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1教師用書 第八單元

第二十五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重點

  美蘇的「冷戰」對峙的措施及表現

  本課難點

  「冷戰」狀態下的美蘇關係及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說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局勢的重大變化──美、蘇兩國關係的轉變及原因;兩極格局下的「冷戰」政策及其表現;雙方在全球對峙局面下進行的激烈爭奪。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適當補充文字材料、圖片等,盡量還原和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深刻理解戰後美蘇雙方長期對峙爭奪的根源,並積极參与對重大歷史問題的分析,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戰後美、蘇之間的對抗和爭奪給世界和平與安全造成的深刻影響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意識和責任。

  本課引言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引出了本課重要內容──戰後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序幕的拉開,通過意識形態上的進攻表明了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態度。建議教師通過引言內容提出問題,如「丘吉爾的演說表明了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從而導出本課的重要問題──戰後美蘇關係的轉變及其根源。

  本課主要講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關係新格局──美蘇兩極格局確立後,雙方採取的對抗政策、措施,以及進行長期爭奪的主要表現。

  兩極格局的形成是二戰後美、蘇兩國共同作用的結果。戰後的美國因為其經濟、軍事、科技實力無可匹敵而成為全球性的超級大國,充當著資本主義的霸主;而蘇聯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社會主義強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戰時共同敵人的消失,這兩個主要的戰時盟國因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國家利益的不同開始反目。它們各自操控下勢力集團不斷加強政治、經濟、軍事聯繫,日益確立了以歐洲為重點,涉及亞洲、美洲的全球性的嚴重對峙局面,給整個國際關係帶來長期深刻的影響。

  「從盟友到對手」一目主要敘述了以雅爾塔體系為框架的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形成這一格局的因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實施遏制戰略的具體政策──「冷戰」政策的出台。

  其一為「冷戰」政策形成的背景,從戰後以美、蘇為主導的新的國際關係體系──雅爾塔體系的確立、雙方國家實力的抗衡以及聯盟基礎的消失等角度進行了概述。

  建議教師在此能夠補充以下材料並設計相關探究問題:第一,說明美、蘇兩國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國家利益上的目標各異,導致雙方無法繼續合作的相關歷史材料,這是理解雙方從戰時盟友變為戰後敵人的重要依據;第二,提供美國戰後作為頭號資本主義世界強國的經濟、軍事材料,以及蘇聯作為軍事強國的材料,使學生認識兩國軍事力量抗衡的態勢。通過上述兩方面的材料及教師的層層設問,使學生充分理解美國與蘇聯對抗的本質原因在於企圖依靠本國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稱霸世界,但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到蘇聯這一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國家利益和軍事實力上的勁敵,所以必然對蘇聯採取強硬的遏制政策。在分析美蘇戰後存在的社會制度、國家利益的衝突問題時,建議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料回放」中關於斯大林回應丘吉爾「鐵幕演說」的答記者問內容。由此可以反觀蘇聯方面在兩種政治勢力的衝突中採取的態度,說明雙方的根本分歧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調和的。

  其二簡述了「冷戰」政策的出台。其指導思想是美國對蘇聯的遏制戰略,在政策行動上則具體表現為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國會演說所形成的「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的政策綱領非常明確地提出了美蘇雙方意識形態上的對立所導致的國家利益上的激烈衝突和不可避免的爭奪。

  在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介紹一位當時美國政界的重要人物──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他在1946年2月給國務院發回的一封長達8000字的電報中強烈而明確地提出兩種意識形態的水火不容,必須把蘇聯看成是政治上的敵手而不是夥伴。正是因為凱南的「遏制」理論,才有了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針對希臘、土耳其問題提出的「遏制共產主義」的演說。杜魯門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意識形態的辭藻來掩飾美國全球擴張的企圖。

  其三概括了「冷戰」一詞的內涵,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

  「美蘇『冷戰』」一目主要敘述美國對蘇聯實施「冷戰」政策在經濟、軍事方面的具體表現,以及蘇聯為對抗美國所採取的相應措施。

  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經濟表現為馬歇爾計劃。在此問題的分析中可以運用政治與經濟關係的原理,即提供戰後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殘破、政治動蕩的典型事例,使學生充分理解美國之所以對歐洲實施援助計劃的原因──復興經濟以穩定資本主義制度。對於馬歇爾計劃的經濟目的首要應認清是為了援助歐洲恢復凋敝的工農業境況,因為在馬歇爾計劃實施的幾年中,美國無償贈予款項達90%之多,只有10%是作為有償貸款。當然,美國此種做法的目的也包含在經濟上加強對西歐控制。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政治目的首要應認清它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利益的關注,即美國幫助歐洲恢復正常的資本主義經濟秩序,從而在政治上穩固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在穩定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秩序的基礎上,美國還欲進一步加強對西歐各國的政治控制,將西歐納入美國對蘇聯實施「冷戰」的戰略步驟上來。這雖然使西歐各國感到受制於美國,但在當時尚離不開美國的援助和保護。然而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這種離心力將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必然導致資本主義世界內部矛盾的加強。此外,美國的目的更有以此計劃為誘餌吸引東歐各國,孤立和打擊蘇聯的意圖。這個目的雖沒有實現,但卻使蘇聯感到進一步加強對東歐地區控制的必要。

  為抗衡美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也採取了經濟對抗措施,建立了經互會,加強彼此的經濟聯繫,排斥資本主義經濟勢力。

  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軍事表現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蘇聯方面的軍事抗衡措施則是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北約和華約依然是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對立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更加富有軍事對抗性,不惜將兩大陣營的矛盾對立升級為戰爭狀態。

  「『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係」一目首先概括了美、蘇兩極格局下全球範圍內的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共存的狀態,然後簡要敘述了二戰以後至六七十年代雙方「冷戰」對峙的主要情況。

  從形成對峙衝突的地區上看,涉及到歐洲、亞洲、美洲等主要戰略地區;從對峙的情況和對抗的程度上看,可以表現為政治衝突和軍事衝突兩種主要形式。

  就對峙地區而言:歐洲是美蘇雙方最重要的爭奪地區;亞洲是各自勢力範圍的交界地區,特別是處於美國對蘇聯進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圍圈上;美洲則直接觸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

  歐洲地區主要簡述了德國問題,體現為四國分區佔領、柏林牆的修建、德國的分裂。亞洲地區主要講述了朝鮮半島(分區佔領、朝鮮半島的分裂、朝鮮戰爭)和越南(越南戰爭)兩個地區的對峙與衝突。美洲地區重點講述了美蘇直接武力對抗的高潮事件──古巴導彈危機。

  就對峙情況和對抗程度而言:雙方在歐洲地區的對峙主要採取了政治、經濟、外交手段,在亞洲的對峙則表現為從政治對峙上升到非直接性的武裝較量,在美洲地區更直接發生武裝對抗下的摩擦。

  政治對峙主要講述了因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的對立而導致的國家、民族分裂──在原德國領土及朝鮮半島上分別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西德),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講述政治對峙表現時建議教師:特別針對「冷戰」對峙的重點地區──德國及其首都柏林發生的危機,利用教材提供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並補充搜集相關歷史圖片,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使之充分感受「冷戰」帶給普通百姓的國家分裂和骨肉分離的結果。

  軍事對抗的激化主要講述了亞洲地區的兩場局部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洲古巴地區的軍事衝突──古巴導彈危機。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建議教師:①明晰兩類不同程度的軍事對抗──爆發戰爭和武裝對抗。②在講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問題時,可以採用問題探究的方式拓展和深化學生對本課核心──兩極格局下的「冷戰」對峙的認識。教師可提出問題「我們把這兩個事件稱為全面『冷戰』狀態下發生的局部『熱戰』。為什麼會出現『熱戰』?這兩場『熱戰』為什麼發生在亞洲地區?這與美國的全球擴張政策又有哪些聯繫?」等。③關於古巴導彈危機問題,建議教師:第一,適當補充古巴導彈危機產生的背景──1959年1月,古巴革命在卡斯特羅領導下取得勝利,建立了共和國。這使美國感到嚴重威脅。1961年4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組織流亡分子入侵古巴,但僅48小時即告失敗,而古巴也隨即請求蘇聯給予經濟和軍事援助。1962年8月和10月,美國的高空偵察機在古巴上空接連拍攝到蘇聯修建的導彈發射場照片,於是危機發生。第二,通過歷史圖片、地圖、數據和文字資料等為學生充分再現古巴導彈危機的歷史情境,以便學生充分感受危機之中核大戰一觸即發的關鍵時刻以及危機解除的內在原因。第三,可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使學生深刻理解這次軍事對抗中美、蘇雙方都最大限度地採用了軍事恫嚇手段威懾對方;此次危機終因蘇聯方面戰略實力遜於美國被迫撤出而告結束;在整個危機過程中,雙方都保持了極大的剋制,都運用了大量的外交手段相互攻擊,最終沒有給世界帶來核戰爭的災難,但是卻讓世界經歷了一次異乎尋常的核恐懼,而這正是美、蘇兩國帶給世界和平的威脅;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既能看到大國面對重大危機時應有的冷靜與審時度勢,又深深感受到大國控制世界可能帶來的世界局勢的瞬息萬變。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都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歷史與現實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認識國際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教師既可以利用單元引言後歸納二戰後國際格局演變歷程導入本課的學習,也可以通過分析、提問本課引言中丘吉爾「鐵幕演說」的內容進行導入。(參見「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③利用導言中提到的美、蘇以外的其他力量的發展(西歐、日本、中國等),請學生思考兩極格局中主角與配角之間的關係存在怎樣的可能性?在本課中可以開始尋找答案。

  本課導入還可採用材料分析方法導入。如將美國戰後經濟、軍事、科技強大的相關數據和美國政界、軍界人士對美國必將主宰世界的言論向學生出示,請學生分析這將帶來怎樣的美、蘇關係和國際形勢?

  「從盟友到對手」一目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戰後國際關係的巨變,以及在此基礎上因社會性質、國家利益的衝突導致的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美國為達成世界霸主目的,制定了具體的遏制蘇聯的「冷戰」政策。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材料分析美、蘇兩國戰後意識形態上的尖銳對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在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對立基礎上才可能出現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的對抗措施。此外還需要通過深入分析「杜魯門主義」和「冷戰」的內涵使學生充分理解美國對蘇聯採取的遏制政策和具體的對峙方式,以便更好地認識兩極格局下美蘇較量的整個過程和特點。

  「美蘇『冷戰』」一目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比較便於掌握,分別是美國對蘇聯實施「冷戰」的經濟和軍事措施,以及蘇聯為此採取的一一對應措施:馬歇爾計劃──經互會,北約組織──華約組織。此部分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由學生完成對雙方經濟、軍事對抗措施的歸納。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學思之窗」欄目精選的美蘇各自陣營內部簽訂軍事條約的內容和提出的思考問題,更加深入地理解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實質,以及這種軍事對峙對雙方爭奪的重點地區──歐洲的長遠影響。在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引入當今國際時政的熱點問題──北約東擴進程以及俄羅斯對此做法的抗議問題。從而進一步理解當今的矛盾糾葛來源,以及長期軍事對峙導致的「冷戰」思維並未因「冷戰」局面的結束而消除。

  「『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係」一目主要使學生能夠明確掌握美蘇雙方在全球「冷戰」對峙中的典型事件,並儘可能深刻地認識其中的典型事件所產生的現實和深遠影響。此目教學中涉及多個重大歷史事件,需要教師依據學生認知能力、教學目標和條件、自身的學養儲備,精心選擇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態價值觀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歷史材料,使學生認識由於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國家利益的對立可能導致的大國操控下的民族國家的分裂和可能帶來的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對於民族國家分裂可分析德國和朝鮮的分裂中體現出的大國政治下的殘酷與無情,教學中可以補充柏林牆的拆除、朝韓離散親人的團聚等相關資料,為學生自然創設真實的歷史情境,搭建起歷史與現實的理解橋樑。對於古巴導彈危機的講述,教師可補充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材料讓學生切身感受美、蘇雙方在處理整個事件過程中的各種手段和由此引發的對人類和平與世界前途的思考。

  教師可以在結束美蘇雙方「冷戰」對峙情況的講述後,可以「美、蘇戰後全球對峙狀態面面觀」為題請學生首先概括「美、蘇雙方在歐洲、美洲、亞洲的對峙中各表現出怎樣的狀態?這些不同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在提問和分析中,請教師結合教材正文的最後一段內容及「探究學習總結」中「學習延伸」欄目提供的材料,做如下把握:

  從政治對峙到軍事較量,美、蘇在全球的爭奪始終沒有停止。在其爭奪重點、心臟地區──歐洲,雙方都在想方設法避免熱戰,在美國的家門口,古巴導彈危機雖然使核戰爭幾近爆發,但仍然停止在戰爭邊緣。在解決上述危機時,雙方雖都採用了相當程度的軍事恐嚇和威懾手段,但更多是通過外交斡旋、經濟封鎖、思想文化滲透、輿論攻擊等各種手段處理問題。只有在遠東地區,兩種勢力集團之間才有了真正的軍事交鋒,大打出手,特別是美國一方表現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態勢,直接出兵對蘇聯一方的勢力開戰,從而使兩種勢力集團達到局部地區的熱戰狀態。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對蘇聯的遏制政策總體上是從「冷戰」出發的,局部地區的熱戰不是美國對蘇聯的直接軍事進攻,而是對社會主義陣營中其他成員的軍事侵略行為,並未形成與蘇聯的直接對抗。因此,並未造成美蘇對峙下的新的世界大戰。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美國企圖稱霸世界的講述

  (師)請同學們閱讀下面的材料和數據:

  從一切能得到的指數來看,……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許多美國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認為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著美國式的民主資本主義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羅斯《全球主義的興起》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戰爭中實際增長了50%以上,而整個歐洲(不包括蘇聯)卻下降了25%。到1953年絕大部分製造業從破壞中恢復過來後,整個歐洲所佔比重也只有26%,而美國達44.7%。

  ──數據來源:保羅·肯尼迪著《大國的興衰》

  (師)請同學們從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戰後初期美國狀況和可能採取的外交政策?

  (生)美國成為戰後最強大而富有的國家,因此它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力,進而操縱整個世界。

  (師)如果是這樣,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國際局勢呢?

  (生一)美國可能成為世界霸主,操縱世界局勢。

  (生二)美國的目標也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而導致聯合抗美的形勢。

  (師)大家提出的兩種可能的確有存在的合理性。那麼能否在分析一下材料中所提到的「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著美國式的民主資本主義方向走去」的主張可能會遇到障礙嗎?

  (生)障礙是蘇聯。這是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

  (師)那麼是否說明世界局勢還會出現另外一種可能性──美蘇之間的對抗呢?如果可以說明這種可能性存在,那麼我們就來看美蘇兩大政治力量到底是如何對抗的?

  案例二 關於「冷戰」內涵的理解

  (師)能否就課文中的敘述說明「冷戰」含義?

  (生)美蘇之間展開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較量和對抗。

  (師)從這樣的含義中能否分析出「冷戰」發起者、目的、方式呢?

  (生一)美國發起。

  (生二)目的是進攻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生三)方式是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

  (師)怎麼理解「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呢?

  (生一)只要不是武力的對抗,沒有訴諸戰爭就都是「冷戰」。

  (生二)「冷戰」必然相對於「熱戰」而言。只要是矛盾雙方之一發動了戰爭就是「熱戰」。

  (師)大家能否從下面的材料中進一步分析一下所謂「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的具體形式嗎?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20號文件摘錄

  1.鼓勵和促使蘇聯各加盟共和國成為獨立於蘇聯的實體;

  2.鼓勵和促使蘇聯的東歐衛星國擺脫蘇聯的控制和影響;

  3.加強蘇聯勢力範圍以外國家的親美傾向,增強這些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4.讓美國公眾充分了解並認識蘇聯對美國安全的威脅,使他們支持美國必須採取的相應措施;

  5.做好一定程度的軍事準備,建立重要物資的儲備,當戰爭一旦無法避免時,立即投入作戰,並為全民動員打好基礎。

  (生一)挑撥蘇聯國家內部和社會主義陣營內部蘇聯與被領導力量的關係。

  (生二)以幫助加強經濟和軍事力量的方式吸引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以外的國家,最大限度地削弱蘇聯。

  (生三)加強本國的思想宣傳,提高國民的戰爭危險意識。

  (師)這些手段已經讓我們感受到美國對蘇聯的全方位遏制和防範了。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就意味著「冷戰」不會涉及與戰爭有關的任何軍事行為呢?

  (生)不一定。因為材料里特別提到美國應該做好軍事準備,以防戰爭爆發。

  (師)這說明「冷戰」並非與武裝對抗無關,反而是要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甚至可能因不可調和的衝突而幾乎點燃戰火。所以,「冷戰」所體現的「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的極限是美、蘇雙方沒有直接的戰場較量而已。

  案例三 關於古巴導彈危機影響的分析

  (師)美蘇雙方兩周的軍事較量使得核大戰一觸即發。但非常富有戲劇性的是,兩周之後,莫斯科電台報道說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同意撤走導彈。當我們為之長出一口氣之後,需要探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原本信誓旦旦的赫魯曉夫最終無可奈何地後退了呢?請看下面這組數字統計。

  [師出示美蘇當年核力量的比較數字]

  (師)這一系列核力量的對比說明了什麼問題?

  (生)美蘇兩國核力量相差懸殊,蘇聯根本無法與美國抗衡。

  (師)所以,在擁有1000多枚核彈頭的美國面前,只有300枚核彈頭的蘇聯只有屈辱地將導彈撤離古巴。

  (師)[出示表現肯尼迪和赫魯曉夫較量核力量的漫畫]在大家感受中,古巴導彈危機中的肯尼迪和赫魯曉夫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生)美蘇兩國領導人像是在進行一次賭博。

  (師)的確是這樣。那麼這次核賭博給美蘇之間的關係和整個國際形勢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生一)美國會有勝利的喜悅,蘇聯會深感屈辱。

  (生二)蘇聯恐怕會因此全力發展核武器,這樣兩國核軍備競賽就會越演越烈。

  (師)請大家再來閱讀下面這段材料,然後談談你的感受。

  每個超級大國都擁有如此巨大的抹掉對方(以及其他任何國家)的能力──因此而出現了很快被稱之為「互相確保摧毀」的事態。

  ──摘自[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生一)很有一種恐怖感。

  (生二)世界將會因為美蘇兩國擁有這樣的核力量而處於可能隨時發生的災難境地。

  (師)大家的感受來自哪些文字表達呢?

  (生一)如此巨大的抹掉對方(以及其他任何國家)的能力。

  (生二)「互相確保摧毀」的事態。

  (師)「抹掉」、「確保摧毀」說明什麼?

  (生)美蘇兩國具備毀滅對方的實力。

  (師)美蘇兩國的確具有主宰人類命運的能力。也正因為它們都具備了這種能力,所以才令人恐懼和擔憂。整個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擔憂中走過一年又一年兩國爭奪的日子。但是,大家可否從另一個角度再來考慮一下,兩國雖然都有毀滅對方的能力,為什麼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到兩極格局解體,雙方始終都沒有實施這樣的徹底毀滅手段呢?

  (生)因為毀滅對方也就意味著可能招致自身的毀滅,乃至於整個人類的毀滅。無論多有實力也必須慎重從事。

  (師)從這樣的事實中,我們又可以對美蘇兩極對峙做怎樣的理解呢?

  (生一)其實從另一種角度看,正因為美蘇兩極的相互抗衡,誰都不敢輕易動武,所以,才沒有爆發世界大戰。

  (生二)所以可以說兩極格局下的「冷戰」也給世界帶來了長期的和平。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這兩個條約的共同性質是什麼?

  解題關鍵:由北約和華約各自的摘錄內容中尋找共同點,然後從這些共同點中分析出相同的內在性質。對於性質的認識則應該落實於「軍事政治集團」。

  思路引領:材料中摘錄的北約和華約內容是否有相同的規定?這些規定說明了什麼?

  答案提示:「北約」和「華約」的主要內容中都規定了如果本集團內部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受武裝侵略的情況,其他成員國必須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這說明這兩大集團都採取了相似的手段來應付對方可能給本集團帶來的打擊。又由於這兩個集團內部都有一個實力強大的操縱國,因此,「北約」和「華約」的共同性質為,兩大陣營內部分別由一個大國控制的軍事政治集團。

  他們對歐洲產生了什麼影響?

  解題關鍵:首先明確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抗性的顯著增強,然後分析這樣的對抗對歐洲的安全局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最終分析這種對抗沒有形成大規模直接軍事衝突說明了什麼問題。

  思路引領: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形成使得雙方在歐洲對峙的狀態產生什麼直接變化?可能造成怎樣的直接後果?從雙方的軍事實力抗衡情況來看,還可能有怎樣的發展趨向?

  答案提示:隨著北約和華約的成立,在歐洲直接形成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武裝對峙局面。這將對歐洲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同時雙方在長期的對峙中為了加強自身的對抗力量將會使得軍備競賽不斷升級,又會進一步加劇兩大軍事集團的衝突的可能性。但由於實力基本均衡,而且,歐洲對於美蘇兩國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地區,因此任何一方都恐難輕易挑起直接的武裝衝突,於是,歐洲局勢也有保持一種「刺刀下的和平」的可能性。因此,從這樣的意義來看,北約和華約對於本集團內部盟國的安全乃至於歐洲地區的安全都各自起到了集體防禦的價值。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冷戰」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冷戰」?

  解題關鍵:「冷戰」概念抓住「非武力直接對抗的一切手段」作為核心內涵;「冷戰」出現的原因則應注意兩個層次──為什麼要「戰」?為什麼選擇「冷」的方式。關於「戰」要綜合分析戰後的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蘇聯各自的國家實力、意識形態對抗、各自的發展目標及其因此造成的利益衝突等。但選擇非武力直接對抗的「冷」的原因則需要從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世界人民,包括兩國內部的民眾都在祈望和平的因素上予以引導。

  思路引領:二戰後美蘇之間的共同利益是否存在?為什麼?為此會出現怎樣的關係變化?雙方會選擇怎樣的方式處理彼此的關係問題?為什麼?

  答案提示:(略)

  學習延伸

  如何理解這段話?如何評價「冷戰」?

  解題關鍵:「理解」方面應從對世界和平造成的兩方面客觀作用上進行把握:威脅的同時也起到了保證的作用。「評價」方面則需要列舉相關史實分別說明威脅和平和保證和平的兩種辯證觀點。

  思路引領:美蘇的長期「冷戰」對世界和平帶來的客觀影響怎樣?這種長期對峙的局面對國際和平與安全造成了怎樣的威脅?在威脅和平與安全的同時卻存在長期的非戰狀態,保持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提示:(略)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不久剛被盟國的勝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經罩上了陰影。沒有人知道,蘇俄和它的共產主義組織打算在最近的將來幹些什麼,以及它們擴張和傳教傾向的止境在哪裡……

  我們理解,俄國需要它西部邊境的安全,以免再次遭受德國的侵略。我們歡迎它佔有它在世界大國中有權佔有的地位。我們特別歡迎的是,在俄國人民和大西洋兩岸的我方人民之間保持經常不斷的、頻繁的和日益增多的接觸。但是,我有責任把有關當前歐洲形勢的某些事實擺在你面前。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座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不僅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屈服於蘇聯的勢力影響,而且還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只有雅典,放射著它不朽的光輝,在英、美、法三國現場觀察下,自由地決定它的前途。

  ……

  土耳其和波斯〔伊朗〕都為莫斯科政府向它們提出的要求和對它們施加的壓力而感到驚惶萬分。駐在柏林的俄國人正試圖通過對各左翼領導集團的袒護,在他們的德國佔領區建立一個準共產黨。去年6月戰鬥結束時,美國和英國軍隊按照先前的協議,從一條將近400英里寬的戰線上西撤,在某些地方深達150英里。這樣就讓俄國人佔領了西方民主國家所攻打下來的遼闊的土地。

  現在,如果蘇聯政府試圖單獨行動,在他們的地區建立一個親共的德國,就將給英美兩國佔領區製造嚴重的苦難,授予了戰敗的德國人以在蘇聯和西方民主國家之間拍賣抬價的權力,這些都是事實。不論我們從中得到什麼結論,這肯定不是我們進行武裝鬥爭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歐洲,也不是一個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條件的歐洲。

  ──丘吉爾《富爾頓演說》

  總結起來說,我們面對著一個政治力量,它狂熱地堅信,它和美國之間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協辦法。它堅信,如果蘇維埃政權要得到鞏固,那麼,搞亂我國社會的內部和諧,破壞我國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損害我國在國際上的權威,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這個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的資源,並且它是深厚強大的俄羅斯民族主義潮流孕育出來的。此外,它還有一個精巧的、涉及面廣的組織機構,用以在外國發揮它的影響,這個機構具有驚人的靈活性和多種技能,管理它的人對於地下工作方法的經驗和技巧大概是史無前例的。最後,這個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應時似乎是不去考慮真實情況的。對它來講,關於人類社會的大量客觀事實,並不像對我們那樣,是經常用來檢驗和修改人們看法的尺度,而是從一隻摸彩的布袋中武斷地、有傾向地抽出個別事實以支持既定的看法。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圖景。如何對付這個力量的問題無疑是我國外交所曾面臨的最巨大的任務。它應該是我們的政治參謀班子在目前這個時刻進行工作的出發點。要以像解決戰時重大戰略問題一樣的徹底精神和慎重態度,必要時,還要在計劃工作方面作出同樣大的努力,來處理這個問題。我不能在這裡試圖提出全部答案。但我願表白我的信念:這個問題是我們有能力解決的,而且不必通過一場全面的軍事衝突來解決。

  ──美國喬治·凱南致國務院電報第511號

  問:你怎樣估計丘吉爾先生最近在美國發表的演說?

  答:我認為這個演說是危險的行動,其目的是要在盟國中間散播糾紛的種子,使它們難於合作。

  問:是否可以認為丘吉爾先生的演說使和平和安全的事業遭受損失?

  答:無疑是的。實際上,丘吉爾先生現在是站在戰爭挑撥者的立場上的,而且丘吉爾先生在這裡並不是孤獨的,他不僅在英國有朋友,而且在美國也有朋友。應當指出,丘吉爾先生和他的朋友在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希特勒干他發動戰爭的勾當,是從散布種族理論開始的,說什麼只有講德語的民族才是最優秀的民族。丘吉爾先生干他發動戰爭的勾當,也是從散布種族理論開始的,他硬說只有講英語的民族才是最優秀的民族,負有決定世界命運的使命……英國的種族理論使丘吉爾先生和他的朋友得出這樣的結論:講英語的民族是惟一的最優秀的民族,應當統治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斯大林《關於丘吉爾先生的演說和〈真理報〉記者的談話》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後,歐洲對外來糧食和其他大部分來自美國主要產品的需要較諸它目前所能償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須獲得實質上的額外援助,否則,便得面對具有非常嚴重性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的危機。

  挽救之道在於打破險惡的周期循環,恢復歐洲人民對他們國家和整個歐洲的經濟前途的信心……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希臘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數量很大。否則希臘便會陷落,鐵幕便會從東地中海伸展過來。如果希臘陷落了,土耳其將成為共產主義大海中的一個無法防守的前哨。同樣地,如果土耳其送給了蘇聯,希臘的處境將十分危險。

  但是形勢比這個還要複雜得多。波蘭、羅馬尼亞和東歐其他衛星國家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蘇聯佔領而落入共產主義陣營。我們曾勸告蘇聯給予這些國家以政治上的自由,但是毫無效果;除非我們準備進行戰爭,否則我們就沒有辦法迫使他們放棄他們的控制。

  希臘和土耳其是內外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的自由國家。這兩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英勇的鬥爭,來維護他們的自由與獨立。

  美國不能也不應該讓這些國家孤立無援。這樣做將在中東、義大利、德國和法國樹立一個鮮明的榜樣。我國的理想和傳統要求我們去援助希臘和土耳其,要求我們讓全世界知道,我們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麼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脅,我們就要加以援助。

  ……我們所冒的風險是非常之大的。但是不這樣做,我們的安全以及任何自由國家的安全均會受到重大損害。

  ──哈里·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第二卷,三聯書店1974年版

  美國應該儘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飢餓、貧窮、悲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這種援助,在危機深重的時候,決不能根據零碎解決的辦法。美國政府未來的援助,應該不僅是緩和物,而是徹底的治療。我們相信任何政府誠意協助復興工作的,必會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鬥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援助。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無論何時任何一締約國中任何一國領土之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遭受威脅,各締約國應共同協商。

  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因此,締約國同意如此種武裝攻擊發生,每一締約國按照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所承認之單獨或集體自衛權利之行使,應單獨並會同其他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之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協助被攻擊之一國或數國以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區域之安全。此等武裝攻擊及因此而採取之一切措施,均應立即呈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安全理事會採取恢復並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時,此項措施應立即終止。

  ……

  每一締約國聲明該國與任何其他締約國或與任何第三國家間目前有效之國際協定,並不與本公約之規定相抵觸,同時並保證決不締結與本公約相抵觸之任何國際協定。

  ──《北大西洋公約》

  締約國各方同意建立它們的武裝部隊的聯合司令部,統率根據締約國各方協議撥歸其指揮的各國武裝部隊。該司令部將根據共同制定的原則進行工作。締約國各方並將採取加強它們的防禦能力的必要配合措施,以便保障它們的人民的和平勞動,保證它們的疆界和領土的不可侵犯性,並確保對可能的侵略的防禦。

  ──《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這是秘密地進行的,他們確實採取了一切可能採取的手段來欺騙我們,他們計劃在11月讓全世界知道他們在離美國很近的地方設置這些導彈……如果赫魯曉夫先生關心蘇聯人民的真正利益,希望他們有較高的生活水平,以保護他自己的安全,那麼有好幾千英里的陸地和海洋把它們隔開的美國和蘇聯──它們是兩個都很富的國家,都有著精力很充沛的人民──就沒有理由不能和平共處。

  ……

  在古巴事件中,蘇聯和美國第一次直接彼此面面相對,並有著美國和蘇聯動用武力並可能發展為核戰爭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

  ──美國總統肯尼迪關於古巴導彈危機的廣播講話

  1965年3月2日下午,美國及其越南南方走狗的許多飛機,其中包括B-57型轟炸機,從第七艦隊和越南南方的基地起飛,又襲擊了廣東省沿箏河一帶的居民區和永靈西部地區。美國侵略者及其走狗再次遭到上述地方軍隊和人民給予的應有懲罰,九架飛機被擊落,許多架飛機被擊傷。

  ……

  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向世界輿論強烈控訴美帝國主義在1965年3月2日對越南民主共和國採取的極其嚴重的戰爭行動和它們旨在把戰爭擴大到越南南方以外的陰謀,堅決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停止這種侵略行動。

  ──《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就美國擴大侵越戰爭發表的聲明》(1965年3月3日)

  自1973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4時起在越南全境實現停火。

  在同一時刻,美國將停止其駐於任何地方的陸、空、海軍對越南民主共和國領土的一切軍事活動,並結束對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海域、港口及水道的佈雷。本協定一俟生效,美國將對在越南北方海域、港口和水道中的一切水雷進行排除、使之永遠失效或銷毀。

  ……

  越南的統一將在越南北方和南方之間進行討論和達成協議的基礎上,在不受任何一方的壓制或并吞以及在沒有任何外來干涉的情況下,通過和平的方法逐步實現。統一的時間將由越南北方和南方商定。

  ──《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2.課文注釋

  「冷戰」

  相對於戰爭行動而定義的。它具體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形成的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政治、軍事集團之間,除直接軍事交戰之外的一切敵對行為。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西方冷戰結束。

  「冷戰」一詞最早是由美國政論家赫伯特·斯沃普提出。1946年初,斯沃普為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起草的演說稿中寫道,美國處於「冷戰方酣之中」。1947年4月,巴魯克發表了這篇演說,「冷戰」一詞開始流行。同年9月,美國著名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發表了以《冷戰》為題的論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隨著美國經濟在西歐的滲透,美國在政治和軍事上也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1948年3月17日,在美國的授意下,英、法、荷、比、盧五國代表在布魯塞爾締結了布魯塞爾條約,這是西歐國家建立的主要針對蘇聯的軍事政治集團。1948年7月,美國、加拿大和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的成員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談。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約》正式公布。北大西洋公約共14條,其宗旨是締約國實行「集體防禦」,任何締約國同它國發生戰爭時,成員國必須給予幫助,包括使用武力。1949年4月,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8月,公約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北約是美國冷戰政策的主要支柱,美國通過北約遏制蘇聯、控制西歐、爭奪世界霸權。1952年2月,希臘和土耳其加入北約。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華沙條約組織

  1954年10月,聯邦德國被批准加入北約組織,對蘇聯和東歐國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1955年5月,蘇聯、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民主德國8國在華沙召開歐洲和平與安全第二次會議,簽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即《華沙條約》。同年6月條約生效時正式成立了軍事政治同盟──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總部設在莫斯科。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使蘇聯加強了與北約抗衡的實力,也加強了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1968年,阿爾巴尼亞宣布退出華約,1990年,民主德國正式退出華約。1991年2月,華約6個成員國(保加利亞、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蘇聯)的外長和國防部長分別代表本國在一項議定書上簽字,宣布華沙條約組織所有的軍事機構從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1991年7月1日,華沙條約締約國政治磋商委員會在布拉格舉行的會議上,與會各國領導人簽署了關於華沙條約停止生效的議定書和會議公報,至此華約正式解體。

  古巴導彈危機

  又稱加勒比海危機。是指1962年10月蘇聯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引起蘇、美兩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尖銳衝突。古巴革命勝利以後,美蘇兩國都想插手古巴事務,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特羅在勝利之初曾經訪問過美國,但不久就宣布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壟斷資本家在古巴的利益受到影響。1961年,美國策劃流亡美國的古巴人入侵古巴,遭到慘敗。但是,美國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繼續密謀顛覆卡斯特羅政權。古巴同蘇聯接近,蘇聯以「保衛古巴」為名趁機滲入。1962年7月,蘇聯把進攻性導彈秘密運進古巴,以加強對美國的威懾力量。10月,美國U-2高空偵察機發現蘇聯正在古巴修建針對美國的中、遠程導彈發射場。美國人大為惱怒。10月22日,肯尼迪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武裝封鎖古巴,並宣稱,如果蘇聯不立即撤走這些導彈,美國將不惜使用武力。同時,美國出動大批軍艦,封鎖古巴,強行檢查前往古巴的艦船。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軍隊和北約各國的軍隊也都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與此同時,蘇聯、古巴和華約組織各國也都作好相應的準備,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起初,蘇聯外交官否認蘇聯在古巴裝備了導彈。但是,不久,蘇聯又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表示要繼續對古巴提供軍事援助,要對美國的威脅進行堅決回擊。但是,蘇聯的實力畢竟不如美國,於是尋求妥協的辦法。24日,蘇聯駛往古巴的船隻開始返航。25日,美國在聯合國展示了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和發射場的照片。26日,赫魯曉夫給肯尼迪寫信,表示願意在聯合國的監督下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以後也不再向古巴運送這種武器,但美國必須撤走對古巴的封鎖,並保證不再侵入古巴。次日,肯尼迪表示同意。於是,赫魯曉夫下令從古巴撤走進攻性導彈。但是,古巴領導人宣布拒絕聯合國派人前去核查。蘇聯對古巴施加壓力,11月,從古巴運走了42枚導彈。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12月6日,蘇聯的「伊爾-86」轟炸機撤出古巴。古巴導彈危機最終結束。

  3.學術觀點

  關於「冷戰」的起源

  冷戰起源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史學界和相關領域研究者關注和爭論的重要問題。蘇聯解體後,隨著蘇聯部分檔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斷發現,國內外史學界又重新掀起一股空前的「冷戰史學」熱,出版了一批相關著作。

  ①美國史學界

  冷戰前,美國史學界關於「冷戰」起源問題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冷戰」是美國政府對威脅人類自由的「共產主義侵略」所作出的「勇敢反應」。蘇聯是挑起「冷戰」的罪魁禍首。第二種觀點認為「冷戰」是美國最先引起的,是美國對外政策的必然產物。第三種觀點認為「冷戰」是美蘇兩國相互作用的結果。戰後蘇聯的行為是「矛盾」「防禦」的,其能力是有限的,而杜魯門政府曲解了蘇聯的行為,忽視了斯大林的保守主義,放大了蘇聯的威脅,錯誤地把亞非拉的反殖民主義運動看作蘇聯向世界擴張的工具,導致了美國對外政策的失誤。

  ②中國史學界

  冷戰結束前,中國史學界認為美國必須對「冷戰」承擔主要責任。例如,有的學者認為,美蘇之間爆發「冷戰」是戰爭後期兩國在波蘭問題和德國問題上利害衝突的邏輯延伸。戰後美國實力雄厚,處處盛氣凌人,成為「冷戰」的發起者,而蘇聯則是被動應戰者。有爭議的是如何評價蘇聯對外政策在「冷戰」起源上的作用:一種觀點認為「冷戰」完全是美國發起的,蘇聯沒有任何責任。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冷戰是戰後美蘇共同採取強硬政策的結果,認為蘇聯戰後初期的對外政策也有錯誤,存在霸權主義的因素。

  「冷戰」結束後,中國史學界對「冷戰」起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三種解釋: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認為,二戰結束時,美國急需開展全球擴張。但受到來自蘇聯、東歐國家和廣大亞非人民的反對,美蘇同盟因此瓦解,「冷戰」產生。

  ·王繩祖主編的《國際關係史》中認為美國為了限制蘇聯在中東歐的影響是導致「冷戰」的主要原因。

  ·認為「冷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摩擦和抗爭,以及美蘇不同戰略之間的碰撞。除了以上三種解釋外,也有學者強調英國在「冷戰」形成中的主動作用。認為英國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聯美反蘇的「冷戰」政策。由於自身力量不足,為抵抗蘇聯的擴張努力,確保英帝國的利益和國家安全不受蘇聯的威脅,必須爭取美國的全面合作。美國只是由於自身的需要於1947年加入「冷戰」,並由於實力雄厚而取得了反蘇陣營的領導權。也有學者強調了丘吉爾個人對冷戰爆發所起的作用。

  關於「冷戰」起源的理論有如下幾種:

  填補權勢真空論

  這種理論認為冷戰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歐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精疲力盡,有淪為權勢真空的危險,而現實存在的東西方之間的衝突不容許有任何權勢真空存在。

  安全困境論

  這種理論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所產生的安全困境也是導致冷戰發生的重要原因。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學者約翰·赫茨首先提出了「安全困境」概念。赫茨認為:安全困境是一種社會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國家從相互懷疑和相互恐懼而來的不安全感迫使它們為尋找更多的安全而進行權力競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決策者擔心蘇聯的勢力和影響會擴展到它傳統安全利益範圍之外,而蘇聯同樣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這種由恐懼和反恐懼、行動和反行動構成的惡性循環無疑是冷戰形成並加劇的原因之一。

  均勢論

  美國要制衡德國和蘇聯就必須同其中之一合作。而其結果必然是這個合作者佔領東歐大部分,成為美英必須再予制衡的對象。英國為了維持其在歐洲的均勢政策,西歐國家為了藉助於外力抵制國內的革命浪潮和出於對身邊出現的龐大的共產主義國家的擔心,傾向於藉助美國的實力來抗衡蘇聯。這些都促成了冷戰的形成。

  權力說

  美蘇在戰後成為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是惟一有能力挑戰對方的國家。為了尋求國際體系中的權力,他們註定是天然的對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容忍對方在國際體系中的絕對優勢。

  4.參考書目

  ①徐天新等著:《當代世界史1945~1992》。

  ②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金重遠主編《20世紀的世界》(上、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斯德等主編:《世界當代史1945~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④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⑤方連慶等主編:《戰後國際關係史1945~1995》,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十六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重點

  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和條件

  本課難點

  法德和解的途徑和方法對國際關係的啟示;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主要講述了「冷戰」過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極政治力量。這些政治力量對於美、蘇兩極格局漸成衝擊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將在兩極格局解體之後成為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當中的重要一極。對於兩極格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多極政治力量,本課中主要涉及到一個國家(日本)、兩種國際聯合的政治力量(歐共體、不結盟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的基本特點是兩極對峙,兩極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著戰後重要政治力量均勢的出現和持續。它一方面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也日益受到其他各種逐步壯大起來的政治力量的挑戰。對兩極格局造成動搖的主要因素有:美蘇長期的較量導致國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對衰落;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出現均衡化趨勢,美國主要盟國(西歐、日本等)向美國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第三世界國家為爭取公平合理的國際權利日益加強團結,共同反對大國強權政治(不結盟運動)。至8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已經遠不像戰後初期那樣堅實。

  對於兩極格局之下出現的多極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極政治力量的出現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無論是歐洲走向聯合,還是日本的經濟崛起,乃至於第三世界國家反對大國政治的聯合鬥爭,都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②兩極格局下出現的多極政治力量中的任何一「極」或者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或者具有較強的國際政治影響力,而它們又都致力於經濟實力的壯大,因此發展經濟力量成為其共性特徵。③多極政治力量的出現主要包括歐洲、日本迅速崛起的態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西歐、日本隨著與美國經濟實力差距的逐步縮小,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不斷加強;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且走向聯合,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本課引言主要說明了兩極格局之下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情況,包括聯合的原因──「冷戰」之下西歐國家認識到聯合方能保障歐洲的安全和發展;關鍵性障礙──法德的歷史積怨;解決方式──法德煤鋼聯營。

  「走向聯合的歐洲」一目,教材主要講述了兩極格局之下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進程,以及西歐擺脫美國操控,形成獨立國際政治力量的情況。在此目中,需要明確如下問題:

  關於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背景:教材對此簡單概述了兩點:①二戰後西歐喪失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地位,因此需要聯合起來,加強總體力量;②隨著經濟實力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的國力得到增強,從而有能力將聯合意圖付諸於實踐。當然,為了進一步加深對歐洲一體化問題的認識,教師可以做一定的拓展分析,例如,可以從思想源流、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

  ①歐洲統一思想源遠流長。實現歐洲各國的聯合,建立統一的歐洲──這是歐洲早已存在的一種思潮。這種思潮植根於中世紀基督教帝國的理想,希望歐洲結束分裂,停止紛爭,實現持久和平。近、現代歐洲歷史上眾多學者、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如但丁、盧梭、伏爾泰、康德、雨果、丘吉爾等等,都主張歐洲統一的理念。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類災難後,歐洲最終喪失了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歐洲各國只有加強聯合,實現一體,才能夠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發揮重要的作用。於是,支持歐洲統一的輿論重新興起,為歐洲一體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思想條件。

  ②兩極格局競爭中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二戰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的國家實力日益增強,因此對美國持續不斷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滿。加之美蘇在歐洲的尖銳對峙,使得歐洲的自身安全常處於無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保證自身的安全,並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西歐各國之間就必須密切聯繫,加強合作。

  ③自身經濟發展的需求。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動因即在於加強自身的經濟實力。西歐各國只有加強聯合、協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增強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也才能夠扭轉與經濟、政治大國競爭過程中的不利地位。

  關於西歐國家實現一體化的過程:

  在西歐國家一體化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即是如何化解久已積怨的法德矛盾。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歐洲的聯合即是空談。對此,歐洲富有使命感的政治家提出了非常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法國外長舒曼提出的「煤鋼聯營計劃」。這種將法、德兩國重工業發展的經濟利益綁定一處的煤鋼聯營的方式,使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建立在共同經濟利益基礎上的聯合正與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動因相契合。在此,建議教師結合本課引言部分的相關內容,從而更為全面、深入地理解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關鍵性步驟。而此後建立的歐洲煤鋼聯營開創了歐洲聯合的先河,促進了各成員國資本的相互滲透,緊密了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為歐洲進一步的一體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兩極格局之下最終建立起來的歐洲共同體成為組織機制完整,擁有立法權(部長理事會)、行政權(執行委員會)、仲裁和監督機構(歐洲法院和議會)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具體進程:①1951年4月,法、西德、意、荷、比、盧簽訂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②1952年7月,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③1957年3月,六國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④1958年1月,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⑤1965年4月,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合併三個共同體機構,統稱歐洲共同體;⑥1967年7月,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在講述此過程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資料回放」欄目提供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請學生分析共同體目標中體現出的聯合走向。

  關於西歐國家聯合的國際影響:主要體現在西歐國家聯合成為一個政治集團,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獨立的作用上。在此,教材「歷史縱橫」欄目中特別提供了法國在美蘇兩極格局中率先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一系列舉措。此處建議教師,請學生首先提取相關事件,然後分析和概括法國對抗美國操控的作為都涉及到哪些領域,從而可以更為深刻地認識兩極格局下美國與其陣營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對兩極格局本身的衝擊力度。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一目,教材主要敘述了二戰後日本逐步恢復、發展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在恢復和發展基礎上提出的謀求政治的目標。

  在日本的戰後恢復與發展方面,主要涉及到美國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懲辦和民主改革,美國對日政策因「冷戰」需要而發生的改變,日本政府自身的經濟發展戰略等內容。在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目標的問題上,教材主要說明了這一目標提出的前提條件,並在[學思之窗]欄目提供了日本政府力爭政治大國地位的要求的相關資料。

  在日本國力逐步恢復、發展的原因和過程問題上,需要從外部和自身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從外因來看,最重要的外界推動力來自於美國。而美國依據自身主要目的的變化,也在不同時期調整著對日政策。

  第一,戰後初期,美國佔領下對日本進行民主改革,主要內容包括:修改憲法,確立民主體制,推進政治民主化;進行農地改革,清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散財閥,限制過度壟斷;進行勞動改革,一定程度上承認工人擁有的民主權利,調整勞資矛盾,等等。這些改革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在對日進行民主改革的同時,也實施了對日本經濟的懲辦和對軍國主義戰犯的懲辦,這些措施,徹底清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使日本經濟結構中的封建性、軍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經濟結構不再是對外侵略的溫床。另一方面使日本快速轉向,邁進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行列:新憲法確定了主權在民的原則,否定了「天皇主權」論,從而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為日本戰後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民主化改變了日本固有的政治觀念,對戰後日本復興的作用無法估量,使日本認識到再度崛起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迅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一系列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為日本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通過改革,日本經濟的競爭性大大加強,推動了技術革命和設備投資,為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第二,「冷戰」開始之後,由於對峙蘇聯的需要,特別是朝鮮戰爭的爆發,使得美國開始改變對日政策,由經濟制裁轉為經濟扶持和戰爭時期的軍需品生產基地。例如,1947年5月8日,在杜魯門的授意下,副國務卿艾奇遜在克利夫蘭演說時指出:「我們要做的就是,推動歐洲與亞洲那兩個最大工廠──德國和日本的重建。」除了美國方面對日本的扶持之外,局部地區的熱戰也使得西方國家大力加強軍備建設,這就進一步為日本擴大世界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內因來看,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集團意識和憂患意識,戰後人們普遍懷有儘快使日本擺脫戰敗落後狀態、趕上先進國家的強烈願望。戰後日本歷屆政府都積極干預經濟活動,把迅速提高國家實力作為重要的執政目標,制定出合乎經濟發展需求的戰略──政府投資、力行出口貿易、教育立國等等。

  日本政府整體規劃和預測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對於具體領域和部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此外,日本從西方引進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將這些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本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政府基於自然資源匱乏,必須擴大海外市場的客觀現實,確立了貿易立國的政策,產業政策由以國內為中心轉向以國際通商為中心。戰後日本的教育迅速發展,繼明治維新之後,政府一貫非常重視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養。戰後,日本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高中升學率達到90%,大學升學率達到32%。教育發展為經濟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力。

  在美國對日政策發生轉變之後,多屆政府都利用美軍所謂軍事保護,奉行「富國輕兵」路線,即在和平憲法的名義下,把本國軍費開支壓縮至國民生產總值1%以內的水平上,以便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經濟。

  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來。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19億美元,超過了聯邦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均為6%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日本發生了巨大變化,其國力達到了歐美髮達國家水平。在經濟領域內,日本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使得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近代化道路後,在世界體系中完成了從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轉變。這就使得日本開始了爭取世界政治大國地位的努力。

  在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目標的問題上,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加,使其具備了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物質基礎。歷屆政府都在為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不懈努力。20世紀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提出了「戰後政治總決算」口號,其核心思想是克服戰敗國心態,培養國民的大國意識,提高日本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曾根以後的日本歷屆政府都繼承和發展了「政治大國戰略」。冷戰後的國際局勢變化也為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提供了有利因素。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主要目標是以經濟力量為後盾,以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保證,以外交為手段,更多參與決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為世界政治大國,成為世界政治多極化中的重要一極。具體表現為:第一,與西方大國平起平坐,擴大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第二,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第三,成為新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通過聯合國來維護日本自身的利益。為此,日本在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力求加強日本在亞洲地區和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從目前日本所擁有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看,日本成為世界政治大國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它是否能成為政治大國,而在於成為政治大國之後的日本如何發展,是繼續原有的和平道路還是推行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一目,教材主要介紹了二戰以後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標誌、主要目的和在國際舞台發揮的作用及對世界格局發展的影響。此外,還簡單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及國際地位的提高,並說明了中國與第三世界的良好合作。

  從興起的背景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規模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和美蘇兩極爭奪「中間地帶」活動的加劇,在介於兩大陣營之間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激發了日益強烈的非集團化傾向。一些原亞非會議的發起者和積极參与者開始醞釀發起「不結盟運動」。1956年7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島會晤,並發表《布里俄尼聲明》,呼籲第三世界國家反對集團政策,走不結盟的道路,維護獨立主權和世界和平。這一主張得到印尼總統蘇加諾和迦納總理恩克魯瑪的響應和支持。於是,這些領導人開始籌劃組織不結盟運動會議,並確定出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五項條件──①奉行和平共處和不結盟基礎上的獨立政策;②支持民族解放運動;③不加入以大國對抗為背景的軍事集團;④不締結以大國對抗為背景的雙邊軍事同盟;⑤不在本國領土上為大國提供軍事基地。

  從興起的標誌、活動方式來看,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是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的,有25個國家參加的第一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作為非集團性的國際運動,不結盟運動的活動方式主要是定期召開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從1970年起每3年召開一次),每屆會議的東道國擔任會議主席,同時也是本屆運動的主席,任期至下屆會議。1973年,該運動又設立由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組成的協調機構。與這種活動方式相一致,不結盟運動的成果主要體現在每屆會議通過的宣言、聲明等文件所表達的共同立場上。

  從不結盟運動的目標來看,是試圖在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性力量之間形成第三種非集團性的國際政治力量,以維護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並通過集體的努力制衡兩極,在兩極格局中謀求最大的戰略利益。

  從1961年到1998年,不結盟運動共舉行了12屆首腦會議,在37年的進程中,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不斷增加,從首屆會議的25國發展到第十二屆會議的113國。

  從不結盟運動的影響來看,第三世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日趨活躍,發揮了制衡兩極的作用。不結盟運動所倡導的國際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從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中發揮了重要影響,它的存在和發展抑制了集團政治,緩衝了兩極對抗,也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國際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結盟運動旗幟下,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成為國際事務中日趨活躍的重要力量。不結盟運動的壯大與兩個陣營的分化作為同一個歷史過程一起改變了戰後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此外,不結盟運動還致力於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與發達國家的對話,並要求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這些對於改革國際經濟的體制弊端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教師可引入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聯的,近年來歐洲地區和日本的一些時政問題,如「歐盟成立」、「日本入常」等,說明本課的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走向聯合的歐洲」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戰後歐洲走向聯合的條件日趨成熟,兩極格局之下實施聯合的途徑,初步實現聯合的歷程,以及聯合對自身及世界局勢發展的影響。在此目教學中,特別建議教師重點講解歐洲實現初步聯合的關鍵性步驟──法德兩國和解世仇的途徑及其重要意義。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請學生分析此種化解矛盾的途徑對人類自身未來的發展具有怎樣的啟示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實現這個目的,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法德和解的歷史材料,包括當時的時事新聞報導、照片等等。在講述歐洲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時,建議教師充分使用教材「資料回放」欄目所提供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的有關內容。在分析內容時需要重點強調「共同」「接近」「和諧」「均衡」「穩定」「密切」等一系列辭彙使用的本質涵義,由此說明條約所體現的歐洲共同體的發展方向和可能達到的聯合程度──從經濟同一到政治統一的歐洲的形成。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日本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因素及由此導致的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目標的提出。

  在講述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時,需要為學生梳理清晰其條件和表現。對於外在條件,建議教師特別需要分析美國對日政策的前後變化非但沒有影響日本經濟的發展,反而大大加快了發展的速度。對於內在條件則需要明確主要源於日本政府所制訂的適合國情的發展政策。

  教師在分析了上述問題之後,還可以向學生提出進一步挖掘和探究的視角──日本的發展途徑對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是否可以提供借鑒意義。

  本目教材的文字表述上雖然將重點放在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但子目標題卻關注於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問題。這說明重講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為其政治目標的提出提供客觀條件。為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學生重點分析和講解有關日本政治大國戰略的具體問題。而且,教材[學思之窗]欄目的思考問題中也特別提出「聯繫近年來日本仔國際舞台上的表現」談對材料的理解。所以,特別希望教師在此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當今日本在國際舞台的主要作為,以便學生更好理解日本的政治大國目標。在講解中可參照如下思路,從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角度適當補充有關內容。

  日本政治大國戰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所確立、推行的國家發展總體戰略。該戰略是日本在對戰後「經濟立國」總體戰略進行修正基礎上形成的,而「經濟立國」戰略的指導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冷戰格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其結果是使日本成長為一個經濟大國,但卻始終是一個政治小國,因此也被國際社會諷刺為經濟巨人、政治侏儒。80年代初開始,日本政府為改變這種不佳形象和國際地位進行了新的戰略探索,提出了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口號。為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日本在外交戰略上積極推行「大國外交」、「亞洲外交」以參與國際性、地區性事務;在軍事上,不斷增加軍費和擴充軍備(1996年軍費達到510億美元,為世界第二軍費大國。現在日本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己趕上或超過了美國),轉變防衛戰略,即從「專守防衛」向本土以外的海外殲敵戰略轉變,以實現冷戰後插手國際間、地區間安全事務,向世界軍事大國邁進的實質性戰略步驟;在經濟上,對內推進經濟改革,實施「科技立國」戰略,加大對高科技的開發投入。對外調整亞太經濟戰略,將東亞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通過貿易、直接投資、經濟援助等手段,對東亞各國進行滲透;在文化上,注重文化在國際政治領域中的作用、積極向世界輸出「日本文化」。至於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行動將對國際局勢,特別是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則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思路:日本政局今後何去何從,是繼續走以往的經濟立國之路,通過「經濟援助」外交發揮影響,還是繼續推進政治大國之路,抑或走軍事立國之路,這最終將取決於日本國民的選擇;日本擴充軍備,向海外派兵,並在國內大力呼籲修改戰後制訂的和平憲法,這些都引起世界,尤其是亞洲鄰國的關注和反對,因此,修憲和擴軍並不能給日本帶來和平,只有走睦鄰友好、和平發展之路,增進與鄰國的政治互信,才能保證持久穩定的地區和平和世界和平。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該運動興起的原因、標誌、主要目的和作用等問題。在此目教學中,建議教師重點分析不結盟運動在美蘇兩極格局中起到的抑制和衝擊作用,以及在獨立自主地發展第三世界國家自身實力方面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歐盟的建立

  (師)請大家看下面兩段材料:

  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築歐洲的友愛關係……

  ──維克多·雨果

  歐洲各國的聯合,需要消除法國和德國之間長達幾個世紀的敵對和矛盾。

  ──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舒曼提出

  法德煤鋼聯營的「舒曼計劃」

  (師)這兩段材料都反映出一個共同的話題,是什麼呢?

  (生)歐洲的聯合。

  (師)雨果的理想令人感動,並且明確了歐洲各國走向聯合的特點。大家能否分析出這是一種怎樣的聯合狀態嗎?

  (生)聯合併非取消原有的國家,而是保有每個國家自己的特點,只是在各國之上建立一個更高級的統一機構。

  (師)除了保證原有國家的獨立特性之外,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會怎樣?

  (生)友愛、團結。

  (師)所以,看來雨果已經用他那文學大師的激情為歐洲描畫出美好的未來,但在近代,對於各國彼此心懷較量之心的歐洲來說,這樣的藍圖卻只能是遙遙無期的奢望。

  (師)第二段材料則是經歷了世界大戰的洗禮,浴火重生後的歐洲政治家提出的聯合設想。並且非常明確地指出了聯合的前提,是什麼呢?

  (生)消除法國和德國幾百年的敵對和矛盾。

  (師)對此怎麼理解呢?

  (生)1870年的普法戰爭、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師)這足以使法德之間結下世代仇怨。但其實比這幾場戰爭的數量更為驚人的是從814年至1945年的1100年間,法德之間的大仗、小仗加起來73次,其中大仗23次,這意味著平均每50年打一仗。那麼如此深重的糾葛和積怨已像頑石一樣,如果不能徹底搬開這樣一塊巨石,歐洲各國聯合的腳步就永遠無法輕鬆向前。那麼選擇怎樣的方式化解深仇就變成重中之重的任務,而從結果來看,法德之間不但做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甚至能夠從此同心協力、手挽手走向未來。是怎樣的絕妙策略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水平呢?非常簡單,以血脈相連的經濟一體完成法德之間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目的,這就是法國外長舒曼提出的法德煤鋼聯營這一著名的「舒曼計劃」──將法國和德國的煤炭開採與鋼鐵製造企業聯合起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可能再發動對對方的戰爭,否則就等於自殺。當這樣一塊巨石被徹底敲碎之後,歐洲一體化進程大步向前。

  [出示歐洲一體化進程時間表、歐盟盟旗]

  (師)截至2004年1月,歐盟25個成員國,4.56億人口。從這樣一個盟國數量的變化上,大家可以看到歐洲怎樣的發展趨勢?

  (生)走向統一。

  (師)這在歐盟統一的貨幣上都有著鮮明的體現:

  [出示歐盟貨幣及其設計者、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特A·蒙代爾圖片]

  (師)歐元的一面是門、一面是橋。這說明什麼寓意呢?

  (生)門是敞開的,橋是連通的。

  (師)大家恐怕也了解歐盟的盟歌吧?

  (生)《歡樂頌》

  (師)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為盟歌,恰恰反映了每個成員國對這樣一個統一歐洲懷有的心態和對未來的願望。那麼每一個成員國在這樣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是否擁有自己的獨立特性呢?

  (生)從現有的情況看,歐盟並非消除每個成員國的個性。

  (師)因此,說明歐盟的確是在踐行自己的銘言──多元一體。而這樣一個多元一體的統一的歐洲將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擁有什麼樣的位置呢?

  (生)力量強大,不可小視,可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關於日本謀求世界大國的願望

  (師)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感受到,近年來的國際關係出現了自冷戰結束以來最為頻繁的互動與變化。其中,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亞洲第一」自居的日本越來越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國際地位和政治影響力。下面這段材料摘自日本著名國際問題學者的論述,讓我們藉此分析一下日本的國家心態。

  我們鄰近東洋卻不是東洋,我們飛離西洋卻不是西洋。但是,這給日本帶來煩惱的同時又給日本提供了在世界政治中發揮作用的可能性。我們可以限制軍事力量採取妥當的防衛政策。也許日本是一個資源少、人口過剩的國家,但是同時它卻具有「通商國民」這一巨大的優勢。今後是一個開發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也許日本已經沒有多少可開發的國土,但是我們可以開發的領域是廣闊的海洋。我們的強大不體現在一個宏大的計劃,而在於使小計劃的集合變成可能的無限的適應力,以及能夠生成冒險精神的活力。在這些意義上說,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而且,發掘海洋國家這種偉大的能力,靠的是能夠把「冒險」和「慎重」、「非英雄主義」和「英雄主義」結合起來的政治技巧,以及需要「慎重」但同時又不以「慎重」為結局的廣闊視野。我把它稱為地平線,那裡有日本的未來。

  ──日本著名國際政治學者高坂正堯

  《海洋國家日本的構想》

  (師)日本的政治學家為什麼認為日本「鄰近東洋卻不是東洋,我們飛離西洋卻不是西洋」?

  (生)日本雖然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亞洲太平洋地區,但是其國家實力已經發展到與西方發達國家同處一流水平的地位,因此將自己視為西方國家。

  (師)大家怎樣看待日本的這種國家心態呢?

  (生一)日本比較蔑視亞洲國家。

  (生二)日本沒有找准自己國家應有的位置。

  (師)這個「位置」的含義是地理位置嗎?

  (生二)不是,其實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心態有問題。它不能夠客觀地面對自己國家處於亞洲的客觀事實,一心想要進入西方國家的圈子中去。多少有一種媚洋的嫌疑。

  (師)同學們的確已經感受到當代日本所存在的國家心態問題,對亞洲而言,日本缺乏對等的心態,對西方國家而言,則一心要憑藉現有的國家實力與它們一爭高下。那麼閱讀了這段論述後,大家有什麼樣的總體感覺?

  (生)當代日本急切希望成為世界政治大國。

  (師)日本政治學家把這種政治大國定義為怎樣的國家?

  (生)海洋國家。

  (師)為了實現這一海洋國家的目標,需要日本具備怎樣條件?

  (生)政治技巧和廣闊視野。

  (師)在其政治技巧和視野中提出了日本應該採取的一些態度,我們會感覺這些提法似乎是矛盾的,是嗎?怎樣表現出來的?

  (生)對,「冒險」與「慎重」,「非英雄主義」與「英雄主義」。

  (師)這說明日本在實現其海洋國家的策略上有一種小心謹慎下的勇往直前特徵。因此在其視野上才提出日本要謹慎地實現大膽的目標。對於日本來說,將自己視為「海洋國家」是需要一種面向世界、氣概宏大、進取參與的積極、健康的國家心態的,大家從這樣的論述中能否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生)沒有,反而感覺不是一種健康進取,而是潛在有一種擴張的意識。

  (師)我們從這種日本國家未來走向的展望中的確能夠感受到面向世界和積極進取,但是宏大氣概似乎沒有反映出來,反而隱隱感覺到一種狹隘心態。因此,在爭取世界大國地位的過程中,日本的國民素質和政治家的智慧都還需要不斷接受挑戰。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聯繫近年來日本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談談你如何認識中曾根康弘的這句話?

  解題關鍵:解析中曾根康弘所言的本質目的,並依據此目的聯繫近年來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諸多行為。

  思路引領: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並回答此問題時,應注意本題的提問思路是先聯繫現實問題,在以此對照中曾根的言論,從而找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但是,相對而言,更加便捷的方式是首先解析中曾根言論的內涵,得出「日本正確政治大國」的目的,然後據此聯繫當今現實問題,以進一步說明中曾根所言的實質。在具體分析資料時,注意引導學生關注「條件──世界經濟大國」、「方法──增大發言權」、「目的──政治大國地位」。

  答案提示:鑒於「思路引領」中的詳細分析,故僅提示有關近年來日本在國際舞台上諸多表現,具體認識簡略。

  ①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步伐:

  內政方面:日本國內修改1947年和平憲法的浪潮。

  軍事方面: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後的反恐名義通過《反恐特別措施法》;2003年,利用朝鮮半島核問題通過「有事三法案」,規定在發生可預測的對日本的武力攻擊事態時,首相可不經內閣會議而直接下令調動自衛隊、警察和地方政府力量,採取「先發制人」的戰爭手段,自衛隊由「防禦型」轉向「進攻型」;2003年還通過《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別措施法》並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這是日本首次向處於戰爭狀態下的國外地區派兵,實現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突破,日本開始跨入「從依靠別國建立世界秩序」,到向「雖有風險,也要參與維護世界秩序」階段;日本安全保障會議和日本內閣會議還決定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使日本自衛隊攻防兼備,並修改《防衛計劃大綱》,大大地提高自衛隊武器裝備的攻擊能性和遠投能力。

  外交方面:日本與韓國因「竹島」(韓國稱為「獨島」)的主權問題關係惡化;日本與俄羅斯因北方四島等的主權歸屬問題導致兩國關係前景暗淡;釣魚島問題困擾中日關係發展。

  文化教育方面:由日本文部省審定,「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撰完成新版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嚴重歪曲歷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亞洲鄰國的極大憤慨。

  ②關於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

  2005年5月,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組成的4國聯盟向聯合國成員國散發了一項決議草案,要求增加包括以上4國在內的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根據有關規定,成為常任理事國,需得到191個會員國中的2/3多數票、5個常任理事國全部贊同票,然而由於中國等國的反對,日本入常問題無果而終。日本新一屆安倍政府表示仍然繼續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資格。

  日本的諸多外交政策與態度激起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地區國家的反對:日本首相頻頻參拜靖國神社傷害亞洲人民感情;遺留化武問題;慰安婦問題;2006年,全球2012萬華人大簽名反對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是在怎樣出現的?

  解題關鍵:此題關鍵需要理解和把握在兩極格局之下出現了哪些新的政治力量,這些力量對兩極格局的抵制和衝擊作用怎樣,由此體現出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此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相互對抗之中的實力衰落也應作為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條件之一。

  思路引領: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條件:美蘇兩極格局下出現的政治力量有西歐、日本、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蘇美實力的衰落。最終說明新興力量對原有的兩極世界構成巨大衝擊,在彼此實力的消長之中,多極化趨勢得以出現。

  答案提示:

  ①隨著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和日本展開競爭。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說話」,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

  ②戰後日本抓住機遇,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在經濟上惟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經濟上形成了美、日、西歐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展開「經援外交」,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衝擊兩極格局。

  ④新中國建立後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加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國家實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漸重要。

  總之,兩極格局因為美蘇的衰落和日本、西歐、中國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而逐漸經受越來越大的衝擊,因此,兩極格局之中,政治勢力多極化的趨勢已經出現。

  學習延伸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尼克松這段話的認識。

  解題關鍵:此題考察綜合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

  思路引領:學生應結合所學的基礎知識,回憶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世界的綜合情況,以此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論,整理作答。

  答案提示:

  尼克松的這段話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美國和世界局勢的變化。

  二戰結束後初期,美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強國,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壟斷時期,這種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為在越南戰爭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與蘇聯的軍備競賽,再加上60年代美國經濟增勢趨緩,美國的綜合實力相對衰落了。

  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這兩個以前美國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開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

  另外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不結盟運動關係緊密,在國際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兩極之一的蘇聯當然還是傳統強國。

  尼克松是用發展的眼光,從經濟角度分析世界局勢的發展趨勢,得出世界將向多極化發展的結論,這樣為其任內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提供依據。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美利堅合眾國和蘇聯兩國力量的巨大增長,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義。正當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世界政治上還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歐洲國家,似乎降到了無足輕重的地位。美國和蘇俄已經成為超級大國,它們的地位在戰後年代裡由於核武器的發展越來越鞏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留下的混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教訓:如果我們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裡走下坡路的話,我們就必須從起了變化的形勢中作出必要的結論:歐洲的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早在1946年9月19日,溫斯頓·丘吉爾在蘇黎世大學所作的重要演說中,曾對致力於歐洲統一事業作了一個決定性的推動。

  ……

  歐洲國家政治聯合的必要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得到了普遍的承認。統一歐洲的思想給了幾百萬人以希望,並使他們較為輕鬆地度過了戰後歲月的重重困難。以歐洲為議題的會議、聯合和宣言相互輪換出現。歐洲政治聯合計劃成為政治生活重新活躍的強大動力。

  ……

  目標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過經濟一體化,隨後政治一體化,最後軍事一體化,而達到歐洲的統一……

  在實現規模宏大的歐洲政策中,許多困難頑固地擋住了道路。歐洲歷史上的分裂太深,以致歐洲各國人民的合作在短時間內幾乎不能自動實現。歐洲各國人民對他們過去的歷史記憶猶新,因而也就產生了一定的障礙。事實已經證明,一氣呵成地實現一個龐大的、無所不包的、盡善盡美的歐洲合作和統一的計劃簡直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從在適當時期內確實有把握解決的具體問題上著手做起。

  ……

  歐洲一體化不應該是死板板的,它必須儘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彈性。它不應該是束縛歐洲各國人民的緊身衣,而應該是他們和他們賴以發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種健康的、適應各自正常特性發展的共同支柱……

  ──《阿登納回憶錄》

  歐洲煤鋼聯營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員國的一般經濟下,根據第四條所規定的條件,由於共同市場的建立,對於各成員國中經濟的擴張、就業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貢獻。

  聯營必須做到逐步建立條件,通過這些條件確保在生產率最高的水平上,對於生產進行最合理的分配,同時仍維持就業的連續性並且避免在各成員國的經濟中掀起根本性的和連續性的擾亂。

  ──《關於建立歐洲煤鋼聯營的條約》

  舒曼計劃是歐洲統一的開端。我把煤鋼聯營條約的簽訂看作是歐洲歷史開始了新的一章。

  ……

  德國聯邦議院和德國聯邦政府自成立以來,就認為它們最主要的任務之一是反覆主張建立一個歐洲共同體,並成立促其實現……

  ……

  當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1950年5月9日呼籲就歐洲煤鋼聯營的建議進行討論時,聯邦政府毫不踟躕地和完全同意準備與之合作。羅貝爾·舒曼要求「創造具體事實,作為團結行動的先決條件,以克服德法之間的舊日仇恨。」簽訂煤鋼聯營條約是沿著這條道路邁出了第一步;對於法德兩國來說,其最深遠的意義在於:建立了煤鋼的共同生產後,德法之間進行任何戰爭不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質上也不可能。因此,煤鋼聯營條約的締結,首先就莊嚴地和最終地結束了兩國人民過去由於互不信任、競爭和利己主義所造成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見的狀態。

  煤鋼聯營使法德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最後的糾正,但其目的不應該僅限於此,它更應該起著解決包括整個歐洲在內的問題的核心作用。因此,一開始,除法國和德國外,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也都聲明準備參加這項巨大的工作,這使我感到十分高興。

  在草擬條約時,我們的意圖不僅僅是想建立一個煤、鐵和鋼的聯營,而且還想給未來歐洲國際制度可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榜樣。我深信,一旦以煤鋼聯營做出了開端,一旦六個歐洲國家在這一條約中自願地而不是被迫地將它們的一部分主權讓給一個超國家的機構,那麼就可以希望在其他方面做出同樣的事情,而民族主義──歐洲的不治之症──必然會遭到致命的打擊。所有參加煤鋼聯營條約的簽字國都同意,建立煤鋼聯營是走向歐洲聯合的第一步。在農業和交通運輸方面,也出現了同樣的計劃……

  ──《阿登納回憶錄》(1945~1953)

  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不斷的均衡的擴展,日益增長的穩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員國間越來越密切的關係。為了達到前條所述的目標,按照本條約所規定的條件和時機,共同體的活動應包括:

  (1)在各成員國之間取消商品進、出口的關稅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響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對待第三方國家的共同關稅率和共同貿易政策;

  (3)在各成員國之間,廢除阻止人員、勞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

  (4)建立共同的農業政策;

  (5)建立共同的運輸政策;

  (6)建立一種保證在共同市場中競爭不受到破壞的制度;

  (7)應用某種程序使調整各成員國的經濟政策和補救它們的支付平衡的失調成為可能;

  (8)在共同市場發揮作用的必要限度內,使各國各自的國內法律趨於一致;

  (9)建立一筆歐洲社會基金以便增進工人就業的機會,並有助於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10)設立歐洲投資銀行,以便通過新資源的發掘而有利於共同體經濟的發展;

  (11)使海外國家與領地同共同體取得聯繫,以便增加貿易並共同努力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各成員國應採取所有一般的或特別的適當措施,以保證本條約或共同體各機構的文件所產生的義務得以執行。各成員國應促進完成共同體的目標。各成員國應避免採取可能妨礙完成本條約目標的任何措施。

  ──《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為了迅速地實現國民總生產的倍增,並且通過僱傭的擴大,謀求實現完全的僱傭;因而,大幅度地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是其必然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矯正在農業同非農業間、大企業同中小企業間、地域之間以及各所得階層之間存在的生活上及所得上的差距作為任務,以期國民經濟與國民生活的均衡發展。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今後十年以內以國民生產總值達26兆日元(以1958年度價格為準)為指標。為了實現這一指標,鑒於在計劃執行的前期,技術革新的急速進展、豐富的勞動力的存在等支持增長的非常強有力因素的存在,通過適當的政策的運籌與廣大國民的協力,最初三年從1960年的136000億日元(1958年價格為13兆日元)達到每年平均9%的經濟增長;在1963年預期實現176000日元(1960年度價格)。

  ──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61~1970)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注意到,在從以霸權為基礎的舊秩序向以各國合作為基礎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進繁榮的社會正義之上的新秩序的過渡中,存在著導向世界衝突的危機……帝國主義正在削弱。殖民帝國和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其它形式的外國壓迫,正在逐漸從歷史舞台上消失。許多民族在爭取民族獨立和平等的鬥爭中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同樣,拉丁美洲各國人民正在對國際關係的改善繼續作出日益有效的貢獻。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

  發展中國家在獨立發展經濟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只要各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沿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農業現代化方面逐步達到我們的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生產水平…………我們主張,各國的事務應當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發展中國家人民有權自行選擇和決定他們自己的社會、經濟制度。我們支持發展中國家對自己的自然資源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權……我們主張,國家不論大小,不論貧富,應當一律平等,國際經濟事務應該由世界各國共同來管,而不應當由一、兩個超級大國來壟斷。我們支持佔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享有參與有關國際貿易、貨幣、航運等一切決定的充分權利。

  ──鄧小平在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上的發言

  我們必須認識到,蘇聯仍然是美國的一個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

  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美國已經不再出於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最富的國家,但是,現在我們面臨著這樣一種局面,另外四個潛在的經濟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個方面向我們挑戰──即使沒有可以那樣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樣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薩斯城的講話(1971年7月6日)

  2.課文注釋

  歐洲共同體

  歐洲共同體是歐洲若干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自願的基礎上組成的一個地區性經濟、政治一體化聯合體。二戰後初期,西歐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認為,為了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經濟,增強與美國、蘇聯抗衡的能力,西歐必須從消除貿易壁壘和其他經濟發展障礙開始,首先從經濟上聯合。1950年5月,法國外長舒曼提出建立煤鋼共同市場的「舒曼計劃」。1951年4月,法、意、荷、比、盧和聯邦德國在巴黎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7月生效。1957年3月,上述六國又在羅馬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統稱羅馬條約。羅馬條約於1958年1月生效。至此,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建立。它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確保商品自由流通的關稅同盟以及在經濟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1965年4月,6國簽署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所屬機構進行統一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該條約於1967年7月生效,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時以各自的名義活動。1973年,愛爾蘭、英國、丹麥正式加入歐共體,1981年,希臘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不結盟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萬隆會議以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掀起了新的高潮,世界殖民體系已經土崩瓦解。新獨立的國家面臨著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強權政治依然是國際關係的現實。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民族經濟,新獨立的決心擺脫大國的控制,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政策,不結盟運動自此形成。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主張各國之間和平共處,堅持民族獨立,反對加入東西方軍事集團。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會議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標誌著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也無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開各種會議,首腦會議為最重要的會議。從1961年到2003年,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先後舉行了13次首腦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涉及國際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的宣言或行動綱領,為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不結盟運動各種會議均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有分歧,各成員國可採取書面形式向主席國正式提出保留意見,以示不受有關決議或文件的約束。截止2003年2月,不結盟運動有116個成員國,都為發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的形成衝擊了美蘇兩極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由大國左右世界局勢的狀況。

  3.學術觀點

  ①關於20世紀後期亞非拉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發展階段

  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5年8月到1955年亞非會議之前。特點是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出現在亞洲。第二階段,1955年亞非會議到1974年。特點是不結盟運動在此期間形成,廣大新獨立國家開始自覺聯合反對霸權。第三階段,1974年4月到20世紀末,特點是民族解放運動已經在鞏固政治獨立的同時,重視經濟的發展,並爭取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這期間,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全面崩潰。

  ②關於西歐一體化的動因

  西歐一體化最初政治意圖比較明顯,舒曼計劃的政治意圖大於經濟目標,試圖通過控制煤鋼生產來促進法德和解。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所形成的外部壓力也是西歐一體化的政治原因。但西歐一體化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因素,西歐國家具備類似的經濟類型和較密切的經濟聯繫,是西歐國家能夠走向一體化的根本原因。戰後美國對西歐一體化的態度變化。面對戰後歐洲聯合的這一新形勢,美國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短暫的由不明確到明確支持的轉變。從戰爭結束到1946年之前,由於美蘇關係尚未完全破裂,美國不願意公開支持西歐聯合,以免引起蘇聯的過激反應。但是,隨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台和美蘇冷戰的爆發,美國把支持歐洲聯合視為遏制蘇聯的戰略步驟,同時,也希望藉助歐洲一體化來促進東歐的「解放」。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開始變得複雜起來。一方面,美國繼續在總體上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但另一方面,由於美國自身的經濟出現了嚴重收支不平衡的狀況,美國也開始強調維護其經濟利益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變得更加強調具體條件和具體情況了。

  4.參考資料目錄

  ①王斯德主編:《世界當代史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林甦等主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③金重遠主編:《20世紀的世界》(上、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④王斯德等主編:《世界當代史》(1945~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十七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兩極格局的解體和多極化趨勢的表現

  難點

  美國單極世界的大國強權思想對自身造成的惡果和對世界局勢的影響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本課主要講述了兩極格局的解體過程,解體後對世界局勢的深刻影響,以及新的國際格局的形成和發展方向問題。第一,原有國際格局的瓦解:美、蘇為首兩極格局的解體過程以及該格局解體後對世界局勢的影響;第二,新的國際格局的逐步形成:「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991年12月下旬蘇聯的驟然消失,標誌著兩極中的一極自行坍塌,終於導致支配戰後世界國際關係四十餘年的兩極格局最後崩潰。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20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兩極格局的解體所造成的衝擊波不僅震撼著歐洲,更對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

  由於本課設計的問題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故更易引發學生較為強烈的參與意識。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適當補充熱點問題的新聞背景資料,如時政照片、紀錄片、專題片等直觀材料,盡量還原真實的歷史情境,並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收集相關歷史、現實資料,展開研究,積极參与對重大歷史問題和時事問題的分析,以便多角度深刻理解兩極格局解體的本質原因和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各方力量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應該做出的努力。

  本課引言概述了蘇聯解體的原因、情況和最為直接的影響。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一目,教材主要寫了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關於戈爾巴喬夫的對內改革和蘇聯的解體:

  戈爾巴喬夫的對內改革問題: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首先進行經濟領域的改革,但由於對原有經濟體制觸動不大,因此經濟改革未見成效。戈爾巴喬夫將其原因歸結為政治阻力太大,於是轉向政治改革,準備用「全人類標準」來改造社會主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了科學社會主義。這種所謂「民主化」和「公開性」的「新思維」,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揭露社會主義的「黑暗面」,推行西方式的多黨制。結果導致人們思想的嚴重混亂和黨派林立、紛爭不休的局面,國內潛伏的民族矛盾也開始爆發出來。

  此問題有如下教學建議:第一,教師可補充「蘇共二十八大綱領性聲明」作為探究性材料,分析其可能給共產黨造成的影響以及從中反映出的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和平演變」政策給蘇聯社會帶來的思想影響。第二,特別收集有關美國對蘇聯進行意識形態宣傳的資料和提供經濟援助的相關數據等,使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在蘇聯解體過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社會的思想、經濟的影響、瓦解作用。第三,收集有關蘇聯國內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歷史材料,豐富學生對此原因的認識。

  關於蘇聯解體問題:教材說明的主要原因在於蘇共中央放棄共產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造成權力的嚴重削弱和危機的大爆發。教材以「歷史縱橫」欄目說明了蘇聯解體過程中的關鍵性事件──「八一九」事件。事件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導致局勢的混亂,其導火線是1991年8月《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簽署。這一條約的簽署不僅意味著蘇聯國家體制將發生重大變化──由統一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變為一個鬆散的邦聯,而且意味著對民族分離活動的讓步和對蘇聯開始瓦解的認可。事件結局所反映了其發起者無力應付事件發生後的國內外局勢,最終使扭轉事態發展趨勢的努力歸於失敗。「八一九」事件的影響在於國家政權的根本性變化,蘇聯完全解體。

  此處建議教師:利用本課引言中關於蘇聯解體事件及其他一些反映當年蘇聯解體過程大事記的影像資料,使學生充分感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的情況及對整個國際社會主義力量帶來的巨大打擊。

  第二,東歐劇變及其在波蘭、民主德國的體現:

  東歐劇變的主要客觀原因及劇變的實質:東歐劇變的主要客觀原因來自於蘇聯自身因改革失利造成的社會混亂,導致蘇聯對東歐的政策發生轉變。具體表現為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放鬆了對東歐的控制,其「新思維」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此外,加之美國等西方國家長期利用各種傳媒,宣揚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利用貸款、技術和貿易援助,誘使和彈壓東歐國家向西方靠攏;利用「人權」問題進行內政干涉,扶植支持東歐國家內部反對勢力,通過這些手段直接干預了事態的發展。這些因素使得1989年至1990年,東歐局勢發生激烈動蕩,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六國,政權紛紛易手,執政四十多年的共產黨、工人黨均喪失統治地位。

  伴隨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東歐各國的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政治上實行議會民主制和多黨制,在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劇變後的東歐各國,已放棄了社會主義的方向。

  東歐劇變在波蘭、民主德國的體現:波蘭由調整經濟措施而引發政治動蕩,形成以瓦文薩為首的、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政治勢力集團──團結工會,並最終通過政治改革造成社會制度的劇變。民主德國則因兩極對峙造成的民族分裂引發政局動蕩,並在政黨政治的改革中放棄了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實行多黨制,隨之而來的是兩德的統一。兩德合併完成了民族、國家統一的歷史重任,是德國人民的願望和幸事,但這是以放棄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為代價而完成的,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挫折。

  此處建議教師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片,並儘可能搜集其他相關歷史圖片、新聞報道資料、重要人物的代表性觀點、各類數據統計等資料,擴充學生的了解範圍,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波蘭、民主德國局勢的動蕩和劇變的狀況,並進一步提高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同時提高教材結論的說服力。

  「和平與動蕩並存」一目,教材主要講述了「冷戰」結束後出現的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因素和表現,因此主要體現了兩極格局解體之後,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

  關於威脅世界和平,導致時局動蕩的原因:

  第一,兩極格局解體後出現的新矛盾和新衝突。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對峙一直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矛盾存在,而因此被長期掩蓋和忽視的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的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矛盾在「冷戰」結束之後顯現成為國際熱點衝突,特別是解決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民族問題成為世界上很多地區日益緊迫的問題。不斷湧現的地區衝突和暴力事件一再表明,和平、公正地解決民族爭端已不再是個別國家、個別民族自己的事,它是對日益走向成熟的國際社會的嚴峻考驗。

  在此,教師可以列舉諸如中東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民族與猶太民族之間因宗教、領土紛爭導致的長期衝突及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宗教問題造成的地區爭端;巴爾幹半島上原有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因內部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穆斯林等諸多民族長期存在的民族、宗教衝突,導致新獨立的一系列民族國家內在的矛盾糾葛和為爭奪領土而進行的戰爭等等,以此說明地區衝突已成為「冷戰」後國際關注的熱點矛盾。

  第二,美國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教材對此主要講述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插手南聯盟內部的科索沃危機問題,實施對南聯盟的軍事打擊,導致地區動蕩局面更加嚴重。

  關於動蕩局面的具體體現:

  第一,南聯盟內部潛在的危機及北約為首的大國干預。

  對於南聯盟內部矛盾引發的科索沃危機的認識:「冷戰」結束之後,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勢力開始抬頭,民族矛盾激化。20世紀90年代初,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和波黑四個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後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也宣布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易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教材所講述的科索沃危機是指位於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共和國南部的科索沃自治省內,占人口90%的阿爾巴尼亞族人要求脫離塞爾維亞獨立而引發的塞族與阿族之間激烈的民族矛盾。在這場爭鬥之中,雙方互不妥協,因此矛盾衝突日益升級,釀成流血事件,這為外部勢力的強行干預提供了借口。

  對於北約轟炸南聯盟的認識:科索沃危機爆發後,在美國要求下,北約最終以此危機會造成大批難民和危及地區穩定製訂了空中打擊的行動方案,並稱行動目的是迫使衝突雙方實現停火,迫使南聯盟執行聯合國決議,保護難民重返家園等。北約對南聯盟長達78天的轟炸,是在並無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獨自決定軍事干預非成員國內政的事實,這是北約對現行國際政治安全格局和國際關係準則和秩序的衝擊和破壞。

  在分析上述地區動蕩問題時,建議教師:可重點依託教材主要敘述的南聯盟內部矛盾及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的主要事實,從而將威脅和平,導致地區動蕩的兩類原因均涉及在內。

  第二,國際恐怖主義行動對世界和平和地區安全的威脅。

  對於「國際恐怖主義」的認識:它是非國家組織為取得某種國際政治目的,以他國平民、政府和武裝人員為對象,以造成敵國的普遍社會恐懼為手段而採取的暴力行動。其特徵體現為:採用高科技作為恐怖襲擊的手段;通過對無辜民眾的大規模襲擊來達到其政治目的;充分利用當代的傳媒技術使襲擊的後果在人們心理上產生普遍的、巨大的震撼。當今恐怖主義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恐怖主義國際化或全球化;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熱性;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殘酷性;以美國為目標的恐怖主義襲擊愈演愈烈;現代大眾傳播系統對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當今世界上,國際恐怖主義的觸角已經伸向世界各地。其動機帶有鮮明的政治性,主要目的是在消滅和摧毀行動目標的過程中製造公眾恐慌和特定的恐怖氣氛與政治壓力,從而對政府和特定的社會團體形成壓力和威懾,以便達到政治報復、破壞統治秩序或影響政府內外政策的目的。恐怖分子有著強烈的信仰支撐和精神動力,其思想頑固,精神狂熱,行為極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傳統和輿論的約束,具有反人類的特點。

  當代國際恐怖主義的襲擊範圍和對象不斷擴大,而且無辜民眾成為恐怖分子大規模襲擊的目標。「冷戰」結束以後,將美國當作襲擊目標的恐怖活動呈上升趨勢。據統計,近年來美國遭到恐怖主義襲擊的事件佔世界此類事件的比重連年上升(1996年為25%,1997年為30%,1998年為35%)。2001年9月11日國際恐怖主義組織發動的「9·11」事件是有史以來針對美國的空前嚴重的恐怖襲擊。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一目,教材主要寫了以下三個問題:

  ①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形勢的基本特點──「一超多強」格局的形成及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②關於「一超多強」局面的認識:

  第一,美國希望建立單極世界:蘇聯的消失,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他們力圖領導未來的國際秩序,建立「美國統治下的和平。」美國布希總統的國務卿貝克曾說:「蘇聯的崩潰產生了一個世紀才有一次的機會,在全世界推行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念。」

  第二,其他國家主張推進多極化進程:對於美國單極世界的主張,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贊成美國領導下的世界單極格局:發展中國家深受舊國際格局之害,認為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格局是舊格局的翻版;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國的盟國,也不贊同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格局。而美國自身正面臨西歐、日本等國的激烈競爭,高科技領域的某些優勢正在喪失,外貿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加之當代國際事務日益複雜,人類面臨諸多公共問題,如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惡化、艾滋病、恐怖主義威脅等,這些問題單靠一個國家是解決不了的,而有待於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因此,美國儘管實力強大,但藉此建立單極格局,形成美國獨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其他國際力量正在對美國形成制約。

  ③關於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認識:

  第一,當今世界呈現出的多極力量:

  歐盟:20世紀90年代初期正式誕生的歐盟,由於其經濟實力強大(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而成為直接影響世界經濟的一個因素,正力圖以整體形象出現於國際舞台,與美國競爭。

  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日本提出了走向政治大國的對外戰略。

  俄羅斯:目前仍處於經濟困難中的俄羅斯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軍工企業實力雄厚,正力圖重振大國雄風。

  中國:中國近20年來經濟獲得快速發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

  綜上,世界多極政治經濟力量的崛起可以表現為歐盟的建立,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中國、俄羅斯國際地位的改善。

  第二,對於多極化發展趨勢的認識:多極化力量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和國際關係的民主化。在多極化的形勢下,各極相互制約會產生均衡,而均衡客觀上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在當前多極化的趨勢下,一二個大國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國相互制約,談判和協商已成為大國解決問題和爭端的主要手段。當然,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多極化畢竟是未來的發展趨向,還未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國際關係結構,其原因在於:兩極格局解體後,前蘇聯國家的政治經濟還存在治亂興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國的經濟實力處於變化之中;德國、日本兩國的外交戰略還需要較長的調整;中國的綜合國力也在不斷變化。上述對國際關係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處在較大的發展、變化之中,一時間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力量對比局面,由此決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個緩慢而複雜的過程。

  此處建議教師重視教材[學思之窗]欄目提供的關於歐盟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與美國的分歧,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多極化的表現,另一方面更要分析歐盟的對外政策給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帶來的重要影響。另外,還建議教師積極發掘學生對當今國際時事政治發展變化的關注點和興趣所在,由學生搜集、分析、評價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熱點問題,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拓展和加深學生對現實國際政治局勢的洞察、分析能力,從而能夠更加全面、客觀認識世界。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教師可採用創設歷史情境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如播放有關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音像資料;整合「冷戰」後地區衝突的典型事件作為序幕,說明當今世界局勢潛在的危機;以體現多極化政治力量並為學生熟悉的時事新聞作為時政話題,引入本課內容等等。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有關原因和情況,使學生明確這標誌著兩極格局的結束。教師必須點明東歐劇變的實質,使學生明確東歐劇變的「變」是指東歐國家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講述波蘭劇變和德國統一時,教師可補充必要的音像資料,如「柏林牆」的拆毀等,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建議教師從兩極格局的大背景出發,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內在聯繫的要求來認識東歐和蘇聯的具體問題。(請參閱教學案例一)

  「和平與動蕩並存」一目主要讓學生了解「冷戰」結束之後的世界局勢出現一系列動蕩不安的問題。這一方面由於原有的地區性矛盾日益凸現,另一方面也源於國際恐怖主義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在講述地區性矛盾導致的衝突和危機時,建議教師可補充前南地區國家分裂後,新的民族國家之間為爭奪領土於1992年至1995年進行的波黑戰爭的有關資料,如數據統計、戰爭圖片、相關的新聞報道等等。在補充資料時,特別建議教師能夠側重於無辜民眾陷於戰爭深淵的無奈和痛苦狀況,藉此傳達民族和解、溝通、共存才能帶來人類和諧發展的理念。例如,戰爭導致波黑430萬人口中的近2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億美元,工業產值下降95%。但是與這些顯見的損失相比,戰爭在人們情感上造成的創傷更難醫治,帶來心理和靈魂的極大扭曲:一位外祖母是克羅埃西亞人的10歲女孩用刀給自己放血,以便使身體里流淌的1/4克羅埃西亞血統的血液被放掉,成為一個純正的塞爾維亞人;一位父親是克羅埃西亞人而母親是塞爾維亞人的男孩問其母,自己身上哪一部分是屬於她的,目的是要把這部分砍掉,使自己成為一個純正的克羅埃西亞人。這些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令人心碎,也足以反映出狹隘的民族意識和殘酷的種族仇殺給人類自身種下的禍患。

  此外,在講述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和平時,建議教師請學生搜集當年「9·11」事件的各類時事新聞資料或反映該事件的新聞紀錄電影。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由學生自主舉辦有關「恐怖主義與人類和平」、「美國化民主與恐怖主義」等專題討論會,以加強學生分析和認識重大歷史問題的能力及關注國際熱點的意識,提升年輕一代對人類自身發展命運的責任意識。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一目的重點在於兩極格局解體後新的國際格局的出現和發展方向。在此注意「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和多極化趨勢之間的區別,「一超多強」是兩極格局解體後業已出現的國際關係格局狀態,而多極化則是未來國際格局的走向。此目需要教師將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多個已經成為和可能發展成為政治格局中的一極的政治力量進行簡單介紹,並具體分析多極化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和國際關係的民主化。在多極化的形勢下,各極相互制約會產生均衡,而均衡客觀上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在當前多極化的趨勢下,一二個大國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國相互制約,談判和協商已成為大國解決問題和爭端的主要手段。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既可側重分析兩極格局解體情況下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增強學生振興國家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可通過分析歐盟、日本、俄羅斯地位的提高及對世界和平可能帶來的影響,提高學生全面、客觀看待當今世界形勢的眼光和敏銳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自身和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諸如:「超強美國的啟示」「歐洲一體化的啟示」「日本崛起的啟示」「國家實力與國際形象之間關係的啟示」等等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認知,從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超霸意味著自我削弱;彼此溝通、和解,正視現實,虛心吸納其他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才是自身國力增強的發展之道;國與國的關係應以國際公理為基準,以理解和包容作為處理彼此矛盾的國家心態,這樣才能共同創造人類和諧共生的家園。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格局的走向問題

  方式一:開設專題討論課:「冷戰」結束後的世界──單極格局還是多極世界?

  目的:「多極化」是我國對「冷戰」解體後世界發展趨勢的總體估計。但同時,國際關係中也表現出某種美國所期望的單級格局的特點。如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因此,有必要對此問題以討論的形式進行分析,既可以訓練學生通過佔有史料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問題。

  程序和方式:可採用課堂分組討論形式,也可以採用辯論會模式,事先均須準備全面而充分的材料,應包括:世界不同國家地區對「冷戰」後國際關係走向的分析;「冷戰」後國際政治、經濟力量的發展狀況;美國戰後霸權的興衰過程;國際關係變化的規律及制約因素等等。

  結果:無論是討論或辯論,均可不強求得到某一標準答案,學生的準備及討論過程須符合以上要求,教師可以參與者身份發言或作最後總結。

  方式二:百家爭鳴──搜集有關戰後世界格局發展趨勢的不同觀點,你認為目前哪一種觀點更貼近現實,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

  資料收集途徑:教材、專著、互聯網、專家訪談、報刊、雜誌等。

  建議按如下步驟進行:①師生共同研讀教材,掌握多極化趨勢的出現過程;②學生單獨收集資料;③師生共同討論,加深對多極化的理解;或者教師直接列舉以下觀點,師生共同討論分析。

  主要觀點列舉:

  1.「一、三、五」體系: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田中明彥1991年提出,冷戰後的世界,軍事上存在著美國一個中心,經濟上存在著美日德三個中心,在賦予正統性上存在著美、蘇、英、法、中五個中心。上述三種力量可稱為「一、三、五」體系。

  2.「多權力中心說」:亨利·基辛格1993年說,「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於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美國是惟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於其他問題如經濟力量,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如日本和歐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樣,再過幾年還有中國,以及前蘇聯的某些國家」。

  3.「一、二、五」體系:中國學者多持此種看法:(1)從綜合國力上看,當推美國一家;(2)從軍事上看,仍是美俄兩極,因為它們仍擁有經過裁減後的絕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軍費開支的一半以上;(3)政治上將出現美、俄、歐、中、日五個力量中心。在過渡時期還可能出現某些地區強國和工業新興化國家、地區。

  4.單極—多極結構:少數中國學者主張,目前的世界處於「單極—多極結構」,即美國獨霸下的多極結構,但另一些學者認為這一提法低估了美國的相對衰落和多極結構對美國起制約作用的一面。

  方式三:熱點評析──搜集世界各國有關伊拉克危機的主張並分類整理,結合世界多極化趨勢加以評析。

  資料收集途徑:時事廣播、報刊雜誌、互聯網路等。

  建議按如下步驟進行:①仔細研讀教材,了解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②單獨收集資料;③小組分類整理;④分組辯論:伊拉克危機證明世界是單極世界還是多極世界?⑤教師點評。

  各國主張歸類:

  美英西:繞過聯合國,武力解決。

  法德俄: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使用武力。其中法德甚至打算動用在安理會的否決權,否決美國的自動授權動武提案。

  中國:通過聯合國途徑和平解決,反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日本:追隨美國,提供經濟支持。

  阿拉伯世界:反對侵略伊拉克,但沒有統一的實質性行動。

  教師點評:從伊拉克危機發展過程來看,更多地表現了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從伊拉克危機的結果──爆發伊拉克戰爭來看,更多地顯現了美國單極霸權的特徵。因此,世界多極化道路與單極霸權的鬥爭是長期而曲折的,但是世界多極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戰後伊拉克局勢的惡化和美國等要求聯合國的深度介入更證明了這一點。

  案例二 關於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問題

  (師)在我們感受「9·11」事件給美國乃至於全世界帶來的極度震撼後,也許我們會自然聯想到美國作為此次恐怖襲擊的直接受害者,對其眼中的國際恐怖勢力所採取的以牙還牙的行動。請大家說說看,你所了解的美國制裁恐怖主義的行動。

  (生一)「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對本·拉登基地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大規模軍事打擊。

  (生二)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

  (生三)美國認為敘利亞「支持恐怖主義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此通過針對敘利亞的制裁決議。

  (生四)美國制裁伊朗。

  (師)從美國「9·11」事件後這一系列行動中,我們的確能夠感受到其反恐的決心和信心,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到一種令世人難於認同的反恐方式正通過美國反映出來。大家通過近年來的國際新聞已經非常熟悉了吧?

  (生一)「反恐」旗幟下的單邊主義。

  (生二)以暴制暴。

  (師)看來大家的確非常關注國際時事。為了進一步認識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段聯合國前人秘書長安南對懲戒恐怖主義的觀點。

  在反恐過程中,我們絕不能將標準降低到他們的水平。因此,在打擊恐怖分子時,各國必須保證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對使用武力的限制。否則,我們的共同價值觀就會受到侵蝕。

  看似矛盾的是,政府自己越界對恐怖分子以暴還暴──不論其是種族清洗、濫炸城市、對囚犯施以酷刑、有目標的暗殺,還是將無辜平民的死亡視為「附帶損害」,這一切實際上都可能使恐怖集團得以生存。這種行為不僅非法,而且不正當,還可能被恐怖分子用來爭取新的追隨者,並造成恐怖分子賴以滋生的暴力怪圈。

  在保護人權方面妥協,就會將恐怖分子自己無法取得的勝利拱手讓給他們。因此,促進和保護人權,以及嚴格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應當是反恐戰略的核心。

  ──科菲·安南在「為人類反恐:關於罪惡根源的會議」上的講話(2003年9月22日於紐約)

  (師)從安南的講話中,我們能夠提煉出其核心理念嗎?

  (生一)各國應該以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為原則打擊國際恐怖主義。

  (生二)不能以單邊主義和以暴制暴的方式打擊國際恐怖主義。

  (生三)促進和保護人權,以及嚴格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應當是反恐戰略的核心。

  (師)大家的確能夠非常準確地從不同角度分析出聯合國在反恐問題上的主張。但這是國際社會的態度。那麼美國國內對這一問題是否也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呢?請大家再來看一段美國當代國際政治問題專家康威·漢得森的觀點:

  ……干預的本質與其說是「法律的統治」,還不如說是「強者的統治」,因此干預威脅著正在形成之中的國際社會的和諧一致。儘管干預的歷史由來已久,不干預的責任,作為國家獨立主權的必然結果,仍然是國際法的基本準則。在形成中的國際社會中,干預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異議和譴責。

  ……

  長期以來,外交、國際法和可能的權力平衡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戰爭的作用。無政府狀態開始讓位於講求在統一管理和規則之下和平處理哪怕是十分尖銳的衝突的國家社會。……新的觀點被發掘出來,意識到全球經濟健康地相互依賴的重要性,這種健康的依賴視戰爭為全球繁榮的攔路虎,要求國家間的緊密合作。

  ──[美]康威·漢得森所著《國際關係──世紀之交的衝突與合作》P156、157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師)在材料中,漢得森為何說「干預的本質與其說是『法律的統治』,還不如說是『強者的統治』」?

  (生)認為美國正在採用干預別國內政的強權政治手段達到目的。

  (師)那麼在漢得森看來,要想控制戰爭,哪些途徑是很有效的呢?

  (生一)外交、國際法和可能的權力平衡。

  (生二)統一管理和規則之下和平處理尖銳衝突。

  (生三)全球經濟健康地相互依賴和國家間的緊密合作。

  (師)很好,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平衡」「和平」「依賴」「合作」等等,這樣的辭彙。這說明美國政治家中也有能夠審時度勢的人物,更說明,真正能夠解決各類衝突與矛盾的最好途徑就是相互理解、溝通、合作、互利。這恰與我們前面講述的法德和解途徑實在非常一致。那麼,既然靠一國之力無法真正完成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任務,那麼什麼樣的組織可能最具有這樣的優勢呢?

  (生)聯合國。

  (師)為什麼呢?

  (生一)因為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生二)聯合國可以協調各國行動、交流情報信息。在這些方面,聯合國都具備天然優勢。

  (師)的確如此,我們可以從聯合國在反恐問題上的一系列作為得到印證:安理會成立反恐怖主義委員會,迄今已有約170個成員國向安理會的反恐委員會遞交了各自的反恐報告。在聯合國協調下,國際反恐法律體系進一步的構建,國際反恐聯盟逐漸形成。所以,綜合來看,其實美國的反恐政策和行動已經大大浪費了「9·11」事件後世界對美國的巨大同情,真正的有效之舉應該在於多邊的國際合作。

  案例三 以史為鑒──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中國應採取哪些對策使自己成為世界一極?

  建議:在學習本節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從西歐和日本的快速發展中借鑒有助於我國發展的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獻計獻策。

  基於目前「一超獨霸」的現實和他國發展的經驗,我們可採取以下對策:

  其一:確認美國「一超獨霸」的世界地位,並從經濟、金融、貿易以及高新技術等廣泛領域與其確立正常關係。在某些敏感或應急事件的審處方面,在堅持主權完整的基礎上登高望遠。這樣來爭取一個好的國際環境,使我國在經濟實力上得到巨大的實實在在的增強。

  其二:採取分步走戰略。首先成為亞洲的「區域」大國,進入世界「五極」,然後成為「三極」中的一員。無論是經濟社會政策,還是防務與外交等,均以這一思想貫穿全部事務之中。

  其三:深化改革開放。根據黨的十六大政策,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苦練內功,確立技術立國,發展外向型經濟。

  其四:強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西方「均勢」體制,實際上是強權政治下分而治之、互相利用的「霸術」。這種體制導致了在世界走向多極化的道路上,出現諸多「共而不處」「和而不平」的狀況。為此,我國要強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在張力,以變策變。以平等取代「互相利用」,以和平共處取代「分而治之」,從而以中含全、以靜策動,即在和平共處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

  ……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歐盟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題關鍵:歐盟經濟實力及國際地位的變化。

  思路引領:戰後歐洲的世界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與美國的關係是否隨之有所改變?在國際事務中,歐盟的作用怎樣?

  答案提示:戰後歐洲從美國的附屬地位中迅速崛起,不斷加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不再甘心對美國俯首帖耳,欲不斷加強自身在國際舞台的地位。特別是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統一的歐洲更希望在在國際政治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擺脫依附於美國的關係。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冷戰」結束後,世界政治格局有哪些新變化?

  解題關鍵:冷戰結束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的影響及冷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表現。

  思路引領:兩極格局解體對國際局勢的動蕩是否產生影響?怎樣體現?兩極格局解體後出現的新的政治格局趨向是什麼?這種趨向是否受到一定阻礙?

  答案提示:兩極格局瓦解,使得原有的次要矛盾,如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上升到顯著地位,因此,各類衝突不斷。加之美國企圖獨霸世界的單極主張,使得其不斷插手地區爭端,導致區域性、小規模的衝突不斷上演,甚至帶來了威脅全人類的恐怖主義活動。在美國憑藉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企圖建立單極世界的同時,更多國家希望推進多極化趨勢,於是,世界格局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但是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日本躋身政治大國的努力,俄羅斯軍事力量的強大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世界格局日益出現多極化發展的趨勢。

  學習延伸

  你支持哪種觀點?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題關鍵:首先分析並明確每段材料表達的觀點,然後依據相關的教學內容準備論點分析和論據說明。

  思路引領:這三段材料各自說明了「冷戰」後怎樣的世界狀況?這幾種論點與教材中的觀點是否有所對應?教材中相關的內容是怎樣進行說明和論證的?

  答案提示:材料中反映的觀點:第一,美國單極世界的格局;第二,舊的世界格局解體,新的世界格局還未顯露端倪;第三,多極化傾向明顯出現。

  教材中的相關提法:兩極格局解體後出現的「一超多強」局面;多極化是未來國際局勢發展的趨向。

  自主支持的觀點及分析:略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波蘭正經歷一個轉折時期。在戰後有限主權和斯大林主義佔上風的條件下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未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未能確保實現應當釋放出來的價值,這是因為在這一制度里,既沒有自由,也沒有公正……參加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意識到了波蘭統一工人黨不可能得到社會的信任,所以,決定結束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活動。

  ──《關於波蘭統一工人黨停止活動的決議》(1990年1月29日)

  親愛的同胞們:

  鑒於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後的情況,我終止自己以蘇聯總統身份進行的活動。我作出這個決定,是出於原則性的考慮的。

  我堅決主張各族人民的獨立自主,主張各共和國擁有主權。但同時又堅決主張維護聯盟國家和國家的完整性。

  事情已沿著另外一條道路發展下去。主張國家肢解、國家分離的路線佔了上風,這是我無法同意的。

  即使在阿拉木圖會晤和會晤通過決定之後,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也始終未變。

  此外,我確信如此重要的決定本應在人民表達意志的基礎上作出。

  儘管如此,我將竭盡所能,以使所簽署的協議導致社會的實際和諧、減輕擺脫危機和改革過程的困難。

  我這是最後一次以總統的身份在大家面前發表演說,我認為有必要說出自己對1985年以來所走過的道路的評價。更何況這方面有不少無法自圓其說的、膚淺的、不客觀的見解。

  命運作了這樣的安排,就是我當上了國家元首之時就已經很清楚:國家情況不妙。我們什麼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得多,愈來愈落在他們的後面。

  原因已經清晰可見:社會在官僚命令體制的束縛下幾近窒息。它註定要為意識形態服務,註定要承受軍備競賽的重負,已經精疲力盡。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為數不少)均先後以失敗告終。國家沒有前途可言。再也不能這樣生活下去了。應當從根本上改變一切。

  正因如此,我從不後悔自己沒有僅僅為了利用總書記的職務在數年的時間裡『稱王稱霸』。我認為那是不負責任的和不道德的。

  我明白,開始一場如此規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國這樣的社會裡,那是極其困難、甚至是冒著風險的事情。然而我卻至今對1985年春天開始的民主改革的歷史正確性確信不疑。

  國家復興和國家社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過程,其複雜程度大大超過了原先的一切預料。不過業已完成的事情應當得到應有的評價:

  ──社會獲得了自由,政治上和精神上得到解放。這是最主要的成就,我們卻沒有充分意識到,因此也尚未學會利用自由。儘管如此,已經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消滅了那個早已使我國無法成為富足安康、繁榮昌盛國家的極權主義體制。

  ──在民主變革的道路上實現了突破。自由選舉、出版自由、代表制政權機構、多黨制均已成為現實。

  ──開始走向多種成分經濟,確立了一切所有制形式的平等地位。在土地改革的範圍內農民階級得到復興,出現了私人農場,數百萬公頃的土地交給農村居民、市民使用。生產者的自由已經合法化,企業家活動、股份制、私有化方興未艾。

  ──在將經濟轉向市場時,必須記住這是為了人。當此困難時期一切均應從人的社會保障出發,這特別與老人和兒童有關。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

  ──已經結束『冷戰』,曾對我國經濟、社會意識和道德起破壞作用的軍備競賽和國家極度軍國主義化已經停止。世界大戰的威脅已經解除。我想在此再次強調,我在過渡時期將竭盡全力,繼續對核武器進行可靠的監督。

  ──我們已經對世界開放,不再干涉別國事務,並放棄在國外使用武力。我們得到的回報是信任、團結一致和尊重。

  ──我們已成為按照和平、民主原則重建現代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

  ──各國各族人民均已獲得選擇其自決道路的實際自由。對多民族國家進行民主改革的探索使我們已接近於簽署一項新的聯盟條約。

  所有這些變化都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都是在尖銳的鬥爭中進行的,都曾遇到舊的、過時的、反動的勢力日益嚴重的反抗,這裡既有過去的黨和國家機構和經濟結構,也有我們的習慣、思想偏見、平均主義和坐享其成的心理。這些變化遇到了我們的偏執、政治文化水平低下、對變革的恐懼心理。因此我們才損失了許多時間。舊體制瓦解之時,新體制尚未開始運作。於是社會的危機更加深重。

  我知道對目前嚴重局勢的不滿情緒,知道對各級行政當局和對我本人活動的尖銳批評。不過我想再次強調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廣大又擁有如此遺產的國家裡,根本性變革不可能在毫無痛苦、毫無困難和動蕩的情況下進行。

  八月政變(指1991年八·一九事件,編者注)使總危機達到頂點。這次危機中最致命的是國家的解體。今天我所擔心的是我國的人們失去偉大國家的國籍──對每個人說來後果都將十分嚴重。

  我認為保住近年來的民主成果至關重要。那都是通過我們的整個歷史、我們的痛苦經驗獲得的。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隨意拋棄。否則一切美好的希望都將化為泡影。這一切我都是直抒胸臆,如實道來。這是我的道義責任。

  今天,我想向所有支持革新政策、參與實施民主改革的公民表示謝意。

  我要感謝國外那些懂得我們的意圖並予以支持、協助我們並與我們真誠合作的國務活動家、政治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以及數以千百萬計的人們。

  我離開自己的崗位時憂心忡忡。不過同時也抱有希望,我相信你們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我們是偉大文明的繼承人,如今偉大文明能否振興,我們能否過上現代化的名副其實的新生活,完全取決於大家,取決於我們每一個人。

  我想衷心感謝那些近年來與我一起堅持正義而美好的事業的人們。也許某些錯誤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許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遲早會結出果實,我國各族人民遲早會生活在一個繁榮而民主的社會裡。

  ……

  ──戈爾巴喬夫《告蘇聯公民書》

  亞塞拜然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白俄羅斯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摩爾多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共和國、土庫曼、烏茲別克共和國和烏克蘭,努力建設民主的法制國家,將在互相承認和尊重國家主權和主權平等、不可分割的自決權、平等和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脅,不施加經濟或其他方式的壓力,和平解決爭端,尊重人權與人的自由(包括尊重少數民族的權利),認真履行國際法義務及其他公認的原則和國際法準則的基礎上發展相互關係;

  互相承認並尊重領土完整及現有邊界的不可侵犯;

  認為加強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的友好、睦鄰和互利合作關係,符合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和平與安全事業;

  意識到自己對保持公民和睦和民族和諧的責任;

  忠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的宗旨與原則,

  茲聲明:

  聯合體參加國將通過以均等原則建立的,按聯合體(它不是任何國家組成)成員國協定規定的程序行使職能的協調機構實行平等協作。

  為保障國際戰略穩定與安全,將保留對軍事戰略力量的統一指揮和對核武器的統一監督;各方將互相尊重爭取成為無核或中立國家地位的願望。

  獨立國家聯合體在其所有成員國都同意的情況下,可供前聯盟成員國或同意聯合體宗旨與原則的其他國家加入。

  重申願在形成並發展共同經濟區域、全歐和歐亞市場方面進行合作。

  隨著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停止存在。

  聯合體成員國保證按自己的憲法程序履行前聯盟條約與協定中規定的國際義務。

  聯合體成員國必須恪守本宣言原則。

  ──《阿拉木圖宣言》(1991年12月21日)

  國際形勢的變化怎麼看?舊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定了?國際上議論紛紛,國內也有各種意見。看起來,我們過去對國際問題的許多提法,還是站得住的,現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並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

  ──鄧小平《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1990年3月)

  2.課文注釋

  東歐劇變

  指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改黨名(不稱共產黨)、改國名(取消國家的社會主義或人民共和國字樣),在外交上向西方傾斜;政權先後落入「自由派」或「民主派」之手。這一變化與戈爾巴喬夫改革有密切的關係,戈爾巴喬夫改革加速了這一變化。

  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不僅給原蘇聯各共和國帶來了一系列政治上、經濟上的衝擊,而且對整個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蘇聯解體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從漸變到突變的過程。1985年,戈爾巴喬夫執政後,推行了一條背離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特別是其在1990年主張多黨制,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放棄了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並從根本上動搖了蘇聯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仰。結果整個國家陷入了深刻的政治、經濟、思想危機,蘇聯的解體逐漸成為現實。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蘇聯的衰亡。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決定,前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2年,正式簽訂《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誕生。歐洲聯盟的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區共同貨幣歐元於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除英國、希臘、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舉行的首腦會議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流通。3月1日,歐元成為歐元區國家惟一法定貨幣。2003年7月,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歐盟的盟旗、盟歌、銘言與慶典日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根據憲法草案:歐盟的盟旗仍為現行的藍底和12顆黃星圖案,盟歌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銘言為「多元一體」,5月9日為「歐洲日」。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歐盟與捷克、塞普勒斯、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完成入盟談判的候選國簽署入盟協議。這意味著歐盟成員國擴大到25個。這10國將於2004年5月1日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國。

  3.學術觀點

  ①關於蘇聯解體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經濟學教授大衛·科茲對蘇聯解體的原因的解釋關於蘇聯解體問題的研究,寫在我的一本書《自上而下的革命──蘇聯的解體》。西方關於蘇聯解體的主流觀點有兩種:一是,蘇聯經濟體制在長時期的運行中被證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經濟內在的矛盾導致經濟崩潰,別無選擇,只有建立資本主義;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爾巴喬夫實行言論自由、自由選舉,蘇聯人民就利用新獲得的權利,廢除社會主義,建立資本主義。這種主流觀點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在一個大國作了長時間的嘗試後,失敗了。我花了1991~1996年6年的時間研究蘇聯解體的原因。這期間,我與前蘇聯的高級官員、政治家、企業家會過面。對20年代以來,直到解體的蘇聯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證明,西方的這些主流觀點與事實不符。關於蘇聯經濟崩潰的原因說。1928~1975年,蘇聯經歷了快速增長的時期,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據西方估計,1928~1940年,蘇聯年均增長5.8%,這在當時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蘇聯實現了工業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國的發展速度快,這期間蘇聯的年平均增長率是4.8%,而美國只有3.3%,這可是西方的數據。同期,東歐也比西歐快。1975年後,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術進步放慢了,這時的增長率比美國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長率,沒有出現負增長,不能叫做經濟崩潰。這時的消費水平比生產增長還快。這時葉利欽就使計劃經濟解體。因此,從1990年開始就出現了經濟絕對下降。1991年計劃經濟不再起作用。葉利欽不向中央納稅。蘇聯的計劃經濟不是由於自身的原因而崩潰,而是由葉利欽從政治上解除的。蘇聯解體後,經濟才崩潰。再看西方的第二個主流觀點,即政治上的原因。蘇聯曾搞過許多民意測驗。民意測驗表明,贊成搞資本主義的只佔5~20%,1991年5月進行的、由美國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測驗,在蘇聯的歐洲部分進行。抽樣人口中,10%贊成改革前的社會主義;36%贊成更多民主的社會主義;23%贊成瑞典式的社會主義;只有17%贊成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這恰恰是葉利欽在1992年以後建立的。因此,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蘇聯人民的意願。在是否保留蘇聯的投票中,大多數也是贊成保留的。我對蘇聯解體的解釋是,蘇共上層精英,分別進行了討論,以決定其意識形態。他們當中,96%贊成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12.3%贊成民主社會主義;76.7%贊成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取其他態度的佔1.4%。這就與人民群眾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層的大部分人贊成資本主義。他們與其他集團結盟,與黑社會、富翁、城市知識分子的一部分結盟。他們結成聯盟,奪取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

  ……

  這種親資本主義的力量主要在俄羅斯共和國。他們意識到,必須使蘇聯解體,才能獲得巨大的權力。蘇聯精英相信,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會使他們成為富人。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我研究了蘇聯的高級官員,比如切爾諾梅爾金,當了多年的總理,他80年代當天然氣部長,92年就成為天然氣壟斷公司的擁有者,掌握了40%的天然氣儲備,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爾科夫斯基,我93年採訪他時,他描寫了他在80年代曾是共青團領導人時,怎樣利用國家的資金,建設他自己的私人銀行。他們不顧人民的反對,建立資本主義。

  勞動人民得到社會主義的好處,但並未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群眾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處於被動地位。他們沒有行動起來保衛自己的利益的經驗。當精英們把蘇聯解體時,他們不能組織抵抗。

  ……

  蘇聯解體的教訓。按照西方的說法,蘇聯解體證明了社會主義是巨大錯誤,計劃經濟不可行,只有資本主義才能帶來技術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結論不同。蘇聯的解體,既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也不能證明資本主義的優越。它只是證明,這個制度在把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時比資本主義優越,比資本主義有更快的發展、更多的公正。這是被蘇聯的早期歷史所證明了的。蘇聯解體證明:由一些精英掌權是不持久、不穩定的。這些掌權者最終認識到,維護社會主義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同時,他們又握有實現轉向資本主義的權力。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解釋蘇聯解體,也適用於解釋東歐的劇變。這並不證明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行。它告訴我們,社會主義要長久,必須使從社會主義得到好處的人同時得到權力。人民必須有真正的主權。我這裡並不是指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但社會主義必須掌握自下而上產生的原則,而不應該掌握在上層。這樣,社會主義才能維持下去。

  ②史學界對「冷戰」後世界格局的看法

  「冷戰」結束後,兩極格局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什麼樣的世界格局?目前存在幾種看法:第一,單極世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開始構築由其領導的「單極世界」,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曾斷言:「今天,美國是惟一真正的全球大國……美國的力量是真實的;事實上,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大概不會受到任何潛在敵人的挑戰……美國的全球地位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第二,無極世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認為,「因為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所以認為不是多極就是單極。這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方法」,現在「不是單極結構也不是多極結構」,而是「每個國民國家都同時在雙邊、地區和全球範圍內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參加局部的協議或全局的協調」。日本人求田實則認為,「國際政治中的一種堪稱『無極時代』的『大空白時期』即將到來」。第三,多極化世界。現今國內大多數學者支持世界在結束兩極格局後向多極化分向發展的觀點。但這一觀點內部也有差異。

  ③關於冷戰後日本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部分學者認為,日本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在提升,作用在增大。隨著美國戰略對日本的倚重,美日軍事合作體系出現三個特點:其一,美日軍事合作內容由以「防衛日本」為主轉變為以支援美軍對外干預為主;其二,合作屬性由日本防禦性「單向依附」轉變為美日實施進攻性的先發制人的「聯合行動」;其三,合作方式由日本僅僅提供軍事後勤支援轉變為逐步參與美軍作戰。有一部分學者認為,美日關係既合作又競爭,合作大於競爭。美日同盟有利用日本的一面也有牽制日本的一面,在地區上美國讓日本發揮些作用,只限於後勤,但並不希望日本直接派兵參與戰爭。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日本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在下降,而且今後還將下降,而中國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在提升。

  4.參考書目

  ①劉祖熙主編:《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東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②丁建弘等編著:《戰後德國的分裂與統一》,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許新等著:《超級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原因探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推薦閱讀:

做名普通教師
家長教師請注意:中國孩子青春期出現了兩大反常
賈書建:教師,知書更要達禮
平衡教師男女比例,改待遇也要改教育
備己:教師備課之應然

TAG:歷史 | 實驗 | 教師 | 教科書 | 標準 |