡量減少受檢者的痛苦。中心線對準攝影部位的中心。

八、輻射防護

作好X線防護,特別是性腺的輻射防護。

九、選擇源-像距離

按部位要求選擇X線管與探測器的距離,胸部為150~180.0 cm,心臟為180~200.0 cm,其他部位為90~100.0 cm。

十、選定攝影條件

根據攝片部位的位置、體厚、生理和病理情況以及機器條件,選擇焦點、電壓、電流、時間和距離等攝影條件。

十一、曝光

以上步驟完成後,再確認控制台各曝光條件無誤,然後曝光。

十二、數字圖像處理與傳輸

對攝影部位的圖像進行後處理,調節窗寬、窗位,使圖像的密度和清晰對比度符合臨床要求,必要時對圖像進行裁剪,以適合列印的要求。圖像處理滿意後,將圖像傳到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

供醫師判讀。

十三、圖像後處理

根據臨床要求,利用數字攝影后處理軟體,對所攝圖像進行處理,突出顯示某些解剖結構。

1.協調處理:將影像的對比度和密度調整到儘可能理想的狀態,突出顯示有用的信息,抑制無用信息。

2.空間頻率處理:圖像平滑處理,即對高頻分量進行衰減,消除圖像雜訊;圖像銳化處理,即加強圖像輪廓,使圖像信息更易觀察。

3.動態範圍處理:也稱組織均衡技術,提高微細強度差異的可觀察性,降低較大差異的幅度。

常用X線攝影體位

一、頭顱後前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俯卧於攝影台上,兩臂放於頭部兩旁,使頭顱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頜內收,聽眥線與檯面垂直,兩側外耳孔與檯面等距;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含下頜骨的整個頭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垂直對準枕外隆凸,經眉間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頭顱正位影像,圖像包括全部顱骨及下頜骨升支;

(2)矢狀縫與鼻中隔位於圖像正中,眼眶、上頜竇、篩竇等左右對稱顯示,頂骨及兩側顳骨的影像對稱;

(3)顳骨岩部上緣位於眼眶正中或內聽道顯示眶正中,內聽道顯示清晰,兩側無名線距顱板等距離;

(4)顱骨骨板及骨質結構顯示清晰。

二、頭顱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俯卧於攝影台上,頭部側轉,被檢側貼近檯面;

(2)頭顱矢狀面與檯面平行,瞳間線與檯面垂直,下頜稍內收,聽眶線與台邊垂直;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含下頜骨的整個頭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對準外耳孔前、上各2.5 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頭顱側位整體觀影像,圖像包括全部顱骨及下頜骨升支;

(2)圖像上緣包括頂骨,前緣包括額骨、鼻骨,後緣包括枕外隆凸;

(3)蝶鞍位於圖像正中偏前,蝶鞍各緣呈單線的半月狀陰影,無雙邊影;

(4)前顱凹底線重疊為單線,兩側乳突外耳孔、下頜骨小頭基本重疊。

三、頭顱前後半軸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頭部正中矢狀面垂直於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下頜內收,使聽眥線垂直檯面,兩側外耳孔與檯面等距;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全部枕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向足側傾斜30°,對準眉間上方約10.0 cm處射入,從枕外隆凸下方射出[5]。

2. 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頜骨升支;

(2)矢狀縫與鼻中隔連線位於圖像正中,諸骨以此左右對稱顯示;

(3)兩側內聽道位於岩骨正中清晰顯示;

(4)鞍背於枕骨大孔內1/2處清晰顯示。

四、鼻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俯卧,頭顱成標準側位;

(2)鼻根部下方2.0 cm 處位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鼻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鼻根下方2.0 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 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全部鼻骨;

(2)鼻骨呈側位顯示;

(3)整個鼻骨清晰顯示。

五、第1、2頸椎張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雙上肢放於身旁,頭顱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頭後仰,使上頜門齒咬面至乳突尖的連線垂直於檯面;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第1、2頸椎上下緣;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通過兩嘴角連線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2頸椎於上、下齒列之間顯示,第2頸椎位於其正中;

(2)上、中切牙牙冠與枕骨底部相重,第2頸椎齒突不與枕骨重疊,單獨清晰顯示;

(3)齒突與第1頸椎兩側塊間隙對稱,寰枕關節呈切線狀顯示。

六、頸椎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站立,頸背部貼近攝影架探測器,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攝影架探測器;

(2)頭稍後仰,使上頜門齒咬合面至乳突尖的連線垂直於探測器;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頸椎的上、下緣;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向頭側傾斜10°~15°,對準甲狀軟骨下方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第3~7頸椎正位影像,第3~7頸椎與第1胸椎顯示於圖像正中;

(2)頸椎棘突位於椎體正中,橫突左右對稱顯示,頸椎骨質、間隙與鉤突關節顯示清晰;

(3)第1肋骨及頸旁軟組織包括在圖像內,氣管投影於椎體正中,其邊界易於辨認;

(4)下頜骨顯示於第2、3 頸椎間隙高度。

七、頸椎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立於攝影架前,兩足分開,身體站穩,外耳孔與肩峰連線位於探測器中心;

(2)頭部後仰,下頜前伸,頭頸部正中矢狀面平行於攝影架面板,上頜門齒咬合面與乳突尖端連線與水平面平行;

(3)雙肩盡量下垂,必要時輔以外力向下牽引;

(4)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外耳孔,下緣包括肩峰;

(5)源-像距離為100.0 cm;

(6)中心線經甲狀軟骨平面頸部的中點,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全部頸椎側位影像,第1~7頸椎顯示於圖像正中;

(2)各椎體前後緣均無雙緣現象;

(3)椎體骨質、各椎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

(4)下頜骨不與椎體重疊;

(5)氣管、頸部軟組織層次清楚。

八、頸椎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取站立位,身體旋轉使冠狀面與探測器成45°~50°,下頜稍前伸,上肢盡量下垂;

(2)頸椎長軸置於探測器長軸中線;

(3)後前斜位觀察同側椎間孔,前後斜位觀察對側椎間孔,左、右標記應註明清楚;

(4)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頸椎;

(5)源-像距離為100.0 cm;

(6)中心線經甲狀軟骨平面頸部的中點,水平方向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 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頸椎斜位影像,第1~7 頸椎顯示於圖像正中;

(2)近檢測器側椎間孔、椎弓根體顯示清晰,椎間孔顯示於椎體與棘突之間,椎弓根位於椎體正中;

(3)椎體骨質、各椎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下頜骨不與椎體重疊。

九、頸椎過伸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立於探測器前,雙手自然下垂,頭盡量後仰,頸椎前後緣位於探測器中間;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超出枕外隆凸,下緣包括第2胸椎;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對準第4頸椎射入。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7頸椎顯示於圖像正中;

(2)下頜角不與椎體重疊,各椎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邊緣銳利;

(3)氣管、頸部軟組織與椎體層次可辨認,椎體骨小梁清晰顯示。

十、頸椎過屈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立於攝影架探測器前;

(2)雙手自然下垂,頭盡量俯屈,頸椎前後緣包括在探測器中間;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超出枕外隆凸,下緣包括第2胸椎;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對準第4頸椎射入。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7頸椎序列以正常生理曲度顯示於圖像正中,下頜角不與椎體重疊;

(2)各椎間隙及椎間關節顯示清晰、邊緣銳利,氣管、頸部軟組織與椎體層次可辨認;

(3)椎體骨小梁清晰顯示。

十一、胸椎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床上,兩臂放於身旁,頭稍後仰;

(2)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於床面並與探測器中心線重合,下肢屈髖、屈膝雙足平踏床面;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7頸椎,下緣包括第1腰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胸骨角與劍突連線中點射入。

2.標準影像顯示:

(1)上部胸椎及第7頸椎或下部胸椎及第1腰椎,在圖像正中顯示;

(2)棘突序列位於椎體正中,兩側橫突、椎弓根對稱顯示,各椎體椎間隙和椎體骨紋理顯示清晰[6]。

十二、胸椎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床上,脊柱長軸與床面長軸平行;

(2)兩臂上舉屈曲,頭枕於近床面側的上臂上,雙側髖和膝屈曲以支撐身體;

(3)身體正中冠狀面垂直於床面,脊柱置於探測器中心;

(4)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7頸椎,下緣包括第1腰椎;

(5)源-像距離為100.0 cm;

(6)中心線對準第6或第7胸椎垂直射入。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3~12胸椎呈側位顯示於影像正中,略有後突彎曲,不與肱骨重疊;

(2)椎體各緣呈切線狀顯示,無雙邊現象,椎間隙清晰明確;

(3)肺野部分密度均勻與椎體對比調和,各椎體及附件結構易於分辨,骨紋理清晰顯示。

十三、腰椎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雙上肢放於身體兩側或上舉抱頭,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兩側髖部和膝部彎曲,使腰部貼近檯面,以矯正腰椎生理彎曲度,減少失真;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12胸椎,下緣包括第1骶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臍上3.0 cm 處,垂直第3 腰椎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全部椎骨及兩側腰大肌;

(2)椎體序列顯示於圖像正中,兩側橫突、椎弓根對稱顯示;

(3)第3腰椎椎體各緣呈切線狀顯示,無雙邊現象,椎間隙清晰可見。

十四、腰椎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雙上肢自然上舉抱頭,雙下肢屈曲,膝部上移;

(2)腰部用棉墊墊平,使腰椎序列平行於檯面,並置於檯面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11胸椎,下緣包括上部骶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第3腰椎與探測器垂直。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椎骨;

(2)腰椎椎體(尤其是第3腰椎)各緣無雙邊現象;

(3)椎體骨皮質和骨小梁結構清晰可見;

(4)椎弓根、椎間孔和鄰近軟組織可見;

(5)椎間關節、腰骶關節及棘突可見[7]。

十五、腰椎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近檯面側髖部及膝部彎曲,對側下肢伸直;

(2)身體後傾,使冠狀面與檯面約成45°,腰椎長軸對準檯面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11胸椎,下緣包括上部骶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第3腰椎與探測器垂直;

(6)常規拍攝左、右兩側後斜位,便於兩側對比觀察。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5腰椎及腰骶關節呈斜位,於圖像正中顯示;

(2)各椎弓根投影於椎體正中或前1/3處,檢測椎間關節間隙呈切線狀的單邊顯示,投影於椎體後1/3處;

(3)椎間隙顯示良好,第3 腰椎上、下面的兩側緣應重合為一緻密線狀影;

(4)與椎體相重疊的椎弓部結構,應顯示清晰

分明。

十六、腰椎過伸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床上,後背垂直床面,腰下墊棉墊使腰椎棘突聯線與檢查床平行;

(2)兩臂上舉,頭頸後仰,腰胯後撅,雙側髖、膝併攏屈曲以支撐身體,脊柱長軸置於床面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11胸椎,下緣包括上部骶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垂直通過第3腰椎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1胸椎至第5腰椎及腰骶關節清晰顯示;

(2)椎體呈「四方形」影,無雙邊影;

(3)腰椎棘突顯示;

(4)椎體鏈向人體背部成反弓形狀。

十七、腰椎過屈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床上,後背垂直床面,腰下墊棉墊使腰椎棘突聯線與檢查床平行;

(2)雙側髖、膝併攏向胸口屈曲,頭頸下俯,兩臂抱膝,脊柱長軸對準床面的中心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11 胸椎,下緣包括上部骶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垂直通過第3腰椎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第11胸椎至第5腰椎及腰骶關節;

(2)椎體呈「四方形」影,無雙邊影;

(3)腰椎棘突顯示。

十八、骶椎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雙下肢伸直,兩足趾併攏;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4 腰椎,下緣包括尾椎;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向頭側傾斜15°~20°,對準恥骨聯合上緣3.0 cm處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全部骶椎及腰骶關節,骶中嵴位於圖像正中;

(2)骶椎孔及骶髂關節左右對稱;

(3)恥骨聯合部不與骶椎重疊;

(4)無腸內容物與骶椎重疊,骶椎骨紋理清晰可見。

十九、尾椎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於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雙下肢伸直,兩足趾併攏;

(3)照射野和探測器緣包括髂骨嵴、下緣超出恥骨聯合;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向足側傾斜10°,對準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中點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全部尾椎,並在圖像正中顯示;

(2)恥骨聯合部不與尾椎重疊;

(3)無腸內容物與尾椎重疊,骨紋理清晰可見。

二十、骶尾椎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床上,雙下肢屈曲,膝部上移;

(2)骶尾部後平面垂直於檯面,腰部墊以棉墊使骶、尾骨正中矢狀面與檯面平行,並置於探測器範圍內;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5腰椎,下緣包括全部尾椎;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髂後下棘前方8.0 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骶尾椎及腰骶關節位於圖像正中,邊界明確,其椎體各節易於分辨;

(2)骶椎兩側無名線重疊為單一緻密線;

(3)腰骶關節及骶尾關節間隙清晰可見。

二十一、骶髂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雙下肢伸直,或雙髖和雙膝稍彎曲並用棉墊稍墊高,使腰椎擺放平;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超出髂骨嵴,下緣包括恥骨聯合;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向頭側傾斜10°~25°,對準兩髂前上棘連線中點,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兩側骶髂關節的正位影像位於圖像正中顯示;

(2)骶髂關節間隙清晰可見。

二十二、骶髂關節前後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腰部及臀部抬高,使人體冠狀面與檯面成20°~25°;

(2)將被檢側的髂前上棘內側2.5cm處的縱切面對準檯面中線,兩髂前上棘連線平面置於探測器上下的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髂骨嵴,下緣包括恥骨;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對準被檢側髂前上棘內側2.5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髖骨上緣、被檢測整個骶髂關節均包括在影像內;

(2)被檢測骶髂呈切線位顯示,結構清晰,骶骨、髂骨等骨紋理可見。

二十三、骨盆前後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

(2)兩下肢伸直,雙足輕度內旋(10°~15°),兩足趾併攏,兩側髂前上棘至檯面的距離相等;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髂骨嵴,下緣達恥骨聯合下方3.0 cm;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兩髂前上棘連線中點下方3.0 cm 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全部骨盆諸骨及股骨近端1/4,且左右對稱,盆腔位於圖像正中顯示;

(2)恥骨不與骶椎重疊,兩側大粗隆內緣與股骨頸重疊1/2;

(3)兩側髂骨翼與其他諸骨紋理清晰可見[9]。

二十四、肩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肩胛骨喙突置於檯面中線上;

(2)被檢側上肢向下伸直,掌心向上,對側軀幹稍墊高,使被檢側肩部貼近檯面;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超出肩部,外緣包括肩部軟組織;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喙突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肩關節諸骨,其關節位於圖像正中或稍偏外顯示;

(2)肩關節盂前後重合,呈切線位顯示,不與肱骨頭重疊,關節間隙顯示清晰;

(3)肱骨小結位於肱骨頭外1/3處;

(4)肱骨頭、肩峰及鎖骨紋理顯示清晰,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辨。

二十五、肩關節穿胸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立於攝影架前,被檢側上臂外緣貼近攝影架面板;

(2)被檢側上肢及肩部盡量下垂,掌心向前,對側上肢高舉抱頭,被檢側肱骨外科頸對準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超出肩部,下緣包括肱骨上中段;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通過對側腋下,經被檢側上臂的上1/3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為肱骨近端側位像,投影於胸骨與胸椎之間,有肺紋理與肋骨影像相重疊;

(2)圖像包括肩部和肱骨中上端,顯示被檢側肩關節骨質、關節面及周圍軟組織,肱骨長軸平行於檢測器長軸;

(3)顯示受檢側肱骨上端和肩關節的軸位影像,骨小梁、周圍軟組織清晰顯示。

二十六、肱骨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手臂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對側肩部稍墊高,使被檢側上臂盡量貼近探測器;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肩關節,下緣包括肘關節;

(3)源-像距離為100.0cm;

(4)中心線對準肱骨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 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肱骨正位影像;

(2)長軸與圖像平行,至少包括一個鄰近關節,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二十七、肱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對側

肩部稍墊高,使被檢側上臂盡量貼近探測器;

(2)被檢側上臂與軀幹稍分開,肘關節彎曲成90°,成側位姿勢置於胸前,肱骨長軸與探測器長軸平行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肩關節,下緣包括肘關節;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肱骨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 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肱骨側位影像;

(2)長軸與圖像長邊平行,至少包括一個鄰近關節,軟組織影像顯示良好。

二十八、肘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台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尺骨鷹嘴突置於探測器中心;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肱骨下段,下緣包括尺橈骨上段;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對準肘關節(肘橫紋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肱骨遠端及尺橈骨近端,其關節間隙顯示在圖像正中;

(2)肘關節面呈切線位顯示,明確銳利;

(3)鷹嘴窩位於肱骨內外髁正中稍偏尺側;

(4)肘關節諸骨紋理和周圍軟組織清楚可見。

二十九、肘關節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台側坐,曲肘成90°~120°,肘關節內側貼近攝影檯面;

(2)手掌面對受檢者,拇指在上,尺側朝下,成側位姿勢,肩部下移,盡量接近肘部高度;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肱骨下段,下緣包括尺橈骨上段;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肘關節間隙,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肱骨遠端與尺橈骨近端成90°~120°;

(2)尺骨與肱骨的關節間隙顯示明確、銳利;

(3)肱骨外髁重疊,呈圓形投影;

(4)肘關節諸骨紋理清晰,周圍軟組織層次分明。

三十、前臂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台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背面貼近攝影檯面,前臂長軸與探測器長軸平行;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肘關節,下緣包括腕關節;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對準前臂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尺、橈骨正位影像;

(2)腕關節和(或)肘關節呈正位像顯示;

(3)諸骨紋理及周圍軟組織清晰可見。

三十一、前臂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台就坐,曲肘約成90°;

(2)前臂呈側位,尺側貼近攝影床面,肩部下移,盡量接近肘部高度。

2.標準影像顯示:

(1)影像顯示尺骨、橈骨、腕關節和(或)肘關節側位影像;

(2)布局合理,圖像包括腕關節和(或)肘關節,至少應包括一個關節,尺橈骨呈側位影像;

(3)清晰顯示骨小梁和周圍軟組織。

三十二、腕關節後前位

1. 攝影要點:

(1)受檢者坐位,腕關節成後前位,肘部彎曲約成90°;

(2)手半握拳,腕部掌面貼近檯面,腕關節置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尺橈骨遠端及掌骨近端;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尺骨和橈骨莖突連線的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腕關節諸骨位於圖像正中,呈正位顯示,圖像包括尺橈骨遠端及掌骨近端;

(2)掌腕關節及橈腕關節間隙顯示清晰;

(3)諸骨紋理及周圍軟組織清晰可見。

三十三、腕關節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坐於攝影台旁,肘部彎曲約成90°;

(2)手指和前臂側放,將第5掌骨和前臂尺側貼近攝影檯面,尺骨莖突置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尺橈骨遠端及掌骨近端;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橈骨莖突,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腕關節呈側位顯示,位於圖像正中;

(2)尺橈骨遠端重疊良好;

(3)諸骨紋理及周圍軟組織清晰可見。

三十四、腕關節外展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台就坐,自然屈肘,掌心向下;

(2)腕部平放於與檢查床呈20°的板上(或用沙袋墊高20°),手掌盡量向尺側偏移;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尺橈骨遠端及掌骨近端;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尺骨和橈骨莖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為舟骨長軸展開影像,與其他骨的鄰接面清晰可見;

(2)影像包括掌骨與尺橈骨遠端,舟骨標準正位顯示;

(3)骨小梁及周圍軟組織清楚顯示。

三十五、手掌後前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坐於攝影台一端,曲肘約90°;

(2)五指自然分開,掌心向下貼近攝影檯面,第3掌骨頭置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手掌;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第3掌骨頭,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全部掌指骨及腕關節包括在圖像內,第3掌指關節位於圖像正中;

(2)5個指骨以適當的間隔呈分離狀顯示;

(3)第2~5掌指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投影;

(4)掌骨至指骨遠端,骨紋理清晰可見,並能呈現出軟組織層次。

三十六、手掌下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坐於攝影台一端,曲肘約90°;

(2)五指均勻分開,稍彎曲,指尖觸及攝影檯面,手指內旋,使掌心面與探測器約成45°;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手掌;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第5掌骨頭,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全部掌指骨及腕關節包括在圖像內,手部各骨的斜位像第1~3掌骨分開,第4、5掌骨近端略微重疊,呈斜位投影,第3掌指關節位於圖像正中;

(2)全部掌指骨骨紋理清晰可見,軟組織層次顯示良好;

(3)大多角骨與第1掌指關節間隙明確。

三十七、拇指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坐於攝影台一端,手背內旋使掌心向上,拇指背側貼近攝影檯面;

(2)受檢者用健側手抓住其餘四指並背曲;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拇指;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拇指的指掌關節,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拇指呈正位顯示;

(2)拇指骨及第1掌骨位於圖像中央,顯示被檢側拇指骨骨質及軟組織影像;

(3)骨小梁清晰顯示,周圍軟組織清楚顯示。

三十八、拇指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坐於攝影台一端,肘部彎曲,約成90°,拇指外側緣貼近探測器,使拇指背面與攝影檯面垂直;

(2)其餘手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動;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拇指;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拇指的指掌關節,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拇指呈側位顯示;

(2)拇指骨及第1掌骨位於圖像中央,顯示被檢側拇指骨骨質及軟組織影像;

(3)骨小梁清晰顯示,周圍軟組織清楚顯示。

三十九、髖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髖關節置於檯面中線;

(2)下肢伸直,雙足跟分開,兩側足趾內旋接觸,股骨頭放於探測器中心,股骨長軸與探測器長軸平行;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髂骨,下緣包括股骨上端;(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股骨頭(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上緣連線的中點垂線下方2.5 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髖關節、骰骨近端1/3、同側恥坐骨及部分髂骨翼;

(2)股骨頭大體位於圖像正中,或位於圖像上1/3正中,大粗隆內緣與股骨頸重疊1/2,股骨頸顯示充分;

(3)股骨頸及閉孔無投影變形,申通線光滑銳利,曲度正常;

(4)髖關節諸骨紋理清晰銳利,坐骨棘明顯顯示,周圍軟組織也可辨認。

四十、股骨前後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下肢伸直足稍內旋,使兩足趾內旋接觸;

(2)股骨長軸與探測器中線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髖關節,下緣包括膝關節;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股骨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股骨呈正位顯示於圖像中央,股骨頭、頸、體,髁部骨質,髖及膝關節,股部軟組織形態層次均顯示清晰;

(2)股骨完整顯示,並包括鄰近一個關節;

(3)清晰顯示股骨骨質、骨小梁和周圍軟組織。

四十一、股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貼近檯面;

(2)被檢側下肢伸直,膝關節稍彎曲,探測器置於股骨外側緣的下方,股骨長軸與探測器長軸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髖關節,下緣包括膝關節;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股骨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影像顯示股骨頭、頸、體,髁部、臏骨和膝關節骨質側位像,髖關節側位稍斜,膝部的內、外髁不全部重疊,軟組織陰影層次清晰;

(2)股骨完整顯示於圖像正中,並包括鄰近一個關節;

(3)清晰顯示股骨骨質、關節面、周圍軟組織影像和骨小梁。

四十二、膝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下肢伸直,髕骨下緣對準探測器中心;

(2)小腿長軸與探測器長軸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股骨下端,下緣包括脛腓骨上端;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股骨兩髁、脛骨兩髁及腓骨小頭,其關節面位於圖像正中;

(2)腓骨小頭與脛骨僅有少量重疊;

(3)膝關節諸骨紋理清晰可見、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見;

(4)膝關節完整顯示於圖像正中,與圖像長軸平行排列。

四十三、膝關節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膝部外側貼近檯面,被檢側膝關節屈曲成120°~135°;

(2)髕骨下緣置於探測器中心,髕骨面與探測器垂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股骨下端,下緣包括脛腓骨上端;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脛骨上端,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膝關節間隙位於圖像正中,股骨內外髁重疊良好;

(2)髕骨呈側位顯示,其與骰骨間隙分離明確,關節面邊界銳利,無雙邊;

(3)股骨與脛骨平台重疊極小;

(4)膝關節諸骨紋理清晰可見,周圍軟組織可以辨認。

四十四、脛腓骨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被檢側下肢伸直,足稍內旋,小腿長軸與探測器長軸一致;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膝關節,下緣包括踝關節;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對準小腿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小腿正位影像,脛骨在內、腓骨在外,平行排列,上下脛腓關節皆有重疊,軟組織陰影層次清晰;

(2)脛腓骨完整顯示於圖像正中,與探測器板長軸平行排列,並包括鄰近一個關節;

(3)周圍軟組織和骨小梁清晰顯示。

四十五、脛腓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貼近檯面;

(2)被檢側下肢膝關節稍屈,小腿外緣貼近攝影檯面,小腿長軸與探測器長軸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膝關節,下緣包括踝關節;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小腿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顯示小腿側位影像,脛骨在前、腓骨在後,平行排列,上脛腓關節重疊較少,可以看到關節面,下脛腓關節重疊較多,關節面隱蔽,膝關節、踝關節呈側面影像,軟組織層次清楚;

(2)脛腓骨完整顯示於圖像正中,與探測器長軸平行排列,並包括鄰近一個關節;

(3)周圍軟組織和骨小梁清晰顯示。

四十六、踝關節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被檢側下肢伸直,將踝關節置於探測器中心;

(2)小腿長軸與探測器中線平行,足稍內旋,足尖下傾;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整個踝關節;

(4)源-像距離為100.0 cm;(5)中心線通過內、外踝連線中點上方1.0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踝關節位於影像下1/3中央,關節面呈切線位,其間隙清晰可見;

(2)脛腓聯合間隙不超過0.5 cm;

(3)踝關節諸骨紋理清晰銳利,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見。

四十七、踝關節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貼近檯面;

(2)被檢側膝關節稍屈曲,外踝貼近攝影檯面,足跟擺平,使踝關節成側位;

(3)小腿長軸與探測器長軸平行,將內踝上方1.0cm處置於探測器中心;

(4)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整個踝關節;

(5)源-像距離為100.0cm;

(6)中心線對準內踝上方1.0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距骨滑車面內外緣重合良好;

(2)腓骨小頭重疊於脛骨正中偏後,踝關節位於影像下1/3正中顯示;

(3)踝關節諸骨紋理清晰銳利,周圍軟組織層次可見。

四十八、足前後正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膝關節彎曲,足底部貼近攝影檯面;

(2)第3跖骨基底部放於探測器中心,探測器與足部長軸一致;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足趾,下緣包括足跟;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通過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或向足跟側傾斜15°),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蹠骨、趾骨及跗骨,第3蹠骨基底部位於圖像正中;

(2)跗骨到趾骨遠端密度適當,骨紋理清晰可見;

(3)舟距關節與骰跟間隙清晰可見。

四十九、足內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被檢側膝部彎曲,足底部貼近攝影檯面;

(2)第3跖骨基底部放於探測器中心,將軀幹和被檢側下肢向內傾斜,使足底與攝影檯面成30°~50°;

(3)照射野和探測器前緣包括足趾,後緣包括足跟;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通過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全足諸骨呈斜位,第3、4蹠骨基底部位於圖像正中;

(2)第1、2蹠骨部分重疊,其餘均單獨顯示;

(3)距跟關節、楔舟關節及第3、4跗蹠關節間隙顯示明確;

(4)全足諸骨密度基本均勻,骨紋理清晰。

五十、跟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卧於攝影台上,被檢側下肢外側緣貼近攝影檯面,膝部彎曲;

(2)被檢側足部外側貼近攝影檯面,足底平面垂直攝影檯面,跟骨置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跟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對準跟距關節,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包括踝關節及部分距骨,跟骨位於圖像正中,呈側位顯示;

(2)距骨下關節面呈切線位顯示,其關節間隙清晰可見;

(3)跟骨紋理顯示清晰。

五十一、跟骨軸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或坐於攝影台上,被檢側下肢伸直;

(2)小腿長軸與攝影檯面長軸一致,踝部極度背屈,踝關節置於探測器中心;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跟骨;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向頭側傾斜35°~45°,射線通過第3跖骨基底部對準跟距關節射入探測器中心。

2.標準影像顯示:

(1)跟骨軸位影像,跟骨體和跟骨各突出均顯示清晰;

(2)全跟骨顯示於圖像正中,顯示被檢側跟骨的骨質、關節面及周圍軟組織;

(3)骨小梁、周圍軟組織顯示清晰。

五十二、胸部後前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面向攝影架站立,兩足分開,使身體站穩,頭稍後仰,前胸貼近探測器;

(2)兩手背放於髖部,雙肘彎曲,盡量向前,兩肩內轉並放平,人體正中矢狀面對探測器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胸部;

(4)源-像距離為180.0cm(觀察心臟時為200.0 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通過第6胸椎射入探測器中心;

(6)深吸氣後屏氣曝光。

2. 標準影像顯示:

(1)肺門陰影結構可辨;

(2)鎖骨、乳房、左心影內可分辨出肺紋理;

(3)肺尖充分顯示;

(4)肩胛骨投影於肺野之外;

(5)兩側胸鎖關節對稱;

(6)膈肌包括完全,且邊緣銳利;

(7)臟、縱隔邊緣清晰銳利。

五十三、胸部側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側立攝影架前,兩足分開,身體站穩,雙上肢上舉,環抱頭部,收腹,挺胸抬頭;

(2)被檢側胸部貼近探測器,胸部腋中線對準探測器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胸部;

(4)源-像距離為180.0 cm(觀察心臟時為200.0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經腋中線第6胸椎平面射入探測器中心;

(6)深吸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圖像中無組織遮蓋部分呈漆黑;

(2)第4胸椎以下椎體清晰可見,並呈側位投影;

(3)從頸部到氣管分叉部,能連續追蹤到氣管影像;

(4)心臟、主動脈弓移行部、降主動脈顯示清晰;

(5)胸骨兩側緣重疊良好。

五十四、胸部右前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直立於攝影架前,兩足分開站穩,右肘彎曲內旋,右手背放於髖部,左手上舉抱頭;

(2)胸壁右前方貼近探測器,使人體冠狀面與探測器成45°~55°;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胸部;

(4)源-像距離為180.0 cm(觀察心臟時為200.0 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對準左側腋後線經第7胸椎平面射入探測器中心;

(6)服鋇劑,深吸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臟大血管投影於胸部左側,不與胸椎重疊,胸椎投影於胸部右後1/3處;

(2)心臟、升主動脈弓影像清晰可見,能追蹤到胸部周邊肺紋理;

(3)肺尖顯示清楚,食管的胸段鋇劑充盈良好。

五十五、胸部左前斜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直立於攝影架前,左肘彎曲內旋,左手背置於髖部,右手高舉抱頭;

(2)胸壁左前方貼近探測器,人體冠狀面與探測器成65°~75°;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胸部;

(4)源-像距離為180.0 cm(觀察心臟時為200.0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經右側腋後線第7胸椎平面射入探測器中心;

(6)服鋇劑後,深吸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胸部呈斜位投影,心臟大血管於胸椎右側顯示,胸椎投影於胸部左後方1/3偏前處;

(2)下腔靜脈基本位於心影底部中央顯示;

(3)胸主動脈全部展現,邊緣清晰;

(4)可追蹤到胸部周邊肺紋理,肺尖顯示清楚。

五十六、膈上肋骨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站立於攝影架前,背部貼近攝影架面板,下頜稍仰,兩足分開站穩;

(2)雙肘屈曲,手背放於臀部,肘部盡量向前,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攝影架面板並對準探測器中線;

(3)照射野和探測器包括整個胸部;

(4)源-像距離為100.0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通過第7胸椎平面射入探測器中心;

(6)深吸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1~6前肋與第1~9後肋投影於圖像中,且包括兩側肋膈角;

(2)縱隔後肋骨邊緣也顯示清晰;

(3)以上肋骨骨紋理顯示清晰。

五十七、膈下肋骨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身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對探測器中線,雙上肢置於身體兩側,稍外展;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第5胸椎,下緣包括第3腰椎,兩側包括腹側壁外緣;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通過臍孔,向頭側傾斜10°~15°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5)深呼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第8~12肋骨在膈下顯示,並投影於腹腔內;

(2)以上肋骨骨紋理清晰可見。

五十八、腹部仰卧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仰卧於攝影台上,下肢伸直,人體正中矢狀面垂直檯面並與檯面中線重合,兩臂置於身旁或上舉;

(2)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橫膈,下緣包括恥骨聯合上緣;

(3)源-像距離為100.0 cm;

(4)中心線通過劍突與恥骨聯合上緣連線中點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

(5)深呼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腹部全部包括在圖像內,腰椎序列投影於圖像正中並對稱顯示;

(2)兩側膈肌、腹壁軟組織及骨盆腔均對稱性地顯示在圖像內,椎體棘突位於圖像正中;

(3)膈肌邊緣銳利,胃內液平面及可能出現的腸內液平面均可明確辨認;

(4)腎、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線及骨盆影像顯示清楚。

五十九、腹部立位前後位

1.攝影要點:

(1)受檢者站立,背部貼近攝影架探測器面板,雙上肢自然下垂稍外展;

(2)人體正中矢狀面與攝影架探測器垂直,並與探測器中線重合;

(3)照射野和探測器上緣包括橫膈,下緣包括恥骨聯合上緣;

(4)源-像距離為100.0 cm;

(5)中心線水平方向,經劍突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射入探測器中心;

(6)深呼氣後屏氣曝光。

2.標準影像顯示:

(1)兩側膈肌、腹壁軟組織及骨盆腔均對稱性地顯示在圖像內,椎體棘突位於圖像正中;

(2)膈肌邊緣銳利,胃內液平面及可能出現的腸內液平面均可明確辨認;

(3)腎、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線及骨盆影像顯示清楚。

DR 特殊成像技術

一、DR雙能量減影技術

DR雙能量減影技術是對人體進行2次不同能量的間隔很短時間的曝光,電壓分別為60~80、110~150 kVp,得到兩幅圖像或數據,數字化處理後分別生成軟組織密度像、骨密度像和普通胸片的3幅圖像。雙能減影臨床主要應用於胸部,該區域結構複雜,肋骨和胸部組織器官前後重疊。常規DR胸片上軟組織影和骨影相互干擾,影響圖像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二、DR組織均衡技術

DR組織均衡技術是將DR圖像分解成不同密度區域的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後再將分別處理的圖像進行加權整合,得到一幅層次豐富的圖像,使整個視野內不同密度的組織均能得到良好顯示。DR成像具有較大的曝光條件取值範圍和較高的量子檢測力,獲得的圖像層次豐富。但人眼所能分辨的影像灰階有限,在同一曝光區域,若要觀察低密度組織,則勢必丟失高密度組織間的灰度差異;反之,若要觀察高密度組織,則必然損失低密度組織間的灰度差異。對於密度差和(或)厚度差較大的成像區域,常規的DR攝影會出現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的現象。

DR組織均衡技術可以針對上述現象,利用後處理軟體將厚度大、密度高的區域與薄組織、低密度區域分割開,分別賦予各自的灰階值,使得厚薄和高低密度組織的部位均形成對比良好的圖像,然後疊加在一起,經計算機特殊重組處理,得到新的數據,產生一幅組織均衡圖像,使高密度組織與低密度組織在一幅圖像上同時顯示出來。最後得到的圖像層次豐富,在增加圖像信息量的同時,不損失圖像的對比度。DR組織均衡技術臨床上主要用於成像區域密度差較大的部位,如頸胸段椎體、胸腰段椎體、股骨頸側位和跟骨軸位攝影等,從而改善圖像黑白不均、無法觀察閱讀的現象,得到滿意的圖像效果。

三、數字體層融合技術

在預設的融合體層曝光程序控制下,X線管組件在X線管長軸方向上始終對準平板探測器中心已設定的照射角範圍做直線運動,並順序依次曝光,平板探測器以固定或同步反向移動相配合,快速採集曝光數據。計算機對圖像數據採用位移疊加的演算法,將序列的圖像分別進行適當的位移後再疊加融合,人為地創建不同體層深度的聚焦層面圖像。由於每幅圖像的厚度可以人為進行調整,選擇不同的起始和終末層高度,調整層厚和重疊百分比,同時還可以調整層間距(類似於CT容積成像後處理方式),最終重組出任意深度層面圖像。數字融合體層曝光方式有兩種,分別為:

(1)曝光時機械運動裝置驅動X線管組件與探測器在一定成角範圍內做同步反向運動,在X線管組件運動過程中,X線管組件自動跟蹤技術使中心線始終指向探測器中心,預設的多次脈衝曝光程序在運動過程中按時間順序依次曝光;

(2)曝光時機械運動裝置驅動X線管組件成角度的連續曝光,而探測器平板固定在一個位置不隨X線管組件的移動而移動,預設的連續曝光程序在運動過程中按順序依次曝光。

四、圖像拼接技術

圖像拼接技術是DR在自動控制程序模式下,一次性採集不同位置的多幅圖像,然後由計算機進行全景接,合成為大幅面X線圖像。圖像拼接有2種方式。

第一種拼接方式是圖像採集曝光時,X線管組件固定於一個位置,探測器沿受檢者身體長軸移動2~5次,X線管組件做連續2~5次曝光。計算機隨即將2~5 次曝光所採集到的多組數據進行重組,做「自動無縫拼接」,形成一幅整體圖像。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為減小X線錐形光束產生的圖像畸變,X線管組件在多次曝光時,分別設定了不同的傾斜角,即X線管組件與探測器採用的非平行攝影技術,能在圖像的拼合過程中有效消除視差造成的圖像失真以及匹配錯位現象。圖像整合時採用精確配准技術,其特點如下:

(1)準確配准2幅圖像的拼接位置,解決了重疊部分的幾何畸變;

(2)正確配准圖像拼接處像素密度分布,使整幅圖像表現出連續均勻的對比度;

(3)自動量化分析數據;

(4)具備組織均衡、降噪、最優窗寬和窗位、對比度和亮度一致性、骨科整形計算測量軟體等處理功能,保證了高質量的圖像輸出。

第二種拼接方式是X線管組件垂直上下移動,DR探測器跟隨著X線管組件實現同步移動,分次脈衝曝光採集後自動拼接的方法。

具體採集過程為:

首先確定第1幅X線攝影區域位置,曝光後,X線管組件和探測器沿受檢者身體長軸移動到第2幅區域位置,進行第2 次曝光。

接著進行多次曝光,計算機隨即將每次曝光所採集到的多組數據進行圖像重組和「自動無縫拼接」,形成一幅整體圖像。該方法的主要特點是:

(1)中心線與探測器在曝光時始終保持垂直,為減小X線錐形光束產生的圖像畸變,X線管組件採用長條形視野,攝影長度控制在5~10.0 cm,從而減小了斜射線的投影;

(2)根據攝影面積確定攝影次數,可選最大攝影長度為198.0 cm;

(3)X線管組件和探測器同步平移分次曝光,每次圖像有輕度重疊,以便計算機定位和圖像配准;

(4)具備組織均衡處理、降噪、最優窗寬、對比度和亮度一致性等功能,保證了高質量的圖像輸出。

專家共識協作組成員(按照姓氏拼音順序排序):付海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高宏(中華放射學雜誌編輯部);高劍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雷子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李文美(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李真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劉廣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放射科);馬大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放射科);倪紅艷(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放射科);牛延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放射科);石明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放射科);徐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於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余建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曾勇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趙建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趙雁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


推薦閱讀:

真以為自己對光圈無所不知了?除了小景深光圈還有這些驚人功能
攝影的技術標籤
拍照手機排行技巧教程有哪些?
千萬別讓奶奶帶孫女了,她會被逼成攝影師的
日全食攝影的經驗和教訓

TAG:攝影 | 技術 | 收藏 | 專家 | 數字 | 檢查 | 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