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寶的理財觀念 - Qzone日誌

培養寶寶的理財觀念

理財教育幼兒園階段:認識錢的來源和用途文/本刊記者 陳婷理財教育主題:●錢是從哪裡來的?天上掉下來的還是爸爸媽媽工作掙來的?●錢長什麼模樣?熟悉分、角、元硬幣和紙幣的圖案和數字。●錢可以用來幹什麼?可以買玩具、汽車、房子……●怎樣用紙幣湊成10、20、50、100等整數?學習簡單的加法。●哪些東西花錢多?哪些東西花錢少?以生活中的物品為例,學習簡單的大小比較。曹女士的女兒今年9月1日就要進入小學階段學習了,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孩子幼兒期間,是如何有意識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認識的。認識錢的來源「女兒三歲剛上幼兒園那年,我先生下班比較晚,她就老愛問我,爸爸為什麼老是這麼晚回來啊。我告訴她,爸爸要工作,要賺錢。她就會問,爸爸賺錢幹什麼呀?我告訴她,爸爸賺了錢,可以買東西,可以給寶寶買好看的衣服穿,給寶寶買大房子住。她有些似懂非懂。等到女兒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就有意帶著她一起到了園長辦公室,讓她看著我把學費交給園長。我告訴她,這些錢交給園長,幼兒園的老師就有了工資,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可以有玩具玩,有畫筆用,這筆錢還可以被幼兒園用作修建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玩耍小場所。讓她知道,必須交了錢才能上幼兒園。同時,我還告訴她,這些錢是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得來的,只有工作才能獲取金錢。努力學習的小朋友才能有大本領,才能找到好工作掙更多的錢。」[記者點評]:◆現在家庭收入高了,做家長的總是盡量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結果導致小孩子不懂得愛惜財物,損壞、浪費、奢侈的現象非常嚴重,總認為家長的錢是從銀行里變出來的,比如家長領著去商場,孩子見到好吃的好玩的就要買,不給買就又哭又鬧,如果不希望孩子養成這類壞習慣。就應該告訴孩子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讓孩子有珍惜錢的意識,並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了解錢的用途知道錢從哪兒來以後,也要告訴孩子錢能幹什麼用。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曹女士有著自己的經驗:「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就讓她認識硬幣和紙幣了,讓她做到能夠區別錢的大小。去便利店時,我會帶著她一起去。我用一枚一元硬幣買一個茶葉蛋的時候,會故意讓她看到。等到下一次一起去便利店時,我拿三枚一元的硬幣買一瓶飲料時,也會特意讓她知道我花了多少錢。有時候去大賣場,我也會讓她學著辨認常買的物品的標籤價格。買玩具的時候,也盡量讓孩子一起去,讓她知道,玩具也是拿錢換回來的。」總之,就是要變著法子讓孩子知道,錢可以用來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和學習物品。[記者點評]:◆讓孩子知道錢的價值,知道錢能用來幹什麼,也是幼兒理財教育中的重要一步。比如,家長們都喜歡為孩子準備可愛的儲蓄罐,培養孩子們的儲蓄意識。其實,為了讓孩子加深對「小錢」、「大錢」的形象感官意識,不妨讓孩子擁有兩個儲蓄罐,從而讓她學會辨別錢的大小、多少和用途不同。如一個綠色的儲蓄罐給孩子用來投放一角、五角的硬幣,積累到一定數目的時候,把零錢取出來,跟父母換一元的硬幣,然後放到紅色的儲蓄罐里。告訴孩子,積累了多少個一元硬幣後,就可以給自己買玩具。◆除了讓孩子知道錢能夠購買東西,也最好能從小就讓孩子懂得,錢也可以幫助別的小朋友。比如,可以告訴孩子,還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上不起學,買不起書,沒有玩具玩。當孩子的紅色儲蓄罐攢夠五十個一元錢硬幣時,就能幫助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去讀小學一年級,讓他們坐到教室里,等等。初步學習使用小額零錢「眼看著孩子快要上小學了,我也打算給孩子增加一些難度,讓她自己初步學著獨立使用錢。」曹女士說。「最近夏天到了,我經常讓她拿5毛的硬幣去小區的自動飲水機機器里打水,放進去5毛,能出來一大桶純凈水,讓她獨立去完成。有時候我會給她一張20元的麵包券,讓她到小區門口的麵包房裡去給家人買上幾個麵包,剛開始孩子還不願意去,膽子小,怕羞,後來我就陪她進去,在旁邊看著她將一個個麵包標籤上的數字看過來,然後計算哪幾個加起來正好等於20元,如果算多了或少了都不能過關。」[記者點評]:◆隨著孩子的年齡慢慢長大,現在上小學前的幼兒也都有了一定的計算能力。此時此刻,正是增加幼兒理財教育內容的好時機。曹女士這樣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鑒。關鍵不在於讓孩子真正去支配多少錢,而是讓孩子們懂得自己可以分配和使用錢了,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簡單的加法。◆同時,也可以在這一階段培養孩子對於家庭的責任感,懂得對家庭經濟付出一分力。比如,家裡需要買一盒9元錢的牛奶時,可以告訴孩子這盒牛奶爸爸媽媽和寶寶都要喝,所以每個人都要出錢,並讓孩子真正從儲蓄罐中拿出三元錢,讓孩子學會花錢買東西。小學階段:掙取和用好零花錢文/本刊記者 尹娟理財教育主題:●零花錢可以用來買哪些東西?可以用於正當合理的方面,而不要亂花。●哪些途徑可以掙自己的零花錢?通過家務勞動、參加比賽、做好事等進行鼓勵。●零花錢怎樣掙更容易?家務勞動報酬低一些、做好事或考好成績報酬高些來進行不同程度的鼓勵。●零花錢如何合理安排?可以買玩具、學慣用品等,也可以將節餘的錢放進儲蓄罐或存銀行。●零花錢怎樣用有意義?母親節買支康乃馨、為生病的同學買張問候卡、給爺爺奶奶準備小生日禮物等。「現在孩子的都偏早熟,古靈精怪的。我女兒童童今年11歲,我覺得對這樣年齡的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家長不可能用填鴨式的方式,從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入手,反而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37歲的陳女士講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從零花錢里學消費規劃「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中午在學校里吃午餐。小孩子們在一起,喜歡吃點小零食,女孩子們也喜歡在學校旁邊的小店裡買點可愛的橡皮、筆等小文具。於是童童開始向我要求一些零花錢。」從那時起,陳女士每個禮拜都會給女兒20元錢。「剛開始的時候,童童對怎麼花零花錢並沒有概念。」和好多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一樣,童童對獨立支出並沒有控制的意識。第一個禮拜,童童周二晚上就告訴媽媽,自己的錢用光了,想再要點零花錢。「其實20元並不算多,但是我覺得零花錢是這個階段兒童財商教育最好的一個機會。」面對女兒的不安,陳女士並沒有斥責,而是耐心地問童童,她的零花錢都用到了哪些地方。「買了冰淇淋,買了飲料,買了貼紙……」童童一一道來,陳女士就開始幫著女兒分析這些零花錢是不是真的花著有必要。接著陳女士給了童童兩個方案,一種方案是這周不再給她零花錢,另外一種方案是再給童童10元錢,但是要從下周的零花錢里扣除。「媽媽,我選後面一個辦法!」過了兩個禮拜「緊巴巴」的生活之後,童童重新領到了每個禮拜20元的零花錢,「她當時大舒一口氣,告訴我說——『媽媽,零花錢少的日子真不好過啊,我以後一定要吸取教訓!』」【記者點評】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陳女士對女兒零花錢的限制太過苛刻了,但是錢並不是表達對子女愛護的唯一方式。對於還處在小學階段的兒童們來說,他們對金錢並沒有明確的認識,父母的一味嬌慣,只會讓他們形成「我想要的,就可以得到」這樣的錯誤觀念。從小就缺乏對金錢和慾望的控制,長大之後,當他們有獨立的能力獲得收入時,就很難做到有規劃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對於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們來說,從零花錢入手,是進行財商教育的一個不錯的途徑。不過,當他們在花錢上出現小毛病的時候,家長們不應當採用責備或是命令的口吻,用溫和的語氣幫助他們進行分析,提供方案為他們解決問題,才是理想的處理方式。小孩子們容易產生從眾的心理,零花錢上過度的限制往往會讓他們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出現不合群、甚至自卑的心理。因此家長們在制定零花錢的標準時,也需要考慮到學生平均的水平,確定合理的範圍。教孩子自己去賺零花錢在零花錢的規劃之外,陳女士也希望給女兒一些「開源」的意識。於是,陳女士和丈夫商量之下,為女兒建立了一套「家庭報酬」機制。有一次,童童提出想買一個新款的哆拉a夢機器貓,陳女士告訴她,「這個玩具大約需要200元,其中150元我和爸爸可以為你支付,其餘的50元你自己來賺可以嗎?」童童點頭答應了,為了提高女兒的興趣,陳女士提出了一個比較優厚的方案——每洗一次碗,陳女士就給童童記上3元的報酬,「這樣,你一個月就可以掙到90塊錢,不僅夠買玩具了,多下來的錢還可以留著自己用。」「那時候她還夠不著水池,站在小凳子上,用稚嫩的雙手努力地洗碗,真有點心疼。」陳女士說。一個月後,童童領到了自己的「工資」,和媽媽一起買到了心愛的機器貓玩具。她自豪地把這個娃娃放在自己的床頭,每逢有親戚過來都會自豪地告訴他們,這是自己努力工作掙來的。「童童會把『工作』這兩個字念得特別大聲,這個時候我才會真正覺得欣慰。」【記者點評】為孩子們提供一些工作獲得報酬的機會,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也可以讓他們明白,勞動和工作是獲得收入的一種方式。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國外的一些兒童,很早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打工掙零花錢,如人們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股神巴菲特,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推銷飲料、送報……對於國內的父母們來說,可以在子女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創造一些通過勞動獲得收入的方式。但是勞動報酬的標準不宜制定過高,以免孩子們在現實中有落差感。給女兒發「獎學金」當然,在財商教育的同時,陳女士也沒有放鬆對女兒學習的督促。「童童特別崇拜大表姐,大表姐在美國念書。有一天童童告訴我,她也想以後到美國去念書。」陳女士就不失時機地告訴童童,表姐在國外念書要花不少錢,但是因為她成績優秀,可以拿到學校的獎學金,這樣就不用自己支付很多的錢了。「哦,那我也要拿到獎學金!」童童的一句話給了陳女士不少啟迪,她在童童的「工資表」上新列出了「獎學金」的項目——如果童童拿到班級考試的第一名,就可以獲得50元的獎學金。「現在的獎學金是爸爸媽媽為你支付的,但是以後你一直保持下去,就可以獲得學校發給你的獎學金,你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記者點評】對父母們來說,使用金錢作為動力,以達到激勵子女學習的目的,並不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這樣很容易滋生孩子們錯誤的學習目的。陳女士所效仿的這種獎學金的機制,倒是值得家長們借鑒。現在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包括國內的、海外的知名學府,為了吸引人才都提出了非常優厚的獎學金方案。提前把獎學金的模式搬到家庭里來,可以讓子女們日後更容易接受獎學金的激勵作用。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家長們在效仿這種模式時,應該向孩子們說明,目前是父母在為他們提供獎學金,而未來他們所需要爭取的是外界所提供的激勵。初中階段:學會記賬管好錢理財教育主題:● 每月的生活費標準多少?包含哪些內容?可以視每個家庭的具體經濟狀況而定。● 遇到財務困難怎麼辦?分析問題的原因,減少某些方面的支出。● 怎樣規劃使用生活費?可以採用記賬的辦法,長期堅持。● 如何能讓「錢生錢」?開設兒童賬戶,了解利息產生的原理。● 如果選擇存款種類?了解存款期限和利息多少的關係。辛樺是一名初三學生,他說小時候他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大富翁」。「我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遊戲中揭曉本月的冠軍是……」當遊戲中榮耀的光圈照耀在自己操作的那個虛擬人物頭上時,「覺得很有成就感!」而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剛剛上初三,辛樺已經儼然是自己的財務管家了。初一開始學會記賬進入初中,爸爸就和辛樺進行了一次「正式」的交談。「從上中學開始,我就可以支配自己的生活開銷了。」辛樺告訴記者,支配自己所有生活開銷的意思時,除了學費、家裡的生活費支出外,父母將每月給辛樺400元的費用。在這個額度之內,辛樺的日常開銷、學習書籍和學慣用品的支出都是由他自行支配。剛開始的時候,辛樺並不以為然。「我又不是小孩子,難道這點事情還做不好嗎?」可是不久之後,辛樺就體會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那陣子同學聚會很多,大家都喜歡湊在一起吃火鍋、唱唱卡拉ok。」出手大方的辛樺也總是樂於搶著埋單。一兩次下來,辛樺就發現自己的400元已經剩得不多了。於是,辛樺開始了人們想像中女生才會做的事情——記賬。「我自己設計了一個簡單得excel表格,把平時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項目都列上去,每天晚上做完功課後就花點時間回顧一下今天花了哪些錢,一一地敲到電腦里去。」辛樺說,「電子表格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進行統計,這樣我就對已經發生的花費一目了然。」有了記賬的意識,對支出的規劃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記者點評】步入中學學堂的孩子,往往有點「小大人」的心態。儘管他們的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他們非常希望自己具有獨立的個性,並且為社會所認可。辛樺的父親就很善於抓住青少年的這種心理,採用了一種開放式的教育方式,讓辛樺感受到父母給予自己的空間。對於這個年齡段子女的家長們來說,尊重青春期他們渴望自我空間的願望,因勢利導地進行財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單一地採用限制的辦法,控制他們的零花錢,起到的效果反而不盡人意。在子女們獨立管理賬務遇到困難時,家長們也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一些建議和辦法,教給他們一些改善財務狀況的手段。如辛樺自我設計的記賬表、從實踐中摸索出的「費用預提」方法都是很好的例子。開設孩子自己的銀行賬戶「每逢春節,我也有一筆不少的壓歲錢。上初中之前,壓歲錢都要上交給父母。可是自從開始獨立做財務管家之後,爸爸也放權給我,可以自由地管理自己的壓歲錢了。」剛開始的時候,辛樺的目標是用壓歲錢給自己買一台psp。可是爸爸卻給了辛樺一些建議,他從銀行里拿來了一張兒童賬戶的存單介紹,他告訴辛樺:「如果把壓歲錢存到兒童賬戶里,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也就意味著你可以擁有像大富翁遊戲里那樣的資產,雖然不多,但這可是一筆真實的資產,還能得到利息回報。如果你只是買了psp,過幾天玩厭了就扔在一邊,沒什麼用處了。」是花費還是積蓄?權衡之下,辛樺選擇了後者,「我想做生活里真實的大富翁財富冠軍。」在爸爸的陪同下,辛樺有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銀行賬戶。不過,在選取什麼樣的存款計劃時,爸爸又給了辛樺一道選擇題。「他告訴我,銀行存款有不同的種類,在給付利息的時候,利率也不一樣。比如活期存款,利率很低,但是它的好處是隨時可以提取,如果我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隨時從銀行取出來。但是定期存款就不一樣,它的利率比活期高,缺點是要到期才能支取。」辛樺最終選擇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因為通過初一第一學期的鍛煉,我已經學會了支配父母平時給我的生活費,我暫時不需要這筆存款。那時候我想,三年後我就上高中了,說不定這筆錢到時候我就可以派到大用處了。」辛樺告訴記者,現在他自己的賬戶里已經存夠了6000元,「我喜歡攝影,再過一段時間,我就可以用自己的錢買一隻單反相機了。」【記者點評】帶著子女們去接觸一些金融服務,讓他們從中體會到儲蓄和收穫的樂趣,也是這個年齡段,父母們可以進行財商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比如兒童賬戶,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看到自己是賬戶的主人,孩子們會有一種非常愉悅的體驗。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孩子們普及一些金融上的基礎知識,通過計算和實例的辦法,讓他們明白不同金融產品之間所存在的差異,給予他們選擇的機會。高中階段:學習投資如何起步文/本刊記者 尹娟理財教育主題:●學習投資從哪裡起步?股票風險較高,基金是較好的選擇。●怎樣開設投資賬戶?了解開立賬戶的程序,學習網上操作等技巧。●投資過程中如何克服心理病?注意克服浮躁心理,培養坦然的好心態。●如何向別人借錢?借錢需要付出成本,了解貸款初步知識。●賺了錢以後做什麼?幫助自己和幫助別人,培養正確的財富觀。在眾人的眼裡,老潘無疑是一位很開明的家長。他對兒子小翔的要求是,在班級里成績在前15名,業餘的時間裡完全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小翔從上高中開始,就對投資展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對此,老潘並不反對,相反還有意識地進行引導。教孩子學會貸款從小小翔就有了自己的兒童賬戶,每年到了春節和小翔過生日的時候,長輩們給的「紅包」,小翔都會一分不動地存進銀行賬戶。但是,小翔似乎對貸款並沒有特別的意識。去年年末的時候,小翔想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他告訴我,自己有一些存款,但要是買電腦的話還差3000元,他想向父母借這筆錢,預備到了春節的時候還給他們。「說實在的,當時我挺高興的,兒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意識,要用自己的存款買東西,而不是伸手向父母要錢。」不過,老潘還是因勢利導地告訴小翔,父母可以借錢給他,但是小翔必須支付一定的利息。「還要付利息?」面對兒子的不解,老潘就拿家裡的房貸來舉例子,「家裡買房向銀行申請了30萬元的貸款,銀行為什麼要借錢給我們?是因為他們要從中收取貸款利息。我們每月還房貸2000元里,有一部分就是給銀行的利息。」老潘和小翔一起從網上查到了貸款利率的資料,提出如果兒子能夠以5%的年利率支付利息給父母,就可以先借錢給他。「小翔算了算,兩個月之後他就可以用壓歲錢還上借我們的錢,一共需要付25元的利息。」小翔覺得利息並不算多,爽快地答應了老潘的要求。【記者點評】信貸的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對於高中生們來說,他們日後長大成人,可能需要申請助學貸款、住房貸款,當他們創業的時候,還可能需要創業貸款……因此,如果有合適的時機,向他們灌輸一些信貸方面的知識也未嘗不可。也許25元錢對父母來說算不了什麼,但是從這種生活體驗中,家長們可以讓子女們產生切身的體驗——明天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使用不屬於自己的錢,就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熟悉「錢生錢」的方式小翔一直對投資有著很大的興趣,從小翔領到身份證之後,老潘就帶著小翔去辦理了正式的銀行賬戶,並開始有意識地介紹一些投資的產品給他。剛開始的時候,小翔對股票很感興趣,但是老潘覺得股票投資並不適合小翔這個年齡層。「我告訴他,投資股票需要對市場、對行業和個股進行很多的分析工作,他有老師布置的學業,還需要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應該在炒股上花什麼精力。」兒子認可了老潘的意見,不過老潘也建議小翔不妨可以從基金投資入手,因為基金投資主要由專家來操作,自己不需要付出那麼多精力。老潘介紹了一些投資方面的書籍給他,讓小翔開始領悟基金的一些投資知識。為了把小翔領進門,老潘示範性地以1000元投資了一隻基金,「每天晚上我就會帶著他從網上查看這隻基金的凈值,看看我這1000元投資的增長情況。」一個月下來,小翔提出了自己也要親自買一隻基金,「我教他如何開立基金賬戶、如何用網上銀行轉賬,但全部是由他自己來完成操作。」不過,小翔在投資中的浮躁心理也引起了老潘的重視,「有時候基金凈值漲得高了,他就會特別高興;凈值跌下來,他就不開心了。」看到這種情況,老潘就告訴小翔,投資市場上會有很多不可預估的風險,有漲必有跌,做投資就要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慢慢地,小翔不再緊盯著基金凈值不放,而是學會了用坦然的心態面對投資,半年下來,小翔的投資也頗有斬獲。【記者點評】高中生已經日漸成熟,16周歲後就可以獲得身份證,這也為他們進一步提高理財能力提供了一個契機。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適時地介紹一些投資的手段和方法給子女。在不影響子女學習的前提下,家長們還可以為他們創造一些實踐磨練的平台,讓他們切身了解到不同的投資產品,回報和風險都是不一樣的。是投資而不是投機,這種心態的引導在高中生財商教育中也非常重要。不過,在投資教育上,家長們應當因材施教。像小翔是一個對投資比較感興趣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多進行一些培養;如果你的孩子並沒有足夠的興趣,家長們也不應當拔苗助長,否則很容易帶來相反的效果。給予也是一種智慧有的家長不願意和孩子談錢,也不願意帶他們學投資,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覺得這樣會引導孩子對金錢的過度追求。老潘卻說,追求財富並不是壞事,但是要教孩子們正確地去對待財富才是家長們必做的功課。像小翔從基金投資中獲得了一筆收益。老潘就開始和小翔討論這筆收益的用途,「剛開始的時候,他所想的都是買這個、買那個,當然他也很孝順,說要給我和媽媽送禮物。」但是老潘給了小翔一個建議,「為什麼不拿出一部分錢去捐助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呢?」剛開始的時候,小翔特別不能接受:「那是我賺來的錢,為什麼要捐給別人?」老潘就找來一些資料片,當看到許多比自己小的孩子們,在那麼艱苦地環境下求學,小翔終於明白了自己想買的一件品牌衣服,就可以幫助這些孩子們買到書本、文具,幫助他們完成一年的學業。在這個等號面前,小翔慷慨地選擇了後者。【記者點評】給予也是一種智慧,培養子女的財商,提高他們的理財能力,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讓他們學會像「守財奴」一樣地生活。在高中這個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階段,家長們在著力培養他們理財能力的同時,也要引導他們正確地去對待自己可以獲得的財富。在自己可以施用的範圍之內,也要教會子女們學會分享、學會從精神和物質上給予他人幫助,對社會有所貢獻。在很多中產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體會到貧困所帶來的艱辛。如果家長們能夠在這一方面幫助他們有所認識,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大學階段:獨立管理財富的開始文/本刊記者 陳婷理財教育主題:●如何獨立而合理地安排每月的生活開支?學會有效「節流」的諸多小技巧。●哪些渠道可以開源?通過家教、勤工儉學、創業等,獎學金是「名利雙收」的好渠道。●如何正確使用信用卡?合理透支,但不要成為「卡奴」。●怎樣進行有計劃的投資?採用資產配置的方式,注意控制風險。●是否需要為自己進行保障?從意外和醫療險開始了解保險的種類和作用。「我是從江蘇來上海讀大學的。家裡經濟條件一般,爸媽每個月給我800元生活費,學費和住宿費也是由家裡來負擔。雖然還沒有經濟獨立,但我總覺得自己從年齡上來說,畢竟是成年人了,自己又是財大的學生,所以平常還是有點主動的理財意識。」 小謝是上海財經大學大三學生,她給我們講述了自己大學期間的理財經驗。消費:合理支配為上策「我身邊有些同學花錢很沒有計劃性。比如我們寢室的小美,每月5日從父母那裡拿生活費,然後就經常去學校外面吃炒菜,而且買零食、飾品和衣物,每次到了月底最後幾天,日子就過得很慘,只能吃點速食麵,有時候熬不住還要向我們借錢。我花錢還比較有節制。通常我每個禮拜從銀行卡里取一次錢,和同學出去逛街,有零錢的話就不帶百元大鈔,因為我發現一張100元的錢一旦打開了,就很容易花得無影無蹤。」小謝說。「同學們都說我是一個比較實惠的人。比如買書,我盡量通過網路購買,折扣很多時候能達到7折甚至更低,買多了還能賺積分換優惠。還有學校每年6月份,大四學生畢業的時候都會賣舊書,像中級口譯的書和磁帶我都是從舊書攤上淘來的,師兄師姐給的價格都很優惠。小謝給記者介紹了一些自己生活中「節流」的小技巧,「還有電話卡,我也都是在學校附近購買折扣率最高的長途卡,不要讓父母打過來,因為父母用家裡的固定電話打長途要比我用折扣卡來打貴出好幾倍。我的手機則是m-zone動感地帶拇指王包月套餐,適合我這樣短消息多,通話少的學生族。[記者點評]:◆ 和中小學生不一樣,大學生因為是住宿生活,日常的生活費用雖然來源於父母,但已經到了每一元錢、每一筆開支項目都必須由自己獨立支配的階段,因此,合理控制和安排消費支出,學會對錢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學會「節流」,已經成為他們必須面對的一門功課。賺錢:「門路」不少要得法除了生活消費要進行合理支配,大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賺錢,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或是為今後進入社會積攢自己的「第一桶金」。「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家教是最普遍的一種賺錢方式,所以我也曾經去給初中學生當過家教,每周上兩次,一次兩個小時四十元,一個禮拜有八十元,差不多相當於我每周生活費的二分之一。但是我發現去做家教特別費時間,首先從我學校去那學生家裡來回要一個多小時,在學生家裡要待兩個多小時,一共要花去四個小時,摺合下來我每小時的收入其實不是那家長說的二十元,而是十元。所以後來,我就沒有堅持那份家教。而是在寒暑假回老家的時候,在自己家裡給親戚的兩個孩子開輔導班,一個月做下來,我的家教總收入已經超過了2000元,這筆錢我就可以自己攢下來了。另外,我覺得賺獎學金也比在上課期間賺家教錢性價比更高。比如,我拿一個二等獎學金就是1500元,賺得比在上海做家教更容易。更為重要的是,獎學金屬於「名利」雙收型的,將來找工作,簡歷上有較高的等級的獎學金,也可以為自己加分。」[記者點評]:◆大學生理財,其實也不外乎「開源節流」四個字。大學生的開源主要來自課餘時間兼職。現在大學裡經常能夠提供一些兼職的機會,常見的信息來源有勤工助學辦公室、學生會及社團,還有bbs 兼職版,不過他們提供的兼職機會各有特點。對大學生來說,既要有推薦自己、努力嘗試的勇氣,也要選擇合適的平台,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兼職機會,在合理安排學業的同時開闢財源,擺脫經濟上對父母的完全依賴性,並獲得豐富的社會閱歷。◆如今大學校園中還比較流行合夥做些小生意,包括送快餐盒飯,還有開設外貿服裝銷店、女生飾品小店等,但是這樣就需要較大量的資金支持。如果自己多年積攢的「私房錢」不夠,則可能需要向父母以借貸方式尋求「融資」。也可以像小謝同學一樣,通過自己在學業上和班級里的出色表現為自己贏得獎學金,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大學生還可以申請助學貸款等。◆當然,大學生不能為了賺錢而破壞身心健康,「開源」同時要注意:一是不要太關注當前賺的一些小錢,重要的是學習和經驗積累;二是賺了一些錢也不要都花完,要有適當的積蓄,這樣在關鍵時刻可以用上,或者有機會的時候作為一點投資的本錢;三是由於大學生賺錢主要靠出售自己的時間,很難用錢來賺錢,因此不宜過度。股票和信用卡:不是人人都適用「我表弟去年上大學的時候,我舅舅給他辦了一張招行的信用卡。可是我發現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大學生,最好不要用信用卡,否則父母還錢都來不及,而一旦還款記錄不好,還可能對父母或自己今後的銀行信用產生負面影響。」小謝說,「還有股票,我現在也不是特別關注,只是有時候看報紙和上網時會關注一下大勢。但在我周圍同學,尤其是男生中間,蠻流行炒股的,有些同學投資效益還不錯,學校內網上關於股票討論的貼子也是點擊率最高的。還有男聲組織搞小型的私募基金,湊錢炒股呢!」[記者點評]:◆ 現在有不少銀行針對大學生群體,在校園內推出了信用卡。但畢竟大多數學生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父母,而信用卡消費很容易助長學生提前消費、追求名牌的消費習慣,因此對於花費沒有控制力、沒有計劃性的學生,最好不要輕易辦信用卡。◆ 大學生群體已經有了一定的少量經濟基礎,對於股票、外匯,甚至期貨等金融工具比較熱衷。但這些金融工具,通常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風險又比較高,可以先加入一些社團聽聽相關的講座,進行一些模擬操作。然後先把開戶手續辦好,做好投資準備。當然,如果是經濟、金融專業的大學生,則可以稍微多花點時間在金融工具的實戰操作或模擬炒作上,理論結合實際。◆大學期間可以開始嘗試投資,但不一定全部投資於股票,也要做一定的資產配置,比如分散投資於國債、基金和優質股票中。大學生投資不要把目標定在追求收益最大化上,而是應該以學習基礎投資知識為主要目的,同時獲取較為穩定的資產增值。◆ 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也應該逐步建立一些保障意識,關心一下自己學校是否有針對學生的基本醫療保障?看看是否可以每年花個100元為自己購買5~10萬元的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看看自己的手提電腦是否需要作為財產保險?這些理財和投資方面的知識儲備,都可以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小貼士:如何開設股票賬戶目前如果想投資股票,必須先開立「第三方存管」。辦理「第三方存管」業務的流程與手續基本與原來的「銀證轉賬」相同:在證券公司開設好股東賬戶卡後,與證券公司簽訂「第三方存管協議」,選定某家銀行作為自己的辦理行。然後投資者本人就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股東賬戶卡、客戶銀行結算賬戶(借記卡)和原營業部資金取款密碼,到存管銀行的營業網點(有的證券公司網點也可辦理,各銀行、證券公司的規定有所不一)辦理「第三方存管」業務的簽約手續。這一協議當天開戶,當天即可開通,投資者就可從銀行端和證券端發起轉賬或是交易。 從小開始 理財一點也不難財商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慢慢地培養,長期地積累。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中,都需要父母的引導。我們通過高二學生周斯予的來稿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理財教育的內容也步相同,要讓理財的理念和技巧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孩子的頭腦,融入了孩子的生活中。這樣的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鑒。上海市延安中學高二學生 周斯予從我很小的時候起,理財就進入了我的生活中。我的爸爸媽媽都在銀行工作,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與錢打交道,在我們家裡,錢也是我和父母經常交流的話題。三條途徑掙自己的錢記得小學時,我看中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芭比娃娃,向媽媽要錢買,媽媽不但不肯,還對我說:「你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我們給你買,如果你想要什麼特別的好東西,那就想辦法自己掙錢買。」我一個小孩子,能從哪裡掙錢呢?媽媽向我提出了三個努力的方向,一是靠勞動掙錢,比如每天晚飯後洗碗,每周擦一次地板,可以掙20元錢;二是靠競賽掙錢,只要參加了什麼競賽獲獎,獎金和獎品全部歸我;三是靠積累掙錢,家裡賣廢品的錢歸我,逢年過節我得到的壓歲錢可以存在自己的賬戶里,由我打理。為了得到心愛的芭比娃娃,我聽從了媽媽的要求。每天吃完飯後,爸爸媽媽坐到沙發上,我還要吭哧吭哧地洗碗,心中雖然極不情願,也只好忍著。偶爾一兩次偷懶,嚴厲的媽媽還不折不扣地扣我的錢,讓我心疼不已。幸運的是,後來在一次中學生小學生青蛙故事大獎賽上,我從學校到區里到市裡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獲得了上海市第三名,一下子得到了一大筆獎金和獎品。就這樣,差不多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終於用自己的錢買回了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初享「錢生錢」之樂到了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已經積累了1000多元錢了,可愛的小皮夾脹得鼓鼓的。有一天,爸爸對我說:「斯予,你的錢也不少了,放在家裡永遠是這麼多,如果存到銀行里,就可以拿利息,得到更多的錢了!」怎麼回事?錢會變得更多?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趕緊拽著爸爸仔細問個究竟。於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去銀行以自己的名義開了個賬戶,第一次存的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有了「錢生錢」的快樂,我對好東西的願望似乎也變得減弱了。起步玩起投資我還在初中階段就開始「借」著媽媽的賬戶開始買基金了。那時候,媽媽對基金很感興趣,也跟我講了不少基金的知識,我聽了心癢得很,便把自己積攢了多年的1萬多元錢暫時「借寄」在媽媽的賬戶里,讓媽媽當我的操盤手。2006年4月,我用自有的2萬元錢和媽媽一起投資了上投摩根的雙息平衡基金,有了以往的投資經驗,我對各種基金也做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斷,這一次,我的投資可是趕上了好時機,到2007年2月份贖回時,扣除手續費等收益率達到44.44%。今年股市的紅火讓我在耳濡目染之餘也決定一試身手。今年2月27日,春節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我買了人生的第一隻股票——浦發銀行。這一次,完全是我自己的決定,原來我一直以為股票只與運氣有關,現在才知道原來投資股票的學問很大。為了早一點體驗人生如今,在多數同齡人看來,我儼然是一位「理財高手」,而這最應該感謝的是我的爸爸媽媽。我知道,在我16歲的人生經歷中,他們一直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我傳輸著理財的意識、理財的知識乃至理財的技巧,不是為了讓我早日成為大富豪,而是希望讓我早一點體驗到人生中那些必須經歷的步驟。爸爸一直對我說:「我們正處在一個經濟社會,財富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如果能早一點參與,便是早一點體驗人生。」如果說,理財也是一個人或者家庭的一項事業,我相信,如果從小就開始,理財其實一點也不難。
推薦閱讀:

華夏早期民族觀念中民族、國家、文化認同的一致性
又改了!0-3歲科學餵養觀念最新版,請收藏
窮人與富人,兩種觀念,兩種人生
【觀念】巾幗
小說的歷史觀念問題

TAG:理財 | 寶寶 | 觀念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