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需要改正嗎?(附內、外向性格自測)
一個火星記者到地球採訪,隱身跟蹤政界、商界要人,和其他收入最高的人等,看他們整天在做什麼, 猜一猜他的發現是什麼?
地球上最重要的工作是說話!
這雖然是笑話,但也反映了現實。的確,在今天的社會中,溝通能力是職場利器。能說會道,魅力四射的人每每如虎添翼,而內向,沉默寡言往往就被視為「被動」,「不合群」,「缺乏領導能力」而被擠入「慢車道」。我們亞裔在討論子女教育時,也每每把培養「外向」性格作為重要的目標。
今年推出的「反潮流」新書《安靜》(「
"Quiet:ThePowerofIntrovertsinaWorldThatCan"tStopTalking」bySusanCain)引起了廣泛注意。這本書挑戰了我們社會和文化對於內向的看法,也為內向性格的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
內向不是「靦腆」那樣缺乏自信,而是偏好安靜,獨處的環境。《安靜》書中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自我測驗表(附在本文末),指出了內向者的行為特徵。
即使在崇尚外向的當今社會中,內向性格也不一定是成功的負面因素。在需要分析,思考的職業中,內向的人更容易集中思想進行長時間的冥想和探索。他們較少人云亦云,而每每做出獨立性更高的發明創造。許多科學家都有內向的性格;愛因斯坦就是個極其內向的人。作為領導者,內向者以其低調,平實的作風容易得到信賴。而且他們對下屬干涉較少,更有利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團隊。盧瑟福總統和甘地就是著名的內向型領導者。在人際關係上,內向者也不是如通常認為的那樣孤僻,不善交際。在群體活動中,他們也許不是主角而更願意旁觀。但是在個別交往中,他們卻是很好的談話者。
內向並非「病態心理」,反而在維持心理健康上有獨特的優勢。內向者不需要從外部刺激中獲取「能量」,而可以從自身的心靈活動中得到滿足。
《安靜》的作者說:人們常常嘲笑「蝸牛型」的獨處者,要他們「走出殼外」。其實,隨時能回到自己「殼裡」,又何嘗不是好事呢?所以內向不是需要改正的缺點。內向者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位置。
內向很大程度上是生來就有的性格。孿生子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更有研究表明,內向者從嬰兒期開始就對外界刺激特別敏感。正是這種高敏感度,使得這些人長大後有躲避刺激,偏好獨處的傾向。而把內向性格與對刺激的敏感聯繫起來,也就是本書的理論基礎。
由於其敏感,內向者往往更善於對事物細節進行觀察。例如在人際關係中,內向者對於各人的性格,行為和互動會有較深的了解,而產生過於複雜的應對策略。這反而使他們在社交上顯得木訥,被動。社交行為是「內向」最重要的反映。但內向者躲避刺激的傾向不只限於社交行為。
內向性格是天生的,但並非不能改變。後天訓練能克服內向者對於人際交往的不適甚至恐懼。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恐怕要數戴爾·卡內基(DaleCarnegie)。卡內基原來是個沉默膽小的孩子。但他立志要成為一個演說家。他刻苦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並通過推銷員的工作鍛煉自己。後來他成了著名的演講和人際關係導師。「卡內基學院」訓練出了成千上萬帶著永恆微笑,善於交友,富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大大推動了美國崇尚「外向」性格的文化潮流。這種訓練實際上是用大腦中的理性壓制了感性的「內向」傾向。這在通常情況下可以奏效。但當遇到巨大壓力或意外情況時,人的生存本能使得感性決定更為優先,所以內向的「本性」就又顯現出來了。
雖然內向是人性多樣化的一部分而且有其重要的長處,但當今的西方社會文化還是強烈地崇尚外向,歧視內向。不僅人們把外向與「領袖」,「成功」更多地聯繫在一起,而且從學校到工作環境也越來越鼓勵「團隊」努力,而看輕個人化的工作。例如有些公司取消了單人或雙人的辦公室,代之以集體辦公大廳,以期促進員工交流。這些措施對於外向的人的確有用,但卻使得內向者不能很好發揮。這種偏向不僅有礙公平,也使得整體業績受損。而且過多的「團隊」互動也推進了「群體意識」,也就是最能說會道,最有魅力的人左右了大家的思想。這對發揮創造性,形成正確決定是不利的。當然,企業領袖中也有很多內向者。最有名的當數蓋茲和巴菲特。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人都是自己創業做大的。要是他們需要在現有的大公司里謀提升的話,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尊重內向者的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是組織和企業管理的一個常被忽視的課題。
《安靜》這本書不僅為內向者「正名」,也為他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自處之道。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工作適合於內向者,主要是比較獨立,自由的職業,如寫作,科研等。當然職業的選擇並不取決於性格這一個因素。很可能性格內向的人卻選擇了需要外向的工作。這時候,除了通過積極訓練增強自己人際交往和應對壓力的能力外,也要正視自己擺脫外部刺激,獨處沉思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安排機會滿足自己這些需求來「充電」。這樣工作起來也會更加有效。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與外向的人相處,特別是在親密的關係中。內向者往往傾向於避免衝突,尋求討論與和解。但外向者卻往往把一定程度的衝突看成是親密的表現,而把內向者在面對衝突時的躲避退讓看成是冷淡。這時,相互了解對方性格特徵就很重要了。特別是,不要把內向者的避讓當成軟弱,因為這會導致最後失去控制的衝突爆發。而內向者也要清楚表明自己的底線,並盡量習慣適當的衝突。
《安靜》的作者凱恩的自身經歷就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凱恩從小生活在一個內向安靜的家庭,自己也是內向性格。但不服輸的她選擇了一個需要外向的職業:律師。雖然她的善體人意帶來了一些職場優勢,但她仍然對這個職業不滿,而轉到了更自由,獨處時間更多的寫作。她把寫作與重新認識自己結合起來,完成了「內向者的宣言」《安靜》。這本書得到了從專業(今日心理學),科普(科學美國人)到大眾媒體(紐約時報,公共廣播等)的重視,凱恩也成為了熱門演講人。但是她坦承,自己依然懼怕每次演講任務。然而,她並不是懦弱被動的人。網上搜尋一下就可以看出,她為自己和為《安靜》所做的營銷活動是相當有聲有色的。凱恩的經歷證明,一個內向者可以大有作為,而且不必背離自己的本性。
對於內向性格的認識,對咱們亞裔來說特別重要。也許因為亞裔文化對內向的相對肯定,亞裔人群中具有內向性格的人更多。事實上,「內向」是亞裔人群(包括其子女)的刻板印象的一個重要部分。《安靜》告訴我們,一方面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而是要接受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教育周圍人正確認識內向的價值,而不把內向看成是領導才能的對立面。這也是「社會多樣化」努力的一部分。而對於具有內向性格的孩子,除了肯定他們的價值,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外,也要留給他們冥想,獨自探索的空間,讓他們以自己的節奏去學習知識。雖然表面上他們可能顯得木訥,不夠聰明,但他們也許可以得到更深刻,更獨到的理解。
《安靜》這本書以內向,外向為框架討論了許多性格和行為問題。在心理學上,內向與外向只是描寫複雜的心理特徵的很多維度之一。所以不是所有內向的人都是相同的。例如,常用的一個心理測量方法是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其中包括四對指標,內向外向只是其中一對。而且,內向與外向是一個連續譜,人與人之間只有量的區別而沒有質的區別。一個人本身也可能同時具有內向與外向的資質,而在不同場合表現出不同的傾向。也許是為了行文方便,《安靜》中很多描寫過於簡單化,絕對化了。這是讀者們需要小心的地方。
《安靜》這本書及其所得到的重視,可以說是首次把內向者推到了台前。讓內向者以及整個世界認識到這種性格的存在與價值,會讓我們這個世界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推薦閱讀:
※我的孩子就是內向,你管得著嗎?
※對你家害羞的孩子要這樣處理,不說「害羞」說「慢熱」
※當內向人愛上外向人
※內向者無敵(三)
※內向的人如何才能自在地混跡於社交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