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冤?昭君怨?昭君願?——讀杜甫詩《詠懷古迹(其三)》
[原詩]
詠懷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①, 生長明妃②尚有村③。 一去紫台連朔漠④, 獨留青冢⑤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⑥,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⑧, 分明怨恨曲中論⑨。
[注釋]
①荊門:古屬荊州,今為荊門市。
②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③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迹之意。
④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後,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台:猶紫禁,帝王所居。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⑤青冢:指王昭君長滿青草的墓地。
⑥畫圖句:意謂元帝對著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⑦環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環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⑧千載句:《琴操》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為《昭君怨》。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
⑨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賞析] 眼前景(事)→昔日事(景)→心中情(抒懷∕諷今)
這首詩由寫昭君村開始,進而寫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後突出昭君的怨恨。杜甫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絕唱。」是就這兩個特點說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首詩,我們講一個背景。1961年,周總理曾經建議曹禺寫一寫王昭君。寫王昭君的文藝作品不少啊,元曲劇作家馬致遠以「昭君出塞」為題材的元雜劇《漢宮秋》,就是一部藝術性很高的名作,為什麼還要再寫呢?原來,舊時代文人以漢族為中心,認為昭君出塞是一件屈辱的事情。馬致遠筆下的王昭君就籠罩在凄涼傷感的情緒中,她被迫出嫁匈奴,一路留下她的淚水和哀婉的歌聲,走到黑水,她投江而死了。
到了明朝,才有人開始一反凄涼的情調來寫昭君出塞。但是,只有到了各民族團結一心的新時代,才能重新認識王昭君的歷史貢獻。歷史學家翦伯贊明確指出:王昭君是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出塞的和親帶來了邊境50餘年的和平,遠比戰爭政策好得多。他讚頌道:「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響箭)無聲五十年。」曹禺的《王昭君》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寫出來的。
比較了這樣相反的歷史觀,我們再來讀杜甫的這首詩。
杜甫詩的首聯點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環境。一個「赴」字突現了三峽和荊門那種山連嶺接、雄奇生動的走向和動勢,進而定格在昭君村。畫面的底色不是陰柔的秀麗,而是陽剛的偉岸,為描寫昭君做了很好的鋪墊。
頷聯用極簡短而雄渾有力的詩句概括了王昭君的悲劇一生。「一去」是悲之始,「獨留」是悲之結。「黃昏」,當作「昏黃」,這裡指昏黃的風沙。一是為了與上句的「朔漠」對仗,二是為了協韻,所以倒裝。
頸聯從昭君命運的轉折點說起,寫她生前不遇的原因,並將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後的月下幽魂相對照,文字對仗工巧,又蘊含著無窮感慨。詩人對昭君埋沒宮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獨幽的際遇深表同情。
尾聯正面寫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個遠嫁女子永遠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昭君之前有江都王女遠嫁於西域烏孫王,就傳說曾借琵琶抒發憂傷。後人與昭君的故事攙合起來,寫出《昭君怨》等琴曲,於是,就有王昭君慣彈琵琶的說法。
在封建時代,深宮中的妃嬪無論有著怎樣的美貌和才氣,都只能充作帝王的玩物;而一旦要需要有人去充當投降異族的貢品時,她們往往被毫不留情地扔出去。杜甫著眼於昭君怨,是有道理的;而且杜甫當時身處異地、遠離故鄉的處境和昭君相似,從詩題《詠懷古迹》可知,詩人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也是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
那麼可以說昭君冤嗎?不對,她並非被迫出塞,也沒有在即將越過邊界時投江而死。她深明大義,勇於犧牲,自願作為民族和親的代表,走向那遙遠的異國他鄉。說她「冤」就把這種行為說成受到了不應該的懲罰。這是不合實際的。
那麼能否說昭君怨呢?杜甫就是著眼於此的。但是這隻能說是他持有傳統文人的觀點而沒有突破。我們應該理解他的歷史觀時代內涵,但不必亦步亦趨。
至於有人說昭君願,恐怕也還得有更深入的分析來說明。但是她遠嫁異域,促進民族友好是自覺的行為。今天她應該受到歷史的紀念。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重寫《王昭君》的歷史必要。
推薦閱讀:
※杜甫的「江湖」
※怎麼賞析杜甫的《八陣圖》?
※杜甫的詩全集
※精讀《唐詩三百首》010: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DF216翻譯對比:遣興二首(杜甫)
TAG: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