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 劉邦只用了八計就贏得了天下(漢書拾遺01)

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劉邦爭奪天下,只用了其中的八計,就在群雄紛爭的秦末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贏家。

我們按時間順序從《漢書高帝本紀》中看看劉邦用了那些計謀。

第一計:走為上;

有頃,沛公起如廁,招樊噲出,置車官屬,獨騎,樊噲、靳強、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使張良留謝羽。

公元前206年,咸陽郊外著名的「鴻門宴」。

當天,一心想置劉邦於死地的范增布下天羅地網,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的怨恨,范增一計不成再出一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項伯的掩護以及樊噲「直入」下,劉邦暫度危機。

緩了一口氣的劉邦終於找到機會,借口上廁所,尿遁而去,走為上。

展開剩餘82%

第二計:反客為主;

羽使卒三萬人從漢王,楚子、諸侯人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張良辭歸韓,漢王送至褒中,因說漢王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亦視項羽無東意。

公元前206年,劉邦首先攻進關中,佔領了咸陽,但項羽雄兵在手,拒不履行之前「先入咸陽者王之」的約定,把各路諸侯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把劉邦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漢中。

劉邦的實力不足以和項羽對抗,只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領兵西走漢中,還燒毀棧道,一方面防備項羽的追殺,一方面表示自己無意東出,來麻痹項羽。

雖然劉邦的舉動顯得很弱勢,但沒有在不利情勢下激化矛盾,起到了反客為主的效果。

第三計:暗度陳倉;

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

公元206年,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

不久,劉邦採用韓信的計謀,表面上積極修復被自己燒毀的棧道,主力部隊悄悄從陳倉故道直撲關中,避開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的正面防禦,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為之後的爭霸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計:反間計;

夏四月,項羽圍漢滎陽,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亞父勸項羽急攻滎陽,漢王患之。陳平反間既行,羽果疑亞父。亞父大怒而去,發病死。

公元前204年,楚漢滎陽之戰,漢軍糧道被項羽截斷,陷入絕境,求和的要求被項羽拒絕。劉邦採納張良的計謀,下血本,給陳平四萬斤黃金,施行反間計。

在陳平的努力下,項羽果然中計,開始懷疑范增,范增一氣之下,出走,途中病死,項羽就此失去最重要的謀士。

第五計:金蟬脫殼;

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遁。

公元前204年,楚漢滎陽之戰,范增雖然死去,但滎陽局勢仍然險惡。

為了讓劉邦成功逃離死地,劉邦的小夥伴紀信擔負起劉邦替身的重任。夜半時分,紀信扮成的假劉邦,在兩千多名婦女扮成的士兵的簇擁下,亂鬨哄從東門湧出,紀信打著劉邦的全套儀仗,宣稱投降。

楚軍聽說劉邦投降,放鬆了警惕,都跑到東門看熱鬧。

混亂之際,真正的劉邦就帶著幾個隨從,從西門逃走。

第六計:圍魏救趙;

轅生說漢王曰:「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願君王出武關,項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息。使韓信等得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復走滎陽。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息,復與之戰,破之必矣。」

公元前204年,為了打破楚漢之間的戰略僵局,劉邦命令韓信、彭越等將領在項羽的大後方頻頻搞事,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項羽派出的部下往往不是韓信、彭越的對手,只好親自出馬,四處救火,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

第七計:趁火打劫;

羽解而東歸。漢王欲西歸,張良、陳平諫曰:「今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此養虎自遺患也。」漢王從之。

公元前203年,項羽和劉邦達成和平協議,劃定楚河漢界,各回各家。在張良、陳平提醒下,劉邦乘項羽部隊糧草不繼,撕毀協議,趁火打劫,全力追擊楚軍。

第八計:關門捉賊;

十二月,圍羽垓下。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

韓信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前軍詐敗,左右包抄,關上了楚軍後撤的通道,包圍起來一通亂拳,楚軍大敗。

項羽無奈固守,又在「四面楚歌」的攻心戰術下,軍心士氣一瀉千里,最後烏江自刎。

事實上,劉邦所採用的這八條計策幾乎沒有一條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都是他採納了張良、陳平、蕭何、韓信、轅生等人意見和建議。

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才是劉邦的王者之道。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推薦閱讀:

豪傑聊大漢(37):直言敢諫周昌 罵劉邦逆呂后的大漢功臣
韓信如果真的造反, 劉邦打得贏嗎? 三條理由來說明
漢高祖劉邦大殺功臣,並不僅僅為了兒子,他有著深遠的計劃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劉邦、韓信的複雜心結(八)——江南水
中國通史47—張良之謀,造就劉邦

TAG:三十六計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