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漫談太極拳勁路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晨霧 純音樂 - 輕音樂特選系列-悠悠四季

武者,拳也。拳者,勁也。勁者,路也。路者,道也。道路通,則達耶。我的太極之路通達了沒有呢?我想,沒有!生命尚未結束,太極之路還有待走下去。因此只配談談勁路,能不能談好還真不好說……拳架已然打成這樣了,對的,錯的,改也不易了。但勁路卻一直在不斷嘗試:前幾天和弟講起拳架中如封似閉的動作,弟的勁路是外旋分腕,闔勁施按,我體會是內旋分腕,闔勁拍按。從外形上很難看出來,內里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此中沒有對錯,只說明拳路相同,勁路不同。我們各自體驗了對方的勁路,感覺良好——能熟練運用就能很好的發揮。也 在前幾天,網上和一位泉州的庄老師談起太極勁,講到「往來需摺疊」的勁,庄老師強調要走園,走圈。我感覺引化,化打。琢磨了幾天,感覺還是該歸到勁路上的 不同。太極走園走圈沒有錯,是隨順的需要。引化和化打是往來的需要,也需要隨順。各位老師的師承不同,提法不同。比如陳式裡面講螺旋勁,我們叫卷勁。有叫 末梢勁,我們叫鞭稍勁。還有伸筋拔骨,我們叫對拔勁。在網上充分體驗了不同的提法,共同的道理。相同的拳路,不同的勁路,真是百花齊放,令人耳目一新。

這裡想談談勁路和拳路的關係:前段時間在網上和一位逍遙老師談起班侯先生和建侯先生的不同,班侯先生的一式一練,建侯先生則一式多練,很有啟發。結合老師在世時的各方面敘述,以及自己多年的感悟,明白了練拳和練勁的不同方式,不同勁路對拳路的詮釋,真正體味到太極拳的博大精深。在 不同的師承條件下,練拳架的同時實際就逐漸奠定了自己的勁路。由於各人身體條件不同,理解不同,肌肉,韌帶,力量不同,靈敏度不同,都會造成向不同方向發 展。最常見的是左右手,左右腳力量差異造成全身力量不平衡,在接勁和化勁以及發勁方面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彌補,這就會練出不同的勁路和打法,形成習慣的動作 和打破習慣的需要。習慣動作的養成,有利於自己獨特打法的形成,成為殺手鐧,虧也虧在給對手研究提供了破解的線路。這就是給競賽創造了無數勝與敗的機會。 也造成了班侯先生和建侯先生不同的武術理念和不同訓練方式以及對勁路的追求。得機得勢,無定勢,是老師經常掛在嘴上的,所以老師要我們結合各種動作練各種勁。上、中、下,三勁,橫勁。直勁,斜勁等等,最大的方面要出腰腿勁,沒有腰腿勁其他都白搭。

再談談勁路和氣路的關係:這裡的氣路,第一是和呼吸的關係,第二是和所謂丹田的關係。平 緩舒展的太極拳,其特點在於悠揚緩慢,似潺潺流水,流淌的是自然,是隨性,順流隨勢。所以太極拳也是遵循這個規律,平凡之間見真情。在運行中以靜、凈的態 度闡釋悠遠。所以氣氛一定是平緩舒緩的,是自然的,在自然中得氣,在自然中呼吸,和諧於天地自然。氣不能滯,不能急,不能刻意尋找呼吸,尋求丹田之氣。欲速則不達,功到自然成,到一定時候會有氣感上身的,比如手指發脹,丹田充盈,勁能一致等等。所謂丹田之氣是中國文化的一種提法,實際是氣血充足的表現,血含氧量高的表達,同時也是腹部肌隔的運動。

由於推動了下腹部橫隔膜的運動,促進了重心下沉,使平衡加強,起到了紮根的效果。也由於架子下沉的結果,使受力點更合符力學要求,而得到穩固。太 極拳著重於腰部活動,重視腰部鍛煉,使之柔順,充實。由於上腹部隔膜的推動控制,在平衡上更加靈活,敏感,多變,靈動,動作更敏捷,反應更快。由於人的四 肢直接受控於腰椎,在運動中的平衡能力顯得更強,控制能力更好。對手腳的感應更直接。由於神經系統的發達,上身的反應,應該快於下身。這就給練中丹田有了 一個中國式的合理解釋。假如下丹田能給於沉穩的話,那麼中丹田能給於靈。給於動的流動。說到上丹田的話只能說由於氣血充沛,無疑對腦部活動,對智慧有幫助。再加上丹田運用的熟練,隨心所欲,就促進了運動機能提高,使心理素質得到把握,能冷靜處置對手情況。

文/沈行佐 沈行佑


推薦閱讀:

太極拳摔技-世界太極拳網
王新午:太極拳闡宗(2)
太極拳,說不盡的鬆柔
56式太極拳 (二十八)指襠捶
太極雜說 106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