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秀美的書畫扇面
摺扇最初只是用來納涼的用具,後來人們開始請書畫家在扇面上行書作畫,很快摺扇被演化成了文人交友時的觀賞把玩之物。幾百年來,人們對扇畫作品的喜愛經久不衰,近日,在北京宏寶堂舉辦的「書畫名家百扇展」上,我們有機會目睹了近現代200位書畫名家的作品,遊歷之中,我們不難感受扇畫藝術的魅力所在。扇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始終受到人們的喜愛,扇畫作品展自然也成為了人們的一個關注熱點。這次宏寶堂舉辦的《書畫名家百扇展》上,扇畫作品涉及了國畫中的山水花鳥,書法囊括了真、草、隸、篆;這些作品出自200位書畫名家之手,風格各異,妙筆傳神,比較完整地反映了現代扇畫藝術的基本面貌。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畫院畫家 何鏡涵:看這個現在宏寶堂展覽(的扇畫),水平都相當高,畫得都很好,都很嚴肅,都很精緻。這是沒問題。所以說這些畫反映這一代畫家的水平相當不錯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燕:比如這幅王復羊同志所畫的這幅扇面,小孩放風箏,我覺得這個扇面畫就是一種創新,我為什麼說是創新呢?我覺得真正的創新是在傳統文化基礎上的創新,如果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基礎,這種新文化是中國老百姓不能接受的。整個畫面感覺氣象清新,但是仔細追究它這些形象因素,它都是有傳統文化根底的,比如說整個畫面,他給這些形象都以適當的誇張,你看這裡面出現的一些具體的形象,比如放這個燕風箏,這是北京有名的叫肥燕風箏,我小時候在北京長大,對這種形象是非常熟悉,所以感覺很親切。另外小孩梳的是抓鬏,這個髮型,這都屬於民俗文化里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整個這幅畫,我認為是一種創新的扇面畫,是一幅很不錯的扇面,像這樣的扇面也捨不得拿它來祛暑納涼扇風,還是請回家去,從扇子上摘下去,擱鏡框里。摺扇之所以能成為眾多收藏家的囊中之物,一方面是由於它的實用性,不僅輕薄而且面積大,可以用來扇風納涼,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扇面上的丹青之作。古往今來,許多書畫名家都曾經在扇子上留下了他們的墨跡,與在平坦的宣紙上行書作畫不同,由於摺扇的扇面凸凹不平,所以創作起來更需要巧妙構思,也更需要功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燕:我們現在可以看看擺在這個展覽會正中央的,這是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他的作品,他的書法作品在全國是聞名的,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作為一個書法家,能夠在扇面上來經營位置,這是很不容易,因為扇面它形成的放射形的,整個書法,它的行氣要求有一種向心的形式感,這一點看起來容易,但是實際上做起來並不容易,尤其你行書或者行草來入扇面,弄不好整個扇子上頭的位置上很散亂。但是我覺得你像歐陽先生這幅扇面書法作品,整個寫的布局上非常完整,非常嚴謹,行氣掌握得很好,這個不愧一件書法扇面佳作。扇子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明代以前,人們使用的主要是一種圓形的團扇,後來摺扇從海外傳入中國,由於它能夠摺疊攜帶方便,所以很快被人們接受併流行起來。講究的摺扇不僅要用珍貴的材料製作扇骨,而且還要在扇面上題詩作畫,久而久之,扇畫發展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燕:這個扇字很有意思,上面是一個「戶」,底下是一個「羽」,戶中之羽,可見最早的扇子是羽毛扇,像諸葛亮拿的那個扇子,過去就是為祛暑納涼之用,為生活實用,但是在元朝那時候,從朝鮮半島那兒傳來一種實用品,是摺扇,這個摺扇一旦傳進來之後,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豐厚基礎上,就把它變成了一種獨立的藝術,它從那種生活實用,祛暑納涼的這種用處,而升華為一種藝術品。現在雖然人們仍在使用摺扇納涼,但是作為一類藝術品,摺扇似乎已經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成為了人們心愛的收藏品,從這次宏寶堂舉辦的《書畫名家百扇展》上不難發現,扇畫不僅承載了中國傳統的書畫金石等藝術,而且不斷創新,已經成為書畫市場上的一個投資熱點。北京宏寶堂畫店經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程茂全:扇子作為一種收藏來講,我覺得現在非常有升值的空間,為什麼?因為作為扇畫來講,它不同於別的平紙的一種畫,它有一定難度,而且非常有意思,它好保管,而且不佔地方,比較好保護,所以現在這個扇畫的收藏,現在呈上升趨勢,大多數摺扇的尺寸,高不足20厘米,長不足50厘米,扇面尺幅大約一平方尺。如此大小的作品價值,往往要比相同尺幅的一般書畫作品高出很多,收藏界傳統上一向就有「扇面一尺算二尺」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扇畫的價值所在,這也是它始終受到收藏愛好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
※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詩韻
※【詩詞書畫】五律·游新賓和睦森林公園 hl
※葛向陽書畫作品欣賞之一
※邱漢橋山水畫的氣勢、氣象、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