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與智者共苦  不與愚者同樂

人的幸福指數應該包括幾條: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面對痛苦、接受逆境的能力;有熱情的心態和堅持的毅力。幸福指數不是從外在來衡量的,而是從人的內心來衡量的。人必須學會有耐心。堅持好的、對的,然後,因緣成熟、能夠做到的就先做,因緣未熟、做不到的就積蓄力量,種因結緣。不要強求因緣未熟的果,制心一念做自己手裡的事。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有的成績都是汗水與堅持換來的,不要被困難打敗。很多人往往認為,要戰勝了困難才有信心,要看得見希望才能堅持,其實是顛倒了因果:有信心才能戰勝困難,堅持了才能看見希望。該做的事情、該承擔的責任,都應該毫不猶豫的堅持;堅持的同時,心卻不能粘在事情上,否則便成為了執著。譬如走路,步步行,步步舍,不舍前一步,就不能邁開後一步,便是既堅持又不執著的好例子。

每個人對事情的理解都不同。如果自己以理智抉擇了一件事情,該堅持的就應該堅持。做事情要看它的長遠意義,而不取決於個人一時的情緒(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對的、善的就要堅持,「寧與智者共苦,不與愚者同樂」。另一方面,內心勿懷激憤,堅持善的是為了改變惡的,對於有煩惱的人要發願去幫助,出發點是善而不是恨。我們容易因為「己之是他之非」而產生對立情緒,是被嗔心主導,令善心也夾雜了惡念,這一步也是要超越的。

讓我們改變一個習慣並能堅持下去的理由,是對它的意義產生堅定不移的信解,從中得到利益和快樂。我們反覆的原因,是自己內心還不夠堅定,又被其他的言論動搖,而且習性的力量很強,它會不斷誘惑我們,讓我們看到原來那個習慣的「好處」。我們需要一個好環境來熏習並堅定內心的見解。他人不對的地方,我們不必附和、效學,要堅持自己的立身行事之道;對人不要厭惡、對立,世人本就都是有煩惱的。把握好自己的心,磊落坦蕩、不掛塵埃,效學佛菩薩悲智雙運的境界。「處眾以和,貴有強毅不可奪之力;持己以正,貴有圓通不固執之權。」

堅持做一件事情的力量,在於有正知見,並對它生起了決定信解。行為動搖,就說明我們知見不穩;有時,我們甚至沒有完整地了解正知見,就急急忙忙去行動,結果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很多困擾。感動是一種情緒,它是不能依憑的;內心的麻木僵硬也是一時的感覺,當煩惱生起來時,我們就很難與外在的善緣去相應。不能靠感覺來判斷自己的進步或退步,不要對自己失望,在再難捱的境界下,都要堅持向上仰望、祈求、懺悔、聽聞、思維,心靜下來,讓煩惱退卻。

人的心一直在變,所以我們要堅信自己可以通過修行越來越好,不要被一時的困境打倒。順境多了,人有時候就會墮落;逆境到極苦了,有時候又一下子柳暗花明,都是在一念之間。無論對順境還是逆境,都不要執著,用平常心堅持努力就好。一直前進,總會走出新的天地。堅持比完美更重要。有間斷不要緊,不要為了彌補缺漏而加重心理負擔,最後整個都無法堅持,那更糟糕。努力戰勝懈怠,每天都把握好當下,能夠執行規劃、完成定課,身心會非常安穩、充實、快樂。

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每一次比上一次有進步就好。
推薦閱讀:

蜜經覺意三昧(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智者和愚者之分 【哲理圖文】
智者禪心:品禪語(那秋生)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

TAG: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