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拳譜(二)

功用歌訣:左轉掤法松要圓,右轉變法腰中纏。左引松沉發背靠,驚抖一拳喪敵膽。

第十六勢 下演手紅拳

勢名考釋:  老譜原名「青龍出水」。陳鑫先生著《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此勢名「下演手捶」,可以說明動作的方向。而且後面猿猴獻果一勢,陳鑫先生名之為「青龍出水」並加解釋說:右手如鞭穗旋轉著,配合右足蹬力,躍向右前方,如同魚友出水之勢。言之有理,因改名「下演手紅捶」。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以右前方為主;身右、右、左共3轉;步法從右側馬步變右半盤步;手法包括右下掤、蓄勁,左引右下擊等法。功用歌訣:演練手捶方向變,手轉互變有高見。右轉肘擠鐵門拴,突轉一捶襠中現。

第十七勢 雙推手

勢名考釋:

  這個勢名是說明動作的。因最後的動作是雙手接法。老譜無此名。  此勢動作與六封四閉的眼、身、手法完全相同,只是步子因身法在了一倍,所以也變為左轉身右步前進,而左步跟隨,學者試作比較便可知手的按法也略有變化,即前者勁發得近,此勢則勁發得遠。  要領:此勢共5個動作。眼法以右前為主,身法左、右、左、左、右共5轉。步法從上勢下演手紅捶的右側馬步變來,向左轉膝,左膝弓住為右側馬步,右半盤步,左側馬步,右前虛步,成左後虛步。手法為右收掤、右小采、左捋、右上掤,變進右步雙按。功用歌訣:轉身左捋上步掤,以身雙推步要輕。掤采捋按雙推手,松圓旋轉如蛟龍。

第十八勢 三換掌

勢名考釋:

  此勢是說明動作為三次換轉掌的方向而名。陳氏老譜及各流派太極拳皆無此名,這個勢子是陳氏太極拳練基本功的活樁法。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共3轉;步法為左後虛步;手法雙順左開右合,變右逆開左順合,再變雙順合。  雙順合掤練習法,雖眼法不變,身法只有左右旋轉,看似簡單,而手法有順、有逆、有開有合。開合的方法,或雙順,或一逆一順,第三動作又變為雙順纏的合中之開。由於手法的多變,下盤的襠膝配合角度也不一樣。必須細心練習體會,莫以其簡單而忽視之。功用歌訣:掌法三換活樁功,拴手擒拿變換中。靜如秋月三味掌,動若蛟龍似旋風。

第十九勢  肘底看捶

勢名考釋:

  勢名也是說明動作的,並且也是太極拳法中練基本功的一個主要勢子。各式太極拳同名。  要領: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兩轉;步法為左前虛步;手法逆纏雙開,順纏雙合法。  我們可以藉以練三種身法。步法做成高、中、低三種資勢。一個開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後走低架。3周已過再由低而中、而高。這樣反覆多練,腿部雖然初覺酸疼,10天後便無感覺。練過兩月,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對拳法是極有益的。功用歌訣:肘底看捶守門戶,承上啟下似流水。屈身自處靜待來,有真無假形象古。

第二十勢 倒卷紅

勢名考釋:

  此勢也是說明動作的。因步向後退,兩手旋轉,往後倒而轉之,紅者不顧情面而儘力擊之,故名倒卷紅。  老勢練法,陳鑫先生介紹,胸離地二尺,今人皆不能,故拳家稍變拳勢,避難就易,然其活動處,較勝老勢。  楊式太極拳則名為倒攆猴,《陳氏拳械譜》名為珍珠倒捲簾,倒有象形意義。要領:此勢為陳氏太極拳一路第一個倒卷紅,共6個動作。眼向正前方,最後向右前斜角;身法左、左、右、右、左、左共6轉;步法為左前虛步,右側馬步,右前虛步,左側馬步,左前虛步,左後撲步,右前撲步;手法為右轉掤、退左步挒、開掤退右步挒、收掤、右轉退左步掤、左雙捋等法。功用歌訣:退中有進著法精,采挒肘靠退行中。擊前顧後皆倒使,兩手更迭轉無聲。

第二十一勢 白鵝亮翅

勢名考釋:

  取義同前。  要領:此勢共2個動作。眼先向右,變為正前方。身法左、右兩轉。步法從前勢倒卷紅最後動作的右撲步變右前虛步、左前虛步。手法包括收掤、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功用歌訣:倒卷紅下接白鵝,捋變右采變化多。敞開門戶伏左腳,左手按下碧清波。

第二十二勢  摟膝拗步

  同第七勢摟膝拗步。

第二十三勢 閃通背

勢名考釋:

  勢名是說明練法作用的。動作中有閃跌法,中氣由任脈通督脈。督脈在背,所以名為「通背」。其他流派太極拳則名「閃通臂」或「三通臂」,乃音訛。  要領:此勢共8個動作。眼法向左前方,隨身步的轉換最後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共8轉;步法從左弓蹬步變左側馬步,左前虛步,右前虛步,右小盤步,左半馬步,內八字步,右後虛步成左側馬步;手法包括右轉掤、左退步捋、左轉身捋、右轉身掤、左進步擠、右轉身右采左按、右轉身背靠、退右步平挒等法。  我初學時,左轉之前,兩手向右轉得多些,然後向左捋回。不如這樣:左手在心口前轉小圈,右手從手上走立圈,更為簡捷。功用歌訣:內通背先左退捋,轉身左捋因敵用。右轉拗步進左腳,右擠再轉采靠成。

第二十四勢 演手紅捶

  勢名考釋同前。

  要領:此勢系接第一個閃通背而成的。共2個動作,眼法以右前為主,身法只左轉一次;步法從前勢左小側馬步變右小盤步,右小側馬步;手法包括左引掤、右撩陰順步擊法等。功用歌訣:舉足進步撩陰捶,拳力如風又如雷。問意緣何進一步,為因上勢伏下捶。

第二十五勢 攬擦衣

  勢名考釋同前第二勢攬擦衣,陳鑫先生詩曰:「東方甲乙木,右肱伸莫曲。似直似不直,敵來不敢入。右手展向東,左手防西觸。中氣運於心,一發莫比毒。何況進如風,疾迅誰能敵。形骸與人同,用法只我獨。不是別有法,只為中氣足。靈明在一心,巧處亦不一。只要能中形,雞群見鶴立。我為初學者,竅道皆指出。」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法仍以右前方為主。身法左、右、左共3轉,步法從前勢進步演手紅拳的右側馬步,變退步右小側馬步,右撲步,成右弓步。手法包括退步掤、進步按、變擠等法。功用歌訣:演手捶下攬擦衣,退進步法手轉奇。空松圓活只一轉,挨著何處何處擊。

第二十六勢  單鞭

  要領:此勢亦是5個動作。眼亦先右後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共5轉。步法從進退步攬擦衣一動作的右側馬步變右盤步,右側馬步,左弓步。同時為右下擠、右肘打,左轉靠、采、按等法。功用歌訣:第二單鞭莫等閑,勢雖重複接手變。鎖拿刁扣背折靠,左轉著法立勢高。

第二十七勢 上雲手

勢名考釋:  勢名也是象形的。中國畫畫雲習慣以螺旋狀表示雲之隨風旋轉。因此勢兩手交互旋轉有似畫雲的筆法,故取以為名。各式太極拳均同名,唯陳氏有「運手」之別名,似以此勢是手的互用為主。實則太極拳任何勢子都是整體運動,眼、身、步、手都是一動無有不動的,所以我認為應以「雲手」為名。  陳鑫先生曾說:太極拳中攻防手法以左右兩方用的較多。因為對方其攻多以側面而入,因之雲手一勢在整個套路中,不但第勢反覆三五次,而且一路里就有三個雲手。這個看法是合乎實際的。我根據這個道理,認為洪師講一路除三個雲手之外,前招後招是雲手的活步而縮小的架子;野馬分鬃則是雲手放大的架子;二路中的大小紅拳也是活步左右的雲手;左、右黃龍三攬水,更明顯地表達雲手雖單手應敵,也是有用的。  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將雲手分上、中、下,以分次序,故採用。其他各勢太極無有上、中、下之說。  要領:此勢共8個動作。眼法以左前方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共8轉;步法從上勢單鞭的左弓蹬步,變左半盤步,左側馬步,右後虛步,左半撲步,左小側馬步,左半撲步,左小側馬步,左前虛步;手法包括左側掤、右收掤、右采、左前步靠,左肘、擠、采、左進步靠等法。  陳鑫先生曾說:雲手的步法本是以左橫行為主,但也可左、右互移,以練應付對方之用。不過左移的步大,右移的步小,最後還是逐漸左行。這樣練的眼法,便不應專註左方了,研究者不可不知。功用歌訣:雲手左進靠肘采,奇步橫行往複來。左步移大右步小,雙手旋轉形古雅。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著法、要領(三)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著法、要領(三)

第二十八勢 高探馬

勢名考釋:

  高探馬的勢名是象形的。它的動作,好似探撫馬背,一手引韁,一手撫韁之狀,一路太極拳套路中有兩個高探馬,二路也有兩個。其中有一個是完全重複的。因此只分別介紹三個。其他太極拳名同。  要領:此勢共4個動作。眼法以左前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5轉;步法以雲手末一動作的左前步變左側馬步,雖然隨著身體的左右旋轉而腿部的纏法順逆互變,只是暗換襠勁,步形不變;手法包括左轉,左右雙掤、右采左按、左引右蓄勁,左引右肘打等法。

歌訣:高探馬先左轉掤,左右開合練襠功。右發勁如拗攔肘,左肘背折引化精。

第二十九勢 右插腳

勢名考釋:

  此勢也有人名為「擦腳」,我因「擦」字在此講不通,故採用老名。這個勢子的動作以踢法為主,踢時必須利用對方的空隙,所以原名「插腳」,並加「左」、「右」字樣以區別方向。楊、吳等勢則名之為「左右分腳」。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法以右前方為主,身法左、左、右凡3轉。步法從前勢高探馬的左側馬步,變左半盤步、左小盤步,成左獨立步;手法包括左、左封、左引右打兼右腳踢等法。  陳氏太極拳著法,凡以手進攻,必先以步法創造條件。所以陳鑫先生說:「手到步不到,發人不巧妙。」但用足著法攻人,又必須先用手創造條件,然後根據對方形勢,而發踢、蹬法。這符合「先保全自己,然後打擊敵人」的科學方法之妙用。至於用什麼手法,則又因敵而變,不應拘泥。

歌訣:左捋引化右腳踢,不在頜下即襠中。一粘即踢神速妙,踢者須知隨中找。

第三十勢 左插腳

勢名考釋:

  取義同前,加「左」字以別方向。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法轉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右3轉;步法從上勢的左獨立步,右足隨身之右轉走外右下弧線,落在左足尺許,足尖外擺,成右半盤步;同時,右手加大順纏,沉肘下塌外碾,走外右下弧線向胸前轉落;掌心側向左後上斜角,中指揚向右前上斜角,同時,左手也順纏走外右下下弧線,從左後方向右轉落在右腕上側,掌心側向右後上斜角,中指揚向右前上斜角。  雙手掤法。當上勢我以右足上踢時,有人在我右方左步在前,雙手按我腰部,意欲為被踢之人解危,我隨即塌襠勁右轉,右腳落在他的左足側,以雙手順纏,從他的兩手裡側向個掤之,再順勢踢左腳。

歌訣:右腳踢罷勢不停,上步抄手似旋風。指上打下拳中訣,插進襠中方有用。

第三十一勢 蹬一根(又名中單鞭)

勢名考釋:  各式太極拳名「左轉身蹬腳」,陳氏老架原名為「蹬一根」或「蹬一根子」。聽洪師講:當初陳家練拳從實戰出發,在地下埋一些木樁子,一根一根地蹬,蹬到有功夫時,不但蹬倒它,還可蹬倒它,還可能蹬斷它,所以叫做「蹬一根」。此勢因包含練功方法在內,故採用老名。  要領:此勢共3個動作。眼先轉左後方,成為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凡3轉:步法從右獨立步變左小側馬步、右獨立步;手法包括左轉身肘、提、左打右蹬等法。  注意:凡足向前蹬,左蹬則左拳發在左膝外旁,右蹬則右拳發在右膝外旁。因為手法是開法,如不將拳走到此處,則被拿的手解不開,便會被對方松肩沉肘隨化,而不能抬腿更無法蹬出。現在練這個勢子的都是拳只發到膝部內側,腿卻抬得較高,因為是練空架子,所以用錯的配合方法仍能錯著去練。如經過實踐,便會認識到「過猶不及」的要求是多麼重要。

歌訣:身法松圓正無偏,雙拳翻轉左腳懸。提膝蹬足隨敵使,手足齊放中單鞭。

第三十二勢 擊地捶

勢名考釋:

  「擊地」字樣表示拳打得極低,並非真打地面。其他各式太極拳名為「進步栽捶」。   要領:此勢共有2個動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兩轉;步法從左側馬步變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轉蓄勁,左上引、右下擊法。  陳照丕先生名之為「神仙一把抓」,在實踐中又一用法,其實是擊地捶後一動作。其練法擊地捶下打之後,順纏一抓松沉其勢,有抓襠之法;也可抓土撒向敵面部之用。

歌訣:擊地捶勢奔前堂,連三趕步不容讓。鬥打捶擊手抓襠,靜聽耳後應八方。

第三十三勢 二起腳(一名踢二起)


推薦閱讀:

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張志俊訪談
太極拳的練形與調氣
如何認識太極拳的慢練與快用
太極拳推手漫談
張祖意合太極拳功法 1-10式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