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講座 | 篆書24品【14】

點擊上方「中國書畫報」可快速關注

篆書24品

□李敬東

  十四、石鼓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刻文字是研究金石書法的重要資料。石鼓發現於唐初,共十枚,高約二尺,徑約三尺,分別刻有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718字。石鼓文在書法歷史長河中不斷被歷代書法家珍視,並一直被看作是研究篆書的圭臬。這十個石鼓原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筆者數年前赴京考察過,可謂一飽眼福。

  石鼓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石鼓文又被稱為「獵碣文字」。據古文字學家裘錫圭考證,石鼓文的具體年代最早出現在春秋晚期,不會晚於戰國早期。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後「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民國馬衡將其斷為秦穆公時物,而郭沫若則斷為秦襄公時物。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465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462字,而今《馬薦》鼓已一字無存。

石鼓實物圖

  石鼓文雖然今已殘缺,但考察這一最古老的石刻文字是令古文字愛好者極其快慰的。近代書家吳昌碩臨寫石鼓文造詣極深,發過臨摹石鼓文「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的感慨。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若《石鼓文》則金鈿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截,自有奇采。」傳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趙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閣》藏本)、明代安國藏中權本、先鋒本(亦稱「前茅本」)、後勁本,皆宋拓本。《天一閣》版本已毀於火,後三種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

  石鼓文的書法字體已接近小篆,但仍有不同。石鼓文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石鼓文的字體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文字,為秦篆的先聲,字形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有林下風致,仔細品味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然而,微妙之處更趨於方正豐厚,氣局不小,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可謂古茂雄秀,冠絕古今。

石鼓文拓片局部

  石鼓文比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過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石鼓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也是古今書法家最為敬重的「圓筆書」寶典。

  初學篆書可以從石鼓文入手,首先要掌握其書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朴而有逸氣的特點,進而再追求行筆的橫平豎直、嚴謹工整,善用中鋒者能得其要領。不僅筆畫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在章法布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的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截,自有奇采」。因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除了缶翁之外,晚清楊沂孫、吳大澂、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有的還將其作為自己書法藝術的重要養分,進而融入其他藝術之中。(14)

來源:《中國書畫報》書法版



推薦閱讀:

《藉得長鋒舞風流》 ——李興武書法展
硬筆書法—鋼筆行書字帖
今日除夕,著名書法家潘興東揮毫賀新春
兩宋遼金書法
【幹掉常用字】(第四十期)「知」

TAG:書法 | 篆書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