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萬姓同根十二
第十二章 秦皇「革命」
在秦始皇吞「二周」而剪滅「六國」、一統中國的同時,對中國的姓氏伴隨著發生了一場非同小可的「革命」--「姓」與「氏」合一使用。此舉徹底摧毀了周代的「分封制」與「賜姓命氏」,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姓氏的發展。
到了戰國初年,周王的封建分封制與宗法制,經歷了近三百年,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按「五等爵位」,大大小小的卿大夫分封,支族越來越多,同氏者必然越來越多。這些大量的同氏名,必然給天下的人名造成混亂。周代的宗法不可動,姓不能移,氏不許改,為了克服這些人名的混亂,為了區分名氏的方便,只好在「氏」上做文章,這就是「復氏」的產生背景。
這時期,已經出現了大量「復氏」,在典籍上有不少記載:
在《春秋》中記載的「復氏」,諸如:左丘氏、公羊氏、穀梁氏。
在《莊子》中所記載的「復氏」,諸如:亢倉氏、畏壘氏、庚壘氏。
在《論語》中所記載的「復氏」,諸如:端木氏、顓孫氏、澹臺氏、南宮氏、公治氏、公哲氏、漆周氏、公伯氏、司馬氏、公酉氏、巫馬氏、公孫氏、公祖氏、壤駟氏、公良氏、公夏氏、奚容氏、公肩氏、句井氏、罕父氏、左人氏、步叔氏、叔仲氏。
從這裡我們看到,周王朝300年江山,歷春秋295年,歷戰國254年,周法近千年延續,「氏以別貴賤」代代相傳。庶不得姓,民不得氏,貴族代代是貴族,王孫永遠是王孫,平民代代是平民。
公元前770年,在周王朝自鎬京(西安)遷都洛陽之後,其統治地位已經開始下降,天下大勢急劇地變化。
公元前707年,東周「王師」與諸侯國鄭國交戰,大敗,連周天子也被射中一箭,差點兒喪命。只此一仗,腐敗透頂的周王室一厥不振,各路諸侯紛紛獨立,無視周禮,各自稱王,公開與周王室分庭抗禮。「堂堂大周」,一下子降到了同一般諸侯國相等的地位。遂之,「禮崩樂壞」,那張長期維繫周王朝統治的「恢恢天網」,嫡長繼承宗法、「賜姓命氏」並「五等爵位」等,在呼嘯的歷史車輪聲與戰火硝煙中,急劇地松馳斷裂。天子失支去了控制諸侯的權勢,大宗失去了控制小宗的權勢,諸侯失去了控制卿大夫的權勢。不要說再「賜姓命氏」,就是以前分封的同姓國與異姓氏國之間,也縱橫聯合混戰起來。諸侯稱王,周天子往哪裡放?怎麼稱謂?群雄爭霸,逐鹿中原,魚蝦相吞,被此兼并,天下大亂起來。
早已介入政治領域中的「姓」與「氏」,隨著中國歷史進入了諸侯混戰的春秋戰國時代,當然也進入了中國姓氏的「大混亂時代」。
《東周列國志》開篇詞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姓名,北邙無數荒邱;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馮夢龍這個開篇詞寫得實在是好,為了「幾行姓名」吧?不惜大動亂、大兼并、大分化。戰亂里,許多貴族失去侯位,許多貴族「墜命亡氏」,許多貴族論為庶人。西周當年的1700多國,「頃刻興亡過手」,到了春秋時候,僅剩餘晉國、齊國、鄭國、宋國、衛國、陳國、蔡國、曹國、許國與楚國等12個封國了。
歷史到了戰國時期,只剩餘「七雄」之國:這就是齊國、秦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
歷史已經發展到了這步田地,得勢的侯王國君為了自已的利害,決不會延襲周代的「大宗」與「小宗」這種政治制度,同時也不可能延續,更不在乎那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姓」與「氏」。他們連周天子都敢「僭越」,況「姓」與「氏」乎!對於那些被奪爵失國的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面臨「禮崩樂壞」的大勢,也無力挽回當初周代的那一大套「周代封制」了。
隨著周朝的覆滅,隨著周朝政治制度的無力與廢止,必然要帶來一場新的「革命」,這就是中國需要大一統,中國需要結束歷盡500餘年的戰亂,中國需要新的政治與政制。於是,隨著天下的一統與新王朝的建立,中國的「姓」與「氏」應運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
中國「姓」與「氏」的徹底「革命」,這就要感謝中國「姓」與「氏」「革命」的得主秦始皇了。
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於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於是廢先王之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六國,中國從分裂到統一,復又一統。秦始皇推翻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專制主義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知道「名號」意味政治的意義,明白周代是用「姓」與「氏」這個「工具」統治天下。他說:「天下大定,名號不改,無以稱成功傳後世。」秦始皇也在名號上做了功夫。
第一、秦始皇兼采「三皇」「五帝」之號,始稱「皇帝」,自稱「朕」。他首先廢除了周代的謚法制度,但是,他的皇帝位可以傳給他的兒子,繼承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以傳之萬世」。從此,在中國歷史上有了「皇帝」的稱號。皇帝,成為封建專制政權的最高統治者,獨裁政、軍、財大權,「天下之事無論大小皆決於上」(《史記.秦始皇本紀》)。
第二、秦始皇廢除了周代的「宗法傳制」及「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協助丞相工作,並掌管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監督百官;太尉幫助皇帝掌管軍隊。三公相互制約,集權於皇帝。三公之下設九卿,即奉常、郎中、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三公與九卿一律由皇帝任免、調遣,領取國家奉祿,概不世襲。三公與九卿直接為皇帝負責。這樣從國家機構上,廢除了周代貴族世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僚系統。
第三、秦始皇在政制上廢除了周代的「分封制」之下的「國、邑、關、鄉、亭」之封,實行了「郡縣制」。全國設了40個郡,郡的組織與中央相似,設郡守、郡尉與監御史。郡守為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郡尉掌管軍隊,並輔助郡守;監御史負責監察。郡下設縣,有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縣長)、縣尉與縣丞,分別負責政務、軍事與司法。郡、縣兩級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他們是中央在地方的政治代表,不能擅自專權自主,必須對朝廷負責。縣下設若干鄉,鄉下設三老,掌管教化。鄉下設亭、里、什、伍等組織,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統治網略。
秦始皇實行「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是一場大「革命」。朝廷——郡——縣——鄉,完全不同於周代的分封制,是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依行政區的劃分,從根本上取代了西周的「分封制」,葬送了西周「分封制」下的血緣世襲制,徹底結束了「賜姓命氏」、「姓氏有別」、「嫡長繼承製」、「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秦制不要說三公九卿不能世襲,就連皇帝的兒子也沒有一寸土地。像秦朝的丞相李斯,大將白起、王剪等人,原先都是「匹夫編戶,知有氏而不知有姓」之人,今一躍成為新貴,自然不會遵守周代的宗法姓氏制度,原先用來「別貴賤」的氏,如今只有與「姓」一樣的作用,不過拿來「別血緣」罷了。自此,中國的「姓」與「氏」合一使用,「姓」與「氏」通稱,「姓」與「氏」相混,「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二者合併為一。西周以來的氏,例如孔氏,楚氏與齊氏,分別成了孔姓、楚姓與齊姓。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吞二周而剪滅六國,一統中國的同時,對中國的姓氏伴隨著發生了一場非同小可的「革命」,促進了中國姓氏的發展:
一、秦始皇剷除了「封建制」,實行了「郡縣制」,從根本上剷除了「國、邑、關、鄉、亭」五等之封的社會基礎,廢止了「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800年的「賜姓命氏」的血緣繼承製。
二、秦始皇結束了太昊伏羲氏以來的「姓」與「氏」兩分。
三、秦始皇結束了西周的「姓」與「氏」兩分,「姓」與「氏」合一。
四、秦始皇結束了西周的「以氏為貴」,自此,不論帝王,不論貴族,不論平民,人人有姓,結束了只有貴族有「氏」,平民有「姓」無「氏」的時代。在姓氏面前人人平等了。
五、從秦朝起,「姓」「氏」合一使用,西周以來大量的「氏」,直接成為了「姓」,豐富了中國的姓氏。
六、從秦始皇起,中國人人都有了自已永恆的「姓」,子子孫孫能夠傳承使用。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暴君」,名聲「不太好」,秦朝15年而亡天下。但說起中國的「姓氏」,不少典籍還是提到了秦始皇,仍難掩他對中國姓氏的貢獻。諸如:
宋代歷史學家鄭譙在《通志·氏族略》中說道:「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已失,由此始,故楚之子孫可以稱楚……茲姓與氏混而為一也。」所以,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道:「秦始皇則曰趙氏。」
清代錢大昕在《十駕養新錄》中說道:「戰國紛爭,氏族之學久廢不講。秦滅六國,廢封建,雖公族亦無議貴之律,匹夫編戶,知有氏而不知有姓久矣。漢高祖起於布衣,太史公以上名字,且無可考,況能知其姓所出耶?故項伯、婁敬賜姓劉氏,娥娩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為姓,遂為一代之制,而後世莫能改焉。」
作為周朝上層建築的「姓」與「氏」,隨著歷史發展,當周朝在歷史上完成歷史使命,其實質內容只剩下一個空泛的外殼,失去了其原來的意義。周代的「賜姓封氏」伴隨著周代的滅亡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秦始皇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大革命家」,「一錘定音」,從秦代以後,「姓」成了「氏」,「氏」成了「姓」,「姓」與「氏」合一為「姓氏」。不論國君皇帝,不論庶民百姓,人人都有了「姓」。在周代「分封制」影響下,所封1745「氏」,全都變成了「姓氏」。至此,中國的姓氏奠定。
因此,我們一般地說,中國「姓」與「氏」的合一使用是在秦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