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木作的起承轉合——2013年唐朝木結構古建築專題攻略
所屬地區: | 其他 所有 | 適合人群: | 所有人 | 出遊難度: | 微難 |
適合天數: | 1天 | 花費預算: | 100元 | 適合時間: | 全年 |
可信標誌: | (本攻略已通過所有細節核實,讀者可放心參考。) |
||||
攻略標籤: | 唐代木結構建築南禪寺佛光寺天台庵廣仁王廟五龍廟開元寺鐘樓 |
(一千年,光陰的庇護 攝影:空游無依) 朋友偶爾看到我在南禪寺的照片:「你啥時去日本玩兒了?」——我在心裡輕輕嘆息,他把中國唐朝遺存建築當作日本仿唐建築了。這也難怪,日本飛鳥、奈良諸時代的古建築群,例如唐招提寺、東大寺、法隆寺等等,這些唐朝結構的大木作沿續一千多年,至今依然雄壯宏偉,古雅沉靜,作為人類文明的瑰寶而舉世聞名。在這個讀圖時代,它們的影像出現在各種載體,向人們展示日本古代文化的輝煌,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去旅行。人們看到這種「飛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的建築,自然想起日本古建築。 實際上日本的殿堂級古建築,正是以中國隋唐建築為藍本建造的。 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我們的古人尚木,從秦漢到明清,將木材技術發揮到極致,為世界其他文明所罕見。現在,人們將木材為主體結構的建築稱為「大木作」,唐朝是中國古代文明集大成的時代,大木作技藝也在唐朝達到了最高水平——「聳大廈之奇傑,勢將頓而復飛。」 與古希臘、古埃及尚石的大體量建築特點不同,大木作的缺點在於不宜長久保存,中華文明從命運多舛的歷史中艱難地走出來,遺失了很多珍寶,包括那些恢宏無上的唐代大木作。現在我們只能從斷壁殘垣結合古書、古畫中的描寫來想像比如今西安(明清城牆以內)大七倍半的長安大城;比紫禁城大三倍的大明宮;以及萬國來朝的乾元殿,萬民仰視的則天明堂……俱往矣! 而今,在唐朝本土——中國大地上,唐代木結構建築僅餘四座,它們都在山西省。五言絕句般的南禪寺 五台山很著名,旅遊旺季,山下的台懷鎮遊人如過江之鯽,但五台縣縣城卻很冷清,大概是因為去五台山可以不經過縣城,因此幾乎沒有遊人駐足,甚至外地人都很少。南禪寺就更冷僻了,我去朝覲之前在網上甚至沒找到靠譜的行程攻略。 看來我的背包和裝束就是外鄉人的標籤,在五台縣米市街的十字路口——那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城鄉車站——不少人好奇地打量我,我也只好當作沒看見。還沒開始打聽去南禪寺該怎麼坐車,就有好奇的司機來搭訕問我要去哪裡。他好心地告訴我燒香要去五台山嘛,南禪寺,他說他沒聽說過。幸好我還知道南禪寺在李家莊,他說可以拉我去東冶鎮,那裡去李家莊的車應該多。
(一千二百年前的塑像 攝影:空游無依) 南禪寺在一個山坡上,寺院小得還不如財主家的宅院,那座大殿,雖然稱之為「大」,但面積小得如同四合院的正房,不過才四柱三間(古建度量以「間」為單位,兩根柱子為一間)。但是——跨過寺院門檻進來,一眼看到這座檐展平伸、木器古樸的小小大殿,我心微微震顫,皮膚上輕輕地暴起一層雞皮疙瘩,深呼吸,把尖叫的衝動壓在喉嚨里——這是同粉絲見到偶像時一模一樣的腎上腺素反應。 南禪寺大殿是中國現存世上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沒有之一。 唐代建築的特點是「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南禪寺大殿建築完整地詮釋了這些觀點。舒展深遠的飛檐如同巨鳥張翅,欲飛還停。我唯心地感覺,它用一千年的時間,沒有飛走,是在等我。雖然我並不是佛教徒,但習慣在遇到佛教建築時,步行環繞三圈,即是一種尊敬,也是為了更多地親近它們古樸之美。南禪寺外觀樸實無華,一千多年前的木器暗紅沉著,木構件增一分則太多,減一分則太少,簡潔實用的斗拱層層挑出,木椽行行,角梁深深,無任何雕琢痕迹,卻無一處不熨貼。手指輕觸窗上的直欞木,唐朝氣質迢遞傳來。 南禪寺東西偏殿建築為清代早期重建,現在看來也很古舊,但完全被大殿的光輝掩去。 大殿內部呈凹字形的低台座約佔殿內一半面積,十七尊形態各異、表情生動的泥塑佛像左右展陳,吸引人們靠近,猶如面對平日閑話家常的親友,毫無距離感。這些雄健圓潤的塑像風格是唐代塑像風格的主流,無論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非常高。 唐代的寺廟建築,都經歷過一場大劫難,那是公元842年左右唐會昌年間,唐武宗發起「會昌滅佛」運動,當時全國各地的寺院都被拆除。而南禪寺,因為太小,又地處偏僻,泯於民間,居然被忽略了,因而逃過此劫。靜靜的一隅,沉寂而安祥,穿過了一千多年的天災人禍,從歷史中安然走出來,直到上世紀50年代才被古建築學者發現。專家據其建築格局認為是唐代建築,隨後又在考察中發現大殿梁底有大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重修的題記,因而坐實為唐代建築,成為國寶。 小小的南禪寺大殿建築凝鍊而精準,如同一首唐五言絕句,言間意賅,境界為上,意韻高遠,回味無窮。佛光寺,一首敘事大詩 佛光寺是個傳奇。 佛光寺自古就是名寺,多部古書中有記載。在「會昌佛難」中,佛光寺也被摧毀,但是,唐武宗死後,唐宣宗又重新信佛,佛光寺在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得以重建。雖說佛光寺也屬於五台山寺廟,但它地處偏僻,不與五台山寺群相伍,因而在歷代戰火爭鬥中得以保存下來。
(壯美的斗拱 攝影:空游無依) 相比現在的佛教寺院,佛光寺東大殿算不上特別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乃是因為佛光寺東大殿是全國唯一一座殿堂級的唐代大木作,其殿宇面闊八柱七間,大約是南禪寺的三倍;屋頂是中國古建中高級別的廡殿頂,形制極其尊貴;而檐下斗拱的技巧運用純熟,體現唐代大木作的結構精神,殿內還有多尊巨大的唐代原塑佛像,以及珍貴的唐代壁畫、唐代題記。 每一篇涉及佛光寺的文章都會濃墨重彩地提到梁思成、林徽因。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古建築學剛剛發軔,日本學者下了定論: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築已經全部毀滅,要看唐構,必須去日本。1937年6月,中國營造學社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秉持「中國仍有唐代木建築留存」的信念,憑著稀少的線索——非常傳奇的是梁先生居然是根據敦煌莫高窟一部叫做「五台山圖」的古壁畫——決意前往佛光寺探訪。他們騎著騾子來到人跡罕至的豆村鎮,當巍峨的佛光寺東大殿在夕陽映照下隱現,一行人頓時心緒澎湃,梁思成在當天的日記里說:「瞻仰大殿,咨嘆驚喜」。雖然依據結構判斷認定其為唐代建築,但力求嚴謹,這些上世紀初的學者仍辛勤地鑽爬在大殿的木架之間尋找落款,遍尋不遇,最後居然是藉助林徽因的遠視,於昏暗中瞧見「大唐大中」等題字,乃坐實佛光寺東大殿為唐代建築。從此,「中國沒有唐代木結構古建築」的斷言被破解。 我就是因為上面的故事開始對中國古建築開始感興趣的。大約是在2008年的早春,我和朋友們在山西自駕旅行,從繁峙縣往南進入五台縣,路上還搭了一位要去五台山的和尚。我們的一位朋友查看著地圖自言自語:「離五台山還挺遠,唔,這路邊拐過去有一座佛光寺。」我一聽佛光寺幾乎要跳起來,腦袋撞到車頂,顧不得疼,搶過地圖來看,並跟大伙兒商量一定要去一趟這個佛光寺,絮絮叨叨地講這個寺的典故,差點沒把他們煩死。 佛光寺早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作為景點開放,但實在是遊人了了。寺院三面環山,東大殿在一個高台上,古木參天,樹後的建築東鱗西爪,完全沒法從下面看清它的全貌。高台下有窯洞式的通道,從裡面的台階上去。一仰頭,被巨大的斗拱震懾。 唐代是斗拱技術最高超的年代,即是美觀又極為實用,自唐以降,斗拱漸漸縮水,到了清代,斗拱的實用價值幾乎被妝飾作用所代替,細小繁麗,華而不實。而唐代的斗拱壯大雄奇,佛光寺東大殿這種大體量的建築,斗拱幾乎佔據立面高度的三分之一強。斗拱是古建築斷代的重要依據。 繞著大殿轉了三圈,由大門進去,已經黃昏,殿內光線幽暗,唐代古佛安然恬靜,四周壁畫有欄杆相隔,看不太清。抬頭看殿頂勾心鬥角的木構件繁雜如迷宮,想像當年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這些前輩學者在迷宮中探索,思緒萬千。
(圓潤豐滿的唐代風格 攝影:空游無依) 東大殿外一角有一座形制特別磚石古塔,乃是北魏年間的遺築,比東大殿還早,是佛光寺中最古老的建築,可憐當時我看到的古塔被人刷了一層白灰漿。大殿下面有文殊殿,為宋金時代古建,亦是非常珍貴,殿內宋代壁畫,羅漢們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夕陽斜照,院中經幢的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長,我隔著護欄細細打量,須彌座腰部斑駁的古浮雕清晰在目,豐腴圓潤的歌舞天女形象是濃郁的盛唐風韻。廣仁王廟,盛唐的腳註 五龍廟在著名的芮城縣永樂宮北偏西,二公里外。這是一次真正的尋訪之旅,向北的公路在龍泉村外突然右拐東去,路旁有2路公交車的站牌。訊問鄉民,沿鄉間土路左拐向西進入龍泉村。柿樹葉子已落盡,滿樹燦果,田畝大多已收穫,一些地里還種著藥用菊花,中條山在北邊蒼茫橫亘。再問路,折向北,穿過龍泉村進入中龍泉村。村北沿突然高起一丈,是中條山坡面與平原的分野,高地下即是村莊人家,高地上只有兩座古老的小屋子,被一圈破圍牆圈住。我問一位正在自家門前挖溝的村民:「請問……這就是五龍廟嗎?」他手不停鋤,用嘴朝高台上一嚕:「就是!」再不理會我,任我攀上高地,走進古老的院落。 五龍廟又稱廣仁王廟,實際上是一所小小的道觀。院中僅有小小的單檐歇山頂主殿一座,對面則是個戲台。廣仁王,可能是某位龍王爺的名字,鄉村野祭,漫不可考。據說有五眼泉水溢出,所以又叫五龍廟,但我圍著小廟轉了一圈,哪裡有泉水,恐怕早已涸了。 單從外形上看,似乎殘破的戲台比主殿更加年代久遠。但實際上戲台是清代所建,而五龍廟主殿,卻是唐代的遺築。 磚木結構的古代建築,如果被證明是唐代的,那就是給它戴上了個光環。主殿前空地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是2001年才立上的。之所以五龍廟主殿看起來比它前面的戲台要新,是因為這座可憐的唐構在1958年遭受了破壞式保護,當地工匠土法上馬,用新磚砌牆,直到1983年它還是中龍泉村小學的教室。幸好它的主要結構還沒被破壞,有明顯的唐代建築風格。在五龍廟正殿牆上嵌有唐碑兩通。一為《廣仁王龍泉記》,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所立,可能廣仁王廟之名,也來源以此。此碑記載了縣令於公鑿引龍泉之水灌溉農田的事迹;另一碑為《龍泉記》,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所立,記載了擴建修葺五龍廟始末。(我離開芮城後一個月,聽說五龍廟一塊唐碑被竊,空餘忿怒。又過了半月,聽說當地警方已破案,碑已收回,現藏於博物館。) 雖然無人管理,但小小的主殿大門緊鎖,無法進入,從窗縫看進去,屋裡空空蕩蕩,光線昏暗,看不太清細節,有一塊芮城縣博物館製作的五龍廟介紹牌,書法很不錯。另有一塊五龍廟文物管理所的單位木牌,在牆角布滿灰塵。
(現存唐代建築不過是那時的小品 攝影:空游無依) 返程路上,回頭透過燦爛的柿子樹再看一眼高台上的五龍廟,它被它前面的清代戲台遮掉了一半。背景則是蒼茫高大的中條山脈,它小得就像一篇巨作的腳註,被時間的蠹魚蛀傷了。民間古風天台庵 王曲村在潞城市辛安村的北邊,實際上屬於平順縣,這裡濁漳河由西北往東南流向。從辛安村沿河水北行上溯,行四、五公里,河東岸幾百米外就是王曲村。 還未進村,我就透過車窗極盡目力巡睃這個小小的普通村莊,彷彿有靈光一閃,同伴問我要不要停車向路人打聽一下天台庵的位置?我說不用了,岔口向右拐就行——有誰在冥冥中給我指路? 還在村口,就聽見村裡鎖吶聲響徹雲霄,村中央小廣場上人群涌動,村禮堂前臨時舞台上,一個民樂團正在忘情投入地演奏,不少披麻帶孝的人神情輕鬆地與人寒暄、握手、發煙。原來村裡某戶人家正在舉行喪禮,看來已近尾聲,大家表情都很輕鬆,完全沒有悲傷的樣子。 問一位村民天台庵在哪裡,他用夾著煙的手一指:「喏,就在那後頭。」小巷子,高台上圍起一個院落,台階之上院門鐵將軍把鎖,門上用粉筆寫了一個電話號碼,正要打電話,天台庵的文保員就出現了:「你們要看天台庵?」 我終於感覺到了「如願以償」——當天台庵實實在在地於我眼前呈現,彷彿就是時光本尊,蒼桑與沉靜同在,歲月之美深刻入心靈。天台庵,世間僅存四座的中土大唐大木作之一,斗拱支撐雄壯高大的屋頂幾乎佔據了整座屋高的一半,木器拙樸古奧,本無一處修飾,無一處多餘,檐展深遠斜出微翹如鷹翅全展,明明沉穩敦實而又似乎輕盈欲飛。千數百年的歷史,唐之後世不知何朝何代有人擔心殿宇毀損,為其四檐角處加了四根撐柱,殿內亦是本無用柱,也為其添加了四根撐柱。天台庵並無確切的年代紀錄,而是古建學者依據其建制濃郁的唐代風格斷定其為晚唐建築。 臨走之前,文管員特別讓我們留意古殿大門,他說這兩扇門板是用一整塊木料製成,雙門合上,紋理相連。他說這木門,也是唐代原物延用至今。 那麼推開這扇門,能不能穿越時空回到唐朝?斷句殘篇的索隱 實際上還有一種說法,唐代木結構遺築不止這四件,還有兩件「半座」的唐構,它們是河北省正定開元寺鐘樓和甘肅省敦煌莫高窟196窟窟檐。前者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梁思成發現,看到它時,鐘樓的頂部已經完全坍毀,當時被用作警察局的一個崗亭,現在已經完整修復,所以算是「半座」;莫高窟196窟窟檐是洞窟建築的外沿部分,所以也算是「半座」。 現代有人考據出山西澤州青蓮寺藏經閣和山西長子縣布村玉皇廟前殿也是唐代木構(又是山西)。但在行業內爭議頗大。
(文字作者:空游無依)
路過唐朝的門口 攝影:空游無依
王曲村的小朋友,我們都是唐朝的後裔 攝影:空游無依
佛光寺側有北魏年間的古塔 攝影:空游無依
佛光寺內唐代壁畫 攝影:佚名
佛光寺文殊殿內的金代壁畫 攝影:空游無依
偏遠的小村,千年古寺外的詳和 攝影:空游無依
風雨侵蝕的唐碑 攝影:空游無依
孤獨 攝影:空游無依
千年映照下的傳承與守衛 攝影:空游無依
五龍廟院里與唐代建築相對的清代戲台 攝影:空游無依
南禪寺的偏殿為明清建築 攝影:空游無依
佛光寺內的唐塑像 攝影:佚名
南禪寺大殿里的唐代兒童 攝影:佚名唐代木結構建築景點介紹
中國現存的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僅餘四座,而唐以前的大木作,已經完全消失在歷史中,所以這四座唐代大木構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這四座唐代木構全部在山西省境內。另一種說法,除了這四座,還有兩座「半座」的唐代木構,一是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樓,因為發現它時上半部分已經完全坍毀,所以算半座;一是莫高窟196窟窟檐,因為是洞窟建築的外沿部分,所以也算半座。最新的說法是:山西澤州青蓮寺藏經閣和山西長子縣布村玉皇廟前殿也是唐代木構(又是山西),但在業內爭議很大,並不能算是定論。 梁思成認為,中國建築重用木材,乃出於中國人之性情,不求原物長存,服從自然生滅之定律,視建築如被服輿馬,安於興亡交替及新陳代謝之理。實際上中國對古代建築的重視是20世紀初才剛剛開始的,建築美學被隆重推出。而古建築的美除了三維之美——空間里材料布局和細節雕琢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還有它們的"古"——時光的疊加,讓思緒暈眩的快感。我們常常在旅遊景點看古迹介紹中隆重地說道:該殿始建於北魏某某年(或隋某某年,唐某某年)——希望用厚重的時光震懾遊客。但一打眼,除了地基,滿是近現代仿古建築,能上溯到民國、清代,已然算是不錯的了。中國古建築,風格一脈相承,但歷朝有歷代的特點,比如對斗拱的應用,樑柱椽枋的變革,細小的變化,造成整體的不同,古建學者根據這些細節能斷定建築的朝代。 但我們並不是專業的古建築學者,只是從美學和旅行的角度滿足對古代建築的愛好。在此分別列出四座唐代大木作、兩座「半是」唐代大木作、兩座疑是唐代大木作、三處日本唐代風格大木建築群的信息,以便古建旅行愛好者參考。一、四座斷定唐代的大木作之一:山西五台縣南禪寺大殿 地點:山西忻州市五台縣西南的東冶鎮李家莊村,距縣城有二十餘公里 時代:唐建中三年(782年) 門票:15元/人 電話:0350-6565113
(南禪寺的千年時光 攝影:空游無依) 簡介: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解放後在東冶鎮李家莊被發現。寺院坐北向南,有山門、龍王殿、菩薩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築,圍成一個四合院形式。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餘幾座殿宇都是明、清時所建。寺的創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是目前所知存留到今,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木構遺物。寺內大殿西縫平梁下,保存有唐人墨書題字:「因舊名旹(時)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是寺宇殿堂重建年代之證,較佛光寺東大殿早75年。殿內佛像與殿宇同時建造,是中國除敦煌外稀有的中唐彩塑。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滅法,中國佛寺大都毀壞,而南禪寺由於規模較小,處地偏僻,且州府縣誌和佛教經籍上均無記載,幸免於難,留存至今。後經宋、元、明、清各代,雖曾有過一些維修和裝繪,兩廂配殿和山門均經重葺,但唐代大殿的規制結構和殿內唐代塑像的體貌都依舊保存了下來。 周邊景點: 五台山:五台山在南禪寺東北方向一百公里,同屬五台縣,五台山為世界文化與地質遺產,世界五大佛教勝地之一,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route/6872/ 佛光寺:同在五台縣的另一座唐代大木作,在南禪寺西邊五十公里處。介紹見下文。 行程規劃:南禪寺非常小,十分鐘就能看遍全寺,細細參研,有一個小時也夠。如果不是專門去南禪寺,可以將五台山,佛光寺,南禪寺結合起來一併遊玩。之二:山西五台佛光寺東大殿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豆村鎮佛光村,縣城東北約三十公里 時代: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門票:15元 電話:0350-6524664 (五台縣旅遊局)
(隱於古木的佛光寺 攝影:空游無依) 簡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和唐大和六年(832年)的山西芮城廣仁王廟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三位。但佛光寺東大殿的體量和建築規模,則是現存唐代大木作中最高級別的,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寺東南北三面環山。寺宇因地勢建造,高低層疊,坐東向西。寺內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代建築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之際,已是五台山名剎,寺名屢見於傳記。見於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製的五台山圖,佛光寺居顯要地位。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宣宗復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金代於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元代補修殿頂,添配脊獸;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清末普賢殿焚毀;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今日規模。 周邊景點: 五台山:五台山在佛光寺東北方向五十公里,同屬五台縣,五台山為世界文化與地質遺產,世界五大佛教勝地之一,列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route/6872/ 南禪寺:同為唐代建築,距離佛光寺五十公里,介紹見上文。 行程規劃:佛光寺不大,兩個小時足夠逛完。如果不是專程去佛光寺,可以將五台山,佛光寺,南禪寺結合起來一併遊玩。之三:山西芮城廣仁王廟正殿 地點:山西運城市芮城縣龍泉村北的高地上,縣城以北四公里 時代:唐大和六年(832年) 門票:無 電話:0359-3035163(芮城縣旅遊局)
(廣仁王廟又稱為五龍廟 攝影:空游無依) 簡介:在山西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著一座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築,它與永樂宮、古魏城、五龍泉、萬仙泉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文物群。廟後中條山蔥翠,古堞崢嶸,這便是供奉龍泉之神「廣仁王」的廟宇——廣仁王廟。又因五龍泉水從廟基前湧出的緣故,當地群眾也俗稱其為「五龍廟」。五龍廟由正殿、戲台、廂房組成,四周有圍牆,東南角辟有小門。正殿坐北向南,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開間四架椽進深三間,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拱為五鋪雙抄偷心造,各種斗欹部的幽度極深,拱瓣稜角顯明,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構成極平緩的廈坡,只有五台山南禪寺可相比擬。殿內無柱,梁架全部露明。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建築風格。雖然經過了千餘年的風風雨雨和不斷修葺,仍不失唐代風貌。與正殿相對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戲樓,雖屬清代建築,但與正殿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築。 在五龍廟正殿牆上嵌有唐碑兩通。一為《廣仁王龍泉記》,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東裴少微書,字體雄渾勁秀,詳細地記載了縣令於公鑿引龍泉之水灌溉農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門豹引漳水治鄴史事,以顯於公治芮之功;另一碑為《龍泉記》,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記載了擴建修葺五龍廟始末。這兩通碑對研究我國唐中葉水利發展史有一定的價值。 周邊景點: 永樂宮:廣仁王廟在永樂宮北兩公里外的村莊里,永樂宮亦是全國重點文保,建築是典型的元代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永樂宮最著名的是宮殿內部的牆壁上,布滿了精心繪製的元代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為世上罕見,可與敦煌壁畫媲美。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route/6423/ 行程規劃:廣仁王廟即小且偏,交通不太方便,基本要靠步行接近,但幸好並不很遠,可與永樂宮接合起來遊覽,如果一天時間,可以上午在永樂宮參觀,下午去永樂宮後的龍泉村尋訪廣仁王廟。之四:山西平順縣天台庵大殿 地址:山西長治市平順縣王曲村,平順縣城以北約三十公里 時代:推斷為唐末天佑四年(907年) 門票:20元 電話:15103553647(文保員)
(浸透時光的天台庵 攝影:空游無依) 簡介:天台庵始建於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規模並不大,但它是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天台庵位於王曲村中央高台之上的一個小院當中,除了主殿,其他建築無存。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屋坡舉折平緩,四翼如飛,單檐簡板布瓦,琉璃脊獸歇山頂,屋頂加斗拱幾乎佔屋高的一半。佛殿檐下四周設台明,正面明間台明下安裝踏垛,殿身四周為圓形木柱,柱間施闌額,柱礎為常見的覆盆式,柱頭形捲舌較緩,柱上安有斗拱,承托屋檐,正側兩面明間較大,次間僅為明間的一半。殿內原本沒有一根柱子,後世添加了一些木柱用以穩固。建築整體結構簡練,相交嚴實,沒有繁雜裝飾之感,是典型唐代建築的特點。 周邊景點:長治平順縣的峽谷內,濁漳河沿岸的省道S324上平順縣境短短三十餘公里沿線散落著八個與絕世珍寶等同的古代廟宇,這些古代遺築,近則明清,遠則大唐,一脈相承,各異其趣,其中就包括天台庵。而另外那些古建,包括五代十國、北宋、金、元、明、清,世間罕見的歷朝建築無一不有。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route/6745/ 行程規劃:天台庵很小,可以將濁漳河沿岸的八個古代廟宇串連起來,從唐至清,彷彿在時光中漫步,而成為一次豐滿的旅行。 自駕遊方案: 一、由東往西進,第一天由S324省道進入山西平順,過石城鎮後,看龍門寺路牌標誌馳離主道向北行,先去深山中的龍門寺;然後返回S324西行在未到陽高鄉時由侯壁村路口出,向南,過河一公里即可到侯壁村回龍寺和夏禹神祠;返回主道西行一公里即到陽高村,可在陽高午餐,餐後可漫步村中,尋找淳化寺,下午繼續沿主道出陽高村,在車當村路口南行至車當村尋訪佛頭寺;返回主道後西行20公里到達辛安村,可在村中住下,探訪原起寺。第二天由辛安村濁漳河往東行2公里,即到實會村,尋訪大雲院。然後返回辛安村,沿濁漳河向北行4公時可到王曲村,探訪唐代遺構天台庵。 二、由西往東進,第一天到達辛安村,並住下,以辛安村為據點,東2公里可探訪實會村大雲院,北5公里可探訪王曲村天台庵。第二天沿S324往東行20公里,可到陽高村,以陽高村為據點,探訪淳化寺、佛頭寺、回龍寺、夏禹神祠、龍門寺。 公交出行+徒步方案: 以潞城為大本營,第一天,大清早乘公交到達辛安村,可住下,放下沉重行李,沿濁漳河向上游(北)輕裝徒步大約一小時,5公里後到達王曲村探訪天台庵,然後徒步(或搭車)返回辛安,午餐後搭車或徒步至2公里外的實會村,再走1.5公里探訪大會院。傍晚返回辛安住下。第二天搭路過班車到達20公里外的陽高村,除了陽高村內的淳化寺,車當村佛頭寺和侯壁村回龍寺及夏禹神祠都在5公里範圍內,可用上午時間探訪。但龍門寺有些遠,可搭車往石城方向在路口下車,徒步3公里到達龍門寺。返回陽高村後,可以直接搭乘路過班車回到潞城市。
二、兩座斷定為唐代的「半座」大木作之一:河北石家莊市正定開元寺鐘樓 地址:河北石家莊正定縣城燕趙南大街開元寺內 時代:梁思成推斷為唐代 票價:20元 聯繫電話:0311-88019234(正定縣旅遊局)
(唐樓和唐塔 攝影:空游無依) 簡介:正定開元寺位於正定常勝街西側,原名凈觀寺,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詔改今名。現存的建築卻是顯著的唐代風格。鐘樓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式建築,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單檐歇山頂,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結構、柱網、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築藝術風格。甚至上層木構件還有相當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鐘樓是一座兩層樓閣,可以登上去,但台階實在陡峭得很。在二樓可以看到屋頂的木結構和那口大鐘。鐘樓的屋檐四角也懸有風鈴,和正定的其他幾座寺廟一樣,這裡的風鈴的鈴舌也是四瓣心形的,非常漂亮。這是河北省現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結構鐘樓,也是北方時代較早的一座。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落架重修。鐘樓上掛銅鐘一口,高2.9米,口徑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樸,為唐代遺物。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去正定考察古建時發現了它,梁思成先生的《正定調查紀略》中說:"開元寺的鐘樓,才是我們意外的收穫。"當時鐘樓的頂部已經完全坍毀,底部用作警察局的崗亭。因此這個正定開元寺鐘樓也只能算是半幢唐代建築。 周邊景點:正定古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迹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包括開元寺鐘樓在內的古建築有「四塔一寺」之稱。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route/5166/ 行程規劃:到達正定後,古建築不僅僅只有開元寺鐘樓,推薦花一天的時間,好好逛逛正定古城。正定縣城徒步訪古規劃:長樂門(南門),開始徒步--北行數十米,即見到唐代廣惠寺花塔;--再向北,百餘米,即到唐代臨濟寺塔;--即出,再往北,數百米,即到開元寺;--即到中午,可在燕趙南大街與中山西路的十字街口找家特色點解決午餐,稍事休息(亦可沿燕趙南大街向北行百餘米,可以街邊尋到唐代風動碑);--然後沿中山東路向東且行去,不多久,即可看見天寧寺的宋代凌霄塔;--再沿中山東路向東,就來到正定隆興寺,隆興寺是正定之游的重點,裡面有宋元明清各代大型建築,需要逛上半天時間。之二:甘肅敦煌莫高窟196窟窟檐 地址:甘肅敦煌莫高窟 時代:唐景福二年(893年) 票價:160元 聯繫電話:0937-8851516 8851518 網站:http://www.mogaoku.net/
(敦煌的唐構 攝影:積雨誤樵) 簡介:莫高窟太浩瀚了,半座唐代木結構建築196窟窟檐在浩瀚的莫高窟文化里僅成了一個小品。 周邊景點:莫高窟。詳情見:http://www.likefar.com/scene/4856/
三、有爭議的兩座可能是唐代的大木作之一:山西澤州青蓮寺藏經閣 地點:山西晉城澤州市東南15公里的硤石山腰 時代:推斷為唐大和七年(833年),有爭議 票價:20元 電話:0356-2055001 (澤州縣旅遊局)
(歷代修繕的青蓮寺藏經閣 攝影:愛塔傳奇) 簡介:山西澤州青蓮寺,位於澤州縣東南17公里硤石山麓,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為上下兩寺,據考證下寺創建於北齊,上寺創建於隋唐之際。細觀上寺之藏經閣則頗有異相,此閣為兩層結構,一層無論木作還是磚作都是清代樣式,而二層檐下卻有真昂挑出,梁架結構非常古老,宋、金結構均無與之類似者,而現存唐代遺構中卻可找到同類,因此有人認為此殿為又一座唐構。 青蓮上寺藏經閣是一座面闊五間、進深四椽的二層樓閣,單檐九脊頂,第一層已完全是清代樣式,第二層柱頭鋪作五鋪作單抄單昂,當心間和兩次間每間一朵補間鋪作,五鋪作雙抄,兩稍間無,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第一跳均偷心,內部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搭,梁頭伸出檐外為華頭子,昂尾壓於平梁下,駝峰、昂尾、交栿枓托平梁。此閣後代改造跡象明顯,一層大部分包於磚牆內不可見,二層普拍方及以下均為後代抽換,平梁以上的蜀柱、叉手等也有晚期改造痕迹,有人認為櫨枓以上、平梁以下卻保留了完整的唐代結構特徵。 周邊景點:晉城玉皇廟,位於山西晉城市區東北13公里的澤州縣俯城村北山崗上,居高臨下,氣勢軒昂,是古代澤州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廟宇。其間的 300多尊道教諸神泥塑自成體系,藝術地展現了我國道教諸神系統。尤其是二十八宿泥塑,在全國現已發現的古代塑像遺物中尚屬孤品,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行程規劃:一天時間,上午去晉城玉皇廟參觀,下午去青蓮寺。之二:山西長子縣布村玉皇廟前殿 地址:山西長治市長子縣布村,縣城東南約二十公里 時代:推斷唐代,有爭議 票價:無 電話:無
(殘損的光陰 攝影:愛塔傳奇) 簡介:布村玉皇廟位於山西長治市長子縣東南的慈林鎮布村,現存中軸線上還有舞樓、獻殿、前殿、後殿以及諸多朵殿、兩廂等。布村玉皇廟沒有發現任何可以準確斷代的碑刻題記,所有建築只能根據建築形式推斷其建造年代,其中後殿為金代,後殿的東朵殿是元代建築,獻殿、舞樓及兩廂等都是清和民國以後的。全廟以前殿最古,有人認為前殿為唐代建築,其建造年代很可能是在唐中期或更早。布村玉皇廟前殿是面闊三間的單檐九脊頂建築,進深四椽,前檐用四根八棱內顄石柱,柱頭卷殺較急,無普拍方,闌額已被後代鋸掉,但柱頭留有上下兩個安裝孔,估計原物應為重楣,重楣多見於唐代壁畫,實物有敦煌196窟檐,另外五代建築平遙鎮國寺萬佛殿也用重楣,時代接近於唐。 註:長子縣布村玉皇廟破損非常嚴重,現在正在大修中,至2014年也不一定能完工,所以不推薦去參觀。四、日本唐代風格的木結構建築群之一:奈良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於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街,公元759年中國唐朝高僧鑒真所建。有金堂、講堂、經藏、寶藏以及禮堂、鼓樓籌建築物,大多保存至今,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築精美著稱。寺內供有鑒真大師坐像。金堂、經藏、鼓樓、鑒真像等被日本視為國寶。
(鑒真法師修建的日本唐招提寺金堂 攝影:佚名)之二:奈良東大寺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東大寺是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今奈良)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護國寺。是典型的中國唐代建築,高僧鑒真和尚曾在這裡設壇授戒。之三:奈良法隆寺 法隆寺,又稱斑鳩寺,推古天皇九年(601年),聖德太子在斑鳩地區建立斑鳩宮,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現存法隆寺西院伽藍是670年火災後重建。相傳是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傳到日本,並修建了法隆寺。 在奈良縣的法隆寺地區,有48座佛教建築,它們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築形式,是木質建築的傑作。其中的11座建築修建於公元8世紀之前或公元8世紀期間,它們標誌著藝術史和宗教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即再現了中國佛教建築與日本文化的融合。這些建築與佛教同期被傳入日本。唐代木結構建築出遊地圖
在山西河北兩省的唐代大木作分布圖(點擊放大)
南禪寺位置圖(點擊放大)
佛光寺位置圖(點擊放大)
五龍廟位置圖(點擊放大)
天台庵位置圖(點擊放大)唐代木結構建築當地交通 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僅餘四座,加上半是的兩座,以及疑似的兩座,總共也不過八座,散落在中華大地上,但絕大部分在山西省境內,河北和甘肅各有一處。除了長子縣布村玉皇廟破損嚴重現在保護維修中,在此分別列出七處交通信息,以便愛好者探訪究竟。1.南禪寺交通 南禪寺在山西忻州五台縣李家莊村,距離縣城20公里。五台縣的米市街十字路口,有去東冶鎮的小面,滿座即發車,5元/人,到東冶鎮後需要打車去李家莊,大約三公里,租車費10元至15元,需要侃價。 若從太原出發,可在太原客運站東站乘坐去往五台縣、豆村或者五台山的車,路過東冶鎮下車。車次很多,差不多十幾分鐘就會有一趟。太原到東冶鎮的票價42元/人。再從東冶鎮打車前往李家莊,即到南禪寺。太原客運站東站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淖馬村;電話:0351-2389072;公交車站:615路; 619路; 814路; 826路; 863路。 自駕路線: 由東面來可走保阜高速(S52)-五保高速(S46)在五台南收費站出口下,進縣城轉檯忻線(S311)往西南到東冶鎮,在東冶郵政局向北走殿東線三公里後到達李家莊,即到南禪寺。 由西面來可走五保高速(S46)在蔣村收費站出口下,轉檯忻線(S311)往東北方向到東冶鎮,在東冶郵政局向北走殿東線三公里後到達李家莊,即到南禪寺。2.佛光寺交通 佛光寺公共交通頗為不便,五台縣豆村鎮是繁五線和台忻線的交匯處,是五台縣、五台山風景區(台懷鎮)、繁峙縣三地的交通重鎮,佛光寺距離豆村鎮6公里。到達豆村鎮打車前往佛光寺約20元,需要侃價。 從太原出發,可在太原客運站東站乘坐去往豆村或者五台山的車。到豆村鎮下車,再打車前往佛光寺。太原客運站東站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淖馬村;電話:0351-2389072;公交車站:615路; 619路; 814路; 826路; 863路。 五台縣汽車站在縣城南邊台忻線上,去五台山或者繁峙的車,都可到豆村鎮,也有直達豆村的班車。在米市街十字路口,也有去豆村鎮的私人小面,滿座發車,豆村距離縣城30公里,車票10元/人。 自駕路線: 由西面來可走五保高速(S46)在五台南收費站出口下,進五台縣城轉檯忻線S311向北到達豆村鎮,向北轉入繁五線五公里後到閻家寨村,向東拐入小路兩公里後到佛光寺 由東面來可走五保高速(S46)在耿鎮收費站出口下,進入長原線(S310),到茹村鄉轉入台忻線(S311),到豆村鎮轉入繁五線五公里後到閻家寨村,向東拐入小路兩公里後到佛光寺 由北面來可走G108國道轉入繁五線向南45公里後到閻家寨村,向東拐入小路兩公里後到佛光寺3.五龍廟交通 五龍廟(廣仁王廟)在芮城縣城郊,在縣城內打車一般5-10元可達。芮城縣不通火車,但省道S337穿城而過,向東北翻過中條山,就能到達約60公里外的運城;向西南約40公里過風陵渡大橋可上連霍高速、西潼高速。所以芮城縣交通,以公路交通為主。芮城縣城內有兩個汽車站,兩站相隔百餘米,都在洞賓西街上,西邊的汽車站為大站,主要為長途;靠近東邊的汽車站為小站,主要運營縣內短途。地址: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洞賓西街;電話:0359-3035002。運城火車站是離芮城最近的火車站,運城至芮城的公共交通也非常便利,運城火車站有每天有30餘趟列車停靠,詳情可查:http://www.12306.cn/ 自駕路線: 自東、南方向來的,可以走連霍高速,在三門峽市過黃河到山西平陸縣,轉省道S337向西可到達芮城縣;自西方來的,可以走西潼高速,在潼關經風陵渡大橋過黃河,在風陵渡鎮轉省道S337向東可以到達芮城縣;自北方來的,可以走大運高速到達運城後轉臨陌線,再轉省道S337向西到達芮城縣。芮城縣的大街永樂北路向北直通永樂宮,永樂宮西側向北的一條路則是通往龍泉村,即到五龍廟。4.天台庵交通 天台庵在王曲村,屬於長治市平順縣,但距離潞城市更近一些,濁漳河在此由北向南流,王曲村在東岸,西岸則屬於潞城,鄉間公路已全部鋪油,公路沿濁漳河南行3至4公里即與S324幹道相交在潞城辛安村,潞城市汽車站到辛安村有流水班車,每20分鐘一趟,票價3元。另有「潞城—西流(王曲)」的班車直接到王曲村,但班次不是很多。潞城市汽車站地址:潞城市南華西街南側;電話:0355-6777090 / 5687698;公交:13路和313路與長治市相通。 自駕路線: 東(偏北)、北(偏東)方向可以駕車先到河北邯鄲,經G22青蘭高速到涉縣下高速,走S202到盤陽村上S324進入山西境內,即到平順縣S324省道。省道上有辛安村,在辛安村向北的鄉村公路大約4公里到王曲村,即到天台庵。 東(偏南)、南(偏東)方向可以駕車先到河南安陽,經S22到達林州市,經S228到盤陽村上S324進入山西境內,即到平順縣境內S324省道。省道上有辛安村,在辛安村向北的鄉村公路大約4公里到王曲村,即到天台庵。 西、北(偏西)、南(偏西)方向可以駕車先到長治市,經G207到達潞城市,轉入S324向東,即可到平順縣境內S324省道。省道上有辛安村,在辛安村向北的鄉村公路大約4公里到王曲村,即到天台庵。5.開元寺交通 開元寺在石家莊正定,交通很便利,在石家莊火車站,148路可到正定恆山路西口。另外,201路(全程票價2元)直達正定師範,車程約45分鐘。130路公交車起點站正定紡織基地,終點省博物館,途經正定南門及外環,全程票價2元。177路起點石家莊南焦客運站終點正定南門,票價也為2元。 自駕路線: 走京石高速到正定出口下,即到正定縣,到燕趙北大街即到開元寺。6.敦煌莫高窟交通 到敦煌市後可在那陽關大酒店或絲路賓館附近乘坐開往莫高窟公交車,招手即停。到敦煌的火車請查詢:http://www.12306.cn/;航空路線請查詢:http://flight.qunar.com/ 自駕路線:敦煌市區到莫高窟約25公里,駕車走陽關大道轉入110專道即到莫高窟。7.青蓮寺交通 晉城的客運汽運總站有開往郊區的中吧,可在鈺山下車然後乘坐路口的小吧10元到青蓮寺。市運汽車站諮詢電話 0356-2023183。或在晉城市包車直接前往都可以。晉城周邊旅遊包車可聯繫程立勝先生 13703560055,厚道熱情的司機,同時也是個旅遊攝影愛好者,對晉城周邊的旅遊很熟悉。 自駕路線:晉焦高速(G5512)丹河收費站出口下,轉盤處往南,三公里過青蓮寺隧道即到青蓮寺。唐代木結構建築當地住宿 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大多地處偏僻,大多還沒有的旅遊設施,探訪之旅常常需要在周邊縣城尋找住宿之處。1.南禪寺周邊住宿情況 南禪寺在山西忻州五台縣李家莊村,距離縣城20公里。李家莊是個普通的小山村,沒有旅館之類的設施,需要去縣城住宿。五台縣比較僻靜,外地人不多,不過縣城裡住宿還算方便,高檔一點可以去五台賓館,地址:五台縣新建南路,電話:0350-6522160。實惠一些則可以去軍華旅館,地址:朝陽街東段,電話:139941512122.佛光寺周邊住宿情況 佛光寺在山西忻州五台縣豆村鎮附近,距離縣城50公里。沒有旅館之類的設施,需要去縣城住宿。五台縣比較僻靜,外地人不多,不過縣城裡住宿還算方便,高檔一點可以去五台賓館,地址:五台縣新建南路,電話:0350-6522160。實惠一些則可以去軍華旅館,地址:朝陽街東段,電話:139941512123.五龍廟周邊住宿情況 五龍廟(廣仁王廟)在芮城縣城郊4公里處,可以在芮城住宿。縣城繁華,清潔,現代化城市設施比較完善。在芮城住宿條件非常方便,上至星級賓館,下至普通旅店,可以滿足不同的遊客。實惠一點的賓館可以去金都賓館,特點:性價比較高的一家賓館,清潔有序,雖然處於芮城市中心廣場,但很安靜。地址:洞賓東街北星商城路口,電話:0359-3032123 / 13191296689,標準間:80元/間;希望上檔次一些可以去芮城大酒店,特點:芮城的星級賓館,算是芮城最高檔的酒店,地址:芮城縣山西省 洞賓東街8號,電話:0359-3038555,標準間:200元/間4.天台庵周邊住宿情況 天台庵在王曲村,村子很普通,沒有旅館,希望住得好一些可以選擇在潞城市住,如果希望近一點則可以在4公里外的辛安村住。潞城市住宿推薦:潞城糧食賓館,推薦理由:潞城市很少有外地遊客。糧食賓館地處市區中心地帶,生活方便,有院落跟大街隔開,因此也比較安靜。重要的是性價比較高,雖然簡陋,但基本設施都有,比較特別的是客房裡居然有免費的Wi-Fi,地址:潞城市府東北路43號,電話:0335-6762537,標間:80元/間;辛安村住宿推薦:綠野苑農家樂,推薦理由:綠野苑是在原起寺山下挖出的窯洞客棧,也是當地民宅。出門在院子里抬頭就能看見原起寺宋代石塔。地址:潞城辛安村鳳凰山下,電話:13453572456 / 13835517472,床位:20元/人。5.開元寺周邊住宿情況 開元寺在石家莊正定縣城內,住宿很方便,比如正定華陽假日酒店,地址:石家莊市正定縣常山西路2號,電話:0311-88011470,標準間:164元,特點:地理位置佳,位於市中心子龍廣場旁邊,離景區近。或者河北正定國豪大酒店(四星級)地址:河北正定縣華安西路37號,電話:0311-88017666,標準間:242元,特點:四星級,距離車站近,交通方便。6.敦煌莫高窟周邊住宿情況 敦煌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區,旅遊設施非常完整,推薦住宿:敦煌月泉山莊青年旅社,地址:敦煌月牙泉鳴沙山沙生植物園-月泉山莊,價格:50元/床(雙人間),電話:0937-8883860 ,推薦理由:敦煌月泉山莊青年旅舍距敦煌八大景區之一的月牙泉鳴沙山十米之遙。她由一個古樸的四合院和一個鬱鬱蔥蔥的杏園組成。7.青蓮寺周邊住宿情況 青蓮寺距離晉城市區15公里,可回到市區住宿。晉運賓館 在市運汽車站西南方向的500米處,地址:澤洲路1923號。標準間108元/間,電話:0356-2051800。唐代木結構建築當地飲食 現存唐代木結構古建築大多地處偏僻,不少古建還沒有的旅遊設施,探訪之旅常常需要自備乾糧,或者在周邊城鎮尋找飯館。1.南禪寺周邊飲食情況 南禪寺在山西忻州五台縣李家莊村,距離縣城20公里。李家莊是個普通的小山村,沒有飯館之類的設施,若沒有自帶乾糧,又趕上了飯點,可以去東冶鎮或者五台縣城吃飯。2.佛光寺周邊飲食情況 佛光寺在山西忻州五台縣豆村鎮附近,距離縣城50公里。沒有餐館之類的設施,若沒有自帶乾糧,又趕上了飯點,可以去豆村鎮或者五台縣城吃飯。3.五龍廟周邊飲食情況 五龍廟(廣仁王廟)在芮城縣城郊4公里處。芮城縣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飲食兼含這三省的特點,以麵食為主。現代,芮城人愛吃火鍋。當地比較熱鬧的餐館有老阿福、大胖涮鍋城等,老阿福地址:芮城縣永樂北路,電話:(0359)3290068。大胖涮鍋城地址: 芮城縣永樂南路,電話:(0359)3026928。芮城特產有陽城滷肉、泡泡油糕、芮城麻片等,可以買一些當手信送給朋友。4.天台庵周邊飲食情況 天台庵在王曲村,村子很普通,可以去辛安村吃飯,因為辛安村在公路邊上,比較繁華。王曲、辛安一帶屬於上黨地區,離潞城很近,比較有特色的小吃包括上黨驢肉、潞城甩餅和潞城羊雜湯等。辛安村推薦餐廳:橋頭老闆農家飯店,地址:潞城辛安村S324省道辛安大橋橋頭,電話:13935524887。5.開元寺周邊飲食情況 開元寺在石家莊正定縣城內,吃飯的地方很多,正定比較有名的馬家雞、劉家雞離開元寺不到100米。馬家雞是正定的百年老字號。總店在燕趙大街和中山路的十字路口。但是,就在"馬家雞"隔壁,又有個"劉家雞",據觀察,這兩家雞的生意都不錯。向當地人打聽二者的區別,有人力挺劉家雞,也有人是老字號馬家雞的粉絲。兩隻雞都嘗過了,其實味道真還差不多。另外當地比較火的餐館是醬排骨:進正定南門後,走燕趙南大街,不遠路西就是由G107搬過來的郝家醬排骨,繼續向北,還有李家,走到與中山路後向西再向南,還有張家,據說是正定最有名的三家。6.敦煌莫高窟周邊飲食情況 敦煌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區,旅遊設施非常完整,但在莫高窟景區,餐館還是比較簡單,最好是到敦煌市裡去吃。敦煌當地人喜食羊、雞、牛肉,對麵食製作尤其講究。敦煌黃面,細如龍鬚,長如金線,香味溢口;敦煌手工臊子面,切面講究,拌湯鮮美,百吃不厭;但最有名還要數敦煌釀皮子,其味辣涼,柔韌爽口,是不可不嘗的美味。在敦煌吃飯可以去敦煌市陽關東路沙州市場內名吃廣場,那裡集中了大量的各種美食。7.青蓮寺周邊飲食情況 青蓮寺距離晉城市區15公里,可去晉城品嘗美食。晉城小吃特別豐富,最著名的屬燒大蔥,燒大蔥作為當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軟不膩。此外還有晉城炒涼粉、木耳圪貝、 酸菜黑圪條、高平燒豆腐、 鋪層饃饃 、燒豬肝、陽城高米庄饃、羊肉火燒 、李圪抓、燒三鮮、 轉面、綠豆丸子、饃饃、饞酥等等。在晉迴路,書院街,澤州南路都可以找到很多餐館。唐代木結構建築其他信息
(佛光寺東大殿剖視圖 作者:李乾朗)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高潮時期,建築技術和藝術也有巨大發展。唐代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建築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時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體系。它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形體俊美,莊重大方,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 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規劃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長安城內的帝王宮殿大明宮極為雄偉,其遺址範圍即相當於明清故宮紫禁城總面積的3倍多。 唐代的木建築實現了藝術加工與結構造型的統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內的建築構件均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唐代建築舒展樸實,莊重大方,色調簡潔明快。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體現了上述特點。唐代建築的特點: 第一、規模宏大,規劃嚴整 唐都城長安原是隋代規劃興建的,面積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區(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為當時世界最宏大繁榮的城市。長安城的規劃是中國古代都城中最為嚴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築的宏敞寬廣,也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第二、建築群處理愈趨成熟 隋唐時,不僅加強了城市總體規劃。宮殿、陵墓等建築也加強了突出主體建築的空間組合,強調了縱軸方向的陪襯手法。這種手法正是明清宮殿、陵墓布局的淵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為墳,因此比秦漢時的人造巨冢更有氣勢;陵墓的神道極長,石雕剛健雄偉,數量也較前加多,墓內壁畫尤為生動。 第三、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並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體量的建築已不再象漢代那樣依賴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間木建築的辦法來解決。各構件,特別是斗拱的構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規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進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對建築設計也有促進作用。
(南禪寺大殿剖視圖 作者:李乾朗) 第四、設計與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都料」,專業技術熟練,專門從事公私房設計與現場指揮,並以此為生。一般房屋都在牆上畫圖後按圖施工。房屋建成後還要在樑上記下他的名字(見柳宗元的《梓人傳》)。「都料」的名稱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第五、磚石建築有進一步發展 主要是佛塔採用磚石者增多。中國保留下來的唐塔均為磚石塔。唐時磚石塔有樓閣式、密檐式與單層塔三種。 第六、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 唐代建築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現存木建築物質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繫,達到了力與美的統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築上不易找到的特色。木構造型: 鑒真和尚在日本奈良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從唐代遺留下來的木構建築在中國已幾乎絕跡,只剩下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四處。 唐代木構建築的風格除了人們眾所周知的「以中軸線左右對稱」之外,還有什麼呢?唐代木構建築一眼看上去給人的印象是:結構簡單,樸實無華,雄偉氣派。它的造型特點主要包括: 一、斗拱碩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構建築最基本的特徵,因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較為深遠。 二、簡單而粗獷的鴟吻。鴟吻就是房屋屋脊兩端的一種裝飾物,唐代木構建築的鴟吻一般作鴟鳥嘴或鴟鳥尾狀。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構建築的屋檐高挑向上翹起,而且屋檐通常分為上下兩層。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較粗。唐代木構建築的柱子比較粗,而且下粗上細,體現了唐朝人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 六、色調單一。唐代木構建築所包含的顏色不會超過兩種,一般均為紅白兩色或黑白兩色。 最標準的唐代風格木構建築當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東大殿。唐代木結構建築出遊參考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作者:李乾朗,定價:118元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為作者二十年來中國古建築考察的心得總結。涵蓋神靈殿堂、帝王國度、眾生居所三個主要面向、十六大類建築,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經典個案。時間由秦漢以迄明清,空間遍布中華大地。無論是尺度宏大的宮殿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園林,還有體現藏傳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喚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顯各個古建築特色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與特色導覽,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甚至穿牆破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築令人驚艷的空間美感。在經典個案之後,另有同類型其他實例的介紹與比較;而「延伸議題」則以簡練的文字、精細的手繪線圖與大量的攝影圖片,歸納整理中國古建築之基本欣賞知識。最後並附中國古建築常見術語詞解。攻略製作隊伍
顧問:空游無依 新浪微博:@空游無依
攝影:空游無依 愛塔傳奇 積雨誤樵 等
行者:空游無依
本攻略最後修訂時間:2013年11月24日
推薦閱讀:
※唐朝的職業差評師
※唐朝名將李君羨為何被唐太宗冤殺?
※鐵浮圖民族英魂錄之唐朝名將——蘇定方
※夢回唐朝
※第十講 唐詩里的唐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