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再餐飲中的重要地位,隱藏在味道里的秘籍!
從原則上來說 ,凡能賦予和改變原料(菜肴)口味的原料都稱調味品。
從狹義上講,調味品和「調料」是有區別的,調味品是指「所有能夠賦予和改變原料口味的原料」;而調料是調味品中的一部分,並且是以「人工製作」為特點的。
調味品是以「天然」生成和簡單的人工製成為特點的,比如說,作為調料的「精鹽」與作為調味品的「花椒」兩者相比,是很明顯的。「調料」不能單獨作為一種原料製成「菜肴」而被食用,只能以「調料」的形式被利用,它的食用價值是通過「味別」來體現的。調料在菜肴中是「無形」的,只有通過「味道」才有感於實際存在。
調味品是可以單獨作為某種菜肴被食用的,如「干紅辣椒。既可以和它種原料制菜,賦予其「辣味」,也可以「油炸辣椒」製成菜肴被單獨食用。調味品在菜肴中的體現是「有形」的,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如「宮保雞丁」中所用的「干紅辣椒,,不但有辣味,而且還可直觀到「辣椒」。
實際上,調料只不過是調味品中較為特殊的原料,但是,在菜肴製作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能大大超過調味品。如菜肴中的鹹味、酸味、甜味等,大都是由作為調料的精鹽、醋和白糖來調製的。
對於制菜的原料,調味品有兩重性,一是可以賦予原料口味,如黃瓜、青筍:、肉類等,它們沒有任何味別,只有經過調味品的調味才得以構成菜肴。
二是可以改變原料的某些味別,某些原料雖然是有其較濃的味道。但是這種味道並不是菜肴口味所需要的。
通常被稱做「異味」,如魚的腥味、牛羊肉的膻味等。在制菜時,它是需用某些調味品的調製,才得以將其最大限度地改變與消除。
再就是某些原料固有的味道雖然不屬異味之列,但與其他味格格不入,這就需用其他調味品將其改變,如苦瓜,本身味甚苦,但如果與調味品辣椒一起炒食,兩味合一才會被人接受。
調味就是通過原料和調味品的恰當配合,經過在一起攪拌或者加熱過程,去除原料的不良滋味,發揮其原有的鮮美滋味。
例如,家庭中要作酸湯麵葉吃,除了面葉外,就得用鹽、油、味精、醋等調味品把本來沒有滋味的「甜」面葉,改變成有酸香味的面葉,這就是調味。
也正是由於各種原料和各種調味品的巧妙配製,才使中國飯菜「百菜百味」,因而也形成了"一菜一格"的特點。如果原料和調味品調治不細,是很難是很難做出味美的菜肴的。
調味主要應該掌握以下幾點
1.掌握原料的性質,準確適量地投放調味品
對鮮嫩的魚、肉、蝦、雞、鴨及新鮮的蔬菜,要注意保持其本身的鮮嫩味,調料時過分咸、甜、酸、辣、苦,反而不美。對牛肉、羊肉和不新鮮的魚、蝦或豬的頭、蹄、五臟等原料,因有異味,人們難以接受,調味的原則則應適量用糖、醋、料酒、胡椒面、蔥、姜、蒜或胡蘿蔔、洋蔥等調味品,以達到解除腥、膻異味的目的。對海參、銀耳、豆腐、粉皮等本身無滋味的原料,則要合理的調味才能達到滋味鮮美的目的。
2. 根據烹調要求,準確適量地投放調味品
有的菜肴一菜幾味,這就需要掌握味的主次,投放調味品的主次要分明。
3. 根據進餐者的口味投放調味品
每個菜的口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因地、因時、因人而異。一般說來,吃便飯時的菜肴口味偏重些;親朋好友聚餐時,菜肴豐富多樣,以口味偏輕為宜。
4.根據季節變化進行調味
人的口味往往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說來,天氣炎熱,人們的口味偏於清淡;氣候寒冷,人們的口味偏於濃重。因此,在調和菜肴的口味時,應注意季節的變化,以適應人們口味的要求。
調料如同人們穿的衣服,婦女戴的頭飾,善於用調料的人,應在用醬以前先嘗其是否甘甜,用油前先看一下生熟,用酒之前先去其糟粕,用米醋時須看其是否清澈。因醬有清濃之分,油有葷素之別,酒有酸甜之異,醋有陳新之殊,因菜而宜才好。
烹調時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應是,先加滲透力弱的,後加滲透力強的。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放食鹽、醋、醬油和味精。如果先放了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因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質凝固,使食物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滲人就很困難。還要注意,沒有香味的調料(加糖、食鹽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如長時間受熱,就會使香味散失。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受不了高溫,只能在最後放入。基本味就是主要味,也就是單一的一種調味品。包括咸、甜、酸、辣、香、鮮、苦七種。
調味主要有三種步驟
(1)加熱前的調味這種調味方法是在下鍋加熱前進行調味,其目的是去掉味,突出美味。主要是動物性烹調原料,都帶有不同的腥、膻、臊異味。怎樣去掉異味,突出美味,這是調味工作需要取先做的事。
①可用食鹽、料酒、五香粉、味精、糖、醬油等調味品將原料腌漬一下,使異味在調味品的作用下被去掉,從而增加豐富的口味, 這類基礎調味的方法適於炸、炒、爆一類菜肴的基礎調味。
② 將原料用蛋清、澱粉漿一下,又稱上漿,適用於滑熘菜肴的基礎調味。
③ 將佐料湯汁攪拌好,將主要烹飪原料腌漬一下一起下鍋,適用於蒸、燉、罐燜、水煮的菜肴。
④將青筍、黃瓜、苦瓜、絲瓜等比較嫩的蔬菜類原料加熱並用鹽水或食鹽腌漬一下,除去水分,使原料進鹹味,也是基礎調味。
基礎調味應注意的一點是,切不可用鹽過大。一次性用鹽將口味一次調到位,這樣不僅口味不好,也容易使肉類原料變硬,不酥爛。
(2)加熱中的調味又稱正式調味。菜肴的口味是酸甜,還是麻辣?定什麼味型就是在這一步實行。因此在做菜單、配料時就應事先確定好。
此步調味是在加熱中調味,菜肴離火的時間又很快,因此所需的調料就要按順序逐次下鍋完成定型調味。
(3)加熱後的調味菜肴經過基礎調味,定型調味後,是淡?是咸?根據口味差異進行調整,這就是輔助調味。
①輔助調料也有固定的格式,即不品嘗,就是桌前將菜里滴上香油,加上香菜或蔥花等。
②桌上調味。桌上調味是將調味品端上桌,再進行調味,一般是將醬油、醋用特製的小瓶或壺裝好,擺在桌上,根據食者自己的口味愛好再調味
③固定的形式。例如吃烤鴨時必須有甜麵醬、蔥、荷葉餅,涮火鍋時必須有調料、配料等
免費學習更多的,正宗的,特色小吃技術配方敬請加入小吃配方互換群487647632一起交流學習更多的配方。
推薦閱讀:
※古典占星論社會地位 楊國正老師翻譯
※一、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 三、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
※叫女神你地位就高了? 直男癌骨子裡還是男權
※《戰狼2》後吳京的地位如何?《戰狼2》比第一部好在哪?
※中國體壇最有國際地位的八大巨星,一人僅1米5卻能統治世界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