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移民政策會有哪些改變? | 界面新聞

在關於移民議題進行了數月的討論後,關於大規模改革的承諾和改革會如何實施的謠言層出不窮,最近唐納德·特朗普在頒布一道行政命令後,又緊跟著提交了一項法案和其他指導,這些都將急劇改變目前的移民系統。下面的總結點明了一些已經被提出的更改、事實上的變化和那些或基於事實或毫無根據的謠言。

「買美國產品,雇美國工人」

特朗普於2017年4月18日簽署了行政令「買美國產品,雇美國工人(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承諾保護美國工人的工作,提高工資,創造就業機會且提升就業率。這項行政令大幅度表明了特朗普政府將積極實施移民政策,尤其是在工作簽證H1B這一項目上。

H1B特殊職業簽證目前使用於那些至少擁有本科學位並且在美國公司需要特定學位的職位工作的人士。在目前的H1B簽證體系下,每財年將有65000個簽證名額放出,其中20000個名額將預留給美國碩士項目或擁有更高學位的研究生。一個「專業崗位」一般被寬泛地界定為至少基於教育或教育實踐結合而獲得的本科學位。由於H1B簽證的高需求,在過去幾年裡相關申請都是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US Citizenship & Immigration Service)來隨機抽取名額。每年H1B簽證的申請名額是實際可用名額的三倍,這使得僱主和簽證候選人都十分失望。儘管現在有人批評目前的H1B政策允許外國人偷走美國人的工作,但是很多僱主卻感覺H1B不夠大方無法讓他們填補一些開放的崗位。

儘管這道行政命令並沒有明確H1B簽證系統將如何改革,但是謠言卻四處飛竄。有一些討論稱將限制那些既擁有更高學歷也有豐富經驗的人士獲得H1B簽證,也會要求那些H1B簽證申請人的最低工資必須在12000美金及以上。H1B簽證的申請費屆時也會上漲。儘管目前H1B項目還沒有任何正式的改動,但是申請人都能看見目前進行中H1B申請正遭遇日漸嚴苛的審查。尤其是那些為入門級別崗位和較低工資的職位提交的H1B簽證申請都需要提交證據,詢問僱主去解釋為什麼這個崗位屬於一個「專業崗位」。目前關於專業崗位的定義並不包括關於職位等級和工資水平的詳細要求,比如工資至少達到「一般水平」這一條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辦法。儘管日漸嚴苛的審查遭受了移民法律團體和一些商業組織的指責,因為這在眾人看來是一個沒有實際規則的規定,目前的趨勢能讓我們瞥見未來H1B簽證項目的要求是什麼。

RAISE法案

RAISE法案,也就是「為強就業改革美國移民政策法案(Reforming American Immigration for Strong Employment Act)」經特朗普與參議員湯姆·卡屯(Tom Cotton)和大衛·普度(David Perdue)在2017年8月2日提出。這項法案將會進行特朗普政府所承諾的大規模移民政策改革。RAISE法案不僅將移民簽證數量將至十四萬,也就是目前每財年可允許簽證數量的一半,也使得目前的程序將轉變為一個積分系統。還有每財年為來自特定國家的有限數量的移民提供的多元移民簽證抽籤也將不復存在。

在目前的移民簽證系統中,簽證分配的一個原則是基於家庭關係,另一個就是依據工作崗位。僱主可以為滿足自己生意的職員申請移民簽證。這個過程十分嚴格且會接受美國勞動部和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的雙重審查與評估。積分系統也是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合法移民的一個部分。在RAISE法案下,是否滿足移民條件將基於個人一系列條件所獲得的積分,這些條件包括年輕,教育,英語流利度,工作機會,卓越成就和在美投資意願。工作機會帶來的積分將根據工資來定,會使用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來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RAISE法案下,基於家庭關係進行的移民機會基本上都消失了,只允許美國公民和合法永久居民來為配偶及18歲以下的孩子申請。在目前的系統中,一個美國公民只能為一位家長或姊妹申請,已經是美國公民的父母可以為21歲及以上的孩子申請移民。但這些在RAISE法案下都會消失。

在2007年和2013年時都有類似的積分移民政策推出。關於這兩個政策的批評也適用於RAISE法案,因為RAISE法案並不歡迎家庭單位,通過禁止公民為近親申請移民限制其權利。除此之外,RAISE法案偏愛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與熟練工人,而非技能水平低和處於不利地位的中年人及年齡更大的人群。在RAISE法案下,很多需要較低技能水平的工作,如從事農業、幼兒看護、食品飲料、老人看副、製造業和建築業的人群將遭受更多不幸。

企業家規定延遲

奧巴馬政府曾支持了一項新的簽證項目「國際企業家規定(下簡稱IER)」,一般被稱為「企業家簽證」或「創業公司簽證」。IER受到很多矽谷和其他在美技術創業者的簇擁,他們將這項規定視作美國能繼續和中國及歐洲科技產業競爭的重要一步。

這項規定在一年前提出,是基於其他數年前就在制定的項目而設立,IER的目標是能夠降低企業家赴美投資才華的門檻。這項規定要求申請者必須有一個能追蹤的記錄,至少25萬美金的資金,以分享也計劃和一個創立不足5年的商業公司。這個商業公司必須符合美國的「公共利益」。達到以上要求的申請者將獲得在美工作的假釋身份。但該身份避免一些非移民簽證需要經歷的長期處理和記錄,對於那些不想被特定公司捆綁的人來說是一個更慷慨的選擇。

IER規定本應該在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實行。儘管官方稱只是將其推遲至2018三月份,但是有關於這項規定是否會被廢除的討論。

提高簽證申請與遊客入境審查的嚴格度

等待處理的H1B簽證並不是唯一受到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額外審查的簽證類型。僱主和移民申請者們稱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在各種類型的申請上都有增加額外證據提交的要求,包括非移民的L1簽證,也有基於多國執行/管理類別的申請,卓越人才和其他基於工作的申請。再次重申,審查的程度旨在了解新一屆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未來走勢。

在2017年8月28日,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宣布將針對一些申請永久居民(即綠卡申請人)的人士進行當面面試。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申請時是基於工作機會的簽證類型會被選取進行面試。此舉將於今年十月一號生效,這一新政策一反以往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免除大多數經僱主申請綠卡人士面試的舉動。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正在處理中的申請是否需要接受面試或隻影響那些在2017年10月1號以後提出的申請。但是已經明朗的是,在不大幅提高美國公民與移民管理署資源的情況下,等待面試,到最後完成綠卡申請流程將增加耗時。

或許最惱人的是旅客們在入境或重新入境時遭遇的深度盤查,包括那些擁有多年綠卡的永久公民。一些美國邊檢關於的行為堪稱濫用致遠,導致了很多針對美國邊檢的指責。儘管以往旅客入境時會被詢問意圖,一些持有非移民工作簽證的人士會被禁止再次入境,哪怕他們過去沒有什麼問題。也有人報告有效簽證被拒入境的事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合法綠卡持有人被逼放棄自己的居民省份,因為美國邊檢警官認為這些人士在海外時間過長,不能算是永久居民。持有非移民工作簽證的旅客需要小心準備一封目前的工作信,或者僱主的聯繫信息,以防遭遇相關詢問。合法的綠卡持有者應該準備好自己為何繼續留美的答案。儘管被美國邊檢詢問有點嚇人,如果警官行為不端,旅客有權和其上級對話。

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項目將終結

2017年9月5日,特朗普政府稱童年入境者暫緩遣返項目(DACA)將在6個月內終結。DACA是一項於2012年創建的行政命令,未登記入境者若赴美時還是兒童就可以免於被遣送回國的命運且能獲得工作授權,近8萬人獲益。目前,沒有跡象表明這項計劃一旦終結,美國將會如何處理這些受益者,這引起了大規模遣返的恐慌。很多僱主與僱員團體都因自己DACA受益者的身份而對這項政策表達了失望之情。尤其是健康看法和醫院產業將會因為DACA的終結而受到影響。商業公司現在面臨著思考如何填補因DACA僱員離開而產生的職位空缺。

北美自由協議下的簽證身份還將存在么?

儘管《北美自由協議(NAFTA)》的未來對很多地區都會有巨大的影響,但是為其量身定做的簽證類型還有其隱憂。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公民能滿足NAFTA所列出的一些特定崗位,那麼他們都能以非移民NAFTA職業(下簡稱TN)身份在美工作。這些崗位包括工程師,會計,護士,科學家以及其他工作類型。一位TN申請人必須有一個特定的工作機會屬於列出的工作類型之一且必須擁有NAFTA中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資質。TN身份對於很多僱主與僱員來說都是好的選擇,因為能以相對於其他簽證較低的費用快速高效地完成相關程序。如果北美自由協議不復存在,那麼TN身份自然而然也會消失。儘管北美自由協議會以某些方式修訂後出現,TN身份也不再是一個可用的選擇。

結論

儘管改革美國移民政策還沒有特定路徑,但可以肯定地說目前的法律和政策都將發生一些改變。僱主應該在僱傭過程中準備應對這些變化並且要考慮是否為關鍵僱員申請移民。遊客也應該注意準備入境的問題。

(翻譯:李睿一)


推薦閱讀:

2010年上半年增值稅稅收政策整理彙編
張曉明:中央對港政策一脈相承 不存在「收緊不收緊」問題
中國當局對同性戀是什麼態度?以及原因?
【最新】2015澳大利亞移民政策

TAG:美國 | 新聞 | 移民 | 政策 | 改變 | 移民政策 | 美國移民 | 界面 | 特朗普 | 執政 | 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