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不副實"的名彈

.44雷明頓馬格南手槍彈(.44 Remington Magnum)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彈種之一了,從上世紀50年代推出至今,一直都是「大威力」的代名詞。許多國內雜誌和網站也經常按照其名稱中的.44英寸標稱,將其換算成毫米以後稱之為11.2mm馬格南轉輪手槍彈。

但是,如果你拿出一枚.44馬格南,用遊標卡尺仔細量一下,就會發現它的彈頭直徑只有0.429~0.430英寸(約10.9mm),配用的槍管口徑(既槍管膛線陽線部分的直徑)更是只有0.419~0.420英寸(約10.6mm),與標稱的.44口徑差的不少。而其彈殼直徑是0.457英寸(約11.6mm),突出的底緣部分直徑0.514英寸(約13.1mm),可以說全身上下沒有一個部位能跟.44英寸的口徑標稱值一致,是正兒八經的「名不副實」。那麼,為什麼雷明頓公司在推出這種子彈時要稱其為.44口徑呢?

(.44 Remington Magnum)

這事兒的起因要一致追溯到遙遠的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那個時候,史密斯·威森公司正在轉輪手槍市場上與雷明頓公司和柯爾特公司進行著激烈的競爭。由於S&W手上握著前後貫通式轉輪的專利,在使用金屬殼定裝彈的轉輪手槍方面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但在彈藥威力方面,則一直是史密斯·威森公司的一塊心病。當時史密斯·威森公司的轉輪手槍都是折開式底把的設計,裝填起來十分方便,但是受結構設計、加工工藝和冶金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其閉鎖強度不能與柯爾特和雷明頓公司那些整體式的底把相比,只適合用低威力的彈藥。這些.22到.32英寸口徑的子彈殺傷力實在過於貧弱,導致史密斯·威森的轉輪手槍作為民間防身用途還算湊合,但如果要作為軍隊的制式武器就實在是太勉為其難了。到了六十年代,眼看著競爭對手們那些已經開始過時的火帽式轉輪在南北戰爭期間拿到了大批的軍方訂貨,在民用市場上也暢銷不衰,史密斯·威森公司決定開發一款擁有足夠威力的大口徑轉輪手槍來改變這一不利的現狀。

(使用.22邊緣發火短彈的S&W Model 1。雖然有7發的容量,裝彈速度也比較快,

但細短軟的.22子彈真的是太矬了一點,靠不住啊)

(使用.32邊緣發火或者中心發火槍彈的S&W Model 1 1/2。

雖然這兩種.32比.22短彈強不少,但是僅9gr.左右的裝藥量決定了它們還是很渣的子彈,

拿來給牌桌對面出老千的傢伙來個head shot沒準還湊合

經過一段時間緊張的設計和測試,史密斯·威森公司終於在1869年正式推出了全新的No.3轉輪手槍。新槍在閉鎖機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強化,可以承受遠高於以往的膛壓,使得發射大口徑的彈藥成為了可能。因此,史密斯·威森公司的新槍直接跳過了「威力尚可」的.36英寸海軍口徑,選用了在當時就代表著「威力十足」的.44英寸陸軍口徑,拉平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不管實際性能如何,至少在字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S&W Model 3,這一支有漂亮的鍍鎳外表)

而在配用的新子彈的設計上,設計師們更是毫不含糊。黃銅材質的彈殼為直筒形的凸緣設計,以便在轉輪的彈膛中定位。同時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中心發火設計,與老式的邊緣發火相比,彈殼的堅固程度大大提升,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彈殼長0.91英寸(約23mm),直徑0.44英寸(約11.2mm),底緣直徑0.506英寸(約12.9mm),可以容納23格令(約1.5g)的粒狀黑火藥。

在彈頭方面,新子彈使用的是在當時的定裝彈上很流行的縮尾彈頭(Heeled Bullet),也就是彈頭的後半段直徑比前半段略小。當把彈頭安裝在彈殼上的時候,露出的前半段正好與彈殼同樣粗細。這樣的好處是轉輪上的彈膛形狀就是一個內徑不變的直管,加工容易,對彈殼和彈頭長度的容差也比較大。當年原廠子彈的彈頭重量是205格令(約13.3g),從6.5英寸(165mm)長的槍管上發射時初速為244m/s,槍口動能396J。在十九世紀中期,這樣的表現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大致上追平了柯爾特M1860陸軍型轉輪手槍和雷明頓M1858陸軍型轉輪手槍的表現。這種新子彈在推出時只是被簡單的稱為.44/100手槍彈,前面的.44指彈頭直徑,所以這時還算是名實相符的,雖然標的不是配用槍械的口徑。順便提一句,同時代的.44雷明頓手槍彈(.44Remington)和.44柯爾特手槍彈(.44 Colt)都是實打實的.44英寸口徑的槍管搭配.451英寸直徑的彈頭,不像S&W多少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

(全口徑彈頭和縮尾彈頭)

有了出色的性能當後盾,史密斯·威森公司的新槍自然不愁銷路,不但在1871年被美國陸軍選為制式手槍,還引來了沙皇俄國這個國外的大客戶。負責採購事宜的亞歷山大·高爾洛夫將軍對槍本身很滿意,但是對它配用的子彈就不那麼欣賞了。

由於黑火藥的燃燒產物中固體殘渣很多,而且極易粘附在槍管內壁上增加彈頭的運動阻力,需要在槍管內壁塗上一薄層油脂來潤滑和防止殘渣結成難以清除的硬塊。只是每次發射後,槍管內的油脂層都會被彈頭刮蹭和燃氣沖刷去掉大半,需要重新塗。顯然,每打一槍就給槍管手工塗一次油是不現實的,所以那個年代的槍彈通常都會在彈體側面設計若干條凹糟,裡面填著膏狀的潤滑脂。這樣一來,在彈頭髮射的同時就會順便完成塗油的工作,省心省力。而史密斯·威森公司遇到的問題就出在這個潤滑脂槽上。

(黑火藥時代的裸鉛彈通常都會在側面的凹槽里填滿潤滑脂)

由於.44/100彈用的是縮尾彈頭,藏在彈殼內的部分太細接觸不到槍管內壁,潤滑脂槽就只能開在露出的部分上。而裸露的潤滑脂極易沾上塵土沙粒等雜物,在發射時不但不能順利給槍管上油,還會增加磨損。所以高爾洛夫將軍在訂貨的合同上明確要求史密斯?威森公司必須設計一種潤滑脂槽內藏的新子彈,槍本身也要做相應的改進,否則交易免談。

顧客就是上帝,史密斯·威森公司的設計師很快就拿出了符合俄國人要求的設計。方法其實很簡單:他們把彈頭改成了前後一般粗,圓柱部直徑略微縮小到0.430英寸(10.9mm),而且完全埋入彈殼內,這樣就能在彈頭後部安置潤滑脂槽了。而為了容納比原來略粗的彈頭尾部,彈殼也稍微加粗到0.457英寸,底緣則是0.515英寸。同時,為了在彈頭埋入彈殼更深的同時保持發射葯的裝藥量不變,彈殼長度增加到0.97英寸(約24.6mm)。這種應俄國人要求改進出來的子彈雖然實際上已經跟0.44英寸這個尺寸沒關係了,但由於是.44/100的發展型號,所以還是被命名為.44英寸史密斯·威森"俄國型"手槍彈(.44 S&W Russian),而改進前的設計則被稱為.44英寸史密斯·威森"美國型"手槍彈(.44 S&W American)以示區別。

(.44 S&W Russian)

(.44 S&W American)

"俄國型"子彈的彈頭重量從205格令增加到246格令(約16g),初速則隨之降低到230m/s,槍口動能423J,比原型還有所提高。而付出的代價是最大膛壓增加了五成,達到100MPa,對轉輪和閉鎖機構的強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No.3轉輪的閉鎖結構設計不錯,稍加強化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俄國人對新槍和新子彈都很滿意,不但最初20000支的訂單照舊,還追加了不少,前前後後加起來總數超過了10萬支,而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其它國家也訂了幾百到數千支不等,甚至在1877年的俄土戰爭爆發時,交戰雙方使用的手槍都是史密斯·威森的No.3"俄國型"轉輪手槍,銷售可謂相當的成功。不過後來俄國人很不厚道大肆山寨史密斯·威森的新槍,外加單方面取消訂單和拖欠貨款,鬧的史密斯·威森公司差點關門大吉。某死人突然想起了柯爾特滿世界的申請專利,而且對所有涉嫌侵犯自家轉輪手槍專利的廠子全都照死里告的事兒。柯爾特乃這算是有先見之明么?當然了,這都是題外話,按下不表。

單就"俄國型"的No.3轉輪手槍和配用的子彈來說,在美國西部時代名氣不太大,風頭都被柯爾特的Peacemaker搶光了。但是在歐洲,.44 S&W"俄國型"子彈倒是由於精度優良而頗有名氣。對使用縮尾彈頭的子彈來說,由於只有頭部比較短的一截彈體接觸膛壁,彈頭在從轉輪擠入槍管的線膛部分時就可能出現姿態不正的問題,打出去的時候歪歪扭扭,一致性沒保證,自然不會很准。而.44 S&W」俄國型"子彈的彈頭是整個圓柱部的側面均嵌入膛線,彈頭運動姿態穩定,精度也就有了保證。當時喜好手槍打靶的射手對這種子彈評價頗高,並創下了多項射擊紀錄。一個熟練的射手用它可以在50碼(約47米)的距離上穩定的打出不超過3英寸(約76mm)的散布,這在當時是相當出色的,就算放在現在也依然很不錯。

到了世紀之交,史密斯·威森公司決定設計一種全新的.44口徑的轉輪手槍來慶祝新世紀的到來,並將新槍命名為「新世紀」型。而同當年的No.3一樣,公司同樣打算給這種新槍設計一種配套的新型子彈。既然新槍還是要保持.44口徑,新子彈的設計自然也就是以公司聲名顯赫的.44英寸S&W"俄國型"子彈為基礎展開。

(S&W新世紀型轉輪手槍,正式的官方名稱是史密斯·威森.44口徑手動退殼第一型「新世紀」

Smith & Wesson .44 Hand Ejector 1st Model 『New Century』,讀下來舌頭打結沒?

在二十世紀初,新發明的無煙火藥取代已有幾百年歷史的黑火藥已是大勢所趨。顯然作為新世紀的手槍,還使用老古董的黑火藥槍彈是不行的。只是不知道是由於早期的無煙火藥裝填密度太低還是其它原因,.44"俄國型"子彈的彈殼直接改裝無煙火藥以後性能表現比黑火藥還有所下降。為了至少維持性能不縮水,設計者把彈殼進一步加長到1.16英寸(約29.5mm),使得同樣246gr.的彈頭可以保持230m/s的初速,最大膛壓也是與前輩基本相當的107MPa。這種新子彈沿用上一代的口徑標稱,被命名為.44英寸史密斯·威森特種手槍彈(.44 S&W Special)。由於和.44俄國型相比僅有彈殼長度不同,設計發射.44特種手槍彈的轉輪手槍都可以正常使用.44俄國型手槍彈,也算是給使用帶來了一些方便。

(.44 S&W Special)

由於史密斯·威森公司的"新世紀"型轉輪手槍設計的很出色,新子彈也繼承了前輩精準可靠的優點,在1908年正式推出以後頗受歡迎。但很多喜歡手工組裝子彈的玩家們很快就發現,.44特種手槍彈的彈殼堅固厚實而且容量頗大,其性能潛力還遠沒有發揮出來。於是,他們私下裡交流不同型號的火藥和彈頭的搭配方案,形成了一個自稱為".44協會"的非正式的組織,目的就是探索這種子彈的性能極限,獲得更好的自衛和狩獵表現。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著名作家埃爾莫?凱斯(Elmer Keith)。

(Elmer Keith就是這個老爺子,嘴上叼著的雪茄是招牌性的個人標誌)

凱斯此人熱衷於嘗試增強裝葯的手槍彈,硬是把原本設計膛壓只有100MPa出頭的.44特種手槍彈加強到超過200MPa,獲得的性能表現自然與原廠子彈不可同日而語。凱斯稱這種強化後的新子彈為.44特種馬格南手槍彈(.44 Special Magnum)。於是,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撰文建議史密斯·威森公司生產適用這種強力子彈的手槍。只是此時的史密斯·威森公司已經不再生產彈藥了,於是他們把設計和生產新子彈的工作交給了彈藥大廠雷明頓公司。

與之前情況不同的是,新的大幅度強化版的子彈膛壓遠遠超過原版,如果有使用者不慎在為舊子彈設計的槍里誤裝了新子彈,就很可能導致轉輪炸裂之類的嚴重事故,有可能危及使用者的安全。所以,雷明頓公司的解決方案就是繼續加長彈殼到1.285英寸(約32.6mm),這樣一來新子彈就沒法裝進舊子彈的彈膛內,也就避免了事故的發生。雷明頓公司還將子彈的最大膛壓定在了250MPa,可以在7.5英寸(約190mm)的槍管上將240gr.(約15.6g)的彈頭以460m/s的高速射出,槍口動能高達1650J,幾乎是.44特種手槍彈的4倍之多!

得益與大容量彈殼帶來的高裝藥量,.44馬格南手槍彈在槍管更長的步槍和卡賓槍上性能表現還能有明顯的提升。比如在20英寸槍管的槓桿步槍上,240gr.彈頭的.44馬格南彈初速可以達到500m/s,槍口動能接近2000J,已經相當於小口徑步槍彈的水平。因此,用.44馬格南彈的槓桿步槍可以很好的用於狩獵馴鹿大小的獵物,甚至有成功擊殺北極熊乃至大象的例子。

(Marlin M1894槓桿步槍,管狀彈倉可裝10發.44 Magnum)

1956年,.44英寸雷明頓馬格南手槍彈與使用它的史密斯·威森M29型轉輪手槍同步推向市場。這種新的槍/彈組合幾乎是立即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接著被柯爾特巨蟒轉輪手槍、魯格黑鷹轉輪手槍、馬林M1894槓桿步槍,以及名氣頗大的沙漠之鷹自動手槍等一系列槍支採用,並在1971年隨著好萊塢巨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電影《辣手神探》(Dirty Harry)中那段經典的對白「Do you feel lucky, punk?」而聲名大噪,被視為"大威力"的代名詞。此後多年,只要是表現壯碩的硬漢形象,一支.44口徑的轉輪手槍就幾乎成為了標配,從影視到動漫無不如此。例如經典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如怪物般壯碩的海怪,佩槍就是一支史密斯·威森的M29。

(Do you feel lucky, punk?)

.44 Magnum的故事某死人就扯到這裡吧。說到最後還是那句話,名字就只是個名字。你可以叫姬無命,我也可以叫姬無命,千萬別把子彈的「標稱口徑」當真就是了。最後來一個史密斯·威森家各種.44子彈的全家福。


推薦閱讀:

TAG:名不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