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年科舉試   文武兩狀元

千年科舉試 文武兩狀元

導視: 狀元,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特殊產物,在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歷程中,總共產生了700多名狀元,這700多狀元中,就有兩位,是鄒平籍的。他們一文一武,一個官至樞密院判,一個是清朝平定叛亂、鎮守邊疆的功臣。宦海沉浮,兩位出身鄒平的狀元郎,在那個帝王時代,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際遇,書寫了怎樣的傳奇人生?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即將播出。

每年的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渠道,就個體而言,它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在我國的古代,是怎樣選拔人才的呢?在我們鄒平縣的歷史上,古代的「高考」當中,又出現過哪一些優秀的人才呢?我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古代選拔人才的制度。它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變:第一階段是世襲制。秦朝以前管理國家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這些人,他們的爵位和封地都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孩子不管品行和才華優劣,都能夠有權利世襲他祖上的爵位和封地,顯然這一種選人用人的制度,是不利於社會和國家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叫察舉制。到了漢朝的時候,這一種世襲制度,逐漸被廢棄了。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意識到必須從民間大範圍的去選拔人才。比方說,西漢的初年,像張良、像韓信、像蕭何,這些人的出身都不顯貴,但是在國家建立和建設過程當中確實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朝廷就想了一個辦法,由地方上的各級官吏,不計出身,來發現、推薦人才,這一種辦法就叫察舉制。當然它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在發現選拔人才的時候,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第三個階段叫九品中正制。這是到了魏文帝的時候,一個叫陳群的大臣,發明了這種辦法。是在漢朝察舉制的基礎上一種改良的辦法,怎麼改良呢?選拔下面這些人才的時候,不是由地方的官員來推薦了,而是由皇帝專門委派官員,這些官員叫中正官,他到地方上去專門從事發現選拔推薦人才的這一項工作。他發現的這一些人才呢,根據他的出身,根據他的才華,根據他的品德等,分成了九個等次,以備皇帝錄用這些人才。當然九品中正制比察舉制進步了不少,改良了不少,但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依然是沒有客觀的選人用人的標準,再就是從中央下來的官員,他們對地方很不了解,從某種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地方官員的推薦,地方官員在推薦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的子弟,舞弊推薦在所難免。因此說,九品中正制在封建社會的選人用人當中,依然不能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要。第四個階段叫科舉制。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封建社會的制度了,科舉制被稱為我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就是今天的高考,依然還沿用著不少封建社會的科舉制的一些辦法。它為我國封建社會確實選拔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那麼科舉制到底是一種什麼辦法呢,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分科考試來舉士。是我國封建社會讀書、考試、做官一個基本的制度。它始自於隋朝的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結束於光緒31年,也就是1905年。在中國封建社會,進行了長達1300年的科舉考試製度。儘管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期,在科舉考試的時候,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大體的方式和程序,是基本一致的。就是通過三次考試,第一次叫鄉試,通過鄉試產生舉人,就是咱們比較熟悉的舉人這一個詞,第一名叫解元。第二次考試,舉人要進行第二次考試,這一次考試要到京城裡面,叫會試。會試的優秀者叫貢生,第一名叫會員。像北京、南京都有貢院,就是專供會試用的考試場所,通過會試,再產生的這些優秀的人才,要進入下一次考試了,叫殿試,也叫廷試。這些貢生,要在金鑾殿上,接受皇帝的策問,當然有的朝代,是皇帝專門委派高官,去進行督考,有的朝代是皇帝直接進行出題命考。皇帝直接出題命考,始自於唐朝的武則天,歷史上有「策問貢生於洛城殿」的記載。她親自出題來考試,通過殿試再錄取的這些優秀人才,就叫進士。「進士」就是進授爵祿的意思。每年產生的進士,大概是一百多人,進士又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最優秀的叫一甲進士,一共三個,一甲當中的第一名叫狀元,一甲當中的第二名叫探花,一甲當中的第三名叫榜眼。進士的第二類,大約是有四五十個人,叫賜進士出身,進士當中的第三類,大約也有四五十個人,叫賜同進士出身。在長達1000多年的古代科舉考試當中,據史料的不完全記載,中國一共產生了731名狀元,其中180名武狀元和一名女狀元。武狀元一詞,是宋代正式開始的。而開設「武科」是始於唐朝的武則天。剛開始設武科的時候,點「武狀元」是由兵部負責,沒有形成制度,真正武狀元形成制度,是在宋代才開始的。這一名女狀元,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傅善祥。著籍入考的,有明確籍貫載入的,山東一共產生了三十名狀元。在咱們鄒平就有兩名,其中一名文狀元,是元代的王文燁,另一名是一名武狀元,是清代的王應統。

解說1 元代的王文燁,是鄒平出的第一位狀元郎,他曾先後擔任過國史編修、內台御史、樞密院判三種職務。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朝代,王文燁以一個漢人的身份如何能佔據如此重要的職務?王文燁死後,青城和齊東兩地都修建了文昌閣來紀念他,出身鄒平的王文燁為何會受到青城人的推崇?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正在播出。

王文燁,字章甫,古齊東縣人,據我目前的考證,王文燁是今天鄒平縣檯子鎮長庄村人,或者是舊城村人,生卒年月不詳。他是在元朝的至順元年,也就是1330年的時,考中的左榜狀元。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一個朝代,蒙古是一個尚武的民族,他不太主張通過制度、通過文治去管理國家。因此建元之初,曾經一度廢除了科舉考試。元朝經歷了160多年,在歷史上一共進行了十六次科舉考試,產生了32名狀元。那時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就是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和平時的社會等級一樣分成兩類人,一類叫上等人,一類叫下等人。上等人是指誰呢?是指蒙古人和色目人,專門命題考試,叫右榜。把漢人和南人叫下等人,他在左榜進行考試。右榜產生一名狀元、左榜產生一名狀元。可以看出,元代的漢人王文燁能夠考中狀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王文燁考中狀元以後,被安置在翰林院做「國史修撰」,「國史修撰」是什麼官職呢?國史修撰就是專門為皇帝草擬詔策,另一個作用,就是作為國家的高級人才,儲備在這裡。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也安置在翰林院,但是他們叫「翰林院國史修編」,也作為高級人才儲備在這裡。後來王文燁官至「內台御史」,「內台御史」是什麼官職呢?就是專門監察朝廷裡面這些官員的行為。再後來官至「樞密院判」。「樞密院判」是什麼官職?樞密院是管理國家軍隊的,樞密院判就是在管理國家軍隊的機構當中,一個比較大的官職。元朝的時候,在中央裡面,設立了三個重要的機構,一個叫「中書省」,是負責管理全國的行政工作,中書令一般是由太子擔任,一般人是坐不上這個官的。第二個機構,就叫「樞密院」,它負責管理全國的軍事事務。再一個機構叫「御史台」,負責監察管理全國上下的各級官吏。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王文燁始終是在朝為官,並且是一個不小的官職,「樞密院判」和「內台御史」,都是正三品。王文燁考取狀元,並且在朝為這麼大的官,可是在《元史》的記載當中,卻寥寥無幾,我的推測是,這可能與元朝當權者歧視漢人、歧視文人有很大的關係。遍查《元史》,關於王文燁的記載,只有這聊聊數語:「紀第34卷文宗之三中記載:三月戊午,廷試進士,賜篤列圖、王文燁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王文燁累官至樞密院判」。僅此記載而已,篤列圖就是上文我說到的,他是一個色目人,是上等人,他是右榜的狀元。

在我們檯子鎮,有這樣一個傳說,說王文燁的父親,是一個有名的舵手,就是專門搞船運的。元朝的時候,黃河不是從我們這個地方入海的,是奪江蘇的淮河入海。今天在黃河河道是什麼河呢?它叫大清河,是山東省境內的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東到大海,北到遼東半島,西到中原地區,把東北的木材和糧食都是通過這一條大清河轉運到山東以至中原地區。王文燁的家就在大清河的邊上,王文燁的父親,就是在本村一個擁有好幾艘大貨船的家裡給人家當舵手。傳說有一次出海,遇到了大風浪,船毀人亡。王文燁的父親,緊抱一塊船板,幸運逃生,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孤島上沒有人煙,但是動物很多。後被黑猩猩所救。後來王文燁的父親就留在了這個孤島上,和黑猩猩生下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就是傳說當中的王文燁。第二、三年,有一天,有一艘貨船,從孤島邊走過,王文燁父親一看,正是他東家的貨船,馬上抱上幼小的王文燁,搭船而逃。此時黑猩猩趕來了,但已經晚了。撕心裂肺地吼叫,看來表達的意思就是要麼把孩子給我留下,要麼把我也一塊帶上。當它看到沒有希望的時候,就跳海溺水而亡。據傳說,王文燁考中狀元回鄉祭祖的時候,還有一張黑猩猩的皮從天而降。當然這一段驚心動魄、蕩氣迴腸且帶有迷信色彩的傳說故事已經無從考證。今天來看,人和猩猩生下孩子,而且如此聰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還是後人為了神化王文燁,而專門杜撰的這一則故事,還是王文燁的父親為向妻子交代私生子而編造的謊言,都已經無從考證。

後來王文燁就跟隨他的母親,常住在青城的舅舅家,為什麼呢?因為王文燁的父親常年跑水運,常年在外。他和他母親就居住在青城的舅舅家。舅舅是一個讀書人,是書香門第,因此說,王文燁從小就接觸文墨,很聰明。當地人都稱他為「小神童」,官宦賢達看了這個孩子以後,送他一句話,說此人「玉光劍氣、終不可掩」。

一直到了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的時候,齊東這個地方,再也沒有出過狀元,也沒有出過探花,也沒有出過榜眼。人們為了聚集文脈,為了紀念王文燁,也為了鞭策後人,鼓勵後人好好學習、考取功名,就在青城的十字街,最繁華的地段,為王文燁修建了一座文昌閣。齊東人聽說以後,王文燁老家是齊東啊,也在齊東縣城的十字街,最繁華的地段,修建了文昌閣。據說,兩座文昌閣,一模一樣。一圖兩建。看來,在古代的時候,也有爭奪名人的習慣。文昌閣也叫魁星樓,像章丘的朱家峪,就有魁星樓,在正北門這個地方。「文昌閣」這個名字咱能夠理解,因為傳說當中的文昌帝,是主管功名利祿的神,修建這一個樓呢,以他的名字來命名「文昌閣」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又叫魁星樓呢?這裡邊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魁星,本來是指北斗七星的前四顆星,叫奎星。後來又怎麼變成了人呢?又怎麼樣演化成了神呢?據傳說,(朝代已經無所考證了)有一個秀才,醜陋無比,據史書記載是:赤發環眼、鼻子像蒜頭、嘴像痰盂,個子很矮、這還不算,滿臉的麻子,走路還是一條瘸腿。可是這一個人呢,才高八斗,文章寫得特別好。考中好幾次了,尤其是鄉試會、試的時候。都是在面試的時候,被打下去了。這一年,又是鄉試會、試高居榜首,考官們就大著膽子,把他推薦到廷試上了,就是第三次考試。來到朝堂之上,皇帝一看秀才這個樣子,就緊鎖眉頭,很不高興。但是呢,還是耐著性子,問了他一個問題,他說你這一個人,你臉上這些「麻子」是怎麼搞得?他說:「回聖上,我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我臉上的麻子和天上的星星是相映的,您再看天象的時候,就可以看一下我的臉了」。皇帝一聽,這個人挺有意思,緊鎖的眉頭,稍微放了一下。我問你第二個問題:說說你這條瘸腿是怎麼搞得。秀才回答:「說我這條瘸腿,這是一腳跳龍門,獨佔鰲頭」。皇帝一聽,這個人,挺有趣,也挺有文采。那我問你第三個問題:你要如實地回答,你的文章寫得到底怎麼樣?秀才回答:「天下文章屬吾縣,吾縣文章屬吾鄉,吾鄉文章屬舍弟,舍弟請我改文章」。很顯然我的文章就是天下第一。皇帝馬上就抄過他的卷宗,打開一看,拍案叫絕。文章寫得太美了,太好了,立即點了他頭名狀元。現在的「魁」字,就是左邊一個鬼,右邊一個斗啊,意思就是說,鬼相,但是才高八斗。根據道教的傳說,後來這個人,去世以後,升天做了北斗七星最耀眼的這前四顆星,他管什麼呢?在天上,他就管功名。大多數的魁星樓,都供著這一個魁星的像,咱再看到的時候,對他這個丑相,就能夠理解了。他右手握著的那一支硃筆,據說呢,就是用來點狀元,點榜眼,點探花的。不是有一個說法叫「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硃筆不點頭」就說你有再高的學問,硃筆不點你,那你也沒辦法。來自道教的這一個傳說,為「魁星樓、魁星」一詞,作了一個很好的注釋。

紀念王文燁的魁星樓,不管是從遠處看,還是從近處看,都非常的精美,壯觀。它分為上下三層,底座是用大塊的青磚壘砌而成,有東、西、南、北四個拱門。拱門高三米多,寬四米多,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均從拱門下穿過,顯得非常的熱鬧。拱門的上方,分別寫有:文台、魁樓、龍騰、鳳起各兩個鎦金的大字,也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二層和三層全為木質的結構。前幾天,我們一行人,曾經到青城,去專門考察了這一座魁星樓,每一層的每一面,均為六柱五門,裡邊雕樑畫棟,精美絕倫。魁星樓最高的塔檐下面,寫有一塊牌匾「文昌閣」,字跡虯勁,非常地漂亮。齊東縣城的魁星樓,由於黃河水患,在早年已經消失了,青城的魁星樓還保存完好。據齊東縣誌記載,王文燁,「勵志勤學,博通經史,文章政事,為後人所尚」就是說他寫的文章和他留下的這些事迹、這些故事,後人非常地欣賞。王文燁去世以後,他的墳墓建在距古齊東縣城西北37華里的地方。由於黃河河道的變遷,現在已經屬於濟陽縣。當地的人們,非常親切地稱之為「狀元墳」。墳前,還有一座特殊的建築,叫 「文筆峰」。是用大個的青磚,壘砌而成的,遠看呢,就像一支巨大的毛筆挺立在那裡,人們可以從文筆峰的底端,旋轉走到文筆峰的頂端,相傳文筆峰也是為王文燁所建,文革期間被毀。

解說2 王文燁之後,清朝康熙年間,鄒平又出了一位武狀元王應統,王應統性格耿直,平叛戍邊,屢有建樹,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卻在如日中天之時黯淡還鄉,這中間,有著怎樣的曲折遭遇?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正在播出。

咱們鄒平縣的歷史上,除了元代的文狀元王文燁以外,在清朝的康熙年間,也就是1688年的時候,還出了一個武狀元,他叫王應統,是古長山縣人。王應統考中狀元以後,官拜參將,在朝廷當中一個不小的武官。王應統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官宦之家。這一個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胸懷韜略,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玉面儒將軍」。歷史對王應統的記載,非常地多,這裡我可以說兩個小故事:有一年王應統奉旨去征討准葛爾,平定準葛爾叛亂,這在清朝歷史上是一件大事,准葛爾在哪裡呢?在今天的烏蘭巴託附近。長途跋涉的好幾個營中,王應統是其中一個營的將領。走了好長一段路以後,有一些營的將領,為了加快行軍的速度,也為了省事兒吧,他們賣掉了好多的軍糧和馬草。由於缺乏對形勢的判斷,他們認為,接近戰場的時候,再用這些銀子,把糧草買起來就可以了。但是,王應統堅決反對,人在必須糧草在。真正進入沙漠腹地以後,大漠無邊,很多營看著銀子,人馬挨餓。此時,都求救於王應統,讓王應統想辦法。可見王應統,儘管是一個武官,他不僅僅表現在作戰上,他在謀略上,也是高人一籌的。還有一次,他奉旨戍邊,就是鎮守邊疆,他採取了和前幾任不同的辦法。他讓邊疆之上的這些牧民,相互交往,不為敵,互通有無,在邊境上開了好多的通商口岸。並且教育這些牧民們,不能光放牧,還要學習種糧。糧和牧必須結合起來。這些牧民的生活就更加穩定了,所以,邊疆就更加穩定了。有一年,大雪來的特別早、特別大,那些不學習種糧,專門放牧的人,牲畜凍死了,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就更加欽佩王應統所推出的這些政策。由於王應統功績卓著,康熙皇帝非常賞識王應統,曾經四次點名召見王應統;三次特旨委任王應統;賜給他金盔甲,御書的牌匾;還賜給他的父母每人一副老花鏡;1699年和1700年的時候,兩次破格提拔。這在古代封建社會為官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王應統為人耿直,勤於政事,很少拿出時間去疏通上上下下的這些官場的關係,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年康熙皇帝南巡歸來,就駐紮在王應統守衛的河南的一地上。他手下的那些官員就提了一個建議:咱拿出一部分軍餉,去打點一下康熙皇帝身邊的這些近臣內侍,好為我們後來的平步青雲,官途通暢買一條路子,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王應統一口回絕,堅決反對。得罪了康熙皇帝身邊的這些近臣內侍。在康熙皇帝面前幾次三番讒陷王應統。最後,王應統被罷官,發配到西北地區。當康熙皇帝批這個奏摺的時候,一看是發配王應統到西北地區,很遠,就給他留了一些情面,就是准他回家,頤養天年。王應統就回到了長山縣老家,不再為官了。回家以後,他工於書法,特別喜歡王羲之父子的草書。並且經常切磋文史,清朝康熙年間,長山縣的縣誌,其中王應統就是主編之一。可惜王應統其壽不高,在52歲的時候,病死家中。

搜集整理這一段塵封多年的歷史史料,回憶我們鄒平縣歷史上的這一文一武兩位狀元,目的在於進一步佐證我們鄒平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進一步佐證我們鄒平縣歷史上就是一個文化強縣,一個文化大縣。梳理這一段遠去的歷史,目的還在於,告訴我們的後人,要好好學習,勤奮讀書,為家鄉,爭取更大的榮譽,為祖國的建設盡上自己更大的貢獻。

千年科舉試 文武兩狀元

導視: 狀元,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特殊產物,在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歷程中,總共產生了700多名狀元,這700多狀元中,就有兩位,是鄒平籍的。他們一文一武,一個官至樞密院判,一個是清朝平定叛亂、鎮守邊疆的功臣。宦海沉浮,兩位出身鄒平的狀元郎,在那個帝王時代,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際遇,書寫了怎樣的傳奇人生?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即將播出。

每年的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渠道,就個體而言,它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在我國的古代,是怎樣選拔人才的呢?在我們鄒平縣的歷史上,古代的「高考」當中,又出現過哪一些優秀的人才呢?我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古代選拔人才的制度。它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變:第一階段是世襲制。秦朝以前管理國家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這些人,他們的爵位和封地都是世襲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孩子不管品行和才華優劣,都能夠有權利世襲他祖上的爵位和封地,顯然這一種選人用人的制度,是不利於社會和國家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叫察舉制。到了漢朝的時候,這一種世襲制度,逐漸被廢棄了。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意識到必須從民間大範圍的去選拔人才。比方說,西漢的初年,像張良、像韓信、像蕭何,這些人的出身都不顯貴,但是在國家建立和建設過程當中確實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朝廷就想了一個辦法,由地方上的各級官吏,不計出身,來發現、推薦人才,這一種辦法就叫察舉制。當然它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在發現選拔人才的時候,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第三個階段叫九品中正制。這是到了魏文帝的時候,一個叫陳群的大臣,發明了這種辦法。是在漢朝察舉制的基礎上一種改良的辦法,怎麼改良呢?選拔下面這些人才的時候,不是由地方的官員來推薦了,而是由皇帝專門委派官員,這些官員叫中正官,他到地方上去專門從事發現選拔推薦人才的這一項工作。他發現的這一些人才呢,根據他的出身,根據他的才華,根據他的品德等,分成了九個等次,以備皇帝錄用這些人才。當然九品中正制比察舉制進步了不少,改良了不少,但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依然是沒有客觀的選人用人的標準,再就是從中央下來的官員,他們對地方很不了解,從某種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地方官員的推薦,地方官員在推薦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的子弟,舞弊推薦在所難免。因此說,九品中正制在封建社會的選人用人當中,依然不能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要。第四個階段叫科舉制。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封建社會的制度了,科舉制被稱為我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就是今天的高考,依然還沿用著不少封建社會的科舉制的一些辦法。它為我國封建社會確實選拔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那麼科舉制到底是一種什麼辦法呢,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分科考試來舉士。是我國封建社會讀書、考試、做官一個基本的制度。它始自於隋朝的大業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結束於光緒31年,也就是1905年。在中國封建社會,進行了長達1300年的科舉考試製度。儘管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期,在科舉考試的時候,有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大體的方式和程序,是基本一致的。就是通過三次考試,第一次叫鄉試,通過鄉試產生舉人,就是咱們比較熟悉的舉人這一個詞,第一名叫解元。第二次考試,舉人要進行第二次考試,這一次考試要到京城裡面,叫會試。會試的優秀者叫貢生,第一名叫會員。像北京、南京都有貢院,就是專供會試用的考試場所,通過會試,再產生的這些優秀的人才,要進入下一次考試了,叫殿試,也叫廷試。這些貢生,要在金鑾殿上,接受皇帝的策問,當然有的朝代,是皇帝專門委派高官,去進行督考,有的朝代是皇帝直接進行出題命考。皇帝直接出題命考,始自於唐朝的武則天,歷史上有「策問貢生於洛城殿」的記載。她親自出題來考試,通過殿試再錄取的這些優秀人才,就叫進士。「進士」就是進授爵祿的意思。每年產生的進士,大概是一百多人,進士又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最優秀的叫一甲進士,一共三個,一甲當中的第一名叫狀元,一甲當中的第二名叫探花,一甲當中的第三名叫榜眼。進士的第二類,大約是有四五十個人,叫賜進士出身,進士當中的第三類,大約也有四五十個人,叫賜同進士出身。在長達1000多年的古代科舉考試當中,據史料的不完全記載,中國一共產生了731名狀元,其中180名武狀元和一名女狀元。武狀元一詞,是宋代正式開始的。而開設「武科」是始於唐朝的武則天。剛開始設武科的時候,點「武狀元」是由兵部負責,沒有形成制度,真正武狀元形成制度,是在宋代才開始的。這一名女狀元,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傅善祥。著籍入考的,有明確籍貫載入的,山東一共產生了三十名狀元。在咱們鄒平就有兩名,其中一名文狀元,是元代的王文燁,另一名是一名武狀元,是清代的王應統。

解說1 元代的王文燁,是鄒平出的第一位狀元郎,他曾先後擔任過國史編修、內台御史、樞密院判三種職務。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朝代,王文燁以一個漢人的身份如何能佔據如此重要的職務?王文燁死後,青城和齊東兩地都修建了文昌閣來紀念他,出身鄒平的王文燁為何會受到青城人的推崇?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正在播出。

王文燁,字章甫,古齊東縣人,據我目前的考證,王文燁是今天鄒平縣檯子鎮長庄村人,或者是舊城村人,生卒年月不詳。他是在元朝的至順元年,也就是1330年的時,考中的左榜狀元。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一個朝代,蒙古是一個尚武的民族,他不太主張通過制度、通過文治去管理國家。因此建元之初,曾經一度廢除了科舉考試。元朝經歷了160多年,在歷史上一共進行了十六次科舉考試,產生了32名狀元。那時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就是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和平時的社會等級一樣分成兩類人,一類叫上等人,一類叫下等人。上等人是指誰呢?是指蒙古人和色目人,專門命題考試,叫右榜。把漢人和南人叫下等人,他在左榜進行考試。右榜產生一名狀元、左榜產生一名狀元。可以看出,元代的漢人王文燁能夠考中狀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王文燁考中狀元以後,被安置在翰林院做「國史修撰」,「國史修撰」是什麼官職呢?國史修撰就是專門為皇帝草擬詔策,另一個作用,就是作為國家的高級人才,儲備在這裡。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也安置在翰林院,但是他們叫「翰林院國史修編」,也作為高級人才儲備在這裡。後來王文燁官至「內台御史」,「內台御史」是什麼官職呢?就是專門監察朝廷裡面這些官員的行為。再後來官至「樞密院判」。「樞密院判」是什麼官職?樞密院是管理國家軍隊的,樞密院判就是在管理國家軍隊的機構當中,一個比較大的官職。元朝的時候,在中央裡面,設立了三個重要的機構,一個叫「中書省」,是負責管理全國的行政工作,中書令一般是由太子擔任,一般人是坐不上這個官的。第二個機構,就叫「樞密院」,它負責管理全國的軍事事務。再一個機構叫「御史台」,負責監察管理全國上下的各級官吏。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王文燁始終是在朝為官,並且是一個不小的官職,「樞密院判」和「內台御史」,都是正三品。王文燁考取狀元,並且在朝為這麼大的官,可是在《元史》的記載當中,卻寥寥無幾,我的推測是,這可能與元朝當權者歧視漢人、歧視文人有很大的關係。遍查《元史》,關於王文燁的記載,只有這聊聊數語:「紀第34卷文宗之三中記載:三月戊午,廷試進士,賜篤列圖、王文燁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王文燁累官至樞密院判」。僅此記載而已,篤列圖就是上文我說到的,他是一個色目人,是上等人,他是右榜的狀元。

在我們檯子鎮,有這樣一個傳說,說王文燁的父親,是一個有名的舵手,就是專門搞船運的。元朝的時候,黃河不是從我們這個地方入海的,是奪江蘇的淮河入海。今天在黃河河道是什麼河呢?它叫大清河,是山東省境內的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東到大海,北到遼東半島,西到中原地區,把東北的木材和糧食都是通過這一條大清河轉運到山東以至中原地區。王文燁的家就在大清河的邊上,王文燁的父親,就是在本村一個擁有好幾艘大貨船的家裡給人家當舵手。傳說有一次出海,遇到了大風浪,船毀人亡。王文燁的父親,緊抱一塊船板,幸運逃生,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孤島上沒有人煙,但是動物很多。後被黑猩猩所救。後來王文燁的父親就留在了這個孤島上,和黑猩猩生下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就是傳說當中的王文燁。第二、三年,有一天,有一艘貨船,從孤島邊走過,王文燁父親一看,正是他東家的貨船,馬上抱上幼小的王文燁,搭船而逃。此時黑猩猩趕來了,但已經晚了。撕心裂肺地吼叫,看來表達的意思就是要麼把孩子給我留下,要麼把我也一塊帶上。當它看到沒有希望的時候,就跳海溺水而亡。據傳說,王文燁考中狀元回鄉祭祖的時候,還有一張黑猩猩的皮從天而降。當然這一段驚心動魄、蕩氣迴腸且帶有迷信色彩的傳說故事已經無從考證。今天來看,人和猩猩生下孩子,而且如此聰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還是後人為了神化王文燁,而專門杜撰的這一則故事,還是王文燁的父親為向妻子交代私生子而編造的謊言,都已經無從考證。

後來王文燁就跟隨他的母親,常住在青城的舅舅家,為什麼呢?因為王文燁的父親常年跑水運,常年在外。他和他母親就居住在青城的舅舅家。舅舅是一個讀書人,是書香門第,因此說,王文燁從小就接觸文墨,很聰明。當地人都稱他為「小神童」,官宦賢達看了這個孩子以後,送他一句話,說此人「玉光劍氣、終不可掩」。

一直到了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的時候,齊東這個地方,再也沒有出過狀元,也沒有出過探花,也沒有出過榜眼。人們為了聚集文脈,為了紀念王文燁,也為了鞭策後人,鼓勵後人好好學習、考取功名,就在青城的十字街,最繁華的地段,為王文燁修建了一座文昌閣。齊東人聽說以後,王文燁老家是齊東啊,也在齊東縣城的十字街,最繁華的地段,修建了文昌閣。據說,兩座文昌閣,一模一樣。一圖兩建。看來,在古代的時候,也有爭奪名人的習慣。文昌閣也叫魁星樓,像章丘的朱家峪,就有魁星樓,在正北門這個地方。「文昌閣」這個名字咱能夠理解,因為傳說當中的文昌帝,是主管功名利祿的神,修建這一個樓呢,以他的名字來命名「文昌閣」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又叫魁星樓呢?這裡邊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魁星,本來是指北斗七星的前四顆星,叫奎星。後來又怎麼變成了人呢?又怎麼樣演化成了神呢?據傳說,(朝代已經無所考證了)有一個秀才,醜陋無比,據史書記載是:赤發環眼、鼻子像蒜頭、嘴像痰盂,個子很矮、這還不算,滿臉的麻子,走路還是一條瘸腿。可是這一個人呢,才高八斗,文章寫得特別好。考中好幾次了,尤其是鄉試會、試的時候。都是在面試的時候,被打下去了。這一年,又是鄉試會、試高居榜首,考官們就大著膽子,把他推薦到廷試上了,就是第三次考試。來到朝堂之上,皇帝一看秀才這個樣子,就緊鎖眉頭,很不高興。但是呢,還是耐著性子,問了他一個問題,他說你這一個人,你臉上這些「麻子」是怎麼搞得?他說:「回聖上,我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我臉上的麻子和天上的星星是相映的,您再看天象的時候,就可以看一下我的臉了」。皇帝一聽,這個人挺有意思,緊鎖的眉頭,稍微放了一下。我問你第二個問題:說說你這條瘸腿是怎麼搞得。秀才回答:「說我這條瘸腿,這是一腳跳龍門,獨佔鰲頭」。皇帝一聽,這個人,挺有趣,也挺有文采。那我問你第三個問題:你要如實地回答,你的文章寫得到底怎麼樣?秀才回答:「天下文章屬吾縣,吾縣文章屬吾鄉,吾鄉文章屬舍弟,舍弟請我改文章」。很顯然我的文章就是天下第一。皇帝馬上就抄過他的卷宗,打開一看,拍案叫絕。文章寫得太美了,太好了,立即點了他頭名狀元。現在的「魁」字,就是左邊一個鬼,右邊一個斗啊,意思就是說,鬼相,但是才高八斗。根據道教的傳說,後來這個人,去世以後,升天做了北斗七星最耀眼的這前四顆星,他管什麼呢?在天上,他就管功名。大多數的魁星樓,都供著這一個魁星的像,咱再看到的時候,對他這個丑相,就能夠理解了。他右手握著的那一支硃筆,據說呢,就是用來點狀元,點榜眼,點探花的。不是有一個說法叫「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硃筆不點頭」就說你有再高的學問,硃筆不點你,那你也沒辦法。來自道教的這一個傳說,為「魁星樓、魁星」一詞,作了一個很好的注釋。

紀念王文燁的魁星樓,不管是從遠處看,還是從近處看,都非常的精美,壯觀。它分為上下三層,底座是用大塊的青磚壘砌而成,有東、西、南、北四個拱門。拱門高三米多,寬四米多,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均從拱門下穿過,顯得非常的熱鬧。拱門的上方,分別寫有:文台、魁樓、龍騰、鳳起各兩個鎦金的大字,也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二層和三層全為木質的結構。前幾天,我們一行人,曾經到青城,去專門考察了這一座魁星樓,每一層的每一面,均為六柱五門,裡邊雕樑畫棟,精美絕倫。魁星樓最高的塔檐下面,寫有一塊牌匾「文昌閣」,字跡虯勁,非常地漂亮。齊東縣城的魁星樓,由於黃河水患,在早年已經消失了,青城的魁星樓還保存完好。據齊東縣誌記載,王文燁,「勵志勤學,博通經史,文章政事,為後人所尚」就是說他寫的文章和他留下的這些事迹、這些故事,後人非常地欣賞。王文燁去世以後,他的墳墓建在距古齊東縣城西北37華里的地方。由於黃河河道的變遷,現在已經屬於濟陽縣。當地的人們,非常親切地稱之為「狀元墳」。墳前,還有一座特殊的建築,叫 「文筆峰」。是用大個的青磚,壘砌而成的,遠看呢,就像一支巨大的毛筆挺立在那裡,人們可以從文筆峰的底端,旋轉走到文筆峰的頂端,相傳文筆峰也是為王文燁所建,文革期間被毀。

解說2 王文燁之後,清朝康熙年間,鄒平又出了一位武狀元王應統,王應統性格耿直,平叛戍邊,屢有建樹,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卻在如日中天之時黯淡還鄉,這中間,有著怎樣的曲折遭遇?鄒平縣檯子鎮中心小學副校長王生華為您講述《千年科舉試,文武兩狀元》。鄒平史話,正在播出。

咱們鄒平縣的歷史上,除了元代的文狀元王文燁以外,在清朝的康熙年間,也就是1688年的時候,還出了一個武狀元,他叫王應統,是古長山縣人。王應統考中狀元以後,官拜參將,在朝廷當中一個不小的武官。王應統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官宦之家。這一個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胸懷韜略,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玉面儒將軍」。歷史對王應統的記載,非常地多,這裡我可以說兩個小故事:有一年王應統奉旨去征討准葛爾,平定準葛爾叛亂,這在清朝歷史上是一件大事,准葛爾在哪裡呢?在今天的烏蘭巴託附近。長途跋涉的好幾個營中,王應統是其中一個營的將領。走了好長一段路以後,有一些營的將領,為了加快行軍的速度,也為了省事兒吧,他們賣掉了好多的軍糧和馬草。由於缺乏對形勢的判斷,他們認為,接近戰場的時候,再用這些銀子,把糧草買起來就可以了。但是,王應統堅決反對,人在必須糧草在。真正進入沙漠腹地以後,大漠無邊,很多營看著銀子,人馬挨餓。此時,都求救於王應統,讓王應統想辦法。可見王應統,儘管是一個武官,他不僅僅表現在作戰上,他在謀略上,也是高人一籌的。還有一次,他奉旨戍邊,就是鎮守邊疆,他採取了和前幾任不同的辦法。他讓邊疆之上的這些牧民,相互交往,不為敵,互通有無,在邊境上開了好多的通商口岸。並且教育這些牧民們,不能光放牧,還要學習種糧。糧和牧必須結合起來。這些牧民的生活就更加穩定了,所以,邊疆就更加穩定了。有一年,大雪來的特別早、特別大,那些不學習種糧,專門放牧的人,牲畜凍死了,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就更加欽佩王應統所推出的這些政策。由於王應統功績卓著,康熙皇帝非常賞識王應統,曾經四次點名召見王應統;三次特旨委任王應統;賜給他金盔甲,御書的牌匾;還賜給他的父母每人一副老花鏡;1699年和1700年的時候,兩次破格提拔。這在古代封建社會為官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王應統為人耿直,勤於政事,很少拿出時間去疏通上上下下的這些官場的關係,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一年康熙皇帝南巡歸來,就駐紮在王應統守衛的河南的一地上。他手下的那些官員就提了一個建議:咱拿出一部分軍餉,去打點一下康熙皇帝身邊的這些近臣內侍,好為我們後來的平步青雲,官途通暢買一條路子,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王應統一口回絕,堅決反對。得罪了康熙皇帝身邊的這些近臣內侍。在康熙皇帝面前幾次三番讒陷王應統。最後,王應統被罷官,發配到西北地區。當康熙皇帝批這個奏摺的時候,一看是發配王應統到西北地區,很遠,就給他留了一些情面,就是准他回家,頤養天年。王應統就回到了長山縣老家,不再為官了。回家以後,他工於書法,特別喜歡王羲之父子的草書。並且經常切磋文史,清朝康熙年間,長山縣的縣誌,其中王應統就是主編之一。可惜王應統其壽不高,在52歲的時候,病死家中。

搜集整理這一段塵封多年的歷史史料,回憶我們鄒平縣歷史上的這一文一武兩位狀元,目的在於進一步佐證我們鄒平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進一步佐證我們鄒平縣歷史上就是一個文化強縣,一個文化大縣。梳理這一段遠去的歷史,目的還在於,告訴我們的後人,要好好學習,勤奮讀書,為家鄉,爭取更大的榮譽,為祖國的建設盡上自己更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狀元的樂與悲
明朝有一位狀元因為相貌丑被皇上嫌棄改為了榜眼
「五花八門」 中狀元
堪破《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
醒世歌:羅狀元醒世詩2

TAG: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